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惯性储能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1987发布日期:2020-08-05 01:1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惯性储能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惯性储能轮。



背景技术: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是一种工具装置,旨在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节省力气,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可称为简单机械;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就是复杂机械。而复杂的机械被成为机器,其实,以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械和机器并无区别,统一称为机械;

在现有的机械上,均是单一地通过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实现机械的运行,而储能轮是一种可以设置于电动控制移动机械上,对电动控制移动机械上的非驱动能量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惯性储能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惯性储能轮,包括采用圆盘型结构且中心开设通孔的储能飞轮和纵向贯穿所述储能飞轮用于传导所述储能飞轮能量的中心转能轴,所述储能飞轮的侧面中心处开设有镂空槽,所述镂空槽内嵌合有装载盘,所述装载盘通过固定螺钉可拆卸安装。

其中,所述装载盘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装载盘关于所述储能飞轮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其中,所述装载盘的厚度与所述镂空槽的深度相一致,所述装载盘的外径与所述镂空槽的外径一种,所述装载盘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储能飞轮的内径。

其中,所述储能飞轮的表面位于所述镂空槽的边缘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球孔,若干个所述球孔呈圆形阵列分布。

其中,所述储能飞轮的球孔内可拆卸安装有负重块。

其中,所述球孔的内壁采用螺纹结构,所述负重块包括螺纹柱和设置于所述螺纹柱上的负重球,所述螺纹柱的外螺纹与所述球孔的内螺纹相互配合,所述负重球采用半球形结构。

其中,每个所述球孔内的负重块设置有两个,所述螺纹柱的长度等于所述储能飞轮厚度的一半。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装载盘采用可拆卸结构,而装载盘是与中心转能轴相匹配的,即装载盘的内径与所述中心转能轴的外径相一致,这样在更换中心转能轴时,只需要对装载盘进行更换即可,而不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更换。

2、本实用新型中,储能飞轮上安装有负重块,而负重块采用不均匀安装的形式分布,这样在储能飞轮旋转时惯性增加,极大的提升了该装置在于动力轴断开连接后的动能持续,使该装置的能力收集能力更强,且负重块采用转动安装在球孔内,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负重块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进行更换或者根据需要在相应的球孔内安装负重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负重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中标记:1、储能飞轮;2、负重块;201、螺纹柱;202、负重球;3、球孔;4、装载盘;5、固定螺钉;6、中心转能轴;7、镂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一种惯性储能轮,包括采用圆盘型结构且中心开设通孔的储能飞轮1和纵向贯穿储能飞轮1用于传导储能飞轮1能量的中心转能轴6,储能飞轮1的侧面中心处开设有镂空槽7,镂空槽7内嵌合有装载盘4,装载盘4通过固定螺钉5可拆卸安装。

装载盘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装载盘4关于储能飞轮1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装载盘4的厚度与镂空槽7的深度相一致,装载盘4的外径与镂空槽7的外径一种,装载盘4的内径小于或等于储能飞轮1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该装置可以设置于电动控制移动机械上,其中中心转能轴6在特定情况下可将外界动能转为储能飞轮1的动能,同时在其他特定情况下可将储能飞轮1的动能传导至外界相应的设备上,实现动能互转;

例如将该装置设置于车辆上,在车辆正常启动行驶过程(踩下油门状态)中,该装置的中心转能轴6与车辆的电机不连接,在车辆处于下坡过程(释放油门状态)中,车辆的动力轴与中心转能轴6的一端连接,而中心转能轴6的另一端与车辆的发电装置(发电机)连接,此时中心转能轴6带动整个装置进行旋转,同时通过中心转能轴6可将动能转化为车辆的发电装置的动能,实现发电,从而实现能源的回收;

装载盘4采用可拆卸结构,而装载盘4是与中心转能轴6相匹配的,即装载盘4的内径与所述中心转能轴6的外径相一致,这样在更换中心转能轴6时,只需要对装载盘4进行更换即可,而不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更换。

储能飞轮1的表面位于镂空槽7的边缘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球孔3,若干个球孔3呈圆形阵列分布。

储能飞轮1的球孔3内可拆卸安装有负重块2。

球孔3的内壁采用螺纹结构,负重块2包括螺纹柱201和设置于螺纹柱201上的负重球202,螺纹柱201的外螺纹与球孔3的内螺纹相互配合,负重球202采用半球形结构。

每个球孔3内的负重块2设置有两个,螺纹柱201的长度等于储能飞轮1厚度的一半。

负重块2采用不均匀安装的形式分布于储能飞轮1上,这样在储能飞轮1旋转时惯性增加,极大的提升了该装置在于车辆动力轴断开连接后的动能持续,使该装置的能力收集能力更强,且负重块2采用转动安装在球孔3内,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负重块2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进行更换或者根据需要在相应的球孔3内安装负重块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惯性储能轮,包括采用圆盘型结构且中心开设通孔的储能飞轮(1)和纵向贯穿所述储能飞轮(1)用于传导所述储能飞轮(1)能量的中心转能轴(6),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飞轮(1)的侧面中心处开设有镂空槽(7),所述镂空槽(7)内嵌合有装载盘(4),所述装载盘(4)通过固定螺钉(5)可拆卸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储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盘(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装载盘(4)关于所述储能飞轮(1)竖直中心线相互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储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盘(4)的厚度与所述镂空槽(7)的深度相一致,所述装载盘(4)的外径与所述镂空槽(7)的外径一种,所述装载盘(4)的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储能飞轮(1)的内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惯性储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飞轮(1)的表面位于所述镂空槽(7)的边缘位置处开设有若干个球孔(3),若干个所述球孔(3)呈圆形阵列分布。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惯性储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飞轮(1)的球孔(3)内可拆卸安装有负重块(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惯性储能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孔(3)的内壁采用螺纹结构,所述负重块(2)包括螺纹柱(201)和设置于所述螺纹柱(201)上的负重球(202),所述螺纹柱(201)的外螺纹与所述球孔(3)的内螺纹相互配合,所述负重球(202)采用半球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惯性储能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球孔(3)内的负重块(2)设置有两个,所述螺纹柱(201)的长度等于所述储能飞轮(1)厚度的一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惯性储能轮,包括采用圆盘型结构且中心开设通孔的储能飞轮和纵向贯穿储能飞轮用于传导储能飞轮能量的中心转能轴,储能飞轮的侧面中心处开设有镂空槽,镂空槽内嵌合有装载盘,装载盘通过固定螺钉可拆卸安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能量的收集,该装置可以对移动设备的能量进行收集,而该装置上的装载盘采用可拆卸结构,而装载盘是与中心转能轴相匹配的,这样在更换中心转能轴时,只需要对装载盘进行更换即可,而不需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更换,且储能飞轮上安装有负重块,可以提升该装置在于动力轴断开连接后的动能持续,使该装置的能力收集能力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丁立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市强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3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