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0447发布日期:2020-08-07 18:09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管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管线是指与泵、阀或控制系统连接的管道,主要用于传送液体、气体或研成粉末的固体。管线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在实际应用中,有时需要对管线进行固定,例如,管线补漏装置在对管线进行补漏的时候,往往需要先对管线进行固定再开始补漏作业。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两个半圆形夹板直接对管线进行固定,然而,对不同直径的管线进行固定时,两个半圆形夹板之间与管线之间会存在缝隙,导致稳定性差,在后续作业的过程中管线会有一定的振动,甚至会出现管线脱落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该管线固定装置提高了管线固定的稳定性,减小了管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避免了出现管线脱落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线固定装置,用于对管线进行固定,包括固定机构和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环;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可沿待固定管线的径向方向移动。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螺杆;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轴承,所述螺杆穿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的第二固定座,所述调节环包括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所述第一调节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调节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调节环与所述第二调节环相对设置;所述待固定管线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环的内表面与两个所述第二调节环的内表面共同形成的环形空间中。

其中,所述第一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环用于承载所述待固定管线的底部;所述第二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环用于压紧所述待固定管线的顶部。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转块;所述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设置有沿第二方向的转轴,所述转块通过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开口内,所述转块与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转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连接。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所述框架分隔为完全相同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框体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框架和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

其中,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所述第一框体内,所述第四轴承位于所述第二框体内。

第一丝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着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框体内往复滑动;第二丝杆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四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连接板沿着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二框体内往复滑动。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框体的内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框体的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内分别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座铰接连接。

其中,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在上述的管线固定装置中,可选的是,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环的底部铰接连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的底端均固定设有连接带,两个所述连接带通过连接扣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环,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座,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通过在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开口,转块相对于第一固定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开口内,转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螺杆带动第一调节环沿待固定管线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对待固定管线的底部进行固定且可以根据待固定管线与第一调节环之间的角度转动转块从而使待固定管线的底部与第一调节环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在第二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穿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二螺杆带动第二调节环沿待固定管线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对待固定管线的顶部进行固定。通过在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一丝杆穿过第一框体和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轴承可转动地连接,第二丝杆穿过第二框体和第二连接板与第四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此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待固定管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管线固定的稳定性,减小了管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避免了出现管线脱落的现象。此外,通过将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铰接连接,第二固定座与连接杆铰接连接,可以减小该管线固定装置的体积,方便对其进行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管线固定装置;

10-固定机构;

101-固定环;

102-连接杆;

20-调节机构;

201-第一固定座;

2011-开口;

202-第二固定座;

203-第一调节环;

204-第二调节环;

205-第一螺杆;

2051-第一旋钮;

206-第二螺杆;

2061-第二旋钮;

207-转块;

208-框架;

2081-固定板;

2082-第一框体;

2083-第二框体;

2084-第一丝杆;

20841-第三旋钮;

2085-第二丝杆;

20851-第四旋钮;

301-第一连接板;

302-第二连接板;

303-弹性件;

304-连接座;

305-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的调节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100,用于对管线进行固定,包括固定机构10和与固定机构10连接的调节机构20;固定机构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环101;调节机构20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调节环,调节环可沿待固定管线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线。

其中,固定环101和调节环的内侧壁可以固定设置有防滑固定垫,以此增加待固定管线与固定环101之间以及待固定管线与调节环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两者之间的相对滑动。

具体地,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座和设置在固定座上的螺杆,固定座上设置有螺纹孔,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轴承,螺杆穿过螺纹孔与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当转动螺杆时,螺杆可以带动调节环沿待固定管线的径向方向移动,轴承的设置可以使调节环不会随着螺杆的转动而转动。

具体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201和与第一固定座201连接的第二固定座202,调节环包括第一调节环203和第二调节环204,第一调节环203设置在第一固定座201上,第二调节环204设置在第二固定座202上,第一调节环203与第二调节环204相对设置,待固定管线位于两个第一调节环203的内表面与两个第二调节环204的内表面共同形成的环形空间中。

其中,第一固定座201和第二固定座202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固定座201和第二固定座202之间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第一固定座201和第二固定座202的连接端均为金属材质,此时两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第一固定座201和第二固定座202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铰接连接、螺纹连接、销钉连接或卡扣连接,其中本实施例对可拆卸连接的具体结构并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固定座201和第二固定座202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第一固定座201和第二固定座202铰接连接时,在该管线固定装置100使用完毕后,可以将第一固定座201和第二固定座202拆卸开,从而可以减小该管线固定装置100的体积,方便对其携带。

其中,第一调节环20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固定座20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205穿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螺杆205带动第一调节环203对管线的底部进行固定,第一调节环203用于承载待固定管线的底部。

同样,第二调节环204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固定座20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206穿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螺杆206带动第二调节环204对管线的顶部进行固定,第二调节环204用于压紧待固定管线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杆205远离第一调节环203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一旋钮2051,以便于对第一螺杆205的转动。同样,第二螺杆206远离第二调节环204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二旋钮2061,以便于对第二螺杆206的转动。

为了使待固定管线的底部与第一调节环203的内壁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100还包括转块207,第一固定座201上设置有开口2011,开口2011的内壁设置有沿第二方向l2的转轴,转块207通过转轴设置在开口2011内,转块207与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其中,转块207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205穿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因此,通过转动转块可以调节待固定管线与第一调节环203的内壁之间的角度,以使待固定管线的底部与第一调节环203的内壁紧密贴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100还包括连接杆102。连接杆102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202连接,连接杆102的另一端与固定环101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杆102可以为伸缩杆。当连接杆102为伸缩杆时,固定机构10和调节机构连接后,可以便于该管线固定装置100灵活的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管线。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调节环203和第二调节环204的基础上,固定机构10可以起到辅助固定,进一步增加固定的强度的作用。

其中,连接杆102与第二固定座202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连接杆102与第二固定座202之间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连接杆102与第二固定座202的连接端均为金属材质,此时两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连接杆102与第二固定座202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例如,可以通过铰接连接、螺纹连接、销钉连接或卡扣连接,其中本实施例对可拆卸连接的具体结构并不加以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杆102与第二固定座202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时,例如连接杆102与第二固定座202铰接连接时,在该管线固定装置100使用完毕后,可以将连接杆102和第二固定座202拆卸开,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该管线固定装置100的体积,方便对其携带。

如图4所示,调节机构还可以包括:框架208;框架208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2081,固定板2081将框架208分隔为完全相同的第一框体2082和第二框体2083;第一框体2082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01,第二框体2083内可滑动地设置有第二连接板302,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用于连接框架208和两个第二固定座202。

其中,第一框体2082和第二框体2083远离固定板208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固定板208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三轴承位于第一框体2082内,第四轴承位于第二框体2083内。

第一丝杆2084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与第三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连接板301沿着第一方向l1在第一框体2082内往复滑动;第二丝杆2085穿过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与第四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二连接板302沿着第一方向l1在第二框体2083内往复滑动。

需要说明的是,丝杆是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丝杆2084远离固定板208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三旋钮20841,以便于对第一丝杆2084的转动。同样,第二丝杆2085远离固定板2081的一端还可以设置有第四旋钮20851,以便于对第二丝杆2085的转动。

因此,转动第三旋钮20841和第四旋钮20851可以带动第一丝杆2084和第二丝杆208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在第一方向l1上移动,调节两个第二固定座202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板301位于第一框体2082的内部的一端和第二连接板302位于第二框体2083的内部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滑块,第一框体2082和第二框体2083内分别设置有滑槽,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可以提高第一连接板301在第一框体2082内以及第二连接板302在第二框体2083内滑动的顺畅性。

为了增加对两个第二固定座202之间的固定,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弹性件30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可以在弹性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远离固定板2081的方向移动,也可以通过转动第一丝杆2084和第二丝杆2085使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远离固定板2081的方向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件一般可以为压向弹性件,当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沿第一方向l1向靠近固定板2081的方向移动时,弹性件为压缩状态。这样弹性件即可在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的压迫下产生沿第一方向l1向远离固定板2081的方向的弹力,以使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向远离固定板2081的方向移动。具体的,弹性件通常可以为压向弹簧。

此外,如图6所示,两个第一调节环203的底部可以铰接连接有连接座304,两个连接座304的底端均固定设有连接带305,两个连接带通过连接扣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增加对两个连接座304的固定,提高管线固定装置的整体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固定机构和调节机构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固定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环,调节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座,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通过在第一固定座上设置有开口,转块相对于第一固定座可转动地设置在开口内,转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螺杆穿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一螺杆带动第一调节环沿待固定管线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对待固定管线的底部进行固定且可以根据待固定管线与第一调节环之间的角度转动转块从而使待固定管线的底部与第一调节环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在第二调节环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固定座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杆穿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使第二螺杆带动第二调节环沿待固定管线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对待固定管线的顶部进行固定。通过在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第一丝杆穿过第一框体和第一连接板与第三轴承可转动地连接,第二丝杆穿过第二框体和第二连接板与第四轴承可转动地连接,以此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带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调节两个第二固定座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待固定管线。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管线固定的稳定性,减小了管线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避免了出现管线脱落的现象。此外,通过将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铰接连接,第二固定座与连接杆铰接连接,可以减小该管线固定装置的体积,方便对其进行携带。

在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含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