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顶管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2109发布日期:2019-11-06 00:27阅读:958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顶管自动纠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顶管自动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顶管施工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出现顶进中的管道高程、轴线偏离原设计线位,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需要采取措施进行纠偏。目前常采用的方法有:人工管前挖土纠偏法、管前支撑纠偏法、千斤顶垫板纠偏法,其中,人工管前挖土纠偏法和管前支撑纠偏法费时费力、安全性差且纠偏幅度不可控,千斤顶垫板纠偏法在顶进始发段时纠偏效果较好,但随着顶进距离的增加该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纠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纠偏效果好的一种人工顶管自动纠偏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工顶管自动纠偏装置,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前三角基座、中挡板、后三角基座,方形手柄及锥形限位销柱,所述前三角基座上沿长度方向铺设有导向斜板,所述后三角基座上沿长度方向铺设有限位斜板,其中,导向斜板和限位斜板的一端均与中挡板焊接相连,所述限位斜板上设有一限位通孔,限位通孔与锥形限位销柱相互匹配,所述方形手柄分别固定设置在前三角基座和后三角基座的两侧,所述导向斜板上还刻有纠偏刻度。

优选地,所述前三角基座、中挡板、后三角基座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优选地,所述导向斜板与前三角基座的大小相互匹配,限位斜板与后三角基座的大小相互匹配。

优选地,所述前三角基座和后三角基座呈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前三角基座和后三角基座的倾斜角度为150°。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斜板和限位销柱保证了装置准确稳定的就位,通过导向斜板和纠偏刻度实现了偏位管道的准确纠偏,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拆方便、安全性好、纠偏幅度可控、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附图标记:1-中档板;2-前三角基座;3-后三角基座;4-导向斜板;5-限位斜板;6-纠偏刻度;7-限位通孔;8-锥形限位销柱;9-方形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前三角基座2、中档板1、后三角基座3,中档板1方形手柄9及锥形限位销柱8,其中,前三角基座2和后三角基座3对称设置于中档板1两侧,中档板1)用厚度为1cm、边长为25cm方形钢板制作而成,前三角基座2和后三角基座3采用采用宽20cm、高度为3cm槽钢通过斜向切割钢槽而成,所述前三角基座2上沿长度方向铺设有导向斜板4,所述后三角基座3上沿长度方向铺设有限位斜板5,其中,导向斜板4和限位斜板5的一端均与中挡板焊接相连,导向斜板4和限位斜板5均采用厚度为2cm钢板制作而成,所述限位斜板5上设有一限位通孔7,其中,限位通孔7的直径为14mm,限位通孔7与锥形限位销柱8相互匹配,锥形限位销柱8通过限位通孔7对整个装置的后端起固定作用,所述方形手柄9采用直径为12mm钢筋弯制而成,并分别固定设置在前三角基座2和后三角基座3的两侧,所述导向斜板4上还刻有纠偏刻度6,纠偏刻度6标明进行程和纠偏幅度两个数据。所述前三角基座2、中档板1、后三角基座3的中心轴线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导向斜板4与前三角基座2的大小相互匹配,限位斜板5与后三角基座3的大小相互匹配。所述前三角基座2和后三角基座3呈倾斜设置。所述前三角基座2和后三角基座3的倾斜角度为150°。

使用时,人工顶管施工过程中,顶进管道发生偏位需要纠偏时,先停止顶进,在管道偏位的一侧管外壁人工挖宽度2cm、深度1cm的土槽,在管前区域挖进50cm以便安装该装置,然后将导向斜板4一端插入前述土槽并通过方形手柄9调整装置以保证其水平就位,随后,人工将锥形限位销柱8通过限位通孔7砸入土体中,这样整个装置就固定在管道偏位一侧的最前端管壁外侧。完成装置固定后开始顶进,由于装置位于偏位管道一侧,加之装置中导向斜板4的坡度方向与管道偏位方向相反,这样顶进管道在顶力作用下沿导向斜板4前进,同时由于锥形限位销柱8的固定作用保证了装置不会随管道前进而位移,纠偏过程中,为防止纠偏幅度过大而导致后方管接缝裂开,需要人工观测纠偏刻度6上的顶进行程和纠偏幅度两个数据。当偏位管道正确归位后,人工拔出锥形限位销柱8,通过方形手柄9取出装置完成纠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