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5372发布日期:2019-11-27 19:35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单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流体倒流的大通量的单向阀。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给水和供暖系统中,通常会使用到单向阀,以防止流体倒流。然而,现有单向阀在应用于热水管道循环恒温系统中,一般经过几年运行后,单向阀容易出现老化、腐蚀、生锈等问题,而且,由于现有的单向阀通水量偏小,尤其在运行几年后出现这类问题,使得导热水倒流问题频繁发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单向阀完全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流体倒流的大通量的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包括壳体、阀体以及阀芯,其特征在于:阀体呈筒状,设置在壳体内,分割为相连通的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腔室的径向截面积,阀芯设置在阀体内,具有柱状的杆体,杆体的中部设置有封堵凸缘,封堵凸缘位于第二腔室内,封堵凸缘的面积大于第一腔室的径向截面积并且小于第二腔室的径向截面积,杆体的两个端部与限位组件相连接,限位组件用于限制阀芯径向移动,杆体在第二腔室的端部还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在不受力状态下,使得封堵凸缘覆盖第一腔室的连接端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的第一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架,第一腔室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滑槽,第一支架具有第一环部以及从第一环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第一环部与阀芯的杆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环部以及从第二环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第二环部与阀芯的杆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延伸部与第二腔室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腔室内的第一支架以及设置在第二腔室内的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具有第一环部以及从第一环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第一环部与阀芯的杆体的一端活动连接,第一延伸部与第一腔室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具有第二环部以及从第二环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第二环部与阀芯的杆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二延伸部与第二腔室的侧壁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杆体的中部在第一腔室侧还设置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的面积小于第一腔室的径向截面积,限位凸缘与封堵凸缘之间还套设有橡胶垫片,橡胶垫片的面积大于等于封堵凸缘的面积。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复位弹簧设置在封堵凸缘与第二支架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阀体包含第一阀体以及第二阀体,第一阀体与第二阀体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阀体以及第二阀体均为镀镍铜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壳体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入口端设置有入口腔室,入口腔室与阀体的第一腔室相连通,出口端设置有出口腔室,出口腔室与阀体的第二腔室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腔室与入口腔室的连接、第二腔室与出口腔室的连接均设置为卡合槽相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阀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壳体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状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阀体设置有第一腔室以及第二腔室并且第一腔室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腔室的径向截面积,阀芯具有面积大于第一腔室的径向截面积并且小于第二腔室的径向截面积的封堵凸缘,而且阀体的杆部位于第二腔室端部设置有复位弹簧,因此,当流体从第一腔室向第二腔室方向流入时,封堵凸缘受到流体作用力使得阀体在第二腔室内向出口端移动,弹簧受到压力,流体实现在该方向上流通;当单向阀内没有流体复位弹簧处于复位状态;当流体从第二腔室往第一腔室方向流入时,复位弹簧处于复位状态,使得封堵凸缘覆盖在第一腔室的连接端口,从而阻止流体从第二腔室流入第一腔室。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有效保障了水流、气流等流体仅仅可以在一个方向上流通,进一步,单向阀的壳体采用无规共聚聚丙烯管状壳体,保温效果佳,耐热性能好,特别适用于供暖热循环系统,而且阀体采用镀镍铜件、复位弹簧采用不锈钢弹簧,具有不生锈、不结垢、耐腐蚀的特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无泄漏、无冲击、安全可靠。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流体流通截面为第二腔室与封堵凸缘的差值部分,该差值部分的面积较大,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具有较大流通量,而且,还可以根据流通量的需求不同,来设置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径向截面积以及封堵凸缘的面积来满足不同流通量需求。

另外,限位凸缘与封堵凸缘之间还套设有橡胶垫片,使得在反向流动时的密封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外部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面图;

图3是图1中b-b截面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阀体与阀芯的剖面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一支架的俯视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第二支架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橡胶垫片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流体从出口端进入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流体从出口端进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作具体阐述。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单向阀100包括壳体10、阀体20以及阀芯30、限位组件40、复位弹簧50、橡胶垫片60。

如图1~2所示,壳体10由中间部分11以及入口端12、出口端13构成,入口端12和出口端13的外径相等且均小于中间部分11的外径,入口端12设置有入口腔室11a,出口端12设置有出口腔室12a。如图1所示,入口端12和出口端1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凸纹,图3中示意了出口端13的凸纹121。壳体10为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状壳体,采用热熔连接数秒钟即可完成一个接头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阀体20设置在壳体10内,由第一阀体21以及第二阀体22通过螺纹连接(如图4所示的c处)组成。第一阀体21以及第二阀体22均为镀镍铜件。阀体20整体呈筒状,内部空间分割为相连通的第一腔室20a以及第二腔室20b。入口腔室11a与第一腔室20a相连通,出口腔室12a相连通,壳体10和阀体20在第一腔室20a与入口腔室11a的连接处(如图4所示的d处)以及在第二腔室20b与出口腔室12a的连接处(如图4所示的e处)均设置为卡合槽相配合连接。第一腔室20a的径向截面积小于第二腔室20b的径向截面积。

如图2和4所示,阀芯30设置在阀体20内,具有柱状的杆体,阀芯30杆体的中部设置有圆环状的封堵凸缘31,封堵凸缘31位于第二腔室20ab内,封堵凸缘31的面积大于第一腔室20a的径向截面积并且小于第二腔室20b的径向截面积,确保封堵凸缘31可以在第二腔室20b内通过且与第二腔室20b的侧壁具有一定间距,该间距所形成的通道使得流体顺畅通过,封堵凸缘31向上移动能够封堵住第一腔室20a与第二腔室20b连接的开口处时,使得阀门关闭,防止流体倒流。阀芯30杆体的中部在第一腔室20a侧还设置有圆环状的限位凸缘32,限位凸缘32的面积小于第一腔室20a的径向截面积,橡胶垫片60套设在限位凸缘32与封堵凸缘31之间,橡胶垫片60的面积大于等于封堵凸缘31的面积且大于第一腔室20a的径向截面积,当封堵凸缘31封堵住第一腔室20a与第二腔室20b连接的开口处时,橡胶垫片60起到密封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橡胶垫片60的形状设置为如图6所示,如图4所示,橡胶垫片60两个延伸部分由第一阀体21和第二阀体22夹紧固定。

如图4~5所示,限位组件40用于限制阀芯30径向移动,限位组件40包括与阀芯30的杆体的上端部对应第一支架41以及与阀芯30的杆体的下端部对应第二支架42。

第一支架41设置在第一腔室20a内,上阀体21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轴向延伸的滑槽,第一支架具有第一环部411以及从第一环部411的边缘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一延伸部412,第一环部411与阀芯30的杆体的上端部固定连接,第一延伸部411与滑槽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阀体21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轴向延伸的滑槽,第一支架41的第一环部411的边缘向外延伸的对称的两个第一延伸部412。

第二支架42设置在第二腔室20b内,第二支架42具有第二环部421以及从第二环部421的边缘向外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422,第二延伸部422与上阀体22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环部421与阀芯30杆体的下端部活动连接,阀芯30可相对第二支架42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42的从第二环部421的边缘向外延伸的对称的两个第二延伸部422。

如图4所示,阀芯30杆体的下端部套设复位弹簧50,复位弹簧50设置在封堵凸缘31与第二支架42之间的位置。复位弹簧50在不受力状态下,封堵凸缘31封堵住第一腔室20a与第二腔室20b连接的开口处。

本实施例中的单向阀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水流正向进入单向阀100:如图4所示,水流由入口腔室11a进入第一腔室20a流向第二腔室20b,封堵凸缘31受力,阀芯30连同第一支架41向下移动,复位弹簧50受力压缩,水流从封堵凸缘31与第二腔室20b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之间顺畅通过,流经第二腔室20b,再从出口腔室12a流出。

水流逆向进入单向阀100:如图7所示,封堵凸缘31封堵住第一腔室20a与第二腔室20b连接的开口处,且橡胶垫片60起到密封作用,因此水流没法进入到第一腔室20a内,有效的起到了防倒流效果。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的结构采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相同的描述。

图7中示意了本实施例中的单向阀200的阀芯与阀体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单向阀200与实施例一中单向阀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支架41’具有第一环部以及从第一环部的边缘向外延伸的对称的两个第一延伸部,两个第一延伸部与上阀体2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架41’的第一环部与阀芯30杆体的上端活动连接,即阀芯30可以相对第一支架41’上下活动。水流正向进入单向阀200时,阀芯30相对于第一支架41’以及第二支架42向下移动,复位弹簧50受力压缩,水流从封堵凸缘31与第二腔室20b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之间顺畅通过;如图7所示,水流逆向进入单向阀200,封堵凸缘31封堵住第一腔室20a与第二腔室20b连接的开口处,且橡胶垫片60起到密封作用,因此水流没法进入到第一腔室20a内,实现了防倒流效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