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4245发布日期:2020-06-12 14:0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支撑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



背景技术:

回转支撑轴承是新型机械零部件,它有内外圈、滚动体等构成,回转支承是一种能够承受综合载荷的大型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径向负荷和倾覆力矩,回转支撑轴承又叫转盘轴承,有些人也称其为:旋转支承、回旋支承。

目前市场上的回转支撑轴承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转动回转支撑轴承受到轴向和径向的振动,使得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比较剧烈的振动和碰撞,容易造成内圈和外圈的变形甚至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回转支撑轴承在实际使用中,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比较剧烈的振动和碰撞,容易造成内圈和外圈的变形甚至损伤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包括上压片和下压片,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均为环形,且上压片中部固定连接有柱筒,沿所述柱筒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六个半球形卡口,每个所述半球形卡口底面中部均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螺纹阶梯孔,每个所述第一螺纹阶梯孔内均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钉,每个所述半球形卡口内均卡装有第一滚珠,所述上压片底面以及下压片顶面上均固定有环形槽,每个所述环形槽内均布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滚珠保持环,每个所述滚珠保持环内均卡装有第二滚珠,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通过定位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六个第二螺纹阶梯孔,六个所述第二螺纹阶梯孔沿下压片底面周向等距排列,每个第二螺纹阶梯孔均对应有设置在柱筒顶面上的螺纹连接盲孔,相对应的所述螺纹连接盲孔和第二螺纹阶梯孔内共同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

优选地,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均由不锈钢制成,且上压片和下压片直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珠和第二滚珠均由不锈钢制成,且第一滚珠的直径大于第二滚珠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内六角螺钉和定位螺栓均由不锈钢制成,且第一螺纹阶梯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螺纹阶梯孔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螺纹阶梯孔内的内六角螺钉可调节半球形卡口内第一滚珠与回转支撑轴承外圈的紧密性,可使回转支撑轴承在使用时内圈与外圈不会出现径向震动,另外上压片和下压片上安装的第二滚珠可保证回转支撑轴承在使用时内圈与外圈不会出现轴向震动,因而上述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可解决回转支撑轴承在实际使用中转动回转支撑轴承受到轴向和径向的振动而使得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比较剧烈的振动和碰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正视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背视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压片1、下压片2、柱筒3、半球形卡口4、第一螺纹阶梯孔5、内六角螺钉6、第一滚珠7、环形槽8、滚珠保持环9、第二滚珠10、第二螺纹阶梯孔11、螺纹连接盲孔12、定位螺栓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包括上压片1和下压片2,上压片1和下压片2均由不锈钢制成,且上压片1和下压片2直径相同,上压片1和下压片2均为环形,且上压片1中部固定连接有柱筒3,沿柱筒3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六个半球形卡口4,每个半球形卡口4底面中部均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螺纹阶梯孔5,每个第一螺纹阶梯孔5内均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钉6,内六角螺钉6和定位螺栓13均由不锈钢制成,且第一螺纹阶梯孔5的直径小于第二螺纹阶梯孔11的直径,每个半球形卡口4内均卡装有第一滚珠7,第一滚珠7和第二滚珠10均由不锈钢制成,且第一滚珠7的直径大于第二滚珠10的直径,上压片1底面以及下压片2顶面上均固定有环形槽8,每个环形槽8内均布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滚珠保持环9,每个滚珠保持环9内均卡装有第二滚珠10,上压片1和下压片2通过定位机构固定连接,在回转支撑轴承内圈投入使用时,回转支撑轴承外圈会被套装在柱筒3上,且位于上压片1和下压片2之间,此时位于柱筒3侧面周向上的第一滚珠7会与回转支撑轴承外圈内壁接触,通过第一螺纹阶梯孔5内的内六角螺钉6可调整第一滚珠7与回转支撑轴承外圈内壁接触的紧密度,如此可避免回转支撑轴承在使用时产生径向的震动,另外上压片1和下压片2上的滚珠保持环9内的第二滚珠10与转支撑轴承外圈顶面和底面接触,使回转支撑轴承在使用时不会产生轴向的震动,可完美解决回转支撑轴承在实际使用中转动回转支撑轴承受到轴向和径向的振动而使得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比较剧烈的振动和碰撞的问题。

定位机构包括六个第二螺纹阶梯孔11,六个第二螺纹阶梯孔11沿下压片2底面周向等距排列,每个第二螺纹阶梯孔11均对应有设置在柱筒3顶面上的螺纹连接盲孔12,相对应的螺纹连接盲孔12和第二螺纹阶梯孔11内共同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3,设置定位机构方便回转支撑轴承内圈与回转支撑轴承外圈进行装配,装配时,只需要将回转支撑轴承外圈卡装在柱筒3上,然后将螺纹连接盲孔12与第二螺纹阶梯孔11位置对准,拧紧定位螺栓13即可。

工作原理:在回转支撑轴承内圈投入使用时,回转支撑轴承外圈会被套装在柱筒3上,且位于上压片1和下压片2之间,此时位于柱筒3侧面周向上的第一滚珠7会与回转支撑轴承外圈内壁接触,通过第一螺纹阶梯孔5内的内六角螺钉6可调整第一滚珠7与回转支撑轴承外圈内壁接触的紧密度,如此可避免回转支撑轴承在使用时产生径向的震动,另外上压片1和下压片2上的滚珠保持环9内的第二滚珠10与转支撑轴承外圈顶面和底面接触,使回转支撑轴承在使用时不会产生轴向的震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包括上压片(1)和下压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片(1)和下压片(2)均为环形,且上压片(1)中部固定连接有柱筒(3),沿所述柱筒(3)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六个半球形卡口(4),每个所述半球形卡口(4)底面中部均设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螺纹阶梯孔(5),每个所述第一螺纹阶梯孔(5)内均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钉(6),每个所述半球形卡口(4)内均卡装有第一滚珠(7),所述上压片(1)底面以及下压片(2)顶面上均固定有环形槽(8),每个所述环形槽(8)内均布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滚珠保持环(9),每个所述滚珠保持环(9)内均卡装有第二滚珠(10),所述上压片(1)和下压片(2)通过定位机构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六个第二螺纹阶梯孔(11),六个所述第二螺纹阶梯孔(11)沿下压片(2)底面周向等距排列,每个第二螺纹阶梯孔(11)均对应有设置在柱筒(3)顶面上的螺纹连接盲孔(12),相对应的所述螺纹连接盲孔(12)和第二螺纹阶梯孔(11)内共同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片(1)和下压片(2)均由不锈钢制成,且上压片(1)和下压片(2)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珠(7)和第二滚珠(10)均由不锈钢制成,且第一滚珠(7)的直径大于第二滚珠(10)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六角螺钉(6)和定位螺栓(13)均由不锈钢制成,且第一螺纹阶梯孔(5)的直径小于第二螺纹阶梯孔(11)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支撑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回转支撑轴承内圈,包括上压片和下压片,上压片中部固定连接有柱筒,沿所述柱筒侧面周向等距设有六个半球形卡口,每个所述半球形卡口底面中部均设有的第一螺纹阶梯孔,每个所述第一螺纹阶梯孔内均螺纹连接有内六角螺钉,每个所述半球形卡口内均卡装有第一滚珠,每个所述环形槽内均布有滚珠保持环,每个所述滚珠保持环内均卡装有第二滚珠,所述上压片和下压片通过定位机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解决回转支撑轴承在实际使用中转动回转支撑轴承受到轴向和径向的振动而使得内圈和外圈之间产生比较剧烈的振动和碰撞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河宪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新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2
技术公布日:2020.06.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