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拉伸指示功能的加强型刚性吊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0055发布日期:2020-05-15 17:58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拉伸指示功能的加强型刚性吊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拉伸指示功能的加强型刚性吊杆,属于管道支吊架范畴,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领域管道部件悬吊支撑领域。



背景技术:

刚性吊架是管道支吊架的一种重要类型,其主要用于悬吊和承载管道部件等重要设备。以往刚性吊架的吊杆结构形式单一,仅为双头螺纹刚性杆件,正常情况下承受竖直方向载荷而处于拉伸状态。然而实际应用中,刚性吊杆由于没有拉伸指示装置,无法判断吊杆的承载受力情况,导致有些刚性吊杆处于失载状态而无法被发现;或者悬吊同一重物的一组刚性吊架因承载受力不均影响设备安全。此外,刚性吊架设计上未考虑载荷向上移动的情况,当所悬吊设备失载且竖直向上移动时,吊杆因自身刚度不足会发生弯曲变形;或者刚性吊杆受到碰撞而发生弯曲变形时,均会导致其悬吊和承载功能失效,进而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吊杆上增加支撑与防护结构,增加吊杆刚度,抵御实际运行中非正常受力引发弯曲变形情况,同时设计拉伸指示装置,配合防护结构来反映吊杆的实际受力情况,为刚性吊架的日常监督和调整提供依据的一种具有拉伸指示功能的加强型刚性吊杆。

本发明一种具有拉伸指示功能的加强型刚性吊杆,包括吊杆本体,所述吊杆本体两端均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吊杆的周面上设置有保护壳体及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与吊杆本体固定相连,且辅助装置位于保护壳体与吊杆本体之间的区域内;

所述保护壳体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所述第一保护壳体的一端与一个连接端的根部固定相连,第二保护壳体的一端与另一连接端的根部固定相连,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套接在吊杆本体上;

所述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读取窗,所述吊杆本体上对应读取窗的位置设置有拉伸指示装置。

优选地,保护壳体为中空柱状保护壳体,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均通过环状连接件与吊杆本体固定相连。

优选地,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在吊杆本体轴向上长度相等。

优选地,拉伸指示装置为环形位移指示刻度线,所述位移指示刻度线包括零度刻度线及多个指示刻度线,所述零刻度线设置在读取窗对应的吊杆本体上,当吊杆本体未受力时,零刻度线距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相邻指示刻度线之间的间隙、零刻度线与相邻指示刻度线之间的间隙均为1mm。

或者优选地,辅助装置为支撑环,所述支撑环沿吊杆本体轴向均布有若干个,且支撑杆的内环面均与吊杆本体的周面固定相连。

优选地,位于第一保护壳体和第二保护壳体内部的支撑环数量相等。

优选地,吊杆本体为圆柱状,保护壳体为中空圆柱状,支撑环也为中空圆柱状,且保护壳体和支撑环的中心轴线与吊杆本体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环与保护壳体之间的距离为0.1mm。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成本低廉,通过在吊杆本体上增加辅助装置和保护壳体,增加吊杆本体的刚度,抵御实际运行中非正常受力引发弯曲变形情况,同时在吊杆本体上设置拉伸指示装置,配合保护壳体来反映吊杆的实际受力情况,克服了现有刚性吊架承载受力无法监督的情况,减少工作中非正常受力引发变形失效的情况,为刚性吊架的日常监督和调整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剖开图。

附图标记:1-外螺纹,2-支撑环,3-第一保护壳体,4-吊杆本体,5-拉伸指示装置,6-第二保护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具有拉伸指示功能的加强型刚性吊杆,包括吊杆本体4,所述吊杆本体4两端均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置有外螺纹1,所述吊杆的周面上设置有保护壳体及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与吊杆本体4固定相连,且辅助装置位于保护壳体与吊杆本体4之间的区域内;

所述保护壳体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所述第一保护壳体3的一端与一个连接端的根部固定相连,第二保护壳体6的一端与另一连接端的根部固定相连,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活动套接在吊杆本体4上;

所述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相互靠近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隙,该间隙为读取窗,所述吊杆本体4上对应读取窗的位置设置有拉伸指示装置5。

保护壳体为中空柱状保护壳体,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均通过环状连接件与吊杆本体4固定相连。

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在吊杆本体4轴向上长度相等。

拉伸指示装置5为环形位移指示刻度线,所述位移指示刻度线包括零度刻度线及多个指示刻度线,所述零刻度线设置在读取窗对应的吊杆本体4上,当吊杆本体4未受力时,零刻度线距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的距离相等。

相邻指示刻度线之间的间隙、零刻度线与相邻指示刻度线之间的间隙均为1mm。

辅助装置为支撑环2,所述支撑环2沿吊杆本体4轴向均布有若干个,且支撑杆的内环面均与吊杆本体4的周面固定相连。

位于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内部的支撑环2数量相等。

吊杆本体4为圆柱状,保护壳体为中空圆柱状,支撑环2也为中空圆柱状,且保护壳体和支撑环2的中心轴线与吊杆本体4的中心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支撑环2与保护壳体之间的距离为0.1mm。

参见图1,外螺纹1为标准m36型;吊杆本体4为刚性杆,吊杆本体4及两个连接端总长为800mm;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在吊装本体径向上的厚度为5mm,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与吊杆本体4连接处分别距最近外螺纹1远端的距离为120mm,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覆盖于支撑环22上,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与支撑环2之间的间隙为0.1mm,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在吊杆本体4轴向上的长度相等,且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相互靠近的一端在吊杆本体4不受力情况下距离为0.2mm。支撑环2在吊杆本体4轴向方向上的长度为8mm,支撑环2在吊杆本体4径向方向上的厚度为4.9mm,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内的支撑环2数量均为六个,相邻支撑环2之间的距离35mm;在吊杆本体4中截面向两侧刻画指示刻度线,指示刻线间距1mm,中截面处刻度线为零刻度线,两侧各画指示刻度线10条,即指示刻度线量程为20mm。

在实际运用中,两个连接端分别与固定端和重物相连,当吊杆本体4不受力时,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之间的距离为0.2mm,该间隙为读取窗,此时仅能看到1条刻度线,即零刻度线;当吊杆本体4正常受力处于拉伸状态时,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之间的间距增大,可将更多指示刻度线露出,通过读取指示刻度线条数,即可得知吊杆本体4的拉伸程度及受力情况,并可根据指示刻度线可视条数对吊杆本体4承载受力情况进行调整,其中在拉伸过程中,由于支撑环2与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之间留有间隙,不影响吊杆本体4的自然拉伸;当吊杆本体4两端受到挤压或者吊杆本体4受到侧向外力时,第一保护壳体3和第二保护壳体6相互靠近的两端面接触成为整体,同时其由均布在吊杆本体4上十二个支撑环2支撑,能够极大增强吊杆本体4的刚度,抵抗发生弯曲变形的危险,防止刚性吊架失效,保护悬吊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成本低廉,通过在吊杆本体4上增加辅助装置和保护壳体,增加吊杆本体4的刚度,抵御实际运行中非正常受力引发弯曲变形情况,同时在吊杆本体4上设置拉伸指示装置5,配合保护壳体来反映吊杆的实际受力情况,克服了现有刚性吊架承载受力无法监督的情况,减少工作中非正常受力引发变形失效的情况,为刚性吊架的日常监督和调整提供依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