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431发布日期:2020-05-22 20:5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粘滞阻尼器有出力较小,同时摩擦阻尼器因为形状的问题因为其一般为扁平片状在一些场合上不易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塞式阻尼器、第一外套、第二外套、第三外套、摩擦垫和固定螺栓;

所述活塞式阻尼器为杆状,所述第三外套套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套套于所述第三外套的外部,所述第一外套套于所述第二外套的外部,所述第二外套和第一外套以及第三外套之间配置所述摩擦垫;所述第一外套和第三外套上包括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同的限位槽,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套上并伸入到所述限位槽内,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活塞杆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螺栓从所述第三外套的限位槽延伸并且端部固定到所述活塞杆上。

优选的是,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固定端、第三外套和第一外套在端部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二外套在端部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可以理解为摩擦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的组合体,兼具两者的优点,此产品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内增加了摩擦阻尼器的摩擦面数量,解决摩擦阻尼器出力较小或不易出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阻尼器的阻尼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的活塞式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塞式阻尼器1、第一外套2、第二外套3、第三外套4、摩擦垫5和固定螺栓6;

所述活塞式阻尼器1为杆状,其主要包括缸体部和活塞杆部7,活塞杆部7为运动的部分,其主要通过位于缸体内的粘滞体提供阻尼效果;所述第三外套4套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1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套3套于所述第三外套4的外部,所述第一外套2套于所述第二外套3的外部,所述第二外套3和第一外套2以及第三外套4之间配置所述摩擦垫5,如此第二外套3运动时,摩擦垫从两个面上对第二外套3产生摩擦力,提供阻尼阻力;所述第一外套2和第三外套4上包括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1的活塞杆7的运动方向相同的限位槽8,所述固定螺栓6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套3上并伸入到第一外套2和第三外套4的所述限位槽8内,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1的活塞杆7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螺栓6从所述第三外套4的限位槽延伸并且端部固定到所述活塞杆7上,而缸体部则可以通过固定板焊接在第三外套4内。所述活塞式阻尼器1的固定端、第三外套4和第一外套2在端部9固定在一起,所述活塞式阻尼器1的活塞杆7和第二外套3在端部10固定在一起,这里的端部主要指横向的固定面的部分,如此在受到拉力时,端部10拉伸或收缩,活塞杆7和第二外套3固定在一起运动,活塞杆7提供粘滞阻尼,而第二外套3和第一外套2和第三外套4之间相对滑动产生摩擦阻尼一同出力,最大限度地相应并保证连续出力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也是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活塞式阻尼器、第一外套、第二外套、第三外套、摩擦垫和固定螺栓;

所述活塞式阻尼器为杆状,所述第三外套套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外套套于所述第三外套的外部,所述第一外套套于所述第二外套的外部,所述第二外套和第一外套以及第三外套之间配置所述摩擦垫;所述第一外套和第三外套上包括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同的限位槽,所述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外套上并伸入到所述限位槽内,与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活塞杆的位置相对应的固定螺栓从所述第三外套的限位槽延伸并且端部固定到所述活塞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固定端、第三外套和第一外套在端部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塞式阻尼器的活塞杆和第二外套在端部固定在一起。


技术总结
一种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包括活塞式阻尼器、第一外套、第二外套、第三外套、摩擦垫和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的复合型金属摩擦粘滞阻尼器可以理解为摩擦阻尼器和粘滞阻尼器的组合体,兼具两者的优点,此产品一方面在一定空间内增加了摩擦阻尼器的摩擦面数量,解决摩擦阻尼器出力较小或不易出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阻尼器的阻尼比。

技术研发人员:路冉洋;谢韩涛;魏士群;刘汶津;韩磊;周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大德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