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应变片粘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0956发布日期:2019-11-06 00:18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阻应变片粘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应变片粘贴器。



背景技术:

电阻应变片由敏感栅、基底、覆盖层和引出线组成,引出线焊在接线端子上,而接线端子又与导线连接,应变片粘贴在试件上通过导线连接在应变仪上并依据惠斯通电桥原理接成不同的桥路,通过应变仪将惠斯通电桥输出电阻变化率转化为应变,而通过应变测量,可以算出试件上应变片粘贴位置的应力,从而判断试件的受力情况,因此应变片粘贴是工程测试和科学研究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应变粘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传统混凝土应变片粘贴方式是:采用环氧树脂粘贴,先将试件打磨平整,画好位置线,用清洗剂清洗,在位置线涂上环氧树脂,并刮平,将应变片和端子粘贴在上面,粘贴时要用塑料膜,以免环氧树脂粘在手上,接着用手摸平塑料膜,将应变片摸平,这样应变片就贴好了。由于环氧树脂为糊状,因此应变片不容易贴平,当粘贴竖向平面应变片时,由于环氧树脂固化慢,应变片很容易产生错动,偏离原位置,同理下平面也不能粘贴应变片。传统方式粘贴应变片,贴完应变片后,再贴端子,由于环氧树脂固化时间需要一天,甚至一天以上,因此采用传统方式粘贴应变片效率较低,粘贴材料容易弄到手上,工作环境较差,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粘贴牢固、粘贴效率高的电阻应变片粘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阻应变片粘贴器,包括压头,所述压头的底面为与待贴应变片的大小相匹配的平面,所述压头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有用于方便将压头提起的手柄,所述压头的顶面设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设有带动传动板上下运动的直线运动装置,所述压头两侧、至少在沿待贴应变片长度方向首尾两端紧贴压头对应设有多块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上端固定在传动板上与传动板联动,对应所述支撑片的下端在初始状态时伸出压头底面形成可将待贴应变片夹住的夹具,本装置在使用状态时,所述支撑片在传动板的带动下沿压头两侧向上移动,夹装在支撑片与压头之间的待贴应变片与支撑片脱离,在压头的作用下顶出,从而压紧固定在对应位置,因此采用本装置,技术人员手不会与胶水接触,提高了粘贴应变片的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任何位置平面都可粘贴。

进一步的,所述压头为倒梯形,所述支撑片设置在压头两侧的斜面上。这样使得支撑片伸出压头间距略小于待贴应变片,这样更方便固定待贴应变片。

进一步的,所述压头在待贴应变片连接端子对应处设有连接端子压板,所述连接端子压板通过垂直布设的压簧安装在压头上,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接端子压板的底面与压头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由于待贴应变片与连接端子厚度不同,采用这种方式通过调整压簧,可以调整待贴应变片与连接端子在同一平面上,保证同时粘贴的待贴应变片与连接端子粘贴稳定、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片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在弹性作用下贴紧在压头的两侧。利用弹簧片本身具有的弹性形变,使得相对的弹簧片之间形成弹性夹具,保证待贴应变片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运动装置包括手动连杆、传动杆、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垂直安装在传动板上,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转轴的两端部通过轴承滑动安装在沿垂直方向布设的导槽内,所述传动杆的一端与齿轮的轴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手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手动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手柄上。通过齿轮、齿条的稳定连接,保证整个装置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装置与传动板连接,所述导向装置使得传动板沿垂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上的、沿垂直方向布设的导杆和设置在传动板上的导向孔,所述传动板与齿条通过导向孔滑动安装在所述导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板与支架之间设有沿垂直方向布设的回位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锁定手动连杆的锁舌,所述锁舌水平布设且尾端套装有弹簧,所述锁舌通过弹簧水平安装在所述手柄与支架的连接杆上并且通过限位装置限定其只能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锁舌的头端面向手动连杆,所述手动连杆与传动杆铰接的位置形成凸出的、与锁舌对应的卡板,向上提起所述手动连杆到位后,所述手动连杆通过卡板卡装在所述锁舌上,将所述手动连杆的位置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锁舌的侧面固定有方便带动锁舌水平移动的拉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贴应变片容易错动、偏离原位置以及粘贴材料容易黏在手上、影响粘贴效率的问题,提高了粘贴应变片的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同时任何位置平面都可粘贴,本装置主要用土木工程科研、教学试验的应变片粘贴,同时也可应用于土木工程检测实验的应变片粘贴,也可应用于其它领域的应变片粘贴。因此可以作为一款工程测试的辅助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A-A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E-E面的剖视图。

附图中,1、手柄;21、手动连杆;22、传动杆;23、齿轮;24、齿条;3、支架;31、回位弹簧;32、传动板;4、锁舌;41、拉手;42、弹簧;5、压头;6、支撑片;7、连接端子压板;71、压簧;72、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涉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如图1至6所示,一种电阻应变片粘贴器,包括倒梯形的压头5,所述压头5的端部设有在粘贴应变片时方便对准中线的刻度,所述压头5的底面为与待贴应变片的大小相匹配的平面,所述压头5在待贴应变片连接端子对应处上下各截去一部分,从而形成凸出端且下部有一个加宽段,凸出端内设有连接端子压板7,所述连接端子压板7的背面与垂直布设的导杆72固定连接,所述压头5凸出端上设有垂直布设的与导杆72大小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导杆72滑动安装在压头5的通孔内,所述连接端子压板7与压头5相对面之间通过套装在导杆72上的压簧71连接,初始状态时,所述连接端子压板7的底面与压头5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压头5上固定有支架3,所述支架3四周通过板件封闭形成箱体,所述支架3上固定有用于方便将压头5提起的手柄1,所述压头5的顶面设有传动板32,所述传动板32上设有带动传动板32上下运动的直线运动装置,所述直线运动装置包括手动连杆2、传动杆22、齿轮23和齿条24,所述齿条24垂直安装在传动板32上,所述齿轮23与齿条24啮合,所述齿轮23转轴的两端部通过轴承滑动安装在沿垂直方向布设的导槽内,所述传动杆22的一端与齿轮23的轴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手动连杆2的一端铰接,所述手动连杆2的另一端铰接在手柄1上,所述传动板32与支架3之间设有沿垂直方向布设的回位弹簧31;这样通过回位弹簧31使得向上移动的传动板32能顺利回位。

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用于锁定手动连杆2的锁舌4,所述锁舌4水平布设且尾端套装有弹簧,所述锁舌4通过弹簧与支架3连接,并且锁舌4通过限位装置限定其只能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锁舌4的头端面向手动连杆2,所述手动连杆2与传动杆22铰接的位置形成凸出的、与锁舌对应的卡板,当向上提起所述手动连杆2到位后,所述手动连杆通过卡板卡装在所述锁舌4上,从而将传动板32的位置锁定,这样保持压头下压的状态,所述锁舌4的侧面固定有方便带动锁舌4水平移动的拉手41;

所述压头5两侧、至少在沿待贴应变片长度方向首尾两端紧贴压头5对应设有多块支撑片6,所述支撑片6的上端固定在传动板32上与传动板32联动,对应所述支撑片6的下端在初始状态时伸出压头5底面形成可将待贴应变片夹住的夹具。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片6为弹簧片,所述弹簧片在弹性作用下贴紧在压头5的两侧。

为了稳定传动板32的传动,本实施例中,支架3上设有导向装置传动板32连接,所述导向装置使得传动板32沿垂直方向移动,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安装在支架3上的、沿垂直方向布设的导杆和设置在传动板32上的导向孔,所述传动板32与齿条通过导向孔滑动安装在所述导杆上。

当粘贴应变片时,首先对粘贴位置打磨清洗,然后画好粘贴位置线,将应变片固定在相对的弹簧片之间,再将压头对准粘贴位置,手握手柄1,食指扳起手动连杆21,使手动连杆21被锁舌4锁住,弹簧片上提,然后通过手柄1下压压头,若干时间后,提起应变片粘贴器,这样应变片和连接端子就同时粘贴好了。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零件未说明具体尺寸或形状的,则该零件可以为与其结构相适应的任何尺寸或形状,且不论在其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