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及多流路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5592发布日期:2020-07-24 16:2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及多流路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传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及多流路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是用于控制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多条流路中传输的装置,常用于流体的混合、分装等操作,是诸如大型移液工作站、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以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设备的核心组成部件。

现有技术中,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主要由多路换向阀、电机部以及流路接口构成。具体地,多路换向阀通常包括一个流出孔道和多个流入孔道、或一个流入孔道和多个流出孔道。流出孔道和流入孔道的端口处均设置有流路接口,飞行管线通过该流路接口与流出孔道以及流入孔道形成连接。电机部与多路换向阀连接,用于根据流体的传输需求控制多路换向阀切换至相应的流路。以多路换向阀包括1个流出孔道和6个流入孔道为例进行说明。假设该多路换向阀的6个流入孔道分别以流入孔道1至流入孔道6表示,设置在该流入孔道1至流入孔道6端口处的流路接口分别以流路接口1至流路接口6表示,与该流路接口1至流路接口6连接的飞行管线分别以飞行管线1至飞行管线6表示。此外,设置在流出孔道端口处的流路接口以流路接口7表示,与该流路接口7连接的飞行管线以飞行管线7表示。当电机部控制多路换向阀使其流入孔道i与流出孔道连通时,形成路径为“飞行管线i-流路接口i-流入孔道i-流出孔道-流路接口7-飞行管线7”的流路,其中1≤i≤6。基于此,可以根据流体传输的具体需求驱动电机部控制多路换向阀切换至相应的流路。

上述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多路换向阀的数量通常是多个,加之多路换向阀每一孔道的端口处均需设置一个流路接口,因此导致现有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的流路接口数量较多。相应地,用于连接流路接口的飞行管线数量也较多。仍以前述包括有1个流出孔道和6个流入孔道的多路换向阀为例进行说明,当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包括6个这样的多路换向阀时,该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包括42个流路接口,用于连接流路接口的飞行管线则需要42根。一方面,由于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的连接处极易出现漏液现象,因此当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较多时,会导致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存在较多的漏液隐患,而且一旦出现漏液故障点,检测和维修的难度都比较大;另一方面,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较多,会导致相应的耗材较多,进而导致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又一方面,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较多,还会导致在对多流路传输装置进行装配以及调试时需要较大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该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控制模块固定连接的管道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单元,每一所述控制单元均包括多路换向阀以及与该多路换向阀连接的电机部,每一所述多路换向阀均包括一个第一孔道以及多个第二孔道,所述电机部用于控制所述多路换向阀对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之间的连通进行切换;

所述管道模块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中第一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一管道、与所述控制模块中第二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二管道、以及与所述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数量相等的总管道,其中,每一所述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所对接的第二管道分别连通至不同的总管道上;

所述管道模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一流路接口、以及与所述总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二流路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电机部包括电机以及与该电机连接的驱动器和编码器;所述驱动器、所述编码器、所述电机以及所述多路换向阀通过紧固件集成为一体化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多路换向阀包括阀体以及依次设置在该阀体内部的定子、转子部、转子轴部以及弹簧部;所述定子固定在所述阀体内,其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孔以及多个第二孔,所述多个第二孔沿圆周分布,所述第一孔设置在所述圆周的中心;所述阀体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孔对接的所述第一孔道、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二孔一一对接的所述第二孔道;所述转子部安装在所述转子轴部并随转子轴部的转动而转动,其中,所述转子部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孔道和所述第二孔道的导流槽;所述弹簧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部和所述阀体之间,通过压紧所述弹簧部使所述转子部设置有所述导流槽的表面与所述定子形成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转子部包括转子以及转子托盘,其中,所述转子固定在所述转子托盘上,所述转子托盘通过传销轴安装在所述转子轴部上;所述转子托盘和所述转子轴部的安装面上设置有相对的凹坑,在该凹坑之间设置有滚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均垂直于所述管道模块与所述多路换向阀的对接面,所述总管道垂直于所述第二管道、且所述总管道之间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管道模块包括多个管道单元,该多个管道单元沿所述总管道延伸方向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多路换向阀和所述管道模块的对接面上、以及所述管道单元之间的对接面上均设置有相匹配的所述定位孔;所述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定位针,该定位针插入所述定位孔以使所述多路换向阀与所述管道形成精准对接、以及使相邻所述管道单元之间形成精准对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对接处、所述第二孔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对接处、以及所述管道单元总管道之间的对接处均设置有密封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在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所述管道模块的材料是透明亚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控制模块设置在该外壳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所述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该通信模块是usb转can芯片或usb转rs485芯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流路传输设备,该多流路传输设备包括前述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控制模块固定连接的管道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单元,每一控制单元均包括多路换向阀以及与该多路换向阀连接的电机部,每一多路换向阀均包括一个第一孔道以及多个第二孔道,电机部用于控制多路换向阀对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之间的连通进行切换,管道模块内设置有与控制模块中第一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一管道、与控制模块中第二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二管道、以及与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数量相等的总管道,其中,每一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所对接的第二管道分别连通至不同的总管道上,管道模块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一流路接口、以及与总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二流路接口。由此可知,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总管道的数量是固定的并不会随着多路换向阀数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因此与总管道连接的第二流路接口的数量也是固定的,仅仅等于一个多路换向阀内第二孔道的数量,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减少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流路接口的数量,相应地,还可以大大减少与流路接口连接的飞行管线的数量。特别地,当多路换向阀数量较多时,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的减少更为显著。随着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的大大减少,一方面使得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之间的漏液故障点也相应大大减小,为漏液故障点的检测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使得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的耗材大大降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又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多流路传输装置的装配和调试工作量。相应地,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实现的多流路传输设备具有漏液故障点少、耗材低以及装配调试简单的特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控制单元中多路换向阀的结构爆炸图;

图4是图1所示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管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多路换向阀中孔道的布局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阐释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该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控制模块固定连接的管道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单元,每一所述控制单元均包括多路换向阀以及与该多路换向阀连接的电机部,每一所述多路换向阀均包括一个第一孔道以及多个第二孔道,所述电机部用于控制所述多路换向阀对所述第一孔道与所述第二孔道之间的连通进行切换;

所述管道模块内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中第一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一管道、与所述控制模块中第二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二管道、以及与所述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数量相等的总管道,其中,每一所述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所对接的第二管道分别连通至不同的总管道上;

所述管道模块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一流路接口、以及与所述总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二流路接口。

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5对上述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各个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模块1和管道模块2。

控制模块1包括多个控制单元,该多个控制单元可以如图1所示排成一排,也可以排成多排。如图2所示,每一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多路换向阀10以及电机部。多路换向阀10包括一个第一孔道以及多个第二孔道,其中,多路换向阀10工作时,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反。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孔道是流出孔道,第二孔道是流入孔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孔道是流入孔道,第二孔道是流出孔道。多路换向阀10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形成连通从而形成流路。当多路换向阀10中的第一孔道与不同的第二孔道形成连通时,则可以形成不同的流路。电机部与多路换向阀10连接,用于根据实际需求控制多路换向阀10对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之间的连通进行切换。下面分别对电机部和多路换向阀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机部包括电机11以及与该电机11连接的驱动器12和编码器13。其中,驱动器12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控制电机11的输出轴进行转动,电机11通过输出轴驱动多路换向阀10工作以实现其内部流路的切换,编码器13用于监测电机11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以确保电机11输出轴转动角度的准确性、进而确保多路换向阀10内部流路的准确切换。电机11优选采用步进电机实现。编码器13可以采用例如磁性编码器、光电编码器、光栅编码器等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路换向阀10包括阀体以及依次设置在阀体内部的定子100、转子部、转子轴部以及弹簧部。所述阀体包括阀体主体108以及上盖110,该阀体主体108和上盖110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中,在阀体主体108和上盖110之间形成空间,定子100、转子部、转子轴部以及弹簧部依次设置在该空间内。定子100固定在上盖110上,定子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孔(未示出)以及多个第二孔(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第二孔沿圆周分布,第一孔则设置在该圆周的中心位置上。阀体的上盖110上形成有一个第一孔道111以及和第二孔数量相同的第二孔道112,其中,阀体上盖110上的第一孔道111与定子100上的第一孔形成对接,阀体上盖110上的第二孔道112与定子100上的第二孔一一形成对接。在本实施例中,转子部包括转子托盘102以及固定在转子托盘102上的转子101。转子101的表面设置有导流槽(未示出),其中,将转子101设置有导流槽的表面与定子100贴合后,通过旋转转子101可以使定子100上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之间连通。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导流槽可以设计为仅仅使第一孔与一个第二孔之间形成连通,也可以设计为使第一孔同时与多个第二孔之间形成连通。转子部安装在转子轴部上,从而使得转子部可以随着转子轴部在阀体内转动。在本实施例中,转子托盘102上设置有穿过该转子托盘102的传销轴103,转子轴部上设置有与该传销轴103相对的凹槽,将转子托盘102上的传销轴103嵌入至转子轴部上的凹槽内,从而可以实现转子部与转子轴部之间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转子轴部包括转子轴104以及套设在转子轴104上的反向推力轴承105,该反向推力轴承105用于平衡转子轴的轴向推力。弹簧部设置在转子轴部和阀体主体10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弹簧部包括弹簧106以及定心法兰107,该弹簧106和定心法兰107依次套设在转子轴104上。弹簧106用于向转子101所在方向提供推力,定心法兰107用于限定弹簧106以避免弹簧106在转子轴104上沿垂直于轴向的位置移动。弹簧106优选采用波浪弹簧实现。阀体主体108上与弹簧部相对的位置上开设有螺孔(未示出),通过将锁母109旋入螺孔中以实现对弹簧部的压紧。弹簧部的压紧向转子101所在方向提供推力,以使得转子101设置有导流槽的表面与定子100形成贴合。锁母109上设置有轴向布置的通孔,多路换向阀10中的转子轴104穿过该通孔从阀体主体108伸出。

优选地,转子托盘102和转子轴104的安装面上设置有相对的凹坑(未示出),在该凹坑之间设置有滚珠(未示出)。滚珠和凹坑的作用在于帮助定子100和转子101之间自适应找平,从而进一步保证定子100和转子101之间的贴合,以防定子100上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通过转子101上的导流槽连通时出现漏液现象。

优选地,定心法兰107和转子轴104之间、以及转子轴104和阀体主体108之间均设置有同心定位套(未示出),当转子轴104转动时,同心定位套可以有效地避免定心法兰107与转子轴104之间、以及转子轴104与阀体主体108直接摩擦,有利于提高转子轴104的使用寿命,进而有利于提高多路换向阀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连转轴15与多路换向阀10的转子轴104连接。为了使电机11与多路换向阀10之间连接稳定,还可以在电机11和多路换向阀10之间设置有形成支撑的支撑架14。

优选地,如图2所示,电机11、驱动器12、编码器13以及多路换向阀10(如果电机11和多路换向阀10之间设置有支撑架14,则还包括支撑架14)之间通过紧固件(未示出)集成为一体化结构,即控制单元呈现为一体化结构。将控制单元设计为一体化结构,有利于控制单元的小型化,从而利于整个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小型化。此外将控制单元设计为一体化结构,也利于整个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装配。

管道模块2与控制模块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管道模块2内开设有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以及总管道23。其中,第一管道21的数量等于控制模块1中所有第一孔道111的数量,第二管道22的数量等于控制模块1中所有第二孔道112的数量,总管道23的数量等于一个多路换向阀10中第二孔道112的数量。以图1所示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该装置中的控制模块包括6个如图2所示的控制单元,每一控制单元中包括一个多路换向阀10,每一多路换向阀10包括1个第一孔道111和6个第二孔道112。图4是图1所示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管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该管道模块2中第一管道21的数量为6条,第二管道22的数量为36条,总管道23的数量为6条。第一管道21与控制模块1中的第一孔道111一一对应,第二管道22与控制模块1中的第二孔道112一一对应,此处一一对应指的是,当控制模块1和管道模块2固定连接后,控制模块1中的第一孔道111恰好与管道模块2中的第一管道21一一形成对接,以及控制模块1中的第二孔道112恰好与管道模块2中的第二管道22一一形成对接。管道模块2中的第二管道22与总管道23形成连接。具体地,每一多路换向阀10中第二孔道112所对接的第二管道22分别连接至不同的总管道23上。以图1所示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的任一多路换向阀为例进行说明。多路换向阀10包括6个第二孔道112,管道模块2中与该6个第二孔道112形成对接的6条第二管道22分别与6条总管道23形成连接。也就是说,每一条总管道23上均会连接有与控制模块1中多路换向阀10数量相等的多条第二管道22,且该多条第二管道22分别对接于控制模块1中不同多路换向阀10的第二孔道112。管道模块2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管道21一一对应的第一流路接口24、以及与总管道23一一对应的第二流路接口25。每一第一管道21从与多路换向阀10第一孔道111的对接处延伸至第一流路接口24处并与该第一流路接口24形成连接,每一总管道23则从与第二管道22的连接处延伸至第二流路接口25处并与该第二流路接口25形成连接。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工作时,第一流路接口24和第二流路接口25用于连接飞行管线。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第一流路接口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二流路接口与总管道连接,其中,总管道的数量仅仅等于一个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的数量,因此,第二流路接口的数量也仅仅等于一个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的数量。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减小流路接口的使用量。具体地,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多路换向阀的数量以m表示,每一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的数量以n表示,那么该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第一流路接口的数量为m、第二流路接口的数量为n,该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流路接口的总数为(m+n)个。而针对于同样包括m个多路换向阀、且每一换向阀中第二孔道的数量为n的现有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来说,该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流路接口的总数为(n×m+m)个。也就是说,在多路换向阀数量相同以及多路换向阀中孔道数量也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流路接口的数量大大地小于现有技术中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流路接口的数量。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配合使用的飞行管线的数量也大大地小于现有技术中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配合使用的飞行管线的数量。以m=6、n=6为例,现有技术中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流路接口的数量为42个,与其配合使用的飞行管线为42根,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流路接口的数量仅为12个,与其配合使用的飞行管线也仅为12根。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的大大减少,一方面使得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之间的漏液故障点也相应大大减小,为漏液故障点的检测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使得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的耗材大大降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又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多流路传输装置的装配和调试工作量。

优选地,管道模块2采用耐腐蚀性强、易于加工以及成本低的亚克力制成。更为优选地,管道模块2采用透明亚克力制成。采用透明亚克力形成管道模块2,使得从管道模块2外部即可清楚地看到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以及总管道23内流体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管道堵塞等问题。针对于需要避光的流体,管道模块2则可以采用非透明亚克力制成、或者在透明亚克力的表面涂上非透明涂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管道模块2采用亚克力制成仅为优选实施方式,凡是对于常见流体具有较好耐腐蚀性的材料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管道模块2的实现,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针对于管道模块2中管道的布局,优选地,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均以垂直于管道模块2与多路换向阀10对接面的方式进行设置,即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之间相互平行。总管道23以垂直于第二管道22的方式进行设置、且总管道23之间相互平行。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图5是图1所示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多路换向阀中孔道的布局示意图,如图5所示,通过合理设计可以使6个多路换向阀10中的第二孔道112恰好分布在6条平行直线上,且该六条平行直线不经过多路换向阀10中的第一孔道111。基于上述孔道布局,设计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使之垂直于多路换向阀10和管道模块2的对接面,并将与位于同一条直线上的第二孔道112所对接的第二管道22垂直连接至同一条总管道23上,即可形成如图4所示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平行设置、总管道23垂直于第二管道22设置且总管道23之间相互平行、且总管道23和第一管道21之间不会发生交叉。这种布局方式一方面使得管道排列有序,当管道模块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时,利于工作人员对内部流路的观测;另一方面易于制造。

需要说明的是,(1)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多路换向阀排成一排,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多路换向阀还可能排成多排。针对于多路换向阀排成多排的情况,将管道模块相应分为多排,每排中的管道模块仍可以按照图4所示方式对总管道进行布局、然后将每排管道模块中相应的总管道进行连通即可。此外,考虑到总管道之间不能形成交叉以避免发生混液,所以可以通过将连接至不同总管道上的第二管道设置为不同长度,使得总管道错落地分布在管道模块中。(2)本实用新型对于管道模块中管道的布局并没有任何限定,上述图4所示管道模块中管道的布局仅为优选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多路换向阀中孔道的具体数量以及分布来对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总管道的布局相应进行设计。(3)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总管道均为直线型管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将管道设计为其他类型,例如折线型管道、曲线型等管道。

优选地,第一管道21、第二管道22以及总管道23均为横截面是圆形的管道,其中,该圆形横截面的直径范围是0.5mm至6m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管道模块2中的管道并不仅仅限定于上述圆形横截面的管道、管道圆形横截面的直径也不仅仅限定于上述范围,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设置管道的形状以及尺寸。

优选地,如图4所示,管道模块2包括多个管道单元20,该多个管道单元20沿总管道23延伸方向排列。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在每一管道单元20内形成总管道23的一部分即可,然后通过将管道单元20内总管道23的各个部分进行对接即可形成总管道23。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的管道通常较细,而现有技术中较细管道的制造工艺其难度比较大,其中,管道越长、工艺难度越大。因此,将管道模块2在总管道23延伸的方向上分为多个管道单元20,这种情况下,在每一管道单元20中仅仅形成总管道23的一部分即可,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总管道23的制造难度,进而降低了管道模块2的制造难度。多个管道单元20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每一管道单元20均包括单元本体以及从单元本体延伸出去的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上设置有螺孔,且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中连接部上的螺孔相匹配。将螺栓27穿入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上的螺孔中并旋紧螺母28后,即可实现该两个管道单元20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针对于管道模块2包括多个管道单元20的情况,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定位孔(未示出)。具体地,以管道单元a和管道单元b分别表示相邻的两个管道单元,管道单元a中与管道单元b形成对接的表面以对接面a表示,管道单元b中与管道单元a形成对接的表面以对接面b表示。在管道单元a的对接面a上以及在管道单元b的对接面b上形成相匹配的定位孔,其中,相匹配的定位孔是指,当对管道单元a和管道单元b进行固定使其形成对接(即管道单元a和管道单元b中的总管道部分形成对接)时,形成在对接面a上的定位孔和形成在对接面b上的定位孔也恰好形成对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精准对接,每一管道单元20的对接面上至少形成两个定位孔。由于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中的总管道形成对接的同时相匹配的定位孔也形成对接,因此一旦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中相匹配的定位孔实现了精准对接,那么也就实现了该两个管道单元20之间的精准对接。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与该定位孔配套使用的定位针(未示出),在对管道单元20进行固定装配时,一旦定位针插入至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中相匹配的定位孔,使该定位孔之间形成了精准对接,那么与此同时也就实现了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之间的精准对接。也就是说,通过定位孔和定位针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实现管道单元20之间的精准对接。

优选地,针对于管道模块2包括多个管道单元20的情况,相邻两个管道单元20之间总管道对接处设置有密封件26,以防止管道单元20之间总管道对接处漏液。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密封件为全氟醚橡胶圈。由于全氟醚橡胶圈具有优秀的化学稳定性以及热稳定性,因此全氟醚橡胶圈可以在酸碱环境中、高温及低温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工作,有效地保证了相邻两个管道单元之间总管道对接处的密封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全氟醚橡胶圈仅为优选实施方式,凡是可以实现管道单元之间总管道对接处密封的密封结构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件,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对密封件的所有可能一一进行列举。

控制模块1和管道模块2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路换向阀10和管道模块2上设置有相匹配的螺孔,其中,多路换向阀10上的螺孔在图3中以附图标记114示出,管道模块2上的螺孔在图4中以附图标记29示出。在对控制模块1和管道模块2进行装配时,将螺栓穿入多路换向阀10和管道模块2中相配的螺孔中然后旋紧螺母,即可实现控制模块1和管道模块2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的对接面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定位孔(未示出),其中,相匹配的定位孔是指,当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进行固定使其形成对接(即多路换向阀10中的第一孔道和第二孔道分别与管道单元中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形成对接)时,形成在多路换向阀10和管道模块2对接面上的定位孔之间也恰好形成对接。由于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形成对接的同时相匹配的定位孔也形成对接,因此一旦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中相匹配的定位孔实现了精准对接,那么也就实现了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之间的精准对接。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与该定位孔配套使用的定位针(未示出),在对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进行固定装配时,一旦定位针插入至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中相匹配的定位孔,使该定位孔之间形成了精准对接,那么与此同时也就实现了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之间的精准对接。也就是说,通过定位孔和定位针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实现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之间的精准对接

优选地,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之间的对接处(即第一孔道和第一管道的对接处、以及第二孔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对接处)设置有密封件,以防止多路换向阀10与管道模块2的对接处漏液。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密封件为全氟醚橡胶圈。

优选地,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外壳3,控制模块设置在该外壳3中。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采用材质轻、强度好、散热性好、便于加工的铝合金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铝合金仅为优选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形成外壳,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未示出),该通信模块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驱动电机部对多路换向阀中的流路进行切换。在本实施例中,上位机为带有usb接口的电子设备,该通信模块是usb转rs485芯片或usb转can芯片,基于usb转rs485芯片可以实现对32个控制单元的控制,而基于usb转can芯片则可以实现对不少于100个控制单元的控制。

下面以流体混合操作为例对图1所示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具体地,多路换向阀中的第一孔道为流出孔道、第二孔道为流入孔道。其中,每一多路换向阀的流入孔道分别以孔道1至孔道6表示、流出孔道以孔道7表示。与孔道1至孔道6对接的第二管道分别以管道1至管道6表示,与孔道7对接的第一管道以管道7表示。总管道分别以总管道1至总管道6表示。每一多路换向阀中的孔道1至孔道6分别通过与其对接的第二管道连接至总管道1至总管道6。与总管道1至总管道6连接的流路接口分别以流路接口1至流路接口6表示,与管道7连接的流路接口以流路接口7表示。与流路接口1至流路接口7连接的飞行管线分别以飞行管线1至飞行管线7表示。待混合的6种流体分别以流体1至流体6表示,其中,流体1至流体6分别从飞行管线1至飞行管线6输入。进行混合操作时,电机部控制所有的多路换向阀的孔道1和孔道7连通,这种情况下,流体1经飞行管线、流路接口1进入总管道1,然后从管道1分别进入各个多路换向阀,其中,进入每一多路换向阀中的流体1经孔道1、孔道7、管道7、流路接口7以及飞行管线7流出至用于盛放混合流体的容器中。按照同样的方式依次使流体2至流体6定量流至容器中。至此,6种流体的混合操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多流路传输设备,该多流路传输设备包括前文所述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对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进行重复描述,其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可以参见前文中相应部分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多流路传输设备可以是大型移液工作站,可以是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还可以是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多流路传输设备不应仅仅限于上述大型移液工作站、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以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凡是功能上涉及流体多流路传输的设备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为了简明起见,在此不再对多流路传输设备的所有可能进行一一列举。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部件、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部件、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部件、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模块以及与该控制模块固定连接的管道模块,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单元,每一控制单元均包括多路换向阀以及与该多路换向阀连接的电机部,每一多路换向阀均包括一个第一孔道以及多个第二孔道,电机部用于控制多路换向阀对第一孔道与第二孔道之间的连通进行切换,管道模块内设置有与控制模块中第一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一管道、与控制模块中第二孔道一一对接的第二管道、以及与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数量相等的总管道,其中,每一多路换向阀中第二孔道所对接的第二管道分别连通至不同的总管道上,管道模块上还设置有与第一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一流路接口、以及与总管道一一连接的第二流路接口。由此可知,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总管道的数量是固定的并不会随着多路换向阀数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加,因此与总管道连接的第二流路接口的数量也是固定的,仅仅等于一个多路换向阀内第二孔道的数量,如此一来,可以大大减少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中流路接口的数量,相应地,还可以大大减少与流路接口连接的飞行管线的数量。特别地,当多路换向阀数量较多时,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的减少更为显著。随着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数量的大大减少,一方面使得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之间的漏液故障点也相应大大减小,为漏液故障点的检测和维修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使得流路接口和飞行管线的耗材大大降低,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的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又一方面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多流路传输装置的装配和调试工作量。相应地,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流路传输控制装置实现的多流路传输设备具有漏液故障点少、耗材低以及装配调试简单的特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