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稳定器配重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96849发布日期:2020-01-03 11:21阅读:12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相机稳定器配重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配件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相机稳定器配重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相机可搭配手持稳定器使用,相机安装在稳定器上,可在稳定器内进行调平,寻找一个平衡点,以维持相机与稳定器之间的平衡,从而使人在拍摄运动镜头时,不会产生因颠簸而造成的镜头抖动,使得拍摄画面更稳。传统的稳定器调平过程中,相机与稳定器上设置的卡板连接,当相机连接的镜头过长时,整体的重心在前,此时,单单将相机往快装板后面移动安装,很难进行调平,拍摄运动镜头时,镜头会因此抖动,导致拍摄画面晃动不稳。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平方便、结构简单、保护稳定器、安装稳定的相机稳定器配重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相机稳定器配重板,包括配重板本体及两个用于连接稳定器卡板的锁紧螺栓,所述配重板本体呈t形状,所述配重板本体中部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中部设有环形固定圈,所述两锁紧螺栓分别设在环形固定圈上,所述配重板本体左右两侧设有与稳定器连接的燕尾接口,所述配重板本体尾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配重砝码的第一螺纹孔,所述配重板本体前端凸设有用于连接镜头支撑块的第二螺纹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相机稳定器配重板中,所述配重板本体顶面设置有两调平刻度标识,所述两调平刻度标识分布于环槽左右两侧,所述调平刻度标识的精确值为毫米。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相机稳定器配重板中,环槽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用于保护稳定器的防刮护垫。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相机稳定器配重板中,所述配重板本体前端底面设有两个用于连接无线跟焦器的管夹接口。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相机稳定器配重板中,所述配重砝码上设有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与第一螺纹孔适配连接。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燕尾接口与稳定器的燕尾槽连接,锁紧螺栓与稳定器卡板连接安装,而卡板与相机连接,安装方式稳定;在配重板本体尾部设置若干用于连接配重砝码的第一螺纹孔,可根据镜头的长短不同,以增减配重砝码的方式,来调整相机与稳定器之间的重心平衡,调平快速方便;在配重板本体顶面设置若干防刮护垫,以保护卡板底部受到磨损;在配重板本体前端凸设有第二螺纹孔,可连接用于承接相机镜头的支撑块;整体结构简单,调平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的配重砝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相机稳定器配重板,包括配重板本体1及两个用于连接稳定器卡板的锁紧螺栓2,所述配重板本体1呈t形状,所述配重板本体1中部设有环槽4,所述环槽4中部设有环形固定圈5,所述两锁紧螺栓2分别设在环形固定圈5上,所述配重板本体1左右两侧设有与稳定器连接的燕尾接口3,所述配重板本体1尾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配重砝码11的第一螺纹孔6,所述配重板本体1前端凸设有用于连接镜头支撑块的第二螺纹孔7。

如图1所示,配重板本体1左右两侧设有燕尾接口3,燕尾接口3可与手持稳定器设置的燕尾槽适配连接,通过燕尾连接方式,可将本实用新型与手持稳定器稳固连接。配重板本体1可通过锁紧螺栓2与稳定器卡板连接,同时,卡板与相机连接。配重板本体1呈t形状,配重板本体1中部设有环槽4,环槽4中部设有环形固定圈5,两锁紧螺栓2分别设在环形固定圈5上。两锁紧螺栓2可分别在环形固定圈5内来回移动,通过移动锁紧螺栓5的方式,可对相机进行初步调平。即,当相机连接的镜头较短时,整体的重心处于稍后位置,可单单通过将锁紧螺栓2往前移动连接相机,此时,相机处于平衡位置。当相机连接的镜头较长时,整体的重心处于稍前位置,可将锁紧螺栓2往后移动连接相机,此时,相机处于平衡位置。

如图1及图4所示,当相机连接的镜头过长时,整体的重心处于前端位置,依靠移动锁紧螺栓2的方式无法对相机进行调平,此时,可在第一螺纹孔6上连接安装配重砝码11,通过在配重板本体1后端增加配重砝码11的方式,使得相机处于平衡位置,调节快速,简单方便。作为优选的,配重砝码11上设有外螺纹杆12,外螺纹杆12与第一螺纹孔6适配连接。在配重砝码11上设置外螺纹杆12,可方便连接配重板本体1,拆装调节简单快速。为了避免镜头过长,导致镜头与相机的安装连接处因扭矩过大造成损坏,配重板本体1前端凸设有第二螺纹孔7,第二螺纹孔7可连接安装镜头支撑块,以承托支撑相机镜头,防止镜头连接处失效损坏。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防止配重板本体1刮伤稳定器卡板,环槽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用于稳定器的防刮护垫9。本实施例中,环槽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块防刮护垫9,以降低配重板本体1对稳定器卡板表面的磨损。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为方便连接无线跟焦器,配重板本体1前端底面设有两个用于连接无线跟焦器的管夹接口10。管夹接口10为螺纹形式,连接方便。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相机稳定器配重板,包括配重板本体1及两个用于连接稳定器卡板的锁紧螺栓2,所述配重板本体1呈t形状,所述配重板本体1中部设有环槽4,所述环槽4中部设有环形固定圈5,所述两锁紧螺栓2分别设在环形固定圈5上,所述配重板本体1左右两侧设有与稳定器连接的燕尾接口3,所述配重板本体1尾部设有若干用于连接配重砝码11的第一螺纹孔6,所述配重板本体1前端凸设有用于连接镜头支撑块的第二螺纹孔7。

如图3所示,配重板本体1左右两侧设有燕尾接口3,燕尾接口3可与手持稳定器设置的燕尾槽适配连接,通过燕尾连接方式,可将本实用新型与手持稳定器稳固连接。配重板本体1可通过锁紧螺栓2与稳定器卡板连接,同时,卡板与相机连接。配重板本体1呈t形状,配重板本体1中部设有环槽4,环槽4中部设有环形固定圈5,两锁紧螺栓2分别设在环形固定圈5上。两锁紧螺栓2可分别在环形固定圈5内来回移动,通过移动锁紧螺栓5的方式,可对相机进行初步调平。即,当相机连接的镜头较短时,整体的重心处于稍后位置,可单单通过将锁紧螺栓2往前移动连接相机,此时,相机处于平衡位置。当相机连接的镜头较长时,整体的重心处于稍前位置,可将锁紧螺栓2往后移动连接相机,此时,相机处于平衡位置。

如图3及图4所示,当相机连接的镜头过长时,整体的重心处于前端位置,依靠移动锁紧螺栓2的方式无法对相机进行调平,此时,可在第一螺纹孔6上连接安装配重砝码11,通过在配重板本体1后端增加配重砝码11的方式,使得相机处于平衡位置,调节快速,简单方便。作为优选的,配重砝码11上设有外螺纹杆12,外螺纹杆12与第一螺纹孔6适配连接。在配重砝码11上设置外螺纹杆12,可方便连接配重板本体1,拆装调节简单快速。为了避免镜头过长,导致镜头与相机的安装连接处因扭矩过大造成损坏,配重板本体1前端凸设有第二螺纹孔7,第二螺纹孔7可连接安装镜头支撑块,以承托支撑相机镜头,防止镜头连接处失效损坏。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为方便用户直观地调节锁紧螺栓2,配重板本体1顶面设置有两调平刻度标识8,两调平刻度标识8分布于环槽4左右两侧,调平刻度标识8的精确值为毫米。通过观察调平刻度标识8,用户可直观的了解特定相机镜头处于平衡位置时,锁紧螺栓2处于配重板本体1上的位置,以便下次快速调平。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为防止配重板本体1刮伤稳定器卡板,环槽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若干用于保护稳定器的防刮护垫9。本实施例中,环槽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两块防刮护垫9,以降低配重板本体1对稳定器卡板造成的磨损。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燕尾接口与稳定器的燕尾槽连接,锁紧螺栓与稳定器卡板连接安装,而卡板与相机连接,安装方式稳定;在配重板本体尾部设置若干用于连接配重砝码的第一螺纹孔,可根据镜头的长短不同,以增减配重砝码的方式,来调整相机与稳定器之间的重心平衡,调平快速方便;在配重板本体顶面设置若干防刮护垫,以保护卡板底部受到磨损;在配重板本体前端凸设有第二螺纹孔,可连接用于承接相机镜头的支撑块;整体结构简单,调平方便,实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