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窜油变速杆以及中置换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2191发布日期:2019-11-25 21:1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窜油变速杆以及中置换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窜油变速杆以及中置换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拖拉机的机械式变速箱对于内部换挡方式,无论是滑移齿轮、啮合套或者同步器换挡均需要操纵变速杆实现换挡,而变速杆到齿轮之间传输则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中置式操纵与侧置式操纵。这两种方式的选取主要取决于地板结构的排布,针对侧置操纵的操纵杆在一侧,由变速箱齿轮甩出的油无法直接飞溅到操纵杆上,但对于中置操纵的变速杆,底盘油很容易飞溅到变速杆上,导致变速杆处渗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窜油变速杆以及中置换挡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窜油变速杆,包括变速杆本体和密封套,所述变速杆本体安装在变速杆座上,所述变速杆本体位于所述变速杆座下方的部分上套设有所述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变速杆座和所述变速杆本体侧壁密封连接,使所述变速杆本体在其密封处上方的部分和下方的部分隔离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变速杆和变速杆座上安装密封套,可以阻止变速箱齿轮甩出的油沿变速杆从变速杆座渗出,保证变速箱底盘密封性和充分润滑。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采用可压缩变形的波纹套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套采用可压缩变形的波纹套结构,可以跟随变速杆本体的换挡移动而任意变形,不影响密封性能。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下端的内径小于对应位置的变速杆本体的外径,使所述密封套下端经弹性变形后紧箍在所述变速杆本体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密封套下端内径设置成小于对应位置的变速杆本体的外径,密封套下端经过弹性变形后密封套设在变速杆本体上,可以使密封套与变速杆本体的密封连接更加稳固,防止被变速杆本体带动而出现密封性差的情况。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下端与所述变速杆本体接触部分的接触面宽度大于所述密封套其他部分的厚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密封套与变速杆本体接触面的宽度进行限定,可以使密封套与变速杆本体之间的密封区域增大,密封效果更好,而且与变速杆本体的密封连接更加稳固。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下端与所述变速杆本体接触部分的接触面宽度为0.5mm-1mm。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下端与所述变速杆本体接触部分的接触面宽度为0.7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接触面的宽度进行限定,在不增加工艺难度的同时,使密封效果更佳。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上端密封嵌设在所述变速杆座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密封套上端密封嵌设在变速杆座上,使密封套与变速杆座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可靠。

进一步,所述变速杆座上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碟簧和环形的压板,所述碟簧和压板之间预留有环形的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套上端密封压接在所述安装间隙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密封套上端密封压接在碟簧和压板之间,利用碟簧的弹性,使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所述密封套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台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套采用上大下小的倒锥台结构,与变速杆座和变速杆的结构适配,占用空间小。

一种中置换挡结构,包括所述的防窜油变速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置换挡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变速箱齿轮甩出的油沿变速杆从变速杆座渗出,保证变速箱底盘密封性和充分润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窜油变速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变速杆本体;2、密封套;21、接触部;22、嵌入部;3、变速杆座;4、限位板;5、变速箱盖;6、弹簧挡圈;7、变速杆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窜油变速杆,包括变速杆本体1和密封套2,所述变速杆本体1安装在变速杆座3上,所述变速杆本体1位于所述变速杆座3下方的部分上套设有所述密封套2,所述密封套2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变速杆座3和所述变速杆本体1侧壁密封连接,使所述变速杆本体1在其密封处上方的部分和下方的部分隔离设置。

其中,所述密封套2采用橡胶、硅胶等弹性材质制成,整体呈一筒状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在变速杆和变速杆座上安装密封套,可以阻止变速箱齿轮甩出的油沿变速杆从变速杆座渗出,保证变速箱底盘密封性和充分润滑。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密封套2采用可压缩变形的波纹套结构,即所述密封套的侧壁是采用凹陷和凸起交错设置的波纹结构,使密封套可以被压缩或被拉伸。密封套2采用可压缩变形的波纹套结构,可以跟随变速杆本体1的换挡移动而任意变形,不影响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为,所述密封套2下端的内径小于对应位置的变速杆本体1的外径,使所述密封套2下端经弹性变形后紧箍在所述变速杆本体1上。将密封套下端内径设置成小于对应位置的变速杆本体的外径,密封套下端经过弹性变形后密封套设在变速杆本体上,可以使密封套与变速杆本体的密封连接更加稳固,防止被变速杆本体带动而出现密封性差的情况,而且也不需要破坏变速杆本体原有的结构。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套2下端与所述变速杆本体1接触部分的接触面宽度大于所述密封套2其他部分的厚度。对密封套与变速杆本体接触面的宽度进行限定,可以使密封套与变速杆本体之间的密封区域增大,密封效果更好,而且与变速杆本体的密封连接更加稳固。

其中,所述密封套2下端与所述变速杆本体1接触部分的接触面宽度为0.5mm-1mm,优选为0.7mm。对接触面的宽度进行限定,在不增加工艺难度的同时,使密封效果更佳。

实际上,所述密封套2下端与所述变速杆本体1的配合方式也可以为,在变速杆本体1上开设密封槽,使密封套2下端也密封嵌入到密封槽内,这种密封套2与变速杆本体1的连接方式也可以实现密封套2与变速杆本体1的密封连接。当然相较于直接紧箍套设,这种方式需要对变速杆本体的结构进行改进。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套2上端密封嵌设在所述变速杆座3的内侧壁或外侧壁上。将密封套上端密封嵌设在变速杆座上,使密封套与变速杆座的连接更加牢固稳定可靠。

具体的,所述密封套2上端设有嵌入部22,下端设有接触部21,所述变速杆座上开设有环形的嵌入槽,所述嵌入部22适配嵌入到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嵌入部22具体为所述密封套2上端内侧壁上延伸形成的一圈环形凸起,所述凸起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嵌入槽的结构与所述凸起的结构适配,所述凸起适配嵌入到所述嵌入槽内。所述密封套2的下端设有接触部21,所述接触部21的截面呈方形结构,也就是说,整个接触部21呈环形,横截面呈方形,所述密封套2下端一体连接在所述接触部21的外周侧上。

本实施例密封套2上端与变速杆座3连接的另一个方案为,所述变速杆座3上安装有间隔设置的碟簧和环形的压板,所述碟簧和压板之间预留有环形的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套上端密封压接在所述安装间隙内。将密封套上端密封压接在碟簧和压板之间,利用碟簧的弹性,使密封性更好。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套2为上大下小的倒锥台结构。密封套采用上大下小的倒锥台结构,与变速杆座和变速杆的结构适配,占用空间小。

本实施例的防窜油变速杆,在变速杆本体靠近下端的位置和变速杆座上连接一个密封套,密封套与变速杆座下方区域合围成一个安装空间,将变速杆本体与变速杆座连接处与变速杆座下方的底盘密封隔离设置,防止变速箱底盘上的油沿着变速杆本体向上渗出,变速箱底盘上的油沿变速杆本体向上至变速杆本体的密封处就被拦截,也增加了变速箱底盘的润滑性。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中置换挡结构,包括所述的防窜油变速杆,还包括限位板4、变速箱盖5、弹簧挡圈6、变速杆弹簧7,所述变速箱盖5安装在变速箱上,变速箱盖5上开设有若干开孔,所述变速杆座3适配安装在所述开孔内,所述限位板4安装在所述变速箱盖5的下方,所述变速杆本体1下端与所述限位板4适配,限位板4主要用于防止变速杆本体1换挡时挂挡挂过而设置的。所述弹簧挡圈6安装在变速杆本体1上且位于密封套2内,所述变速杆座4内侧壁上设有台阶,所述变速杆弹簧7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台阶和所述弹簧挡圈6上。所述变速杆本体1位于变速杆座3上方的部分也设有隔离保护套,所述隔离保护套分别与变速杆座3和变速杆本体1位于变速杆座3上方的部分连接,该隔离保护套主要对变速杆本体1和变速杆座3的连接起到隔离保护作用。实际上,密封套2与变速杆座3下方区域合围成一个安装空间,所述弹簧挡圈6和变速杆弹簧7都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由于变速杆座3是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在变速箱盖5上的,密封套2就进一步隔离了从变速杆本体1下端向上渗油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的中置换挡结构,可以有效阻止变速箱齿轮甩出的油沿变速杆从变速杆座渗出,保证变速箱底盘密封性和充分润滑。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