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6900发布日期:2020-08-21 15:3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框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红藻胶的提取过程中,对胶液进行精过滤是整个生产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常用的板框过滤中没有分流转换部件,只是在液体流槽的底部开设三个液体流出口,分别用橡胶塞塞住,液体流出口的下方分别接不同的液体流通管道。但是,在液体分流的时候,经常容易发生混流现象,导致精滤失败,甚至产生凝胶堵塞管道,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设备产能。

因此,研发一种实用性强的实现液体分流转换的装置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因不同液体混入管道导致的胶凝堵塞管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包括液体分流器、壳体和盖板,所述液体分流器与壳体组成一体式结构,且液体分流器可沿壳体进行转动;所述液体分流器上开设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且上部的第一通道与板框过滤设备中液体流槽底部的液体出口通道相接通;所述壳体通过隔板均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上开设一个通道分别为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且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分别与一个液体分流管道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液体分流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接口处均焊接短管,液体流槽底部的液体出口通道处焊接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套合于第一通道的短管接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半圆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均设置为圆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还包括扇形结构的盖板,盖板上焊接把手,盖板用于遮盖精滤胶液通道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液体分流器、壳体和盖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液体分流装置,很好的实现了将不同液体分流至不同管道的目标,彻底杜绝不同液体混入管道的现象,使各路管道畅通,避免了出现胶凝堵塞管道的问题。

2.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操作方便,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增减分流转换通道数量,也可根据液体的流量和流速选择合适的转换通道口径,灵活性强极具包容性,该装置还可应用于其他需要液体分流转换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推广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使用过程中第一种液体分流流向示意图;

图3为使用过程中第二种液体分流流向示意图;

图4为使用过程中第三种液体分流流向示意图;

图5为使用过程中液体分流竖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液体分流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盖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液体分流器;11、第一通道;12、第二通道;2、壳体;21-第三通道;22、第四通道;23、第五通道;3、液体流槽;4、隔板;5、液体出口通道;6、液体分流管道;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液体分流器1、壳体2和盖板7,上述液体分流器1与壳体2组成一体式结构,且液体分流器1可沿壳体2进行转动;上述液体分流器1上开设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且上部的第一通道11与板框过滤设备中液体流槽3底部的液体出口通道5相接通;上述壳体2通过隔板4均分为三部分,用来分流三种液体,这与实际工艺流程相适应,在每一部分上开设一个通道分别为第三通道21、第四通道22和第五通道23,且第三通道21、第四通道22和第五通道23分别与一个液体分流管道6相接,红藻胶精滤工序中,分别接预热水、回流胶液和精滤胶液,经液体分流器1分流后,可实现三种液体分别分流至不同的液体分流管道6中。

特别的,上述液体分流器1为长方体结构,如图6所示,长40cm,宽20cm,高9cm,上述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的接口处均焊接短管,短管口径10cm、高度1cm,防止液体滴漏;液体流槽3底部的液体出口通道5处焊接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套合于第一通道11的短管接口上,液体分流器1左右转动,分流转换液体流道。

特别的,上述壳体2的横截面为半圆环状结构,液体分流器1沿壳体2转动即可实现液体分流转换通道的目的。

特别的,上述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2、第三通道21、第四通道22和第五通道23均设置为圆形通道,内径均为12cm,根据过滤工序产生的液体的量和流速而设定。

特别的,还包括扇形结构的盖板7,如图7所示,与液体分流器1的外形相符,盖板7上焊接把手,盖板7用于遮盖第五通道23,可更好的防止其他两种液体溅入该通道,保证精滤胶液里不会掺杂其他液体或外杂。

特别的,上述液体分流器1、壳体2和盖板7均采用316l型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红藻胶提取过程中精滤胶液的方法,使用上述的液体分流装置对不同液体进行转换分离。使用过程中,如图2-4和图5所示,转动液体分流器1到不同的位置,即可实现不同液体(预热水、回流胶液、精滤胶液)转换流向的目的。

传统的设备中,是在液体流槽3底部开设三个圆形开口,开口下方分别接入不同的管道,而圆形开口由三个橡皮塞分别塞住。当液体流槽3中累积到一定量的不同液体(预热水、回流胶液、精滤胶液)时,拔出相应的橡皮塞,使不同液体分别流入不同的的管道中。存在的问题是:

1、不同的液体管道中,易混入其他的液体,极易造成凝胶堵塞管道的问题;

2、预热回流时,助滤剂易进入精滤胶液管道中,导致过滤过程失败,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产能。

该液体分流装置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增减分流转换通道数量,也可根据液体的流量和流速选择合适的转换通道口径;该液体分流装置用于红藻胶提取过程中的胶液精滤,可彻底杜绝各种液体混入不同管道,使各路管道畅通,杜绝胶凝堵塞管道;另外,确保了精滤液的质量,使生产保质顺利进行,杜绝了出现各种物料因关闭不严导致混流的质量问题。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分流器、壳体和盖板,所述液体分流器与壳体组成一体式结构,且液体分流器可沿壳体进行转动;所述液体分流器上开设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且上部的第一通道与板框过滤设备中液体流槽底部的液体出口通道相接通;所述壳体通过隔板均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上开设一个通道分别为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且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分别与一个液体分流管道相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流器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的接口处均焊接短管,液体流槽底部的液体出口通道处焊接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套合于第一通道的短管接口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横截面为半圆环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均设置为圆形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扇形结构的盖板,盖板上焊接把手,盖板用于遮盖精滤胶液通道入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分流器、壳体和盖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藻胶精滤过程用的液体分流装置,包括液体分流器、壳体和盖板,液体分流器与壳体组成一体式结构,且液体分流器可沿壳体进行转动;液体分流器上开设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且上部的第一通道与板框过滤设备中液体流槽底部的液体出口通道相接通;壳体通过隔板均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上开设一个通道分别为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且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分别与一个液体分流管道相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液体分流装置实现了不同液体的分流,杜绝不同液体混入管道,避免出现胶凝堵塞管道的问题;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灵活性强、极具包容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荣箱;吴仕鹏;程跃谟;于云霞;张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