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3545发布日期:2020-02-28 07:2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



背景技术:

抽气逆止门是安装在汽轮机抽汽管道上,防止发电机掉闸、主气阀关闭时,加热器或热力管道内的蒸汽返回汽轮机引起飞车事故,同时防止加热器铜管泄漏时,给水从抽汽管道进入汽轮机内发生水击事故的阀门装置。它是保护汽轮机的一道关键阀门。这个阀门的关闭是依靠单作用气缸来执行的,单作用气缸工作状态中其弹簧在气压的压力下长期处于压缩状态,弹簧长期处于压缩状态,将会出现疲劳而失去弹性。另外,单作用气缸长期不活动,容易出现卡涩。为了保证气缸的可靠,防止气缸弹簧失效,以及及时发现弹簧弹力不足及气缸的卡涩就变得极为重要。为了汽轮机的安全,正常情况下,抽气逆止门一月至少要做一次活动试验。现有的方法是在控制单作用气缸的电磁阀旁,再增加一个手动阀作为旁路泄压来做活动试验,手动阀限制了活动试验只能就地操作,无法满足智慧电厂远程智能操作的要求。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满足智慧电厂远程智能操作的要求的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能够远程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包括主阀、第一副阀、第二副阀、主阀体和副阀体,所述主阀体与所述副阀体轴向平行并可拆卸连接,所述主阀安装于所述主阀体上,所述第一副阀和所述第二副阀安装于所述副阀体上,所述副阀体上设置有进气口、气缸接口和排空口,所述进气口通过第一气道与所述主阀连通,所述气缸接口通过第二气道依次与所述第二副阀、所述第一副阀和所述主阀连通,所述排空口通过第三气道依次与所述第二副阀、所述第一副阀和所述主阀连通,所述主阀和所述第二副阀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一副阀为手动阀。

优选地,所述副阀体上加工有散热格栅。

优选地,所述散热格栅设置于所述副阀体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主阀体与所述副阀体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阀包括主阀套、主阀芯和第一驱动线圈,所述第一驱动线圈设置于所述主阀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驱动线圈用于驱动所述主阀芯运动,所述主阀套设置于所述主阀体的内部,所述主阀芯设置于所述主阀套的内部,所述第一气道、所述第二气道和所述第三气道均与所述主阀套连通,所述主阀芯的外表面沿所述主阀芯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肩,各所述第一凸肩的外表面均与所述主阀套的内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主阀套的内部底端与所述主阀芯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地,所述第一副阀包括第一副阀套和第一副阀芯,所述第一副阀套设置于所述副阀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副阀芯的一端伸入所述副阀套的内部,所述第一副阀套与所述第二气道和所述第三气道均连通,所述第一副阀芯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一副阀芯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肩,各所述第二凸肩的外表面均与所述第一副阀套的内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副阀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空腔,所述第一副阀芯的另一端连接有手动推杆,所述手动推杆贯穿所述限位空腔伸出,且所述手动推杆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于所述限位空腔内,所述第一副阀还包括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副阀套的内部底端与所述第一副阀芯之间,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手动推杆上,且所述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限位空腔的内部底端与所述限位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副阀包括第二副阀套、第二副阀芯和第二驱动线圈,所述第二驱动线圈设置于所述副阀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驱动线圈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副阀芯运动,所述第二副阀套设置于所述副阀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副阀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副阀套的内部,所述第二副阀套与所述第二气道和所述第三气道均连通,所述第二副阀芯的外表面沿所述第二副阀芯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三凸肩,所述第三凸肩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副阀套的内表面相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副阀包括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二副阀套的内部底端与所述第二副阀芯之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第一副阀的手动阀,用于现场就地的活动试验,第二副阀为电磁阀用于远程操作做抽气逆止门的活动试验,使得该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既可以就地做抽气逆止门的活动试验又可以远程做抽气逆止门的活动试验,功能多样,使用方便,能够满足智慧电厂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散热格栅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1-图3中:

1-螺栓、2-主阀体、3-主阀套、4-主阀芯、5-第一凸肩、6-第一弹簧、7-第一驱动线圈、8-第一副阀套、9-第一副阀芯、10-第二凸肩、11-第二弹簧、12-限位空腔、13-限位块、14-第三弹簧、15-第二驱动线圈、16-第二副阀套、17-第二副阀芯、18-第三凸肩、19-第四弹簧、20-进气口、21-气缸接口、22-排空口、23-第一气道、24-第二气道、25-第三气道、26-散热格栅、27-o型密封圈、28-手动推杆、29-副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能够远程操作。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包括主阀、第一副阀、第二副阀、主阀体2和副阀体29,主阀体2与副阀体29轴向平行并可拆卸连接,主阀安装于主阀体2上,第一副阀和第二副阀安装于副阀体29上,副阀体29上设置有进气口20、气缸接口21和排空口22,进气口20通过第一气道23与主阀连通,气缸接口21通过第二气道24依次与第二副阀、第一副阀和主阀连通,排空口22通过第三气道25依次与第二副阀、第一副阀和主阀连通,主阀和第二副阀均为电磁阀,第一副阀为手动阀,通过设置第二副阀,该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能够实现远程活动试验,该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即可就地操作又可远程操作,功能多样,使用方便。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将进气口20与气源连通,气缸接口21与单作用气缸的进气位置连通,当需要进行就地活动试验时,主阀工作的同时,按压手动阀,第一副阀动作,气体通过第一副阀把第二气道24和第三气道25连通,通过排空口22,把部分气体排出,气缸压力减小,气缸活塞杆向关闭抽气逆止门的方向运行,当活塞杆下行到总阀杆长度的三分之一时,松开手动阀,第一副阀回位,第二气道24与第三气道25,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缸活塞杆向打开抽气逆止门的方向运行,就地活动试验结束。当需要进行远程活动试验时,主阀工作的同时,给第二副阀通电,第二副阀动作,气体通过第二副阀把第二气道24和第三气道25连通,通过排空口22,把部分气体排出,气缸压力减小,气缸活塞杆向关闭抽气逆止门的方向运行,当活塞杆下行到总阀杆长度的三分之一时,第二副阀断电,第二副阀回位,第二气道24与第三气道25,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缸活塞杆向打开抽气逆止门的方向运行,远程活动试验结束。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副阀体29上加工有散热格栅26,如此设置,该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散热格栅26设置于副阀体29的侧面。

一些实施例中,主阀体2与副阀体29通过螺栓1连接,如此设置,主阀体2与副阀体29拆装方便。

一些实施例中,主阀包括主阀套3、主阀芯4和第一驱动线圈7,第一驱动线圈7设置于主阀体2的一侧,且第一驱动线圈7用于驱动主阀芯4运动,主阀套3设置于主阀体2的内部,主阀芯4设置于主阀套3的内部,第一气道23、第二气道24和第三气道25均与主阀套3连通,主阀芯4的外表面沿主阀芯4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肩5,各第一凸肩5的外表面均与主阀套3的内表面相贴合。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第一驱动线圈7驱动主阀芯4运动,第一凸肩5在主阀芯4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一凸肩5用于切换气流的运动方向,使气流穿过主阀套3进入第二气道24或第三气道25。

一些实施例中,主阀套3的内部底端与主阀芯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如此设置,主阀芯4能够快速准确的复位。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副阀包括第一副阀套8和第一副阀芯9,第一副阀套8设置于副阀体29的内部,第一副阀芯9的一端伸入副阀套的内部,第一副阀套8与第二气道24和第三气道25均连通,第一副阀芯9的外表面沿第一副阀芯9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肩10,各第二凸肩10的外表面均与第一副阀套8的内表面相贴合。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手动推动第一副阀芯9运动,第二凸肩10在第一副阀芯9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二凸肩10用于切换气流的运动方向,使气流穿过第一副阀套8进入第二气道24或第三气道25。

一些实施例中,副阀体29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空腔12,第一副阀芯9的另一端连接有手动推杆28,手动推杆28贯穿限位空腔12伸出,且手动推杆28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卡接于限位空腔12内。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第一副阀芯9运动带动限位块13在限位空腔12内运动,限位空腔12用于限制第一副阀芯9的轴向移动,防止第一副阀芯9从第一副阀套8内脱出。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副阀还包括第二弹簧11和第三弹簧14,第二弹簧11设置于第一副阀套8的内部底端与第一副阀芯9之间,第三弹簧14套设于手动推杆28上,且第三弹簧14设置于限位空腔12的内部底端与限位块13之间,如此设置,第一副阀芯9能够快速准确的复位,且双弹簧设置保障了第一副阀芯9复位更加快速。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副阀包括第二副阀套16、第二副阀芯17和第二驱动线圈15,第二驱动线圈15设置于副阀体29的一侧,且第二驱动线圈15用于驱动第二副阀芯17运动,第二副阀套16设置于副阀体29的内部,第二副阀芯17设置于第二副阀套16的内部,第二副阀套16与第二气道24和第三气道25均连通,第二副阀芯17的外表面沿第二副阀芯17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三凸肩18,第三凸肩18的外表面与第二副阀套16的内表面相贴合。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第二驱动线圈15驱动第二副阀芯17运动,第三凸肩18在第二副阀芯17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三凸肩18用于切换气流的运动方向,使气流穿过第二副阀套16进入第二气道24或第三气道25。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副阀包括第四弹簧19,第四弹簧19设置于第二副阀套16的内部底端与第二副阀芯17之间,如此设置,第二副阀芯17能够快速准确的复位。

一些实施例中,主阀套3通过o型密封圈27安装于主阀体2内,第一副阀套8和第二副阀套16均通过o型密封圈27安装于副阀体29内,且主阀芯4、第一副阀芯9和第二副阀芯17的表面均进行抛光处理,如此设置,装置密封严密,气密性好。

另外,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不同功能的装置或部件可以进行结合,比如,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的抽气逆止门活动试验用电磁阀,包括主阀、第一副阀、第二副阀、主阀体2和副阀体29,主阀体2与副阀体29轴向平行并通过螺栓1连接,主阀安装于主阀体2上,第一副阀和第二副阀安装于副阀体29上,副阀体29上设置有进气口20、气缸接口21和排空口22,副阀体29的侧面设置有散热格栅26,主阀包括主阀套3、主阀芯4和第一驱动线圈7,第一驱动线圈7设置于主阀体2的一侧,且第一驱动线圈7用于驱动主阀芯4运动,主阀套3通过o型密封圈27安装于主阀体2的内部,主阀芯4设置于主阀套3的内部,主阀芯4的外表面沿主阀芯4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一凸肩5,各第一凸肩5的外表面均与主阀套3的内表面相贴合,主阀芯4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主阀套3的内部底端与主阀芯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6,第一副阀包括第一副阀套8和第一副阀芯9,第一副阀套8通过o型密封圈27安装副阀体29的内部,第一副阀芯9的一端伸入副阀套的内部,第一副阀芯9的外表面沿第一副阀芯9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肩10,各第二凸肩10的外表面均与第一副阀套8的内表面相贴合,第一副阀芯9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副阀体29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空腔12,第一副阀芯9的另一端连接有手动推杆28,手动推杆28贯穿限位空腔12伸出,且手动推杆28的外表面周向设置有限位块13,限位块13卡接于限位空腔12内,第一副阀还包括第二弹簧11和第三弹簧14,第二弹簧11设置于第一副阀套8的内部底端与第一副阀芯9之间,第三弹簧14套设于手动推杆28上,且第三弹簧14设置于限位空腔12的内部底端与限位块13之间,第二副阀包括第二副阀套16、第二副阀芯17和第二驱动线圈15,第二驱动线圈15设置于副阀体29的一侧,且第二驱动线圈15用于驱动第二副阀芯17运动,第二副阀通过密封圈安装于副阀体29的内部,第二副阀芯17设置于第二副阀套16的内部,第二副阀套16与第二气道24和第三气道25均连通,第二副阀芯17的外表面沿第二副阀芯17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两个第三凸肩18,第三凸肩18的外表面与第二副阀套16的内表面相贴合,第二副阀芯17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第二副阀包括第四弹簧19,第四弹簧19设置于第二副阀套16的内部底端与第二副阀芯17之间,进气口20通过第一气道23与主阀套3连通,气缸接口21通过第二气道24依次与第二副阀套16、第一副阀套8和主阀套3连通,排空口22通过第三气道25依次与第二副阀套16、第一副阀套8和主阀套3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主阀套3如图1所示方式设置时,其左端为底端;第一副阀套8如图1所示方式设置时,其左端为底端;第二副阀套16如图1所示方式设置时,其左端为底端。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