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4520发布日期:2020-12-25 11:5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超声波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钢结构工程检测包括钢结构和特种设备的原材料、焊材、焊接件、紧固件、焊缝、螺栓球节点、涂料等材料和工程的全部规定的试验检测内容。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952531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上侧设有移动座和检测探头,移动座的上端面固定有支撑竖杆,支撑竖杆的顶部侧面连接有顶板;顶板和移动座之间连接有滑杆,滑杆竖直设置,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滑套,检测探头安装在滑套上,移动座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安装有第二滑轮,底座上设有导轨,第二滑轮的外圈上开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卡槽,所述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设备还包括驱动机构和升降机构。

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驱动机构可带动第二滑轮位于导轨上移动,实现检测探头水平方向的移动,升降机构可带动检测探头沿竖直方向移动,使得检测探头可对一片区域内的钢结构焊缝进行检测,导轨的长度决定了检测探头的检测范围,当检测范围较大时,则需要使用到的导轨的长度就较长,当导轨的长度较长时,则导致底座带动导轨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当导轨的长度较短时,则导致整个检测设备不具备较大的检测范围,降低了检测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同时带动检测设备具备较大的检测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背离底板的面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远离调节板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远离第一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调节板上且位于第一调节杆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一调节杆上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两侧固定板上的第一调节轴,所述第二调节杆上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杆上的第二调节轴,所述第一调节轴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第二调节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检测探头沿平行于第二调节轴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调节轴带动第一调节杆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调节轴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调节轴转动带动检测探头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板位于底板上转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将底板固定至钢结构建筑上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件可带动第一调节杆转动,使得第一调节杆带动检测探头移动,第二驱动件可带动第二调节杆转动,使得第二调节杆进一步移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长度决定了检测探头的移动范围,使得检测探头可对一片区域内任意一点检测,当不需要检测时,可带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移动至靠近底板的位置同时移动至重合的状态,减小了整个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同时具备较大的检测范围;第三驱动件可带动检测探头转动,从而使得在不调节底板方位的前提下,带动检测探头变换朝向,使得检测探头可朝向不同位置的钢结构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设备的适用性;固定件可将底板固定至不同高度的钢结构建筑上,从而使得检测设备可位于不同高度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设备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轴一端上的第一涡轮,所述调节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啮合的第一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一调节杆转动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蜗杆带动第一涡轮转动,从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采用第一蜗杆驱动第一涡轮的方式具有自锁功能,可带动第一调节杆移动至任意位置自动固定,从而使得检测探头移动至任意移动后的位置固定,并且可带动第一调节杆完成360°的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探头的检测范围。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二调节轴一端上的第二涡轮,所述第一调节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啮合的第二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第二调节杆转动时,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蜗杆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蜗杆带动第二涡轮转动,从而带动检测探头移动,采用第二蜗杆驱动第二涡轮的方式具有自锁功能,可带动第二调节杆移动至任意位置自动固定,从而使得检测探头移动至任意移动后的位置固定,并且可带动第二调节杆完成360°的转动,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探头的检测范围。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朝向底板的面上且位于调节板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远离调节板的端部穿设且转动连接于底板上,所述第三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的第一链轮,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绕设有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二链轮转动,使得第二链轮带动链条传动,此时链条可带动第一链轮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链轮带动转动轴转动,使得转动轴带动调节板转动,调节板可带动检测探头转动。采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的设置,可适用于较为复杂的环境,并且具有较好的传动效果。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周向边缘朝向底板所在的位置延伸设置有翻边,所述底板上沿转动轴的周向位置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翻边远离调节板的边缘设置有滑动连接于密封槽内的滑动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可对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起到罩设的效果,防止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暴露在外生锈,滑动条和密封槽的设置可对翻边和底板之间的间隙起到进一步的密封效果,从而进一步防止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生锈。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轴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杆和插接且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内的第一移动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杆位于第一固定杆内移动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二调节轴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杆和插接且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杆内的第二移动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移动杆位于第二固定杆内移动的第五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驱动件可带动第一移动杆位于第一固定杆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一调节杆的长度,使得第一调节杆可进一步带动检测探头移动,从而提高了检测探头的检测范围,并且当不需要使用检测探头时,可带动第一调节杆缩短至最短状态,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第五驱动件可带动第二移动杆位于第二固定杆内移动,从而调节第二调节杆的长度,使得第二调节杆可进一步带动检测探头移动,从而提高了检测探头的检测范围,并且当不需要使用检测探头时,可带动第二调节杆缩短至最短状态,从而进一步减小了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

优选的,所述第四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杆外壁上的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移动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端部朝向远离第一移动杆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驱动板,所述第一电缸的驱动端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电缸带动第一移动杆位于第一固定杆内移动的方式,将第一电缸接通至电源内即可完成对第一调节杆长度的调节,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优选的,所述第五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杆外壁上的第二电缸,所述第二移动杆远离第二固定杆的端部朝向远离第二移动杆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驱动板,所述第二电缸的驱动端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电缸带动第二移动杆位于第二固定杆内移动的方式,将第二电缸接通至电源内即可完成对第二调节杆长度的调节,其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四周边缘沿底板边缘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其中一个所述滑槽内同时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两侧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外的端部朝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连接杆,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两侧连接杆相对的面上且位于连接杆远离底板的端部的电磁铁,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可拆卸连接至滑槽内任意位置的连接件,所述连接杆和电磁铁的宽度均小于滑槽开口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铁吸附至钢结构建筑上,使得电磁铁可带动整个检测设备固定至钢结构建筑上,采用电磁铁固定的方式,其结构简单,可适用于不同位置的钢结构建筑的固定;连接件的设置可将滑块固定至任意滑槽内任意位置,从而使得检测探头对不同位置的钢结构检测,同时可带动两侧电磁铁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结构建筑上,进一步提高了固定件的适用性;当不需要使用电磁铁时,将连接杆带动电磁铁置于滑槽内,减小了整个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滑块均呈空心设置,空心的连接杆和空心的滑块之间呈相互连通设置,所述连接件包括位于空心的连接杆和空心的滑块内且呈相对设置的弹性杆,两侧所述弹性杆上均设置有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滑块上的固定块和穿设且滑动连接于连接杆上的按压杆,两侧所述弹性杆位于连接杆内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空心的连接杆的内壁上,两侧所述弹性杆位于滑块内的端部设置为自由端,所述滑槽相对的面上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弹性杆处于自然状态时、固定块抵抗弹性杆的弹力卡接至凹槽内,所述凹槽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固定块与多边形的凹槽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杆处于自然状态时、固定块抵抗弹性杆的弹力卡接至凹槽内,从而使得固定块将连接杆固定至滑槽内,当需要将连接杆带动滑块位于滑槽内取出时,操作人员双指按压两侧按压杆,使得按压杆带动弹性杆变形,此时弹性杆可带动固定块位于凹槽内移出,从而使得连接杆带动滑块取出,可被用于固定至任意滑槽内的任意位置,固定方式方便简单,提高了安装人员的安装效率;因凹槽和固定块呈多边形设置,使得连接杆可被固定至任意角度,从而使得两侧电磁铁可适用于异形的钢结构建筑,进一步提高了连接件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驱动件可带动第一调节杆转动,使得第一调节杆带动检测探头移动,第二驱动件可带动第二调节杆转动,使得第二调节杆进一步移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长度决定了检测探头的移动范围,使得检测探头可对一片区域内任意一点检测,当不需要检测时,可带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移动至靠近底板的位置同时移动至重合的状态,减小了整个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同时具备较大的检测范围;第三驱动件可带动检测探头转动,从而使得在不调节底板方位的前提下,带动检测探头变换朝向,使得检测探头可朝向不同位置的钢结构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设备的适用性;固定件可将底板固定至不同高度的钢结构建筑上,从而使得检测设备可位于不同高度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了检测设备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密封槽和滑动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弹性杆、固定块和按压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调节板;111、固定板;112、转动轴;113、第一链轮;114、第三电机;115、第二链轮;116、链条;117、翻边;118、密封槽;119、滑动条;12、第一调节杆;121、第一调节轴;122、第一涡轮;123、第一蜗杆;124、第一电机;125、第一固定杆;126、第一移动杆;127、第一电缸;128、第一驱动板;13、第二调节杆;131、第二调节轴;132、第二涡轮;133、第二蜗杆;134、第二电机;135、第二固定杆;136、第二移动杆;137、第二电缸;138、第二驱动板;14、检测探头;15、滑槽;151、滑块;152、连接杆;153、电磁铁;154、弹性杆;155、固定块;156、按压杆;157、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结合图1和图3,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上转动连接有调节板11,调节板11朝向底板1的面上且位于调节板11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转动轴112,转动轴112远离调节板11的端部穿设且转动连接于底板1上,调节板11背离底板1的面上设置有第一调节杆12,第一调节杆12远离调节板11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调节杆13,第二调节杆13远离第一调节杆12的端部设置有检测探头14。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带动第一调节杆12转动,使得第一调节杆12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在调节板11上且位于第一调节杆12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111,第一调节杆12上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两侧固定板111上的第一调节轴121;调节板1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调节轴121带动第一调节杆12转动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一调节轴121一端上的第一涡轮122,调节板1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24,第一电机124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涡轮122啮合的第一蜗杆123;第一电机124可带动第一蜗杆123转动,使得第一蜗杆123带动第一涡轮122转动,从而使得第一涡轮122带动第一调节轴121转动,使得第一调节轴121带动第一调节杆12转动,第一调节杆12可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对一片区域内的某一点进行钢结构检测。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带动第二调节杆13转动,使得第二调节杆13进一步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在第二调节杆13上固定设置有穿设且转动连接于第一调节杆12上的第二调节轴131,第一调节轴12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调节轴131转动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的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第二调节轴131一端上的第二涡轮132,第一调节轴121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34,第二电机134的驱动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二涡轮132啮合的第二蜗杆133;第二电机134可带动第二蜗杆133转动,使得第二蜗杆133带动第二涡轮13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调节杆13转动,第二调节杆13可带动检测探头14进一步移动,使得检测探头14可对一片区域内任意一定进行钢结构检测。

结合图1和图2,为了提高检测探头14的移动范围,将第一调节轴121的长度方向沿平行于第二调节轴131的长度方向设置,检测探头14沿平行于第二调节轴131的长度方向设置。

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第一调节杆12的长度,使得第一调节杆12可带动检测探头14进一步移动,将第一调节轴121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杆125和插接且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杆125内的第一移动杆126,第一调节轴121位于第一固定杆125远离第一移动杆126的端部,第二调节轴131位于第一移动杆126远离底板1的端部,第一固定杆12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杆126位于第一固定杆125内移动的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杆125外壁上的第一电缸127,第一移动杆126远离第一固定杆125的端部朝向远离第一移动杆126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一驱动板128,第一电缸127的驱动端固定设置在第一驱动板128上。

第一电缸127可带动第一驱动板128移动,使得第一驱动板128带动第一移动杆126位于第一固定杆125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调节杆13进一步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检测探头14的检测范围。

结合图1和图2,为了调节第二调节杆13的长度,使得第二调节杆13可带动检测探头14进一步移动,将第二调节轴131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包括第二固定杆135和插接且滑动连接于第二固定杆135内的第二移动杆136,第二固定杆135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移动杆136位于第二固定杆135内移动的第五驱动件,第五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固定杆135外壁上的第二电缸137,第二移动杆136远离第二固定杆135的端部朝向远离第二移动杆136的方向延伸设置有第二驱动板138,第二电缸137的驱动端固定设置在第二驱动板138上。

第二电缸137可带动第二驱动板138移动,使得第二驱动板138带动第二移动杆136位于第二固定杆135内移动,从而使得第二调节杆13进一步带动检测探头14移动,从而进一步增大了检测探头14的检测范围。

结合图1和图3,为了驱动调节板11带动转动轴112位于底板1上转动,在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板11位于底板1上转动的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包括套设且固定连接于转动轴112上的第一链轮113,底板1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114,第三电机114的驱动端上套设且固定连接有第二链轮115,第一链轮113和第二链轮115上绕设有链条116;第三电机114可带动第二链轮115转动,使得第二链轮115带动链条116传动,从而使得链条116带动第一链轮113转动,使得第一链轮113可带动转动轴112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112带动调节板11转动,使得检测探头14可朝向不同的方向进行检测。

如图3所示,为了防止第一链轮113、第二链轮115和链条116暴露在外生锈,在调节板11的周向边缘朝向底板1所在的位置延伸设置有翻边117,底板1上沿转动轴112的周向位置开设有环形的密封槽118,翻边117远离调节板11的边缘设置有滑动连接于密封槽118内的滑动条119;调节板11转动时可带动滑动条119位于密封槽118内转动,使得调节板11和翻边117可对第一链轮113、第二链轮115和链条116起到罩设的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滑动条119和密封槽118对翻边117和底板1之间的密封效果,将密封槽118的横截面设置为“t”形,将滑动条119与“t”形的密封槽118配合设置。

结合图1和图3,为了将底板1固定至钢结构建筑上,使得底板1可带动检测设备位于不同高度进行检测,在底板1上设置有用于将底板1固定至钢结构建筑上的固定件。

结合图3和图4,底板1的四周边缘沿底板1边缘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滑槽15,其中一个滑槽15内同时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151,两侧滑块151位于滑槽15外的端部朝向远离底板1的方向延伸设置有连接杆152,固定件包括位于两侧连接杆152相对的面上且位于连接杆152远离底板1的端部的电磁铁153;通过带动两侧连接杆152上的电磁铁153吸附至钢结构建筑例如钢柱相背离的两个面上,使得电磁铁153通过磁力吸附至钢结构建筑上,完成对检测设备的固定。

结合图3和图4,为了在不需要使用电磁铁153时将连接杆152带动电磁铁153隐藏至滑槽15内,将连接杆152和电磁铁153的宽度均小于滑槽15开口的宽度。

结合图3和图4,为了便于将滑块151位于滑槽15内移出,在滑块151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151可拆卸连接至滑槽15内任意位置的连接件,将滑槽15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将滑块151与“u”形的滑槽15配合设置。

结合图3和图4,连接杆152和滑块151均呈空心设置,空心的连接杆152和空心的滑块151之间呈相互连通设置,连接件包括位于空心的连接杆152和空心的滑块151内且呈相对设置的弹性杆154,两侧弹性杆154上均设置有穿设且滑动连接于滑块151上的固定块155和穿设且滑动连接于连接杆152上的按压杆156,两侧弹性杆154位于连接杆152内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空心的连接杆152的内壁上,两侧弹性杆154位于滑块151内的端部设置为自由端,滑槽15相对的面上沿滑槽15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凹槽157。

弹性杆154处于自然状态时、固定块155抵抗弹性杆154的弹力卡接至凹槽157内,当需要将滑块151位于滑槽15内取出,从而调节连接杆152的数量和位置时,操作人员通过双指按压按压杆156,使得按压杆156带动弹性杆154变形,此时弹性杆154可带动固定块155位于凹槽157内移出,从而使得滑块151位于滑槽15内脱离,便于调节滑块151的位置以及滑块151的数量,使得底板1可固定至不同位置的钢结构建筑上。

结合图3和图4,为了调节两侧连接杆152之间的夹角,使得连接杆152可适用于异形的钢结构建筑,从而进一步提高对整个检测设备的固定效果,将凹槽157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固定块155与多边形的凹槽157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将凹槽157的横截面呈五边形设置,将固定块155设置为与五边形的凹槽157配合的五边形,通过带动固定块155转动,使得固定块155以不同的方向卡接至凹槽157内,便于调节连接杆152的方位。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钢结构检测设备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通过按压按压杆156带动固定块155位于凹槽157内脱离,调节连接杆152的数量和位置,从而使得电磁铁153可吸附至钢结构建筑上,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24带动第一蜗杆123转动,使得第一蜗杆123带动第一调节轴121转动,第一调节轴121可带动第一调节杆12转动,同时通过第二电机134带动第二蜗杆133转动,使得第二蜗杆133带动第二调节轴131转动,第二调节轴131可带动第二调节杆13转动,第一电缸127可带动第一移动杆126位于第一固定杆125内移动,同时第二电缸137可带动第二移动杆136位于第二固定杆135内移动,从而调节检测探头14的位置,使得检测探头14可对钢结构建筑上的焊缝进行检测,同时可通过第三电机114带动转动轴112转动,使得转动轴112带动调节板11转动,从而使得调节板11带动检测探头14转动,使得检测探头14可对不同位置的焊缝进行检测,底板1的面积较小,减小了整个检测设备的空间占用,同时第一调节杆12和第二调节杆13具备较大的检测范围,提高了整个检测设备的检测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