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05284发布日期:2019-12-24 20:42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真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超导电缆具有载流能力强、损耗低等诸多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而真空绝热管作为超导电缆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真空度的好坏决定了超导电缆系统的运行效率及稳定性。真空绝热管为双层管件,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为真空夹层,真空绝热管的绝热性能由真空夹层的真空度决定。为了保证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度,通常会在抽真空完成后,将吸附模块放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中,以维持真空夹层的高真空度。吸附模块包括金属编织袋和由复合材料构成的吸附材料,吸附材料装于金属编织袋中。

当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达到饱和时,需要对吸附材料进行再次活化。由于吸附模块处在高密封、高真空、内外层温差较大的绝热管真空夹层中,并且靠近温度较低的内管,而活化所需温度较高,通常为100℃到300℃之间,考虑到绝热保护层的耐高温性能较差,因此活化时需将吸附模块尽量贴近外管,远离绝热保护层。然而,目前尚未有较好的方法将吸附材料移动至靠近外管的地方进行加热活化,因此吸附材料的再次活化仍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能够从外部吸引并移动真空绝热管内的吸附模块至靠近真空绝热管外管的位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包括供电单元和至少一个移动单元,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铁芯,铁芯上缠绕有线圈,线圈与供电单元相连接,供电单元向线圈提供电流,使移动单元产生磁力,移动单元能够在真空绝热管的外部通过磁力吸引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内的吸附模块。

优选地,移动单元包括多个铁芯,多个铁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

优选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相邻两个铁芯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套管和连接两个套管的连杆,铁芯穿套固定在套管中。

优选地,线圈与供电单元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

优选地,供电单元设有一个,所有移动单元共用一个供电单元。

优选地,供电单元设有多个,每个移动单元各与一个供电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放置供电单元的放置架。

优选地,吸附模块包括吸附剂和装载吸附剂的编织袋,编织袋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优选地,吸附模块包括吸附剂、装载吸附剂的编织袋和磁性件,磁性件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移动单元放置在真空绝热管的外管的外壁上,供电单元通电,使移动单元产生磁力,则移动单元能够在真空绝热管的外部通过磁力吸引置于真空绝热管的真空夹层内的吸附模块,实现将吸附模块吸至贴近外管的位置处,然后再对吸附模块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活化,由于吸附模块远离真空绝热管的绝热保护层,因此不会对绝热保护层造成损坏,可以对吸附剂进行有效的再次活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的铁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的移动单元的活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供电单元2、移动单元

21、铁芯22、线圈

3、真空绝热管30、真空夹层

31、内管32、外管

33、吸附模块4、连接结构

41、套管42、连杆

5、导线6、放置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包括供电单元1和移动单元2,移动单元2设有至少一个,单个移动单元2包括至少一个铁芯21,铁芯21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可以为实心或中空结构。每个铁芯21上均缠绕有线圈22,线圈22与供电单元1相连接,由供电单元1向线圈22提供电流,使线圈22产生磁场,铁芯21则被缠绕于其上的线圈22的磁场磁化,线圈22的磁场借由磁化的铁芯21得以增强,由此,使得移动单元2产生较强的磁力。

参见图2,真空绝热管3包括内管31和套设在内管31外部的外管32,内管31和外管32之间为真空夹层30,真空夹层30内放置有吸附模块33,吸附模块33放置在靠近内管31外壁的位置。吸附模块33内设有吸附剂,用于吸附真空夹层30内的气体,以保持真空夹层30的真空度,在吸附模块33内的吸附剂吸附饱和后,需要对其进行再次活化。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用于在真空绝热管3的外部将真空绝热管3内的吸附模块33吸引移动至靠近真空绝热管3外管32的位置处,以对吸附模块33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活化。使用时,可以将移动单元2放置在真空绝热管3的外管32的外壁上,供电单元1通电,使移动单元2产生磁力,则移动单元2能够在真空绝热管3的外部通过磁力吸引置于真空绝热管3的真空夹层30内的吸附模块33,实现将吸附模块33吸至贴近外管32的位置处,然后再对吸附模块33内的吸附剂进行加热活化,由于吸附模块33远离真空绝热管3的绝热保护层,因此不会对真空绝热管3中的绝热保护层造成损坏,可以对吸附剂进行有效的再次活化。对吸附剂的加热活化可以通过加热带或感应加热的方式对外管32进行加热,从而对吸附剂进行再次活化。在对吸附剂进行再次活化的过程中,供电单元1保持通电,使移动单元2对吸附模块33保持吸引。待再次活化完成后,可以将移动单元2沿着外管32的外壁向真空绝热管3的底部移动,带动吸附模块33随之移动至真空绝热管3的底部,然后将供电单元1断电,即可使移动单元2消磁,对吸附模块33的磁吸力随即消失,可将移动单元2拿开。由此,完成一次吸附剂的再次活化。

本实施例中,移动单元2的数量并不局限,可以根据真空绝热管3中吸附模块33的大小及重量进行设计。对于尺寸较小且重量较轻的吸附模块33,其移动所需要的作用力较小,通过一个移动单元2即可实现对其的吸引移动;对于尺寸较大或重量较重的吸附模块33,则需要较大的作用力或多个作用点才能实现将吸附模块33整体吸引移动至贴近外管32的位置处,因此可以设置多个移动单元2,通过多个移动单元2共同作用于吸附模块33来实现对吸附模块33的吸引移动。以设有两个移动单元2为例,使用时,可以先将一个移动单元2放置在真空绝热管3的外管32的外壁上,供电单元1向该移动单元2提供电流,将该移动单元2沿着外管32的外壁移动,直至听到外管32上发出声响,该声响即为吸附模块33的一边被该移动单元2吸引至外管32时与外管32碰撞发出的,由此即确定了真空绝热管3中吸附模块33的位置;然后再将另一个移动单元2放置在真空绝热管3的外管32的外壁上且位于前一移动单元2附近,供电单元1向该移动单元2提供电流,将该移动单元2沿着外管32的外壁移动,直至听到外管32上发出另一声响,说明吸附模块33的另一边也被吸引到了外管32处。由此,通过两个移动单元2实现了将吸附模块33整体吸引移动至贴近外管32的位置处。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设置三个或者更多数量的移动单元2。

本实施例中,单个移动单元2中铁芯21的数量并不局限,同样也可以根据真空绝热管3中吸附模块33的大小及重量进行设计,亦即根据吸引移动吸附模块33所需要的作用力的大小进行设计。为保证单个移动单元2能够产生足够的磁力,优选地,单个移动单元2包括多个铁芯21,多个铁芯21之间通过导线5电连接。例如图1中示出的每个移动单元2可以设有两个铁芯21,再例如图3和图4中示出的每个移动单元2可以设有三个铁芯21。单个移动单元2中的多个铁芯2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4相连接,以将单个移动单元2中的多个铁芯21连接固定,能够使单个移动单元2更好地作用于吸附模块33的边缘部分,将吸附模块33的边缘部分很好地吸附在外管32处,以便于后续对吸附剂的再次活化。

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4优选地采用无磁性材料金属材料制成,如无磁性的不锈钢。连接结构4的结构形式并不局限,只要能够实现将单个移动单元2中的多个铁芯21连接固定即可。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连接相邻两个铁芯21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套管41和连接两个套管41的连杆42,铁芯21穿套固定在套管41中,由此,通过一个连接件可以将两个铁芯21连接固定在一起。连接件的数量应根据单个移动单元2中铁芯21的数量确定。例如如图1所示,当单个移动单元2设有两个铁芯21时,可以通过一个连接件将两个铁芯21连接固定。如图3所示,当每个移动单元2设有三个铁芯21时,三个铁芯21可以固定在两个相连接的连接件中。优选地,两个连接件之间可活动地连接,使得移动单元2可以发生变形,从而适应不同形状的吸附模块33。如图4中a、b和c所示,分别为两个移动单元2的三种不同活动变换形式。两个连接件之间可活动连接的方式并不局限,优选地,可以将一个连接件的一个套管41可绕其轴线转动地套设在另一个连接件的一个套管41上,由此实现两个连接件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且两个连接件上可固定三个铁芯21。对于具有更多数量铁芯21的移动单元2,则可以此类推。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铁芯21上的线圈22为铜线圈。线圈22与供电单元1之间通过导线5相连接,导线5可以采用常规导线。

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1可以为任何形式的直流供电单元,如常规形式的直流电源或电池。供电单元1可以设有一个,所有移动单元2共用一个供电单元1,即由一个供电单元1为所有移动单元2提供电流,此时可采用较大型的供电单元1。供电单元1也可以设有多个,每个移动单元2各与一个供电单元1相连接,即由单个供电单元1为单个移动单元2提供电流,此时可采用较小型的供电单元1。供电单元1的大小及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优选地,本实施例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供电单元1的放置架6,以便于对供电单元1进行移动。放置架6的结构可以根据供电单元1的大小进行设计,如采用较大型的供电单元1时,放置架6可以采用设有万向轮的支架,可以推动其移动;采用较小型的供电单元1时,放置架6可以采用可手持式的结构,如采用型材制作的手提架子。

为保证利用本实施例真空绝热管吸附模块吸引移动装置能够吸引移动吸附模块33,吸附模块33应具有磁性。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吸附模块33可以包括吸附剂和装载吸附剂的编织袋,编织袋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铁磁性材料优选采用退磁温度大于300℃的金属磁性材料,通过具有磁性的编织袋可以保证吸附模块33的磁性,使吸附模块33能够被移动单元2的磁力吸引。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吸附模块33可以包括吸附剂、装载吸附剂的编织袋和磁性件,磁性件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铁磁性材料优选采用退磁温度大于300℃的金属磁性材料,通过在装载吸附剂的编织袋中放置一定数量的磁性件,可以保证吸附模块33的磁性,使吸附模块33能够被移动单元2的磁力吸引,此时,编织袋可以采用不具有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磁性件可以为铁磁性金属小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