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2746发布日期:2020-08-07 20:1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套筒式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调流调压控制阀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套筒式控制阀。



背景技术:

调流调压控制阀是实现流量及压力控制的首选阀门,现作为一种成熟产品在全国各地大中城市广泛应用。喷孔式套筒阀利用多束水流中心对撞来减压消能的,从而使下游管道内的水体流态更趋平稳,运行更加安全,目前市场上的多喷孔式控制阀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输送原水在小开度运行时易堵塞;

2、运动部件在阀体内,结构复杂且运行维护困难;

3、稳定性差易卡阻。

中国专利cn1405473a公布了一种多喷孔套筒轴流型控制阀,外阀体的内腔设有复数喷孔的圆形套体,该圆形套体的一端固设在外阀体一端面与法兰盘间,圆形套体的另一端固设一端盖,圆形套体的外表面套有圆形套筒,圆形套筒上设有驱动臂,驱动臂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调节装置控制驱动臂的前后移动,来带动圆形套筒在圆形套体上移动,该结构的缺陷在于带有喷孔的圆形套体是固定件,喷孔一旦堵塞就极容易造成移动件圆形套筒的卡阻,另外,马鞍形的驱动臂通过摆动带动圆形套筒前后移动,这对驱动臂和调节装置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误差大易造成圆形套筒在移动过程中旋转而卡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套筒式控制阀。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套筒式控制阀,包括:

主阀体:为直径不同的两级嵌入式筒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小直径内筒和大直径外筒;

固定锥体:固定安装在主阀体内部的轴线处,形成主阀体环形流道;

侧阀体:为前大后小的阶梯状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前开口部和后直筒部,前开口部通过法兰与外筒后端固接,后直筒部的直流道与主阀体环形流道连通;

外套筒:包括前端流道部和后端封闭部,在前端流道部表面开设有多圈复数的流道孔,所述的前端流道部外套在固定锥体后部,后端封闭部内套在后直筒部,并沿轴线前后往复移动实现流道的开启与闭合;

驱动装置:安装在侧阀体上方,用以驱动外套筒前后往复移动。

所述的流道孔为锥形孔,所述的锥形孔的外直径大于内直径。

所述的固定锥体由相互连接的十字导流筋板和带有直筒边锥体组成,所述的十字导流筋板安装在小直径内筒内部,所述的外套筒前端套设在带有直筒边锥体后部。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电动执行器、y型双伞状齿轮箱以及分别与y型双伞状齿轮箱传动且左右对称设置两套驱动机构,每套驱动机构分别通过推力耳与外套筒连接。

每套驱动机构均由依次传动的万向联轴器、传动杆、伞状齿轮箱和螺杆组件,所述的螺杆组件前端连接推力耳,并通过螺母锁紧。

所述的侧阀体外侧对称设有筋板架,并且在筋板架上设有可移除的限位销,用以限制螺杆组件的行程。

所述的主阀体的大直径外筒的外圆周上开设多个检修口。

在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的外套筒位于开启位置,外套筒的前端流道部位于侧阀体前开口部与固定锥体后部形成的环形流通位置处,水流沿固定锥体与主阀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口进入侧阀体的前开口部后,通过外套筒上的流道孔进入外套筒和后直筒部内。

在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的外套筒位于关闭位置,外套筒的后端封闭部位于侧阀体前开口部与固定锥体后部形成的环形流通位置处,阻断流道。

在阀门处于反冲洗状态时,所述的外套筒位于反冲洗位置,外套筒的前端流道部位于固定锥体与主阀体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口处,后端封闭部与固定锥体后部贴合封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一、传动扭矩轻:本发明通过一个y型双伞状齿轮箱带动位于侧阀体两侧的螺杆组件来直接驱动外套筒的轴向移动来控制喷孔体的流量,螺杆组件仅受很轻的外套筒重力影响且不受水流压力的影响,因此传动扭矩极轻,另外,驱动部件位于侧阀体外部,维护非常简单。

二、流阻损失小、防止气蚀:本发明的外套筒采用锥形孔的设计,与直孔喷射相比流阻损失小,可增加30%的流通能力,另外,锥形孔的孔口与文氏管相似,水流不断加速,直到喷出喷孔,压力恢复在喷孔外发生,气泡破裂发生在水中,完全避免了喷孔的气蚀发生。

三、清理便捷、效率高:当需要进行清理喷孔时,取掉侧阀体左右两边的限位销,电机反转,螺杆推动外套筒向后移动,当喷孔覆盖水流的进口环形口区域时,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反冲洗,另外由于锥形孔设计,在反冲洗时,水流从小口进大口出,因此很容易清洗,反洗所消耗的水量少,效率更高,并且在主阀体上还设置了检修口,以便在大修期不拆卸阀门的情况下清理外套筒上不易冲洗的垃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正常工作时的半剖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外形图。

图3为本发明在反冲洗时的半剖俯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主阀体,2、侧阀体,3、外套筒,4、固定锥体,5、锥形孔,6、推力耳,7、螺栓,8、环形口,9、螺杆组件,10、伞状齿轮箱,11、y型双伞状齿轮箱,12、电动执行器,13、螺母,14、传动杆,15、万向联轴器,16、支架,17、限位销,18、检修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套筒式控制阀,包括主阀体1、侧阀体2、外套筒3和驱动装置,具体有:

主阀体1为带法兰的大小直径两级嵌入式筒状结构,主阀体1的小直径筒体插入到大直径圆筒体内,其内腔设有固定锥体4;外套筒3前部表面设有若干圈复数锥形孔5,且套设在固定锥体4后部;

侧阀体2为两侧带有法兰的阶梯状圆筒体,圆筒体的最小内径与外套筒3的外径配合,侧阀体2套设于外套筒3外部,且侧阀体2与主阀体1用螺栓7固定连接,侧阀体3外侧对称布置筋板架,筋板架上设置有可移除的限位销,来限制螺杆组件的行程,外套筒3左右两侧的推力耳6连接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可沿轴向作往复移动;

固定锥体4由通过布置在主阀体小直径圆筒体内部的十字导流筋板和带有直筒边锥体组成,小直径圆筒体与锥体之间开设的环形口流通面积100%等效于阀门通径。

当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时,水流从固定锥体4前端的环形口8进入,通过堵住或让开外套筒上的锥形孔5来调节流量或压力;

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包括螺杆组件9、伞状齿轮箱10、传动杆组件、y型双伞状齿轮箱11、电动执行器12,螺杆组件9在侧阀体2两侧对称分布,且一端与外套筒3通过螺母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伞状齿轮箱10连接;伞状齿轮箱10对称分布在侧阀体2的两侧,与传动杆组件一端连接;传动杆组件是由传动杆14与万向联轴器15组成,且另一端与y型双伞状齿轮箱11连接;y型双伞状齿轮箱11通过支架16与电动执行器12连接,外套筒3的行程受到侧阀体2外部限位销17的限制。

当需要进行清理喷孔时,如图3所示,取掉左右两边的限位销17,电机反转,螺杆推动外套筒3向前移动,当喷孔覆盖水流的进口环形口8区域时,在高压水流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反冲洗,另外由于锥形孔5外大内小的锥形设计,在反冲洗时,水流从小口进大口出,因此很容易清洗,反洗所消耗的水量少,效率更高。并且,大直径圆筒体的外圆周方向上开设有二到三个检修口18,以便在大修期不拆卸阀门的情况下清理外套筒3锥孔上不易冲洗的垃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