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PP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936发布日期:2020-05-26 17:40阅读:18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丙烯PP风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丙烯pp风管。



背景技术: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系统就是实现通风这一功能,包括进风口、排风口、送风管道、风机、降温及采暖、过滤器、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附属设备在内的一整套装置。通风系统广泛应用于如商场、酒店、办公楼、住宅、易燃品仓库、化工厂、人防工程、大型公建设施及商业综合体等中央空调的送、回风及新风系统。

风管就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在化工,食品等行业,对通风管道系统的要求比较高,现有用于化工,食品等行业通风系统中的风管一般为金属风管,其在经济功效比上远远落后于塑料风管。塑料风管中以pph、pp风管所占比例大。但现有的pp风管虽然在较之传统的金属风管更为经济,但现有的pp风管结构较为单一,存在强度不足的缺陷,且吸音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风管结构强度高、吸音降噪效果好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pp风管,解决了现有的pp风管虽然在较之传统的金属风管更为经济,但现有的pp风管结构较为单一,存在强度不足的缺陷,且吸音效果较差,不能满足风管结构强度高、吸音降噪效果好的需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pp风管,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防护层、聚丙烯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是由内贴面层和玻纤板消音层组成,所述内贴面层贴合于聚丙烯中层的内表面上,所述玻纤板消音层粘接于内贴面层的内表面上,所述玻纤板消音层是由一体成型的外表层和基层组成,所述外表层和基层自外而内依次设置于内贴面层的内表面上,所述外表层是由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多孔表层、中隔层和内板层组成,所述多孔表层上均布有面孔,所述中隔层上均布有与面孔径向一致的外环形腔,所述内板层上均布有与外环形腔径向一致的背孔,所述基层的内表面上均布有与背孔径向一致的内环形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层采用有耐热性能好的有机硅改性聚酯涂层;采用有机硅改性聚酯涂层作为风管的防护涂层,使风管具备耐热性好、浸渍干燥性好、防潮性好等优点,能够为风管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贴面层为彩钢板贴面;采用彩钢贴面,有效提高了风管的结构强度,同时使风管的耐蚀性能更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环形腔的直径大于面孔的直径;上述孔型吸音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pp风管的吸音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环形腔的直径大于背孔的直径;上述孔型吸音结构设计,即通过外环形腔、面孔、背孔及内环形腔的配合,从而达到提高pp风管吸音性能的目的。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丙烯pp风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聚丙烯pp风管,通过防护层、聚丙烯中层以及由内贴面层和玻纤板消音层组成的内层风管结构的配合设置,在具备pp管材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性好、抗磨保温性能佳的品质的同时,保证了风管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了提升风管使用的耐久性,采用多孔型玻璃纤维板吸音结构,使风管具备良好的吸音降噪效果,极具推广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玻纤板消音层的部分平面展示图。

图中:100、防护层;200、聚丙烯中层;300、内层;400、内贴面层;500、玻纤板消音层;501、外表层;5011、多孔表层;5012、中隔层;5013、内板层;5014、面孔;5015、外环形腔;5016、背孔;502、基层;5021、内环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丙烯pp风管,包括由外而内依次设置的防护层100、聚丙烯中层200和内层300,内层300是由内贴面层400和玻纤板消音层500组成,内贴面层400贴合于聚丙烯中层200的内表面上,玻纤板消音层500粘接于内贴面层400的内表面上,玻纤板消音层500是由一体成型的外表层501和基层502组成,外表层501和基层502自外而内依次设置于内贴面层400的内表面上,外表层501是由自外而内依次设置的多孔表层5011、中隔层5012和内板层5013组成,多孔表层5011上均布有面孔5014,中隔层5012上均布有与面孔5014径向一致的外环形腔5015,内板层5013上均布有与外环形腔5015径向一致的背孔5016,基层502的内表面上均布有与背孔5016径向一致的内环形腔5021。

具体的,防护层100采用有耐热性能好的有机硅改性聚酯涂层。

本实施例中,采用有机硅改性聚酯涂层作为风管的防护涂层,使风管具备耐热性好、浸渍干燥性好、防潮性好等优点,能够为风管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

具体的,内贴面层400为彩钢板贴面。

本实施例中,内贴面层400采用彩钢板贴面,有效提高了风管的结构强度,同时使风管的耐蚀性能更优。

具体的,外环形腔5015的直径大于面孔5014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上述孔型吸音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pp风管的吸音性能。

具体的,内环形腔5021的直径大于背孔5016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上述孔型吸音结构设计,即通过外环形腔5015、面孔5014、背孔5016及内环形腔5021的配合,从而达到提高pp风管吸音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在聚丙烯中层200的内表面粘接内贴面层400,内贴面层400采用彩钢板贴面,通过彩钢板贴面的设置,提高了风管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使风管的耐蚀性能更优,通过在内贴面层400的内表面设置玻纤板消音层500,玻纤板消音层500与内贴面层400之间可通过胶水粘接连接,由外表层501和基层502组成玻纤板消音层500,利用外表层501中多孔表层5011、中隔层5012和内板层5013中面孔5014、外环形腔5015和背孔5016的设置,配合基层502上的内环形腔5021,形成径向一致的多孔吸音结构,当气流从风管内流动产生噪音声波时,声波通过面孔5014依次进入外环形腔5015、背孔5016和内环形腔5021内,均匀部分的外环形腔5015、背孔5016和内环形腔5021在pp管内形成多个均匀分布的小型空间吸声体,以此提高pp风管的吸音系数,且采用多孔吸音结构无需在风道上配置吸音装置,能够节省建筑空间以及通风系统成本;通过涂覆设备将有机硅改性聚酯涂料均匀涂覆于聚丙烯中层20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机硅改性聚酯涂层,使风管具备耐热性好、浸渍干燥性好、防潮性好等优点,能够为风管提供良好的防护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