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破碎锤用中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634发布日期:2019-11-06 00:22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破碎锤用中缸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破碎锤,具体涉及一种液压破碎锤用中缸体,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液压破碎锤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最初的用于矿山岩石工程的钻孔作业与大块岩石的二次破碎,发展到今天已经用于开挖隧道、拆除路桥和建筑物、破碎沥青和混凝土路面以及清除冶炼炉渣和进行水下作业等由于其工作的灵活性及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矿山和施工部门的重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量。

破碎锤的工作主要依靠挖掘机或者装载机的液压系统,通过活塞往复运动冲击钎杆,使钎杆冲击所破碎物体,达到破碎目的。由于液压破碎锤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操作者的操作方式多以斜打和偏打为主。再加上挖掘机液压油不洁净,用户更换油封不及时等情况,很容易造成活塞与缸体拉伤,从而使液压破碎锤出现故障,导致破碎锤钎杆处漏油,给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和影响工作效率。

在现实情况中,破碎锤中缸与活塞拉伤质保一个月或者3个月后不予以质保,破碎锤一般在使用3个月后如果保养不及时或者其他因素很容易拉伤,拉伤率在80%,尤其是大锤。中缸与活塞拉伤之后中缸需要衍磨扩缸,活塞和油封也是根据衍磨的尺寸特殊定制,不能通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维护的液压破碎锤用中缸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破碎锤用中缸体,包括中缸体主体,中缸体主体内装配有活塞,中缸体主体与活塞之间设置有便于更换的防护装置,中缸体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装置的定位机构。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在中缸体主体内安装的便于更换的可拆卸单元。

进一步优化:所述可拆卸单元包括便于更换的中缸内套。

进一步优化:所述中缸内套为圆筒状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在中缸体主体上一体连接的凸台。

进一步优化:所述凸台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优化:所述凸台的内径小于中缸内套一端的外径。

进一步优化:所述中缸内套的一端通过定位销连接有导向套。

进一步优化:所述定位销设置为多个。

进一步优化:所述多个定位销环形阵列在中缸内套与导向套之间。

使用时,将中缸内套安装在中缸体内,并通过导向套和凸台进行轴向限位,同时通过定位销防止中缸内套转动,将活塞安装在中缸内套内。

本实用新型是将目前市场上液压破碎锤的中缸体进行了分体设计,使现有的一体结构的中缸体分为本装置中的中缸体和中缸内套两个部分,如中缸内套与活塞在配合处拉伤,只需更换中缸内套一个部件,节约了生产成本,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缸与活塞拉伤之后中缸需要衍磨扩缸,活塞和油封也是根据衍磨的尺寸特殊定制,不能通配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中缸内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2-前三道油封;3-导向套;4-固定螺栓;5-定位销;6-中缸体主体;7-中缸内套;8-后三道油封;9-活塞环;10-第一磨损段;11-第二磨损段;12-进油口;13-内套进油口;14-出油口;15-内套出油口;16-凸台;A-防尘封油槽;B-主油封油槽;C-缓冲封油槽;D-斯特封油槽;E-气封油槽;F-回油槽;G-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液压破碎锤用中缸体,包括内部开有通孔的中缸体主体6,中缸体主体6内同轴装配有能往复运动的活塞1,中缸体主体6与活塞1之间设置有便于更换的防护装置,中缸体主体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护装置的定位机构。

所述中缸体主体6上设置用于驱动活塞1运动的进油口12和出油口14,两者之间形成回路为活塞1移动提供动力。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在中缸体主体6内同轴安装的圆筒状结构的可拆卸单元(可拆卸部件),这样设计便于更换,节约维修成本。

所述可拆卸单元包括圆筒状结构的中缸内套7,中缸内套7安装在中缸体主体6内,且一端延伸至中缸体主体6一端外一定距离,活塞1同轴装配在中缸内套7内。

所述中缸内套7上与进油口1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进油口12相通的内套进油口13,这样设计便于进油口12处的液体进入内套进油口13作用在活塞1上。

所述中缸内套7上与出油口14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出油口14相通的内套出油口15,这样设计便于内套出油口15处的液体进入出油口14。

所述中缸内套7的内壁上靠近一端的位置与活塞1之间设置有前三道油封2,前三道油封2将中缸内套7与活塞1之间进行密封,防止液体流出。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中缸体主体6内壁上靠近一端的位置一体连接的环形结构的凸台16。

所述凸台16的内径小于中缸内套7一端的外径,这样设计便可以对中缸内套7的一端形成阻挡。

所述凸台16的内壁上与活塞1之间设置有活塞环9,活塞环9与中缸内套7和中缸体主体6之间通过后三道油封8密封。

所述中缸体主体6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连接有导向套3,导向套3同轴装配在中缸体主体6和中缸内套7之间。

所述中缸内套7的外圆周上与导向套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且中缸内套7上与该凹槽所在的一端的纵截面为台阶状,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导向套3对中缸内套7形成阻挡,通过导向套3和凸台16将中缸内套7固定在中缸体主体6内。

所述中缸内套7上与导向套3相接触的一端面上环形阵列有多个定位销5,定位销5的一端位于中缸内套7内,另一端位于导向套3内,这样设计便可以防止中缸内套7转动。

所述中缸体主体6的内壁上从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开设有防尘封油槽A、主油封油槽B、缓冲封油槽C、储油槽G、回油槽F,即在现有技术中一体结构的中缸体内壁上开设的沟槽均在本装置中的中缸内套的内壁上以相同的数量在同样的位置进行开设。

所述活塞环9的内部上开设有斯特封油槽D和气封油槽E。

使用时,将中缸内套7安装在中缸体主体6内,并通过导向套3和凸台16进行轴向限位,同时通过定位销5防止中缸内套7转动,将活塞1安装在中缸内套7内。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当锤因某些原因(油封老化劣质油封、操作不当、液压油不清洁、配合间隙小、有灰尘进入液压油等)导致缸体与活塞拉伤时,只需更换拉伤部件,节约成本,安装方便,同时密封件的使用均可统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中缸与活塞拉伤之后中缸需要衍磨扩缸,活塞和油封也是根据衍磨的尺寸特殊定制,不能通配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