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8771发布日期:2020-02-14 14:4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应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感应水龙头。



背景技术:

感应水龙头是采用红外线反射原理,在感应区域内手伸即来水,离开感应区域手收即停水,开关水由感应器自动完成,无需接触水龙头,可有效避免细菌交叉感染。而目前市场上的感应水龙头的红外感应器的安装位置主要有以下三种:1、中国文献cn204704460u(申请日:2015年04月28日)公开了一种手动自动一体化的水量可调节水水龙头,其红外感应器件是安装于水龙头本体的弯管上并朝上感应,2、中国文献cn208364889u(申请日:2018年06月22日)公开了一种带照明功能的感应水龙头,其感应面板安装在本体内并朝前感应,3、也有一些感应水龙头的红外感应器是安装在弯管中并朝下感应。而上述三种安装方式在安装过程中均存在布线困难、安装繁琐,维护不便的问题,且将感应器安装在本体内或弯管上还需考虑防水问题,需专门设计防水结构,这会进一步导致感应器安装不易,且若发生漏水时则容易导致用电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感应水龙头,接近开关安装在把手上,其安装更加简便快捷,且提高了接近开关的防水性能及用电安全性,接近开关与控制器无线通讯连接,免除了布线的困扰,降低了安装及维护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感应水龙头,包括本体和手动控制出水的把手,还包括用于感应控制出水的感应控制组件,感应控制组件包括接近开关和与接近开关无线通讯连接的、用于控制水通道的控制器,接近开关设置在把手上。

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设有由把手控制的阀芯,本体中设有分别与阀芯进口、出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控制器连接在本体的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上,把手和接近开关形成一个需打开把手并触发接近开关方能控制水龙头出水的二级控制开关结构。

进一步,所述接近开关设置在把手的位置被配置为:当操控者用手操控把手时,接近开关的感应范围能够覆盖到操控者的手部。

进一步,所述接近开关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器进行蓝牙通讯连接或wifi通讯连接。

进一步,所述把手上设有电源安装位,在该电源安装位中能放置为接近开关供电的电源。

进一步,所述把手内设有一凹腔,凹腔内设有一电源仓,电源仓内能放置为接近开关供电的电源。

进一步,所述电源仓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凹腔内。

进一步,所述电源仓和把手的凹腔内壁之间设有能防止接近开关及电源仓进水的密封件。

进一步,所述接近开关为漫反射式红外感应开关,控制器为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把手上具有一周面和一侧面,接近开关设置在把手的侧面并对把手的侧方区域进行感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感应水龙头,具有如下优点:

1、把手是可拆卸地设置的,将接近开关安装在把手上相比于将接近开关安装于本体内,能使得接近开关的安装更简便快捷,且把手与本体内的水流是相对隔离的,将接近开关安装于把手上能大大提高接近开关的防水性能,并提高用电安全性。

2、控制器连接在本体的进水通道或出水通道上,使把手和接近开关形成一个需打开把手并触发接近开关方能控制水龙头出水的二级控制开关结构,使得水龙头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且接近开关的非接触式控制出水方式能提高水龙头的使用卫生性能。

3、把手上具有一周面和一侧面,接近开关设置在把手的侧面并对把手的侧方区域进行感应,相比于将接近开关安装在本体内并朝正前方区域进行感应的方式,接近开关安装在把手上并对把手的侧方区域进行感应具有良好的防误触性能,能降低水龙头错误出水的概率,以节约用水。

4、接近开关设置在把手上,且操控把手的同时接近开关能被一并触发,使得控制水龙头出水时能一步到位,相比于将接近开关安装在本体或弯管上的方式,无需打开把手后再挥手触发接近开关来控制水龙头出水,在操控把手时就同时触发接近开关能大大提高用户的操作简便性,使得初次控制水龙头出水时与操控普通水龙头无异,尽可能地保留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5、当接近开关与控制器通过蓝牙通讯连接或wifi通讯连接时,把手上设有电源安装位,在该电源安装位中能放置为接近开关供电的电源,接近开关与为接近开关供电的电源均安装在把手上,既能实现免布线安装,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简便快捷性,又能便于维护接近开关及更换电源,免除了繁琐的管路及本体拆装过程,降低了维护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与本体内阀芯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把手和弯管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本体、阀芯、把手和接近开关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本体、阀芯、把手和接近开关结构分解图。

标号说明:

1、本体,11、阀芯,12、进水通道,121、冷水进水通道,122、热水进水通道,13、出水通道,2、把手,21、凹腔,22、周面,23、侧面,3、感应控制组件,31、接近开关,32、控制器,321、出水口,322、进水口,4、编织软管,5、电源仓,51,密封件,6、弯管,61、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一种感应水龙头,包括本体1和手动控制出水的把手2,以及用于感应控制出水的感应控制组件3,感应控制组件3包括接近开关31和与接近开关31无线通讯连接的、用于控制水通断的控制器32,接近开关31设置在把手2上。本实施例中,把手2是可拆卸地设置的,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把手2上相比于将接近开关31安装于本体1内,能使得接近开关31的安装更简便快捷,且接近开关31与控制器32是无线通讯连接的,免除了布线的困扰,降低了安装及维护难度。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若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本体1内后弯管6上,在一些情况下本体1和弯管6内的管路可能被拉动,长此以往,本体1或弯管6内的管路就有可能发生磨损漏水,而把手2与本体1内的水流是相对隔离的,因此,相比于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本体1内或弯管6上,将接近开关31安装于把手2上能大大提高接近开关31的防水性能,并提高用电安全性。

请参照附图2、附图4、附图5、附图6,本实施例中,本体1上设有由把手2控制的阀芯11,本体1中设有分别与阀芯11的进口、出口相连通的进水通道12和出水通道13,控制器32连接在本体1的进水通道12或出水通道13上,使把手2和接近开关31形成一个需打开把手2并触发接近开关31方能控制水龙头出水的二级控制开关结构。本实施例中,由把手2和接近开关31形成的二级控制开关结构,使得水龙头在使用时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且接近开关31的非接触式控制出水方式能提高水龙头的使用卫生性能。首次控制水龙头出水时,操控把手2使阀芯11打开并触发接近开关31使控制器32打开进而控制水龙头出水,延时一段时间后水龙头能自动停止出水,此延时出水的功能为现有技术,具体原理及结构不再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进行设计,当需再次控制水龙头出水时,只需挥手触发接近开关31便可使水龙头出水,无需触碰把手2以提高使用卫生性能。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使用场景为清洗较脏物品,清洗时,首先操控把手2打开阀芯11并触发接近开关31使水龙头出水,然后粗洗较脏的待清洗物品,等待水龙头的延时出水结束后,在待清洗物品上抹上洗涤剂并揉搓,揉搓结束后,挥手触发把手2上的接近开关31,使水龙头再次出水以对待清洗物品再次清洗,此清洗过程中,均无需接触把手2,在延时出水保证节约用水的同时,通过接近开关31的非接触式控制出水方式使得在揉搓后脏手无需触碰把手2就能控制水龙头出水,大大提高了水龙头的使用卫生,降低了交叉污染的概率。

请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施例中,接近开关31设置在把手2的位置被配置为:当操控者用手操控把手2时,接近开关31的感应范围能够覆盖到操控者的手部。因为本实施中控制器32连接在本体1的进水通道12或出水通道13上,使把手2和接近开关31形成一个需打开把手2并触发接近开关31方能控制水龙头出水的二级控制开关结构。当操控者操控把手2时,接近开关31能被一并触发,使得在控制水龙头出水时能一步到位,相比于接近开关31安装在本体1或弯管6上的方式,无需打开把手2再挥手触发接近开关31来控制水龙头出水,在操控把手2时就同时触发接近开关31能大大提高用户的操作简便性,使得初次控制水龙头出水时与操控普通水龙头无异,尽可能地保留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请参照附图2、附图4、附图5、附图6,本实施例中,把手2上具有一周面22和一侧面23,接近开关31设置在把手2的侧面23并对把手2的侧方区域进行感应,优选地,把手2的周面22上还可以设有一便于操控把手2的手柄(图未示)。相比于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本体1内并朝正前方区域进行感应的方式,接近开关31安装在把手2上并对把手2的侧方区域进行感应具有良好的防误触性能,能降低水龙头错误出水的概率,以节约用水。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使用场景为清洗清洗较脏物品,清洗时,首先操控把手2打开阀芯11并触发接近开关31使水龙头出水,然后粗洗较脏的待清洗物品,等待水龙头的延时出水结束后,在待清洗物品上抹上洗涤剂并揉搓,若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本体1内并朝正前方进行感应,在揉搓过程中就有可能会触发接近开关31使得水龙头错误出水,造成待清洗物品上的洗涤剂被水流冲走,影响清洁效果还浪费水,而本实施例中,接近开关31是设在在把手2的侧面23上并对把手2的侧方区域进行感应,这能大大降低接近开关31被误触的可能性。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接近开关31也可以安装在把手2的其他位置上,例如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把手2的手柄上并使接近开关31对把手2的侧方区域进行感应,或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把手2的周面22上并朝把手2的斜后方区域进行感应,只要能降低来自水龙头正前方的遮挡物对接近开关31误触概率,并使操控者操控把手2的同时接近开关31能被一并触发即可。

请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控制器32连接在本体1的出水通道13上。本体1的进水通道12包括冷水进水通道121和热水进水通道122。冷水进水通道121和热水进水通道122均连接到本体1内的阀芯11中,通过把手2控制阀芯11能调节水龙头的出水温度。相比于接近开关31安装在本体1或弯管6上的方式,本实施例中,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把手2上,且在操控把手的同时接近开关31能被一并触发,使得控制水龙头出水时能一步到位,无需通过把手2调节好开度后再挥手触发接近开关31使水龙头出水再来感受水温是否合适,在扳过把手2控制阀芯11的同时水龙头就能马上出水,用另一只手就能同时感受水温是否合适,调节过程与使用普通水龙头无异,尽可能地保留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请参照附图1、附图2,本实施例中,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弯管6,弯管6末端活动地设有能抽拉的喷头61,喷头61通过穿过弯管6和本体1内部的编织软管4与控制器32的出水口321相连通,控制器32的进水口322与本体1的出水通道13相连通,当通过把手2打开阀芯11且接近开关31被触发并导通控制器32时,喷头61出水。本实施例中,弯管6及设置在弯管6末端上可抽拉喷头61均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及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可参照现有技术的结构进行设计。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接近开关31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控制器32进行蓝牙通讯连接或wifi通讯连接,把手2上设有电源安装位,在该电源安装位中能放置为接近开关31供电的电源。本实施例中,接近开关31与为接近开关31供电的电源均安装在把手2上,既能实现免布线安装,进一步提高安装的简便快捷性,又能便于维护接近开关31及更换电源,免除了繁琐的管路及本体拆装过程,降低了维护操作难度。此外,若将接近开关31安装在弯管6上,因弯管6中空间有限,一般只能将接近开关31通过有线的方式与控制器32通讯连接,而很难在弯管6上安装电源为接近开关31供电而实现接近开关31与控制器32的无线通讯连接,而当接近开关31与控制器32采用有线通讯连接时,在某些应用场景中,例如在弯管6末端上设置可抽拉的喷头61,抽拉喷头61时会带动与喷头61连通的、穿设在弯管6内的编织软管4一起运动,运动时可能会与连接接近开关31和控制器32的导向发生摩擦,长此以往,导线就有可能被末端而导致接近开关31失效,而当导线磨断后就需要停水拆管进行更换,维护过程比较繁琐,多有不便,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把手2上相对弯管6能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空间,使得在把手2上能放置接近开关32及为接近开关31供电的电源,因此也使得在把手2上设置接近开关31并使接近开关31与控制器32进行无线通讯连接成为了可能,免除了布线的困扰,降低了维护难度。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把手2内设有一凹腔21,凹腔21内设有一电源仓5,电源仓5内能放置为接近开关31供电的电源。电源仓5通过螺纹配合可拆卸地连接在凹腔21内,电源仓5和把手2的凹腔21内壁之间设有能防止接近开关31及电源仓5进水的密封件51,进一步的,密封件51可以是o型密封圈。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6,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接近开关31为漫反射式红外感应开关,控制器32为电磁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接近开关31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非接触式感应开关,例如对射式红外感应开关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的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