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修缘方法及输出齿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34789发布日期:2020-08-05 01:31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修缘方法及输出齿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起重机输出齿轮修形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起重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修缘方法及输出齿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起重机用的回转减速机一直采用标准的变位齿轮,即根据模数、齿数、压力角、变位系数来计算回转减速机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及齿根圆直径,然后,根据此设计使用标准的齿轮滚刀滚齿成形。理想状态下,该设计符合齿轮啮合的原理,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受制于中心距偏差、回转支撑加工精度、回转支撑齿根圆角大小、回转减速机输出齿轮受力上下不一致等各种因素影响,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与回转支撑存在啮合不正常现象,这种现象往往发生于回转支撑及回转减速机在主机上已经装配好进行调试的状态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缩小啮合间隙调整偏心时,此时,检测中心距及大小齿轮的精度已经不容易实现,需拆解各装配零件重新检测,找出影响齿轮啮合的原因。因此,为了避免起重机开式齿轮传动啮合不正常现象,必须对其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进行修缘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起重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修缘方法及输出齿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起重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修缘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单面减少量,所述单面减少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1-0.12倍;

s2:将输出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减小0.5mm;

s3:对输出齿轮的齿形进行修缘,齿厚方向修缘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02-0.025倍,齿深方向修缘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25-0.3倍。

进一步,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对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及回转支撑齿轮进行校核,保证传动重合度大于1.2。

进一步,所述步骤s1中,修缘后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da,则da=mz+2(1+x)m-ym,其中,m表示输出齿轮的模数,z表示输出齿轮的齿数,x表示输出齿轮的变位系数,y取值为0.2-0.24。

进一步,所述步骤s2以标准输出齿轮的齿根圆直径为修缘基础。

进一步,修缘后输出齿轮的齿根圆直径为df,则df=mz-2(1+0.25-x)m-0.5,其中,m表示输出齿轮的模数,z表示输出齿轮的齿数,x表示输出齿轮的变位系数。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修缘品质检验,使用齿轮检测仪或三坐标检测仪对输出齿轮进行检测,修缘之前输出齿轮的齿廓曲线的齿顶部分与其它部分一致,修缘之后输出齿轮的齿廓曲线的齿顶部分呈现向齿顶中心伸展的曲线。

进一步,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公差检验,使用游标卡尺对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与齿根圆直径进行测量,齿顶圆直径公差、齿根圆直径公差均不大于输出齿轮图样要求的h12级别。

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输出齿轮,采用所述的修缘方法修缘制得。

进一步,齿顶圆直径为da,齿根圆直径为df,且da=mz+2(1+x)m-ym,df=mz-2(1+0.25-x)m-0.5,其中,m表示输出齿轮的模数,z表示输出齿轮的齿数,x表示输出齿轮的变位系数,y取值为0.2-0.2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修缘工艺简便,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既能满足起重机回转减速机在恶劣工况条件下的的扭矩及转速要求,又能防止工作过程中的啮合不正常现象,如啮合时掉落细针铁屑、回转支撑齿轮接近齿根部位出现压痕及毛刺、啮合传动过程出现抖动等现象,工作平稳性及可靠性高,显著提高了回转减速机平均无故障工作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起重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及回转支撑齿轮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1-电机、2-制动器、3-齿圈及行星传动组件、4-轴承座、5-回转支撑齿轮、6-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以下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词,例如“上”“下”“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词是用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创造。

实施例一:

一种起重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修缘方法,修缘之前需要对回转减速机的输出齿轮及回转支撑齿轮进行校核,保证传动重合度大于1.2。

其中,回转减速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回转减速机在主机机架上垂直安装,电机(或液压马达)1通过连接螺栓与制动器2连接,制动器2与齿圈及行星传动组件3连接,齿圈及行星传动组件3与轴承座4连接,轴承座4用连接螺栓固定在主机机架上,输出齿轮6作为回转减速机的输出装置,且输出齿轮6与主机的回转支撑齿轮5啮合传动,保证主机实现回转动。

本实施例中,通过电机输出轴、电机连接止口、连接螺栓与回转减速机的输入套连接,输入套通过一级太阳轮传递至一级行星减速组合,二级太阳轮与一级行星架通过花键固定连接,将扭矩传递至二级行星减速组合,再通过二级行星架上的花键与输出齿轮轴连接,输出齿轮轴与输出齿轮为一体式结构,通过输出齿轮与主机的回转支撑齿轮啮合传动,使回转减速机完成指定动作。

具体修缘方法如下:

s1:确定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单面减少量,所述单面减少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1-0.12倍,也就是说,标准齿顶圆直径减去0.2-0.24倍的齿轮模数即为修缘后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优选的,单面减少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1倍,修缘后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da,则:

da=mz+2(1+x)m-ym,其中,m表示输出齿轮的模数,z表示输出齿轮的齿数,x表示输出齿轮的变位系数,y取值为0.2-0.24。

s2:以标准输出齿轮的齿根圆直径为修缘基础,将输出齿轮的齿根圆直径减小0.5mm。修缘后输出齿轮的齿根圆直径为df,则df=mz-2(1+0.25-x)m-0.5,其中,m表示输出齿轮的模数,z表示输出齿轮的齿数,x表示输出齿轮的变位系数。

s3:对输出齿轮的齿形进行修缘,齿厚方向修缘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02-0.025倍,齿深方向修缘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25-0.3倍。优选的,齿厚方向修缘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02倍,齿深方向修缘量为输出齿轮模数的0.25倍。

此外,所述步骤s3之后还包括修缘品质检验和公差检验,使用齿轮检测仪或三坐标检测仪对输出齿轮进行检测,修缘之前输出齿轮的齿廓曲线的齿顶部分与其它部分一致,修缘之后输出齿轮的齿廓曲线的齿顶部分呈现向齿顶中心伸展的曲线。公差检验时,使用游标卡尺对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与齿根圆直径进行测量,齿顶圆直径公差、齿根圆直径公差均不大于输出齿轮图样要求的h12级别。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不再赘述,不同的是:

传动重合度为1.4时,输出齿轮的模数m=12mm,输出齿轮的齿数z=13,输出齿轮的变位系数x=0.5,则修缘后输出齿轮的齿顶圆直径为189.6mm,齿根圆直径为137.5mm,齿厚方向修缘量为0.24mm,齿深方向修缘量3mm。

修缘后,输出齿轮与回转支撑传动平稳,主机加载调试平稳,调试完成后输出齿轮与回转支撑齿轮的齿面啮合痕迹均匀,痕迹在分度圆附近位置,受力情况良好,齿根部无毛刺,驾驶室无抖动。也就是说,通过本发明修缘后的回转减速机输出齿轮能够与回转支撑齿轮更好的啮合传动,修缘工艺简便,既能满足主机在恶劣工况条件下的的扭矩及转速要求,又能防止工作过程中的啮合不正常现象,如啮合时掉落细针铁屑、回转支撑齿轮接近齿根部位出现压痕及毛刺、啮合传动过程出现抖动等现象,工作平稳性及可靠性高,显著提高了回转减速机平均无故障工作的寿命。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发明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