一种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4273发布日期:2019-11-12 23:55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水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洗漱、打扫等日常活动中对水的需求量非常的大,因此,软管市场存在广阔的前景,但是,传统软管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因为其复杂的结构而导致耗费的工时过多,特别是水管的密封结构给工人的组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管,通过内芯结构与管体结构的设计,解决软管组装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软管,包括管体,管体至少一端设置有内芯,内芯下端成型有环形槽,所述管体端部成型有与环形槽相互配合的环形卡部;所述内芯下端套设有用于将环形卡部固定在环形槽内的紧固件。

优选的,所述内芯上端设置有用于密封的垫圈,内芯上部外侧套设有连接螺母,连接螺母与内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环形卡部内侧成型卡接在环形槽上的卡部。

优选的,所述环形卡部外侧成型卡接在环形槽上的卡部。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下端成型有锥形圆台,锥形圆台上端开设有用于套设环形卡部的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螺母上端设置有堵头,堵头周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摩擦条纹。

优选的,所述管体由PU软管制成。

优选的,所述垫圈由硅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内芯下端开设的环形槽使得紧固件与内芯相向运动时环形卡部被挤入环形槽内让内芯与管体的组装更容易完成,减少了工人的组装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计在内芯下端的下窄上宽的锥形圆台使内芯插入管体更加方便,从而方便了工人的安装增加了效率。

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螺母上端设置堵头,使垫圈在运输过程中遗失的几率降低,减少了运输消耗。

4.在本实用新型中,由PU软管制成的管体遇热时会软化,在插入内芯时先泡一下热水更方便安装,在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软管材质是聚氯乙烯,这种材质的软管恢复能力相较PU材质更弱,而且PU软管耐化学腐蚀、重量轻、耐磨性高、防染色、防胀气等性能。

5.在本实用新型中,由硅胶制成的垫圈相对于传统橡胶垫具有10年不老化,无色无味,环保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管端部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螺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堵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体;2、水管端部;3、内芯;4、连接螺母;5、紧固件; 6、密封圈;7、堵头;11、环形卡部;31、垫圈;32、锥形圆台;33、环形槽;34、环形圆台;35、螺纹段;41、环形平台;71、摩擦条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软管,包括管体1,管体1至少一端设置有内芯3,内芯3下端成型有环形槽33,所述管体1端部成型有与环形槽33相互配合的环形卡部11;所述内芯3下端套设有用于将环形卡部11固定在环形槽33内的紧固件5。

结合图1与图2所示,内芯3上端设置有垫圈31,垫圈31卡接在套设于内芯3上部的连接螺母4内部,内芯3顶端成型有环形圆台34,连接螺母4 内部设置有环形平台41,在安装时,将内芯3穿过连接螺母4直到环形圆台 34下端与环形平台41抵接。此时,套设在内芯3上的两个密封圈6也同时设置在连接螺母与内芯3之间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

结合图1与图2所示,所述管体1端部成型有环形卡部11,环形卡部11内侧成型卡接在环形槽33上的卡部,内芯3上开设有环形槽33,环形槽33上端开设有螺纹段35,所述环形槽33下端成型有下窄上宽的锥形圆台32,内芯3 在插入管体1时,下窄上宽的锥形圆台32更有助于内芯3进入管体1,内芯3 为ORB氧化工艺处理过的永不褪色的铜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5是内部设置有与锥形圆台相对应的斜面的紧固螺母,在将环形卡部11塞入环形槽33 后,将紧固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内芯3下端,环形卡部11此时卡接在内芯 3的环形槽33与紧固螺母的斜面形成的腔体内。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螺母4上端设置有堵头7,堵头7周边均匀分布有若干个摩擦条纹71;在本实用新型中,堵头的设计可以减少垫圈31在运输过程中遗失的概率,而堵头7周边摩擦条纹的设计让人们在拆卸时更加方便。

所述管体1由PU软管制成,管体呈螺旋状,在使用时不容易打结,而且 PU软管具有耐化学腐蚀、重量轻、耐磨性高、防染色、防胀气等性能,由于日常的生活废水中可能含有各种杂质,由PU软管制成的管体1能有效克服这些问题。所述垫圈31由硅胶制成,硅胶制成的垫圈31相对于传统橡胶垫圈具有10 年不老化,无色无味,环保等优点,这一设计对于水管来说减少了更换概率,尤其是当设置水管的空间比较狭小的时候效果更加明显。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环形卡部外侧成型卡接在环形槽上的卡部,在将环形卡部11塞入环形槽33后,紧固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内芯3上的过程中设置在紧固螺母内部的斜面逐渐将卡部挤入环形槽33,在安装完成后,环形卡部11此时卡接在内芯3的环形槽33与紧固螺母的斜面形成的腔体内;相对于实施例一,此种结构在安装时可采用端口直径比原先更小的管体1从而让管体1与内芯3连接更紧密,而且由于此种结构的是通过紧固螺母内部的斜面将卡部逐渐挤入环形槽33内,所以在安装好后卡部将不断受到来自紧固螺母与内芯3的压力,由此卡部能够一直紧贴在紧固螺母与内芯3表面使防漏水性能更好。而现有的水管技术中,有一种是将管体直接套接在内芯上,利用管体材料自身弹性变形的特点使管体紧贴内芯,一旦水压过高就容易漏水,还有一种是通过冲压工艺将管体1与内芯3紧固在一起,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更高的成本,所以本实施例通过紧固螺母紧固的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效果更好,成本更低。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组装软管时,先将内芯穿过连接螺母,使环形圆台与环形平台抵接,再将垫圈塞入连接螺母中用堵头将垫圈存放好。此时,套设在内芯上的密封圈也卡接在连接螺母与内芯之间,接着将成型在内芯下端的锥形圆台插入管体使管体上的环形卡部套设在内芯的环形槽上,最后将紧固件安装在内芯下端使环形卡部卡接在紧固件与内芯之间的腔体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