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向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0170发布日期:2020-06-23 21:57阅读:10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向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管道安装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向支架。



背景技术:

导向钢管支架是用来保证管线按一定方向位移,限制其他方向位移。

目前,一种钢管支架包括钢管支架梁,钢管支架梁上设置有底板,底板上设置有钢制管托,热管道焊接在钢制管托上。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因为热管道是焊接在钢制管托上的,所以热管道会经过热传导将热量传递到钢制管托上,钢制管托会将热量传递到底板和大气中,底板上的热量也会传递到大气中,因此会造成热管道热量损失的比较多,使热管道末端用户的蒸汽品质比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支架,设置的隔热层能够减少热管道将热量传递到支撑机构,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供热管道末端用户的蒸汽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导向支架,支撑架和热管道,所述支撑架上设置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有钢管支架,所述钢管支架上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上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热管道通过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所述钢管支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机构放置在钢管支架上的热管道因为隔热层的存在,会减少热管道传递到支撑机构上的热量;因为隔热板的存在也会减少支撑架与钢管支架之间的热传递;设置的隔热层与隔热板会减少热量的热传导,因此会减少热管道热量的损失,从而提高供热管道末端用户的蒸汽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支架上的第一抱箍,所述第一抱箍上设置有第二抱箍,所述第二抱箍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抱箍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上均设置有所述隔热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热管道放置在第一抱箍上,然后将第二抱箍与第一抱箍抵触,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就会将热管道限定在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抱箍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抱箍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且抵紧所述第二抱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抱箍的一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抵紧所述第一抱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使第一螺栓抵紧第二抱箍,然后使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接着旋转螺母使螺母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并且抵紧第一抱箍,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就会连接在一起;设置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约时间且提高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抱箍与所述第二抱箍之间设置有防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之间的防护垫,能够减少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连接在一起时相互挤压造成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支架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横截面积呈圆弧形;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横截面积呈圆弧状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横截面积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连接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在固定块上拉出,然后使固定组件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将热管道限定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卡杆,所述卡杆的横截面积呈l形;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杆卡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杆然后调节卡杆,使卡杆上远离调节杆的一端与调节块上的卡槽卡接,调节杆与卡槽卡接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就会连接在一起;设置的固定组件机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主杆,所述主杆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滑移连接有副杆,所述卡杆设置在所述副杆上;所述主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副杆连接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副杆,副杆就会在主杆的第三通孔内滑移,当副杆上的卡杆与调节块上的卡槽卡接之后,使用固定件将副杆连接在主杆上,提高卡杆与卡槽卡接之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第二螺栓;所述主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的第四通孔,所述副杆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穿过第四通孔与副杆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实现将副杆固定在主杆内;设置的固定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设置的隔热层与隔热板会减少热量的热传导,因此会减少热管道热量的损失,从而提高供热管道末端用户的蒸汽品质;

2.设置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约时间且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导向钢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支撑架;12、热管道;13、保温层;21、隔热板;22、钢管支架;23、隔热层;3、支撑机构;31、第一抱箍;32、第二抱箍;4、连接组件;41、第一螺栓;42、螺母;43、防护垫;51、第一连接块;52、第二连接块;53、固定块;6、固定组件;61、卡杆;62、调节块;7、调节杆;71、主杆;72、副杆;721、螺纹孔;73、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导向支架,包括由混泥土制成的支撑架11和热管道12,支撑架11上设置有由聚四氟乙烯支撑的隔热板21,隔热板21上设置有钢管支架22,钢管支架22上设置有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上设置有隔热层23;热管道12上套设有与隔热层23抵触的保温层13,保温层13为岩棉管。

隔热层23采用10mm厚三层或者四层纳米气凝胶。

参考图1和图2,支撑机构3包括焊接在钢管支架22远离隔热板21一端上的第一抱箍31,第一抱箍31的两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抱箍31远离钢管支架22的一侧上粘附有隔热层23;第一抱箍31上方设置有第二抱箍32,第二抱箍32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抱箍32朝向第一抱箍31的一侧上粘附有隔热层23;第二抱箍32上设置有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在第一抱箍31与第二抱箍32之间的防护垫43,防护垫43上开设有第五通孔;第二抱箍32上设置有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五通孔和第一通孔的第一螺栓41,第一螺栓41抵紧第二抱箍32远离第一抱箍31的一侧,且第一螺栓41穿过第一通孔的一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42,螺母42抵紧第一抱箍31远离第二抱箍32的一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套有保温层13的热管道12放置在第一抱箍31上,然后将第二抱箍32盖设在热管道12上。

使第一螺栓41依次穿过第二通孔、第五通孔和第一通孔,然后旋转螺母42,使螺母42抵紧第一抱箍31远离第二抱箍32的一侧。

实施例2:参考图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钢管支架22上的固定块53,固定块53的横截面积呈圆弧形,固定块53上开设有横截面积呈圆弧状的滑槽,滑槽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的横截面积均呈圆弧状,固定块53的内侧壁、第一连接块51的内侧壁和第二连接块52的内侧壁上均粘附有隔热层23。

参考图3和图4,第一连接块51上设置有与第二连接块52连接的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51外侧壁上的安装块,安装块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杆7,调节杆7包括转动连接安装块上的主杆71,主杆71远离安装块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第三通孔;主杆7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三通孔连通的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轴线与第三通孔的轴线垂直;第三通孔内滑移连接有副杆72,副杆72朝向第四通孔一侧的侧壁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721;主杆71上设置有固定件73,固定件73为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穿过第四通孔与螺纹孔721螺纹连接。

副杆72远离主杆7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卡杆61,卡杆61的横截面积呈l形;第二连接块5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调节块62,调节块62上开设有与卡杆61卡接的卡槽。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套有保温层13的热管道12放置在固定块53的内侧壁上,然后将第一连接块51和第二连接块52在滑槽内拉出。

先拉动副杆72,然后转动主杆71,接着使副杆72朝主杆71的方向运动,使副杆72上的卡杆61与调节块62上的卡槽卡接,最后旋转第二螺栓,使第二螺栓穿过第四通孔与螺纹孔721螺纹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