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34220发布日期:2020-03-31 17:2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式支架。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是一种轻巧便携的个人电脑,其相对于台式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的优势。因此,现在人们多使用笔记本电脑取代传统的台式机作为移动办公的产品。但是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其电脑屏幕和主机键盘之间的转动角度很少能做到0-180°的旋转。所以人们在长期使用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容易出现颈椎和颈部肌肉的不适。而笔记本支架作为笔记本电脑的衍生产品出现,能够调整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显示以及键盘的与桌面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可以更为符合人体工学,达到电脑与人之间的一个合适的使用角度。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笔记本支架适配性低,一款支架仅能针对一种尺寸大小的笔记本电脑使用,并且多为平板状结构,整体占用空间较大,有时候笔记本支架与笔记本电脑体积一样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笔记本支架的适配性低、占用空间大、不便于携带的缺点,提供一种折叠式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伸缩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所述伸缩组件收拢和展开,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收拢后呈水平并列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三杆体可水平放置于桌面上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可相对于所述桌面旋转并用于放置物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所述第三杆体和所述第四杆体之间均设有收纳空间,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相互交叉设置且中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收拢时,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

具体地,所述第二杆体上设有第一铰接孔和沿所述第二杆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四杆体上设有第二铰接孔和沿所述第四杆体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孔铰接,另一端设有滑块可在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孔铰接,另一端设有滑块可在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滑动。

具体地,所述第一联动杆在中心处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二联动杆在中心处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相互叠加,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通过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交叉设置,所述第一联动杆和所述第二联动杆沿中心转动时,所述第一联动杆的侧边与所述第二联动杆的侧边可相互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结构调节相对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铰接于所述第二杆体上的第一固定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上的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体转动,另一端可调节的插入所述第一杆体的第一凹槽内实现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之间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四杆体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结构调节相对转动的角度,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铰接于所述第四杆体上的第二固定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三杆体上的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可相对于所述第四杆体转动,另一端可调节的插入所述第三杆体的第二凹槽内实现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四杆体之间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在与第二杆体的铰接处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固定杆在与第四杆体的铰接处设有第二折弯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的铰接处以及所述第三杆体与所述第四杆体的铰接处均设有防止所述物品滑落的止挡块。

具体地,所述止挡块具有与所述第二杆体或者所述第四杆体活动连接的铰接端和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杆体或所述第四杆体转动的自由端,所述止挡块的铰接端通过所述转轴铰接于所述第二杆体或者所述第四杆体的端部,且所述转轴上设有阻尼圈。

具体地,所述止挡块的所述自由端上设有沿着所述止挡块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凸起以及朝着所述第二杆体或所述第四杆体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止挡块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可折叠收纳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伸缩组件收纳后呈并列设置的杆体结构,便于收纳和携带,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外出携带使用,可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大小通过伸缩组件调节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提高该笔记本支架的适配性,同时该第一支撑杆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铰接,第二支撑杆的第三杆体和第四杆体铰接,可以自由调节第二杆体和第四杆体相对于桌面的角度,从而调节笔记本电脑键盘以及屏幕相对于使用者的角度,使得笔记本电脑与使用者之间可以找到适合人体工学的使用角度,提高使用者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舒适性,通过第二杆体和第四杆体支撑笔记本电脑,还可以提高笔记本电脑底部空气的流通性,增强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并且该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采用金属制作,支撑强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的展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的收拢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的收拢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折叠式支架、10-第一支撑杆、11-第一杆体、111-第一凹槽、12-第二杆体、121-第一铰接孔、122-第一滑动槽、123-第一通孔、124-第三通孔、13-第一固定结构、131-第一固定杆、1311-第一折弯部、14-第一止挡块、141-铰接端、142-自由端、1421-第一凸起、1422-第二凸起、15-第一转轴、16-第一阻尼圈、20-第二支撑杆、21-第三杆体、211-第二凹槽、22-第四杆体、221-第二铰接孔、222-第二滑动槽、223-第二通孔、224-第四通孔、23-第二固定结构、231-第二固定杆、2311-第二折弯部、24-第二止挡块、241-铰接端、242-自由端、2421-第一凸起、2422-第二凸起、25-第二转轴、26-第二阻尼圈、30-伸缩组件、31-第一联动杆、311-第三凹槽、32-第二联动杆、321-第四凹槽、33-滑块、40-收纳空间、50-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100,该折叠式支架100不仅可以应用于现有的各种尺寸的笔记本电脑使用,作为对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以及屏幕角度的调整和支撑使用,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稳固支撑,还可以将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抬起一定的角度,使得其符合人体工学的需求。同时,该折叠式支架100还可以作为平板电脑的支架使用,用于支撑和放置平板电脑,满足不同的观看角度的需求,也可稳定支撑平板电脑。该折叠式支架100也可用作对于普通书籍杂志的支架使用,可以在不方便用手拿书的时候,用于支撑不同大小的书本,方便看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100展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折叠式支架100包括第一支撑杆10、第二支撑杆20和伸缩组件30。通过该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实现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书籍与桌面的一个相对角度的调整并且固定支撑。而该伸缩组件30用于将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者相对移动,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通过伸缩组件30收拢和展开。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100收拢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通过该伸缩组件30可以将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收拢呈两条并列排布的矩形杆体。该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收拢后呈水平并列设置。该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收拢后,所占用的体积很小,外形规则,方便收纳。同时在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通过伸缩组件30展开后,可根据放置的不同产品尺寸的不同,而调整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之间的相对移动的距离,以满足不同产品的支撑需求,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可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电脑的支撑使用,提高折叠式支架100的适配性。并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均是采用金属材质制作,能够满足折叠式支架100的整体强度和刚性,使得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在展开后仍然可以有足够的支撑力用于支撑笔记本电脑的重量。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中的第一支撑杆10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第二支撑杆20包括端部相互铰接的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该第一杆体11的端部和第二杆体12的端部通过铆钉相互铰接,第三杆体21的端部和第四杆体22的端部也是通过铆钉相互铰接。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相对转动0-180°。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也是相对转动0-180°。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一杆体11和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三杆体21可水平放置于桌面上用于支撑整个折叠式支架,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可相对于桌面旋转并用于放置物品。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可以通过铰接处与桌面形成一定的角度,用来放置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者是书籍。在折叠式支架100展开后,该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仅仅是通过伸缩组件30用于连接支撑固定。因此,在折叠式支架100用于放置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时,其笔记本电脑或者平板电脑的底部散热空间大,无遮挡,可通过折叠式支架100的展开形成较大的对流空间,从而增加笔记本电脑的散热空间,提高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中,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之间以及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均设有收纳空间40。如图2所示,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在收拢状态下,该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使得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形成了该收纳空间40。同样的,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在收拢状态下,该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间距,该间距使得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形成了该收纳空间40。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在收拢时,两者的收纳空间40也可并拢形成一个完整的收纳空间40。该收纳空间40可以用于放置伸缩组件30。

具体地,如图1、4-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中的伸缩组件30包括相互交叉设置且中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在收拢时,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可折叠的设置于收纳空间40内。通过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实现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在水平方向上的连接。该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相互交叉的设置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之间在水平方向上相向或者相背移动。

具体地,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中,该伸缩结构30中的第一联动杆31在中心处设有第三凹槽311,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沿中心转动时,第一联动杆31的侧边与第二联动杆32的侧边可相互贴合。进一步,第二联动杆32在中心处设有第四凹槽321,第三凹槽311和第四凹槽321相互叠加,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通过第三凹槽311与第四凹槽321交叉设置。该伸缩结构30的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在中心处铰接后,使得两者可以沿着中心处相对转动。该伸缩结构30通过在第一联动杆31的中心处设置第三凹槽311以及在第二联动杆32的中心处设置第四凹槽321,两个凹槽相互叠加,使得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在收纳时,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可以侧边相互贴合形成一个矩形杆体结构,从而方便伸缩结构30收纳于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收纳时所形成的收纳空间40内。

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第一支撑杆10的第二杆体12上设有第一铰接孔121和沿第二杆体1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滑动槽122,在第二支撑杆20的第四杆体22上设有第二铰接孔221和沿第四杆体2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滑动槽122,第一联动杆31的一端与第一铰接孔121铰接,另一端设有滑块33可在第二滑动槽122内滑动,第二联动杆32的一端与第二铰接孔221铰接,另一端设有滑块33可在第一滑动槽122内滑动。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沿着中心处相互转动过程中,该第一联动杆31的铰接端始终与第二杆体12铰接转动,而第一联动杆31的滑块33在第四杆体22的第二滑动槽122上沿着该第二滑动槽122的设置方向相对滑动,同时该第二联动杆32的铰接端始终与第四杆体22铰接转动,而第二联动杆32的滑块33在第二杆体12的第一滑动槽122上演着该第一滑动槽122的设置方向相对滑动。该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在沿着中心的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之间的活动连接。通过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的转动,可以推动位于两侧的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该伸缩组件30还可为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提供支撑力,在第二杆体12相对于第一杆体11转动后,第四杆体22相对于第二杆体12转动后,该第一联动杆31和第二联动杆32还为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提供联动的支撑力,保证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对物品支撑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图4-5所示,在折叠式支架100中的第一支撑杆10中,该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之间均通过第一固定结构13调节相对转动的角度,第一固定结构13可折叠的设置于收纳空间40内。该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的相对固定,完全由该第一固定结构13来调节。通过该第一固定结构13使得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角度的自由切换。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第一固定结构13包括铰接于第二杆体12上的第一固定杆131和设置于第一杆体11上的若干个第一凹槽111,所述若干个第一凹槽111沿所述第一杆体11排列,第一固定杆131的一端可相对于第二杆体12转动,另一端可调节的插入第一杆体11的第一凹槽111内实现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之间的相对固定。该第一固定结构13在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收拢时可以完全折叠设置于收纳空间40内,不会额外占用第一支撑杆10的空间,便于折叠式支架100的收纳。在展开时,该第一固定结构13可以自由调节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的相对固定角度。通过第一固定结构13的第一固定杆131相对于第二杆体12的转动,第一固定杆131的一端与第二杆体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任意插入位于第一杆体11上的任意一个第一凹槽111内,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杆131、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形成首尾连接的三角形的固定结构。通过第一固定杆131自由端插入不同的第一凹槽111内,实现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相对角度的调节,因此在第一杆体11上设置有多个可供该第一固定杆131插入的第一凹槽111,便于使用者调节该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之间的相对固定角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第一固定结构13中,第一固定杆131在与第二杆体12的铰接处设有第一折弯部1311,第二杆体12上设有连接第一固定杆131的第一通孔123,第一固定杆131的第一折弯部1311嵌入第一通孔123内且铰接于第一通孔123处。该第一通孔123为沿着第二杆体1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该第一固定杆131的第一折弯部1311插入第一通孔123后,再与第二杆体12铰接,使得第一固定杆131在相对于第二杆体12转动时,第一固定杆131的侧边可以贴合到第二杆体12的侧边,在收纳时可以更加节约空间,同时避免第一固定杆131与第二杆体12在转动过程中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如图1、图4-5所示,在折叠式支架100中的第二支撑杆20中,第三杆体21与第四杆体22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结构23调节相对转动的角度,第二固定结构可折叠的设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内。该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的相对固定,完全由该第二固定结构23来调节。通过第二固定结构23使得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角度的自由切换。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第二固定结构23包括铰接于第四杆体22上的第二固定杆231和设置于第三杆体21上的若干个第二凹槽211,所述若干个第二凹槽211沿所述第二杆体21排列,第二固定杆231的一端可相对于第四杆体22转动,另一端可调节的插入第三杆体21的第二凹槽211内实现第三杆体21与第四杆体22之间的相对固定。该第二固定结构23在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收拢时,可以完全折叠设置于收纳空间40内,不会额外占用第二支撑杆20的空间,便于折叠式支架100的收纳。在展开时,该第二固定结构23又可以自由调节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的相对固定角度。通过第二固定结构23的第二固定杆231相对于第四杆体22之间的转动,第二固定杆231的一端与第四杆体22转动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任意插入位于第三杆体21上的任意一个第二凹槽211内,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杆231、第三杆体21、第四杆体22之间形成首尾连接的三角形的固定结构。通过第二固定杆231自由端插入不同的第二凹槽211内实现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相对角度的调节,因此,在第三杆体21上设置有多个可供第二固定杆231插入的第一凹槽111,便于使用者调节该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之间的相对固定角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该第二固定结构24中,该第二固定杆231在与第四杆体22的铰接处设有第二折弯部2311,第四杆体22上设有连接第二固定杆231的第二通孔223,第二固定杆231的第二折弯部2311嵌入第二通孔223内且铰接于第二通孔223处。该第二通孔223为沿着第四杆体2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孔,该第二固定杆231在相对于第四杆体22转动时,第二固定杆231的侧边可以贴合到第四杆体22的侧边,在收纳时可以更加节约空间,同时避免第二固定杆231与第四杆体22在转动过程这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中,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的铰接处以及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三杆体21与第四杆体22的铰接处均设有防止物品滑落的止挡块(14、24)。

具体地,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一杆体11与第二杆体12的铰接处还设有防止物品滑落的第一止挡块14。如图4所示,在第一支撑杆10上,该第一止挡块14通过第一转轴15铰接于第一杆体11的端部,且第一转轴15上设有第一阻尼圈16。该第一止挡块14与第一杆体11分别设置于第二杆体12的两侧,并且该第一止挡块14在其铰接处设有限位结构,通过该限位结构使得该第一止挡块14在相对于第二杆体12展开后可以垂直于该第二杆体12设置,使得第一止挡块14与第二杆体12之间形成的最大夹角为90°。而设置于第一转轴15上的第一阻尼圈16可以为第一止挡块14提供摩擦力,起到阻尼作用,使得第一止挡块14在不使用时可以始终贴合到第二杆体12上,而在需要使用时,必须通过一定外力的施加才可将第一止挡块14由第二杆体12的侧边旋转打开,并且转动时手感好,耐用性能平稳。该第一止挡块14在与第二杆体12的相对面上也设有防滑垫,用于保护支撑物品避免被划伤。

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第一止挡块14具有与第二杆体12活动连接的铰接端141和可相对于第二杆体12转动的自由端142。该第一止挡块14的铰接端141铰接于第二杆体12的端部,另一端的自由端142可相对于第二杆体12旋转。对应的,在第二杆体12的铰接处还设有第三通孔124,该第一止挡块14可收纳于第二杆体12的第三通孔124处。为了方便该第一止挡块14由第三通孔124内取出,在第一止挡块14的自由端142上设有沿着第一止挡块14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凸起1421。同时,为了保证第一止挡块14可以支撑物品防止物品滑落,该自由端142上还设有朝着第二杆体12方向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止挡块14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凸起1422,该第二凸起1422与第一止挡块14以及第二杆体12围合形成容纳物品底边的凹槽结构,通过该凹槽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设置在第二杆体12上的物品由第二杆体12上滑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中,该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三杆体21与第四杆体22的铰接处还设有防止物品滑落的第二止挡块24。如图4所示,在第二支撑杆20上,第二止挡块24通过第二转轴25铰接于第二杆体12的端部,且第二转轴25上设有第二阻尼圈26。该第二止挡块24与第三杆体21分别设置于第四杆体22的两侧,并且该第二止挡块24在其铰接处也设置了限位结构,使得第二止挡块24与第四杆体22之间形成的最大夹角为90°。而设置在第二转轴25上的第二阻尼圈26为第二止挡块24提供摩擦力,起到阻尼作用,使得第二止挡块24在不使用时,可以始终贴合到第四杆体22上,仅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外力将第二止挡块24旋转打开。该第二止挡块24在与第四杆体22的相对面上也设有防滑垫,用于保护支撑物品避免被划伤。

具体地,如图5所示,该第二止挡块24具有与第四杆体22活动连接的铰接端241和可相对于第四杆体22转动的自由端242。该第二止挡块24的铰接端241铰接于第四杆体22的端部,另一端的自由端242可相对于第四杆体22旋转。对应的,在第四杆体22的铰接处还设有第四通孔224,该第二止挡块24可收纳于第四杆体22的第四通孔224处。为了方便该第二止挡块24由第四通孔224内取出,在第二止挡块24的自由端242上设有沿着第二止挡块24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凸起2421。同时,为了保证第二止挡块24可以支撑物品防止物品滑落,该自由端242上还设有朝着第四杆体方向延伸且垂直于第二止挡块24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凸起2422,该第二凸起2422与第二止挡块24以及第四杆体22围合形成容纳物品底边的凹槽结构,通过该凹槽结构可以有效地防止设置在第四杆体22上的物品由第四杆体22上滑落。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折叠式支架100中,在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的两侧面,即第一杆体11和第三杆体21在与桌面的连接面以及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在与物品的连接面上均设有防滑垫50。该防滑垫50均是为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提供有效地摩擦力,利于物品摆放在支架100的平稳性,不易滑动,减少物品由支架100上滑落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式支架100,包括可折叠收纳的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通过伸缩组件30收纳后呈并列设置的杆体结构,便于支架整体的收纳和携带,适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外出携带使用,可根据笔记本电脑的大小通过伸缩组件30调节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提高该笔记本支架100的适配性;同时该第一支撑杆10的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铰接,第二支撑杆20的第三杆体21和第四杆体22铰接,可以自由调节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相对于桌面的角度,从而调节笔记本电脑键盘以及屏幕相对于使用者的角度,使得笔记本电脑与使用者之间可以找到适合人体工学的使用角度,提高使用者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舒适性,通过第二杆体12和第四杆体22支撑笔记本电脑,还可以提高笔记本电脑底部空气的流通性,增强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率,并且该第一支撑杆10和第二支撑杆20均采用金属制作,支撑强度高、结构简单,重量轻。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