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2212发布日期:2019-11-29 18:3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航空航天领域用管路连接结构件,具体涉及一种卡箍组件。



背景技术:

当前航空航天领域高速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都大量使用,原有的卡箍装置在高温高压流体管道对接领域,目前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适应温度较低,产品的使用温度普遍处于较低的温度,不足650℃;2、产品的耐压能力低,目前国内产品在室温状态下的耐压温度普遍只有2.4mpa,高温状态下的耐压温度更低,往往不足1.2mpa;3、使用非常不方便,目前国内产品普遍采用箍带结构,具有一定的管道适应能力,但是产品的使用不方便,安装、拆卸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箍组件,该卡箍组件能够使高温高压流体管道能够快速、安全、便捷的实现高效对接,能够在高温高压状态下,保证卡箍组件的安全性、使用便捷性、密封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卡箍组件,包括上卡箍体和下卡箍体,上卡箍体和下卡箍体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上卡箍体与铰链之间以及下卡箍体与铰链之间均通过连接销连接;所述下卡箍体的另一端自由端连接有倒u型的弹性装置,弹性装置的顶部设有通孔,弹性装置的通孔内穿设有拉紧螺栓,拉紧螺栓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拉紧螺栓的底部通过销轴穿接在弹性装置上的一字槽的底端;所述上卡箍体的自由端插接在弹性装置内顶部,上卡箍体的自由端与弹性装置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定位销插接在弹性装置上的一字槽的顶部。

所述上卡箍体与弹性装置之间设有鞍形垫圈。

所述鞍形垫圈的顶面与弹性装置顶部相接,底面与上卡箍体相接,所述鞍形垫圈顶面和底面均为圆弧结构。

所述上卡箍体和下卡箍体的内表面采用倾斜面结构,使得上卡箍体和下卡箍体的内凹面呈梯形结构。

所述下卡箍体的另一端部内侧设有凹槽,拉紧螺栓设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锁紧螺母采用十二角扳拧结构。

所述上卡箍体的内侧、下卡箍体的内侧以及锁紧螺母的螺纹部位涂设有耐高温涂层。

所述销轴的一端设有头部,所述头部与弹性装置之间设有垫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上下卡箍体通过铰链连接,实现上下卡箍体的自由旋转、活动,提高卡箍体的使用灵活度;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弹性装置与定位销配合,为上卡箍体的位置移动提供的一字槽轨道导向,保证安装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且弹性装置具有较好的弹性功能,既能保证定位和导向,又提高了使用便捷性,锁紧螺母具有定力矩和锁紧功能,在振动环境下能够保持较高的锁紧性能,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现象,保证卡箍组件在振动等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组件能够使高温高压流体管道能够快速、安全、便捷的实现高效对接,能够在高温高压状态下,保证卡箍组件的安全性、使用便捷性、密封性等。同时该卡箍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零件数量减少30%,使得产品重量降低40%,且产品的标准化构件的设计显著降低了成本;另外该卡箍组件具有较高的耐压性能,最高耐受压力可达20mpa,相较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十倍以上,且该卡箍组件具有较高的耐高温性,能够保证产品在高温高压下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卡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上卡箍体的仰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拉紧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锁紧螺母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下卡箍体,2铰链,3连接销,4上卡箍体,5拉紧螺栓,6锁紧螺母,7鞍形垫圈,8弹性装置,9定位销,10垫圈,11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更好地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卡箍组件,包括上卡箍体4和下卡箍体1,上卡箍体4和下卡箍体1的一端通过铰链2连接,所述上卡箍体4与铰链2之间以及下卡箍体1与铰链2之间均通过连接销3连接,铆接后,上卡箍体4和铰链2之间,下卡箍体1和铰链2之间均能够自动旋转、活动;所述下卡箍体1的另一端自由端连接有倒u型的弹性装置8,弹性装置8的顶部设有通孔81,弹性装置8的通孔81内穿设有拉紧螺栓5,拉紧螺栓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6,达到预紧位置,所述拉紧螺栓5的底部通过销轴11穿接在弹性装置8上的一字槽82的底端;所述上卡箍体4的自由端插接在弹性装置8内顶部,上卡箍体4的自由端与弹性装置8之间通过定位销9连接,定位销9插接在弹性装置8上的一字槽82的顶部。

所述上卡箍体4与弹性装置8之间设有鞍形垫圈7,以分散施加在弹性装置上的受力,提高压力载荷,同时对弹性装置起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弹性装置的损坏率,保证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鞍形垫圈7的顶面与弹性装置8顶部内表面相接,底面与上卡箍体4相接,所述鞍形垫圈7顶面和底面均为圆弧结构,圆弧面结构利于受力的均匀分散,进一步提高压力载荷,避免部分受力过大出现折损,提高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能。

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上卡箍体4和下卡箍体1的内表面采用倾斜面结构,使得上卡箍体和下卡箍体的内凹面呈梯形结构。两边的倾斜面与待连接的部分配合,通过压力压紧两端的管路接头,实现卡箍连接和管路密封的效果。

所述下卡箍体1的另一端部内侧设有凹槽,拉紧螺栓5设于所述凹槽内,以对拉紧螺栓起一定的定位作用,避免拉紧螺栓5出现晃动。

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锁紧螺母6采用十二角扳拧结构,能够适应每次进行小幅度的扳拧,实现了小空间内的安装和拆卸,保证产品使用方便。

所述上卡箍体的内侧、下卡箍体的内侧以及锁紧螺母的螺纹部位涂设有耐高温涂层,以满足产品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保证产品在长期使用、高温、高压、振动环境下能够正常使用,不出现冷焊、粘接等现象,便于产品的安装、拆卸、更换等。

所述销轴的一端设有头部,所述头部与弹性装置之间设有垫圈,减小销轴和弹性装置之间的摩擦,有效的降低磨损度。

本实用新型的卡箍组件组装过程如下:首先上卡箍体4和下卡箍体1的左端分别装入铰链2,用连接销3将铰链2和上卡箍体4、下卡箍体1连接起来,铆接连接销3两端,将下卡箍体1、铰链2、上卡箍体4安装在一起,上卡箍体4、铰链2、下卡箍体1能自由、灵活的旋转;按图1所示,使拉紧螺栓5底部的销轴11、垫圈10、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拉紧螺栓5和下卡箍体1的另一端铆接在一起,拉紧螺栓5位于下卡箍体1另一端的槽内,其孔和槽侧面的圆孔对正,使用拉紧螺栓连接销固定,在下卡箍体1外安装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安装垫圈10,铆接,拉紧螺栓5、拉紧螺栓销轴11、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下卡箍体1之间能够自由、灵活的旋转,使用方便;在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通孔一端内侧安装鞍形垫圈7,其上表面和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顶部内表面贴合,在拉紧螺栓5螺纹端、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外侧安装锁紧螺母6至合适的位置;在上卡箍体4另一端的小孔外侧铆装定位销9;卡箍组件装配完成。

卡箍组件的使用:将卡箍组件套在需要连接的管路系统接头上,卡箍组件上卡箍体4和下卡箍体1内表面的倾斜面和管路接头的外倾斜面配合。将上卡箍体4自由端插入与下卡箍体1相连的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内,定位销9安装至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的一字槽内,可以在槽内进行自由滑动,实现有导向的位置调节;使用内十二角扳手拧紧锁紧螺母6至规定的安装力矩,实现卡箍的安装使用和锁紧。

拆卸:使用内十二角扳手拧松锁紧螺母6几圈即可,保证上卡箍体1能拔出带导向的弹性装置8即可,拔出上卡箍体4,取出卡箍组件,完成拆卸。

更换时,根据要求分别更换卡箍组件,按照上述步骤重新安装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