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快捷混合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5513发布日期:2020-07-24 16:2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快捷混合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方便快捷混合阀芯。



背景技术:

目前,热水早已进入千家万户,为个人清洁卫生做出了贡献,而热水往往配套设置有冷热水混合阀,该冷热水混合阀也称冷热水混合水龙头,简称混水阀,用来将加热设备产生的热水和自来水管网中的冷水混合以得到一定温度的温水,混水阀主要功能构件是两块带孔的陶瓷阀芯,阀芯旋转导致孔型错位以控制冷、热水孔的开度,从而调节流入混合腔的冷热水比例,进而控制出水温度。

上述的冷热水混合阀是民用建筑中常用的供水设备,现在市售的混水阀主要类型有手动单把混水阀和自动温控混水阀,这些阀由于其调节便利、外形美观,所以已经渐渐取代了旧式的双把冷热水混合阀。

但是,通过用户实际使用后的反馈中发现,单把冷热水混合阀虽然操作方便,但不好调节、调整距离短、当调好水温水量暂时关闭重开后水温水量就不一样了,出水忽冷忽热以及难以调节至所需水温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

(1)燃气热水器的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最小水流量(简称启动流量、起火点或熄火点),否则会停止工作。而混水阀是通过调节冷热水进水流量比例来调节温度,这就可能导致热水流量小于启动流量,使热水器停止工作。从而在调节过程中经常出现热水器突然停止工作,水温急速变冷的情况;

(2)燃气热水器工作时提供恒定的热量,因此其稳定出水温度与冷热水总流量大小相关。传统混水阀的阀芯在调节时冷热水总开度几乎保持不变,即冷热水总流量几乎为一个定值。所以理论上传统混水阀稳定出水温度为一个恒定值,无法快速调节温度,所以难以调节至所需温度。

上述问题总而言之就是单把水龙头的混合调节方式与热水器,尤其是传统燃气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不匹配,导致了水温的不稳定,使用户在水温调节上浪费大量时间,延长了洗浴时间,导致燃气和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会增加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而双把水龙头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4784860u公开了一种双把可调温净水龙头装置,包括龙头主体,所述龙头主体上设有两个把手,第一把手安装有第一冷热水混合阀芯以控制自来水的流量和温度,第二把手安装有第二冷热水混合阀芯以控制净水的流量和温度。

目前,针对这种双把水龙头,仍未有可以精密调节冷水流量、热水流量、混合水流量的阀芯,导致用户操作不便,以至于双把水龙头逐渐被市场淘汰,所以需要一种混合阀芯可以精密调节冷水流量、热水流量、混合水流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快捷混合阀芯,该混合阀芯的零件少、成本低,可操作角度大,用户可以精密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并且与水源的接触面少、二次污染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快捷混合阀芯,应用于混合阀,混合阀包括有第一阀壳和第一拨叉,第一阀壳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阀壳外部和第一阀壳内部的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上均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混合阀芯包括有混合下阀片和混合上阀片,混合下阀片和混合上阀片同轴安装在第一阀壳内部,混合下阀片设置于混合上阀片的下方,混合下阀片的顶面与混合上阀片的底面紧密贴合,混合下阀片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连通的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均通过第一密封圈分别与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管密封连接,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均竖直贯穿混合下阀片,混合上阀片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一盲孔;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盲孔分别与第一入水口、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盲孔分别与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连通;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第一出水口均与第一盲孔连通。

优选的,第一出水口为沿着混合下阀片的轴线贯穿混合下阀片的圆孔,第一盲孔为自第一盲孔的轴心沿着第一盲孔的一条径向线向着第一盲孔边缘延伸的长圆孔。

优选的,第一入水口为竖直贯穿混合下阀片的弧形孔,第一入水口偏心地设置在混合下阀片上并且第一入水口的弧形圆心与混合下阀片的轴线重合,第一入水口的孔径自其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优选的,第一入水口和混合下阀片底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封闭第一入水口位于第一进水管在混合下阀片上的投影区域以外部位的第一弧形封板。

优选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相对于混合下阀片的一个径向面对称,第二入水口和混合下阀片底面的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封板对称的第二弧形封板。

优选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的小孔径端间距大于第一盲孔宽度的两倍。

优选的,混合下阀片和混合上阀片均为陶瓷材料。

优选的,混合上阀片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环绕混合上阀片轴线均布的第一拨叉槽,第一拨叉槽至少有两个,第一拨叉槽自混合上阀片的顶面竖直向下延伸。

优选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的大孔径端间距大于第一盲孔的宽度。

优选的,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的大孔径端间距小于第一盲孔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阀壳和第一拨叉组合成市场上常见的混合阀,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分别用于通入冷水和热水,第一出水管用于出水,第一拨叉用于旋转混合上阀片,使得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交替连通第一盲孔或者不与第一盲孔连通;第一工作状态下,冷水从第一进水管进入,依次经过第一入水口、第一盲孔、第一出水口后从第一出水管流出;第二工作状态下,热水从第二进水管进入,依次经过第二入水口、第一盲孔、第一出水口后从第一出水管流出;第三工作状态下,冷水和热水分别从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进入到第一入水口、第二入水口中,冷水和热水在第一盲孔中混合后通过第一出水管流出;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连接第一入水口和第一进水管、第二入水口和第二进水管、第一出水口和第一出水管,使得第一入水口和第二入水口进入的冷水和热水不会通过混合下阀片和第一阀壳之间的间隙混合。

1、该混合阀芯的可操作角度大,用户可以精密调节冷热水的混合比;

2、该混合阀芯的零件少,成本低;

3、该混合阀芯与水源的接触面少,二次污染少;

4、该混合阀芯分离出开闭功能,避免用户开闭水流弄歪已经调节好的第一拨叉。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合阀和快开阀的配合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阀壳轴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上、下阀片立体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上、下阀片立体图二;

图9为快开阀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10为快开阀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11为第二阀壳轴视图;

图12为快开阀的出水状态剖视图;

图13为快开阀的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14为快开上、下阀片立体图一;

图15为快开上、下阀片立体图二;

图中标号为:

1、混合下阀片;1a、第一入水口;1a1、第一弧形封板;1b、第二入水口;1b1、第二弧形封板;1c、第一出水口;

2、混合上阀片;2a、第一盲孔;2b、第一拨叉槽;2b1、第一倒角;

3、第一阀壳;3a、第一进水管;3b、第二进水管;3c、第一出水管;3d、第一密封圈;

4、第一拨叉;

5、快开下阀片;5a、第三入水口;5b、第二出水口;

6、快开上阀片;6a、盲孔;6b、拨叉槽;

7、第二阀壳;7a、第三进水管;7b、第二出水管;7c、第二密封圈;

8、第二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方便快捷混合阀芯,如图2至8所示,混合阀包括有第一阀壳3和第一拨叉4,第一阀壳3上设置有连通第一阀壳3外部和第一阀壳3内部的第一进水管3a、第二进水管3b、第一出水管3c,第一进水管3a、第二进水管3b、第一出水管3c上均安装有第一密封圈3d,其特征在于,混合阀芯包括有混合下阀片1和混合上阀片2,混合下阀片1和混合上阀片2同轴安装在第一阀壳3内部,混合下阀片1设置于混合上阀片2的下方,混合下阀片1的顶面与混合上阀片2的底面紧密贴合,混合下阀片1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进水管3a、第二进水管3b、第一出水管3c连通的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第一出水口1c,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第一出水口1c均通过第一密封圈3d分别与第一进水管3a、第二进水管3b、第一出水管3c密封连接,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第一出水口1c均竖直贯穿混合下阀片1,混合上阀片2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第一盲孔2a;第一工作状态下,第一盲孔2a分别与第一入水口1a、第一出水口1c连通;第二工作状态下,第一盲孔2a分别与第二入水口1b、第一出水口1c连通;第三工作状态下,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第一出水口1c均与第一盲孔2a连通。

第一阀壳3和第一拨叉4组合成市场上常见的阀,第一进水管3a和第二进水管3b分别用于通入冷水和热水,第一出水管3c用于出水,第一拨叉4用于旋转混合上阀片2,使得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交替连通第一盲孔2a或者不与第一盲孔2a连通;第一工作状态下,冷水从第一进水管3a进入,依次经过第一入水口1a、第一盲孔2a、第一出水口1c后从第一出水管3c流出;第二工作状态下,热水从第二进水管3b进入,依次经过第二入水口1b、第一盲孔2a、第一出水口1c后从第一出水管3c流出;第三工作状态下,冷水和热水分别从第一进水管3a、第二进水管3b进入到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中,冷水和热水在第一盲孔2a中混合后通过第一出水管3c流出;第一密封圈3d用于密封连接第一入水口1a和第一进水管3a、第二入水口1b和第二进水管3b、第一出水口1c和第一出水管3c,使得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进入的冷水和热水不会通过混合下阀片1和第一阀壳3之间的间隙混合。

第一出水口1c为沿着混合下阀片1的轴线贯穿混合下阀片1的圆孔,第一盲孔2a为自第一盲孔2a的轴心沿着第一盲孔2a的一条径向线向着第一盲孔2a边缘延伸的长圆孔。

由于混合下阀片1和混合上阀片2同轴,所以第一出水口1c和第一盲孔2a始终连通,从而使得无论混合上阀片2在混合下阀片1上旋转多少度,无论第一盲孔2a连通至第一入水口1a还是第二入水口1b,水流均能通过第一出水口1c流入到第一出水管3c。

第一入水口1a为竖直贯穿混合下阀片1的弧形孔,第一入水口1a偏心地设置在混合下阀片1上并且第一入水口1a的弧形圆心与混合下阀片1的轴线重合,第一入水口1a的孔径自其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第一拨叉4驱动混合上阀片2旋转使得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重合时,第一拨叉4的旋转角度不同,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的重合部位也不同,进而使得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重合部位的投影面积也不同,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的重合部位投影面积大小决定了水流能够自第一盲孔2a流入到第一入水口1a的流量大小,当用户旋转第一拨叉4使得混合上阀片2旋转从而使得第一盲孔2a自第一入水口1a口径较小的一端移动向第一入水口1a口径较大的一端时,水流自第一盲孔2a流入到第一入水口1a的流量逐渐减大,从而使得用户能够轻易地掌控冷水的出水量。

第一入水口1a和混合下阀片1底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封闭第一入水口1a位于第一进水管3a在混合下阀片1上的投影区域以外部位的第一弧形封板1a1。

由于常见的第一进水管3a和第一密封圈3d均为圆孔形状,并且与第一入水口1a形状相似的异形密封圈难以加工,所以为了确保第一入水口1a与第一进水管3a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3d密封连接,所以在第一入水口1a与混合下阀片1底面的连接处设置第一弧形封板1a1,从而封闭第一入水口1a下半部分入水口的部分结构,仅保留与第一进水管3a形状、孔径均相同的圆孔型入水口,第一入水口1a上半部分出水口的结构依然为弧形形状,从而在不改变第一入水口1a功能的同时,使其能够适配通用的第一进水管3a和第一密封圈3d。

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相对于混合下阀片1的一个径向面对称,第二入水口1b和混合下阀片1底面的连接处设置有与第一弧形封板1a1对称的第二弧形封板1b1。

第一入水口1a、第一弧形封板1a1和第二入水口1b、第二弧形封板1b1结构相同,工作原理也相同,用户同样也可以通过第二入水口1b的特殊形状轻易地掌控热水的出水量;同时,由于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不是环绕混合下阀片1的轴线对称,使得第一盲孔2a连通第一入水口1a较大孔径的一端时,第一盲孔2a还连通第二入水口1b较小孔径的一端,从而引入较多冷水和较少热水,不会出现同时引入较多冷水和较多热水的情况。

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小孔径端间距大于第一盲孔2a宽度的两倍。

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小孔径端间距大于第一盲孔2a宽度的两倍,使得第一盲孔2a的一端位于第一入水口1a或者第二入水口1b的大孔径端时,第一盲孔2a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小孔径端之间,从而使得第一盲孔2a仅能够连通第一入水口1a、第一出水口1c或者第二入水口1b、第一出水口1c;

混合下阀片1和混合上阀片2均为陶瓷材料。

陶瓷的化学稳定性能好、工作寿命长,不会生锈、生霉,适用于作为水龙头的阀芯。

混合上阀片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环绕混合上阀片2轴线均布的第一拨叉槽2b,第一拨叉槽2b至少有两个,第一拨叉槽2b自混合上阀片2的顶面竖直向下延伸。

第一拨叉4通过第一拨叉槽2b向混合上阀片2传递转矩,从而使得用户旋转第一拨叉4即可驱动混合上阀片2旋转;第一拨叉槽2b与混合上阀片2顶面的重合处设置有第一倒角2b1,第一倒角2b1便于安装工或者自动安装设备将快开下阀片5的工作端插入到第一拨叉槽2b内部。

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大孔径端间距大于第一盲孔2a的宽度。

由于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大孔径端间距大于第一盲孔2a的宽度,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拨叉4旋转混合上阀片2使得第一盲孔2a的两端分别位于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大孔径端之间和小孔径端之间,进而产生第四工作状态,第一盲孔2a仅与第一出水口1c连通,第一进水管3a和第二进水管3b分别通过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进入冷水和热水,冷水和热水被混合上阀片2的底面阻断,混合阀关闭。

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大孔径端间距小于第一盲孔2a的宽度。

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大孔径端间距也可以小于第一盲孔2a的宽度,导致用户通过第一拨叉4无论如何旋转混合上阀片2均无法关闭混合阀,第一盲孔2a始终与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中的一个或与两者全部连通,此时可以将该混合阀连接快开阀配合使用,通过混合阀调整水温,通过快开阀开闭混合阀并调节水量。

如图9至15所示的快开阀芯,应用于快开阀,快开阀包括有第二阀壳7和第二拨叉8,第二阀壳7上设置有连通第二阀壳7外部和第二阀壳7内部的第三进水管7a、第二出水管7b,第三进水管7a上安装有第二密封圈7c,第二阀壳7和第二拨叉8组合成市场上常见的阀,第三进水管7a和第二出水管7b分别用于进水和出水,第三进水管7a与第一出水管3c连通,第二出水管7b与用水设备连通;

快开阀芯包括有快开下阀片5和快开上阀片6,快开下阀片5和快开上阀片6均为陶瓷材料,快开下阀片5和快开上阀片6同轴安装在第二阀壳7内部,快开上阀片6的外圆周面设置有环绕快开上阀片6轴线均布的多个拨叉槽6b,拨叉槽6b至少有两个,拨叉槽6b自快开上阀片6的顶面竖直向下延伸,第二拨叉8通过拨叉槽6b向快开上阀片6传递转矩,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第二拨叉8驱动快开上阀片6旋转。

快开下阀片5设置于快开上阀片6的下方,快开下阀片5的顶面与快开上阀片6的底面紧密贴合,快开下阀片5上设置有分别与第三进水管7a、第二出水管7b连通的第三入水口5a、第二出水口5b,第三入水口5a通过第二密封圈7c与第三进水管7a密封连接,快开上阀片6的底端设置有向上凹陷的盲孔6a;第三入水口5a为沿着快开下阀片5的轴线贯穿快开下阀片5的圆孔,盲孔6a为自快开上阀片6的轴心径向向外延伸的槽孔;第二出水口5b为竖直贯穿快开下阀片5的弧形孔,第二出水口5b的弧形圆心角为180度,第二出水口5b的弧线圆心与快开下阀片5的轴线重合,第二出水口5b的孔径自其一端朝向另一端逐渐减小。

第一工作状态下,盲孔6a分别与第三入水口5a、第二出水口5b连通;第二工作状态下,盲孔6a与第三入水口5a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阀壳3和第一拨叉4组合成市场上常见的混合阀,第一进水管3a和第二进水管3b分别用于通入冷水和热水,第一出水管3c用于出水,由于混合下阀片1和混合上阀片2同轴,所以第一出水口1c和第一盲孔2a始终连通,第一拨叉4通过第一拨叉槽2b向混合上阀片2传递转矩,从而使得用户旋转第一拨叉4即可驱动混合上阀片2旋转,进而使得第一入水口1a、第二入水口1b交替连通第一盲孔2a或者不与第一盲孔2a连通;

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重合时,第一拨叉4的旋转角度不同,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的重合部位也不同,进而使得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重合部位的投影面积也不同,第一盲孔2a和第一入水口1a的重合部位投影面积大小决定了水流能够自第一盲孔2a流入到第一入水口1a的流量大小,当用户旋转第一拨叉4使得混合上阀片2旋转从而使得第一盲孔2a自第一入水口1a口径较小的一端移动向第一入水口1a口径较大的一端时,水流自第一盲孔2a流入到第一入水口1a的流量逐渐减大,从而使得用户能够轻易地掌控冷水的出水量;

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结构相同,工作原理也相同,用户同样也可以通过第二入水口1b的特殊形状轻易地掌控热水的出水量;同时,由于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不是环绕混合下阀片1的轴线对称,使得第一盲孔2a连通第一入水口1a较大孔径的一端时,第一盲孔2a还连通第二入水口1b较小孔径的一端,从而引入较多冷水和较少热水,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小孔径端间距大于第一盲孔2a宽度的两倍,使得第一盲孔2a的一端位于第一入水口1a或者第二入水口1b的大孔径端时,第一盲孔2a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的小孔径端之间,从而使得第一盲孔2a仅能够连通第一入水口1a、第一出水口1c或者第二入水口1b、第一出水口1c,此时混合阀仅通入热水或者冷水;

第二阀壳7和第二拨叉8组合成市场上常见的快开阀,用户通过第二拨叉8驱动快开上阀片6旋转使得快开阀芯开启时,水流自快开阀的进水口依次通过第三入水口5a、盲孔6a和第二出水口5b流入到快开阀的出水口,快开阀从而出水;

用户旋转第二拨叉8的角度不同,盲孔6a和第二出水口5b的重合部位也不同,进而使得盲孔6a和第二出水口5b重合部位的投影面积也不同,盲孔6a和第二出水口5b的重合部位投影面积大小决定了水流能够自盲孔6a流入到第二出水口5b的流量大小,当用户旋转第二拨叉8使得快开上阀片6旋转从而使得盲孔6a自第二出水口5b口径较小的一端移动向第二出水口5b口径较大的一端时,水流自盲孔6a流入到第二出水口5b的流量逐渐减大,从而使得用户能够轻易地掌控快开阀的出水量,正常情况下用户将第二拨叉8旋转90度时,快开阀的出水量为全开的7/50,足以满足正常洗漱需求,从而起到节水的作用;

用户通过第二拨叉8驱动快开上阀片6旋转使得阀芯封闭时,水流自快开阀的进水口依次通过第三入水口5a、盲孔6a后停留在快开下阀片5的顶面上,快开阀从而停止出水;

如图1所示,将冷水水源和热水水源接入混合阀芯的第一入水口1a和第二入水口1b,将混合阀芯的第一出水口1c连通快开阀芯的第三入水口5a,将快开阀芯的第二出水口5b连通用水设备,即可实现通过混合阀芯调节水温,通过快开阀芯调节流量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