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螺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5053发布日期:2020-06-02 19:1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螺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螺栓。



背景技术:

传统螺栓一般配置螺杆和螺母,在汽车的部件安装中经常出现需要将两板件之间拉紧并保持预留的间隙的构造,那么上述传统螺栓就难以操作实现,即使能够勉强通过多部件实现,其操作也极为繁琐和不便。

因此,申请人曾今申请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申请公布号为cn109139631a,其中包含一种调节螺栓,包括螺杆、内螺母和外螺母,螺杆带有正向外螺纹,所述内螺母带有反向外螺纹,内螺母的内孔为光滑面,所述内螺母的内孔前端设置有可被螺杆钻动形成内正螺纹的带有内通孔的嵌件,所述外螺母带有与反向外螺纹匹配的反向内螺纹,所述外螺母的尾端带有向内凸出的凸环,凸环的内壁带有内正螺纹,所述外螺母与内螺母相互套接并螺纹连接,使用状态下,所述螺杆前顶在嵌件上并转动,转动过程中在内通孔上形成内正螺纹并带动内螺母转动,进而使内螺母相对外螺母转动,内螺母沿着反向内螺纹的走势向后退并夹紧第一机架,当内螺母夹紧第一机架时螺杆持续向前拧动使螺杆前端持续向前拧进并穿过嵌件,嵌件内部形成于螺杆匹配的内正螺纹,最终螺杆再穿过所述内螺母的内孔与所述外螺母的凸环螺纹连接,直至螺杆和内螺母将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拉紧。”操作简单且工作效率高,但是由于嵌件仅仅卡于内螺母后端的槽孔内,连接范围小容易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从槽孔内脱落。而需要拆卸内螺母进行重复安装时,由于内螺母后端未带方便对接并用于旋转施力的端口,例如方便与六角扳手对接的六边形槽端口,因此无法将内螺母退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的嵌件连接更加牢固,且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调节螺栓,包括螺杆、内螺母和外螺母,所述螺杆带有正向外螺纹,所述内螺母带有反向外螺纹,所述外螺母带有与反向外螺纹匹配的反向内螺纹,所述外螺母的尾端带有向内凸出的凸环,凸环内壁带有与所述螺杆的正向外螺纹匹配的正向内螺纹,所述外螺母与内螺母相互套接并螺纹连接,所述内螺母的内孔设有带有内通孔的嵌件,嵌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嵌件包括头部和后端与头部连接的杆部,所述杆部的前端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沿,所述杆部穿过内螺母的内孔且卡沿卡于内螺母前端部,所述内螺母的内孔后端设有多边形槽孔,所述嵌件的头部外侧壁与多边形槽孔相匹配,嵌件头部嵌入多边形槽孔内,所述嵌件的内通孔侧壁至少局部与所述螺杆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嵌件杆部内通孔侧壁为光滑面,所述螺杆钻入嵌件内通孔后螺杆外的正向外螺纹在内通孔侧壁上切割形成正向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嵌件头部内槽呈多边形状,所述嵌件杆部内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切于所述内槽侧壁的圆形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嵌件杆部的前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条形切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嵌件杆部前端的卡沿穿过并卡于内螺母前端部,使嵌件与内螺母连接更加紧密,防止嵌件在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掉落;

2、本实用新型中嵌件杆部贯穿内螺母的内孔,使嵌件外侧面与内螺母内孔壁大面积配合,为嵌件带动内螺母转动提供更多的摩擦力;

3、本实用新型中嵌件头部的具有六边形槽,当内螺母拧上后发现需要退出时,只需将内六角形工具插入嵌件的六边形槽中,将内螺母与外螺母拧开即可拆卸,操作极为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螺栓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调节螺栓的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调节螺栓的嵌件头部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调节螺栓,包括螺杆1、内螺母2和外螺母3,所述螺杆1带有正向外螺纹,所述内螺母2带有反向外螺纹,内螺母2的内孔为光滑面,所述外螺母3带有与反向外螺纹匹配的反向内螺纹,所述外螺母3的尾端带有向内凸出的凸环4,凸环4内壁带有与所述螺杆1的正向外螺纹匹配的正向内螺纹,所述外螺母3与内螺母2相互套接并螺纹连接,所述内螺母2的内孔设有带有内通孔的嵌件5,嵌件5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嵌件5可以为塑料件等具有一定弹性且能够被螺杆1切削形成螺纹的材料制成,嵌件5包括头部6和后端与头部6连接的杆部7,嵌件5的头部6和杆部7一体成型,所述杆部7的前端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沿9,在本实施例中嵌件5杆部7内通孔侧壁为光滑面,螺杆1钻入嵌件5内通孔后螺杆1外的正向外螺纹在内通孔侧壁上切割形成正向内螺纹,所述杆部7穿过内螺母2的内孔且卡沿9卡于内螺母2前端部,所述内螺母2的内孔后端设有多边形槽孔10,所述嵌件5的头部6外侧壁与多边形槽孔10相匹配,嵌件5的头部6嵌入多边形槽孔10内,所述嵌件5的内通孔侧壁至少局部与所述螺杆1过盈配合。

参照图1、图3所示,为了使嵌件5能够带动内螺母2转动,以便维修时退出内螺母2,所述嵌件5的头部6的内槽11呈多边形状,所述嵌件5的杆部7内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切于所述内槽11侧壁的圆形的直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件5的头部6的内槽11和内螺母2的多边形槽孔10均呈六边形。

参照图2所示,为了使嵌件5的杆部7能够钩在内螺母2的前端,所述嵌件5的杆部7的前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条形切槽8。

调节螺栓在使用状态下,其螺杆1前端顶在嵌件5上并转动,转动过程中在嵌件5的内通孔上形成正向内螺纹并带动内螺母转动,进而使内螺母2相对外螺母3转动,内螺母2沿着外螺母3的反向内螺纹的走势向后退并夹紧第一机架12,当内螺母2夹紧第一机架12时螺杆1持续向前拧动使螺杆1前端持续向前拧进并穿过嵌件5,嵌件5内部形成与螺杆匹配的内正螺纹,最终螺杆1再穿过所述内螺母2的内孔与所述外螺母的凸环4螺纹连接,直至螺杆1和内螺母2夹紧第一机架12,保持持续向前拧进即可使第一机架12和第二机架13相互夹紧,其操作更加方便,只需持续将螺杆1拧进即可,对工人的要求较低,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螺栓,包括螺杆、内螺母和外螺母,所述螺杆带有正向外螺纹,所述内螺母带有反向外螺纹,所述外螺母带有与反向外螺纹匹配的反向内螺纹,所述外螺母的尾端带有向内凸出的凸环,凸环内壁带有与所述螺杆的正向外螺纹匹配的正向内螺纹,所述外螺母与内螺母相互套接并螺纹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内螺母的内孔设有带有内通孔的嵌件,嵌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嵌件包括头部和后端与头部连接的杆部,所述杆部的前端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沿,所述杆部穿过内螺母的内孔且卡沿卡于内螺母前端部,所述内螺母的内孔后端设有多边形槽孔,所述嵌件的头部外侧壁与多边形槽孔相匹配,嵌件头部嵌入多边形槽孔内,所述嵌件的内通孔侧壁至少局部与所述螺杆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内螺母的内孔为光滑面,所述嵌件杆部内通孔侧壁为光滑面,所述螺杆钻入嵌件内通孔后螺杆外的正向外螺纹在内通孔侧壁上切割形成正向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头部内槽呈多边形状,所述嵌件杆部内通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内切于所述内槽侧壁的圆形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杆部的前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条形切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杆部的前端部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有多个条形切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为塑料件,嵌件的头部和杆部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为塑料件,嵌件的头部和杆部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为塑料件,嵌件的头部和杆部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头部内槽和内螺母的多边形槽孔均呈六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螺栓,其特征是:所述嵌件头部内槽和内螺母的多边形槽孔均呈六边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螺栓,其螺杆带有正向外螺纹,内螺母带有反向外螺纹,内螺母的内孔为光滑面,外螺母带有与反向外螺纹匹配的反向内螺纹,外螺母的尾端带有向内凸出的凸环,凸环内壁带有与螺杆的正向外螺纹匹配的正向内螺纹,外螺母与内螺母相互套接并螺纹连接,内螺母的内孔设有带有内通孔的嵌件,嵌件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嵌件包括头部和后端与头部连接的杆部,杆部的前端部设有向外凸出的卡沿,杆部穿过内螺母的内孔且卡沿卡于内螺母前端部,内螺母的内孔后端设有多边形槽孔,嵌件的头部外侧壁与多边形槽孔相匹配,嵌件头部嵌入槽孔内,嵌件的内通孔侧壁至少局部与所述螺杆过盈配合。该调节螺栓的嵌件连接更加牢固,且便于拆卸。

技术研发人员:吴腾丰;闫阳阳;尤成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8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