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91868发布日期:2021-04-30 13:1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离合器壳体的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壳体将例如包括内燃机的驱动单元与诸如变速器的从动装置连接,该离合器壳体能够围绕中央轴线旋转,并且离合器壳体在其朝向驱动单元的一侧在离合器壳体的旋转中心的径向延伸区域中指配有轴向的中央突起,该中央突起用于接纳容纳电动机器的转子的转子架。



背景技术:

这种离合器机构是通过de102016014725a1已知的。电动机器的转子架以及因此转子借助紧固元件而被容纳在设计为液力变矩器的离合器机构上,这些紧固元件是紧固装置的可松脱的连接单元的部件。尤其当转子从转子架开始朝向离合器壳体的方向延伸并且因此至少部分地在轴向上搭接这个离合器壳体时,才可以实现离合器机构的紧凑的轴向构造方式。然而,可以察觉到不利的是,转子架在其朝向驱动器的一侧几乎完全覆盖离合器壳体,并且由此使离合器壳体失去了以简单的方式直接与驱动器连接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离合器机构,使得这个离合器机构在轴向构造方式紧凑的情况下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直接与驱动器连接。

为实现这个目的提出:设置一种具有离合器壳体的离合器机构,所述离合器壳体将例如指配有内燃机的驱动单元与诸如变速器的从动装置连接,所述离合器壳体可以围绕中央轴线旋转,并且所述离合器壳体在其朝向所述驱动器的一侧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旋转中心的径向延伸区域中具有轴向的中央突起,所述中央突起用于接纳容纳电动机器的转子的转子架。

特别有意义的是:所述中央突起藉由第一连接装置与指配给所述驱动器的驱动单元并且藉由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转子架至少防旋转地连接。

通过相应地建立一方面中央突起与驱动单元之间的至少防旋转的连接并且另一方面中央突起与转子架之间的至少防旋转的连接,能够以空间上非常紧凑的构造方式借助于第一连接装置将驱动单元(其例如可以包括扭振阻尼器和/或减振器系统)的运动传递到中央突起上,并且从这个中央突起借助于第二连接装置传递到转子架上。如果借助于紧固装置以防旋转的方式实现将中央突起指配给离合器壳体,则可以在极其小的结构空间上使两个机器(尤其一方面内燃机藉由驱动单元并且另一方面电动机器藉由转子架)防旋转地与离合器壳体连接。

如果连接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同样如紧固装置一样具有优选能够松脱的连接元件,并且被设置在驱动单元与中央突起之间的连接装置被设计为能够松脱的,则可以在对应需要时随时能够再次松脱借助这些连接装置和紧固装置建立的至少防旋转的连接中的每个连接,而由此不会对离合器机构造成损坏或甚至毁坏。

在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被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中央突起之间的连接装置可以在所述中央突起上以及在所述扭振阻尼器上设有齿部、尤其设有径向齿部,通过驱动单元和中央突起彼此之间的预先确定的相对运动而使这些作为插接连接部起作用的径向齿部彼此产生操作性连接。在先前提及的径向齿部的情况下足以使驱动单元和中央突起沿轴线方向相对于彼此移位,例如通过将驱动单元的构件插接到中央突起上。

为了将中央突起顺利地紧固在离合器壳体上,所述中央突起具有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所述紧固凸缘借助于所述紧固装置的优选能够松脱的连接元件而被紧固在所述离合器壳体上。所述中央突起在所述紧固凸缘的背离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所述转子架的载体装置,所述载体装置具有:用于所述转子架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以及用于所述第二紧固装置的优选能够松脱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的至少一个容纳部。

因此,就中央突起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而言,这个紧固凸缘可以轴向地在其自身与所述离合器壳体之间容纳所述转子架,或者可以在其背离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一侧容纳所述转子架。在最先提及的情况下得到轴向上非常紧凑的构造方式,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则实现更顺利的装配。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在所述中央突起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藉由所述紧固装置的连接元件接合在所述离合器壳体上的周向区域中,所述紧固凸缘以包围所述连接元件的方式比在每两个连接元件之间的周向区域中径向向外伸出得更远。由此在理想情况下,对于中央突起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在其径向的周向区域中得到至少大体上波状的外轮廓,该外轮廓有利于紧固凸缘的轴向弹性的特性,这进而允许离合器壳体与由驱动器产生的沿轴线方向的振动解耦。

有利地,所述中央突起在所述紧固凸缘的背离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所述转子架的载体装置,所述载体装置具有:用于所述转子架的至少一个支撑部;以及用于所述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的至少一个容纳部。特别优选地,用于所述转子架的载体装置呈支杆形式存在,所述支杆被设置在所述中央突起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的背离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一侧,并且所述支杆从所述中央突起的毂开始分别至少大体上径向向外延伸。在此,所述支杆分别以其径向内部端部通入所述中央突起的毂中,并且分别以其径向外部端部包围用于所述第二紧固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的至少一个容纳部。

针对转子架可以被实施成使得这个转子架至少在其背离离合器壳体的一侧沿周向方向具有多个凹口。由此,可以获得不同的优点,例如旋转运动的传送、冷却空气供应并且/或者由于节省材料而引起的重量减轻。

特别优选地,离合器机构被布置在变速器壳体的容纳空间中,该容纳空间藉由遮盖件与变速器的另外的空间隔开。离合器机构的中央突起可以借助于轴承装置而相对于这个遮盖件被定中心,使得离合器机构可以在变速器内围绕其纵向轴线进行旋转,其中离合器机构的中央轴线优选与变速器壳体的纵向轴线重合。附加地,所述中央突起可以借助于密封装置相对于所述遮盖件被密封。由于这种密封,离合器机构根据变速器壳体的相应填充程度位于其中优选包含流体雾的潮湿空间中或者位于可以被流体完全填充的湿空间中。与此相反,驱动单元可以被布置在由遮盖件限定的容纳空间之外并且因此被布置在先前所提及的另外的空间内。只要这个另外的空间没有被流体雾润湿或没有填充有流体,那么这个另外的空间就被实施为干空间。

驱动单元可以包括扭振阻尼器和/或减振器系统。替代性地或附加地,离合器壳体也可以包括扭振阻尼器和/或减振器系统。在最先提及的情况下,扭振阻尼器和/或减振器系统可能被包含在干空间中,而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被包含在潮湿空间或湿空间中。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展示了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离合器机构,该离合器机构具有将驱动单元与从动装置连接的离合器壳体,该离合器壳体在其朝向驱动单元的一侧在该离合器壳体的旋转中心的径向延伸区域中指配有轴向的中央突起,该中央突起用于接纳容纳电动机器的转子的转子架;

图2示出了从图1中的箭头p1的观察方向的离合器壳体和轴向的中央突起;

图3示出了图1的轴向的中央突起的图示,其中用于电动机器的转子的转子架布置在中央突起的背离离合器壳体的一侧;

图4如同图3那样,然而其中用于电动机器的转子的转子架轴向地布置在中央突起与离合器壳体之间;

图5示出了从图4中的箭头p2的观察方向的图4的轴向的中央突起和用于电动机器的转子的转子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展示的动力传动系中,离合器机构1被设计为液力变矩器。离合器机构1具有离合器壳体2,该离合器壳体可以围绕中央轴线3进行旋转运动。离合器壳体2通过容纳泵轮叶片而作为泵轮4起作用,该泵轮与涡轮5共同作用,该涡轮与由变速器10的变速器输入轴9构成的从动装置8防旋转地连接。在轴向上在泵轮4与涡轮5之间,导轮6被定位在自由轮7上,该自由轮至少沿旋转方向被接纳在包围变速器10的变速器输入轴9的支撑轴15上。由泵轮4、涡轮5和导轮6构成液力回路12,该液力回路可以被离合器设备13跨接,其方式为使得离合器壳体2的运动在绕过液力回路12的情况下被引导到从动装置8上。为此,必须接合离合器设备13,为此使轴向可移位地布置在离合器壳体毂16上的活塞14朝向如下的方向运动:在该方向上该活塞使驱动侧的离合器元件17与从动侧的离合器元件18彼此产生操作性连接,该驱动侧的离合器元件是与离合器壳体2防旋转固定的;该从动侧的离合器元件是与涡轮5以及因此与从动装置8防旋转固定的。为了脱离接合,使活塞14在轴向相反方向上移位,并且该活塞由此松脱离合器元件17与离合器元件18之间的操作性连接。最后,被容纳在变速器10的变速器壳体11中的离合器壳体2容纳减振器系统20,借助该减振器系统可以消除来自具有扭振阻尼器29的驱动单元21的激励。

在离合器壳体2的朝向驱动单元21的一侧设置朝向驱动单元21的方向突出的轴向的中央突起25,该中央突起对称地包围中央轴线3。中央突起25藉由第一连接装置26与驱动单元21的扭振阻尼器29的从动凸缘28连接,其中第一连接装置26具有径向齿部34、35,这些径向齿部中的一个径向齿部34被设置在扭振阻尼器29的从动凸缘28的凸缘脚36的径向内侧面上,而另一个径向齿部35被设置在中央突起25的径向外侧面上。两个径向齿部34和35通过扭振阻尼器29的从动凸缘28和中央突起25的轴向移位而可以相互产生操作性连接或者可以松脱。因此,径向齿部34和35形成第一连接装置26的可松脱的连接元件31和32。

中央突起25藉由第二连接装置38与电动机器42的转子41的转子架40防旋转地连接。为了形成连接装置38,设置有呈螺钉37形式的可松脱的连接元件43,这些螺钉从驱动单元21的一侧贯穿转子架40中的凹口44并且被旋入到螺纹凹口45中,这些螺纹凹口被设置在用于转子架40的载体装置51的支撑部52的容纳部55中,如可以从图2看出的。用于转子架40的载体装置51被设置在中央突起25的背离离合器壳体2的一侧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48处,并且该载体装置以彼此均匀的角间距容纳用于转子架40的支撑部52。支撑部52从中央突起25的毂54开始分别至少大体上径向向外延伸,并且这些支撑部分别以其径向外部端部形成用于第二连接装置38的优选能够松脱的至少一个连接元件43(其呈螺钉37形式)的容纳部55。每个支撑部52在中央突起25的毂54与容纳部55之间的径向区域中都具有用于转子架40的定中心边缘56,转子架40可以径向地支撑在该定中心边缘上。

如图2示出的,中央突起25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48藉由紧固装置49借助呈铆接件50形式的连接元件46与离合器壳体2牢固地连接。在中央突起25的紧固凸缘48藉由紧固装置49的连接元件46接合在离合器壳体2上的周向区域中,该紧固凸缘以包围这些连接元件46的方式比在每两个连接元件46之间的周向区域中径向向外伸出得更远。由此,中央突起25的紧固凸缘48在其径向的周向区域中具有至少大体上波状的外轮廓68。

在图1所展示的实施方式中,转子架40轴向地被容纳在中央突起25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48的背离离合器壳体2的一侧,并且该转子架在径向地支撑在支撑部52的定中心边缘56上之后通过第二连接装置38的连接元件43轴向地紧固在中央突起25的紧固凸缘48上。在图3中也示出了这种实施方式。

在图4中展示的实施方式可以在轴向上更紧凑地设计,在该实施方式中转子架40轴向地被容纳在中央突起25的径向向外接合的紧固凸缘48与离合器壳体2之间。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装置38a设置有呈铆钉37a形式的连接元件43a,这些铆钉既贯穿转子架40中的凹口44又贯穿中央突起25的紧固凸缘48中的凹口58。如图5可以看出的,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中央突起25的紧固凸缘48被设计成没有用于转子架40的载体装置的支撑部。因此,第二连接装置38a的铆钉37a不仅承担转子架40与中央突起25的紧固凸缘48的轴向连接,而且还承担定中心。

如图5可以进一步看出的,转子架40在其背离离合器壳体2的一侧沿周向方向具有多个凹口60、61。由此,可以获得不同的优点,例如旋转运动的传送、冷却空气供应并且/或者由于节省材料而引起的重量减轻。在凹口60的情况下这些凹口可以被设计在紧固装置49的相应的连接元件51周向区域中、然而在径向上位于连接元件外,而在凹口61的情况下这些凹口在径向上位于连接元件内。

如图1所示的,离合器机构1被布置在变速器10的变速器壳体11的离合器空间62中,该离合器空间通过变速器壳体11的遮盖件63与容纳扭振阻尼器29的阻尼器空间64隔开。遮盖件63在其径向内部端部处容纳轴承65以及密封装置66。轴承65用于对离合器机构1的中央突起25定中心,而密封装置66相对于阻尼器空间64对离合器空间62进行密封。由此,离合器空间62例如可以包含流体或者仅包含流体雾,而阻尼器空间64是干燥的。

附图标记清单

1离合器机构

2离合器壳体

3中央轴线

4泵轮

5涡轮

6导轮

7自由轮

8从动装置

9变速器输入轴

10变速器

11变速器壳体

12液力回路

13离合器设备

14活塞

15支撑轴

16离合器壳体毂

17驱动侧的离合器元件

18从动侧的离合器元件

20减振器系统

21驱动单元

25中央突起

26第一连接装置

28从动凸缘

29扭振阻尼器

31连接元件

32连接元件

34径向齿部

35径向齿部

36凸缘脚

37螺钉

37a铆钉

38第二连接装置

40转子架

41转子

42电动机器

43连接元件

44凹口

45螺纹凹口

46连接元件

48紧固凸缘

49紧固装置

50铆接件

51用于转子架的载体装置

52支撑部

53支杆

54毂

55容纳部

56定中心边缘

58凹口

60凹口

61凹口

62离合器空间

63遮盖件

64阻尼器空间

65轴承

66密封装置

68外轮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