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1330发布日期:2021-01-15 13:5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激光雷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有动力、可控制、能携带多种设备执行多种任务,具有固定翼、单旋翼、多旋翼等多种机型结构的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机通过搭载多种载荷,可实现南极科研考察、航空摄影、地面灾害评估、航空测绘、交通监视、公共安全、消防救援、人工增雨、喷洒农药等多方面应用。对于大载荷无人机,其应用的工程领域常常使无人机需要承受较大的振动工况响应,而振动响应剧烈会影响可携带载荷的工作性能,因此,需要通过减震装置连接无人机和载荷。

现有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时,接收天线只能安装于无人机上部表面,而激光雷达通过减震装置安装于无人机下部位置,这就导致激光雷达的卫星接收天线与激光雷达本身不是刚性连接,他们的相对位置关系,会因为减震装置的减震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导致激光雷达的外部标定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能使激光雷达的卫星接收天线与激光雷达本身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提高无人机用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接收天线、激光雷达和减震连接机构;所述接收天线安装在所述减震板的顶部,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减震板的底部;所述减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减震板上,连接所述减震板和无人机的机架侧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接收天线安装在减震板的顶部,将激光雷达安装在减震板的底部,保证激光雷达与接收天线刚性连接,从而保证激光雷达设备的外部参数始终保持固定不变,提高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减震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机架夹具;所述机架夹具均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下夹板安装在所述上夹块的底部,所述上夹块和所述下夹块之间开设有夹持槽;

两个所述机架侧梁分别位于所述减震板相对的两侧,所述机架夹具也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减震板底部相对的两侧;所述夹持槽分别夹持同一侧的所述机架侧梁。

进一步,所述减震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垂直于所述机架侧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所述机架夹具。

进一步,所述上夹块均通过一减震垫连接所述减震板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凸出的固定部;所述上夹块中空并且顶部开口,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上夹块内部;所述上夹块顶部安装有端盖,所述减震垫顶部穿过所述端盖。

进一步,所述接收天线通过至少三个第一六角柱连接所述减震板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减震板底部安装有机载快拆,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机载快拆上。

进一步,所述机载快拆通过至少三个第二六角柱连接所述减震板的底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b-b处的截面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减震板,2、接收天线,3、机载快拆,41、上夹块,42、下夹块,43、夹持槽,44、端盖,45、减震垫,451、固定部,46、固定杆,5、第一三角柱,6、第二三角柱,7、机架侧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1、接收天线2、激光雷达(图中未示出)和减震连接机构4。

接收天线2用于接收激光雷达所需数据,通过至少三个第一三角柱5安装在减震板1的顶部,以保证接收天线2和减震板1刚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接收天线2是gnss天线(gps/glonass兼容天线),由天线罩、微带辐射器、底板和高频输出插座等部分组成,结构简单、体积小。并且gnss天线为微带形式,方向图基本实现了半球形辐射。

减震板1的底部通过至少三个第二三角柱6安装有机载快拆3,并且激光雷达安装在机载快拆3上,保证了激光雷达和减震板1的刚性连接。机载快拆3在固定牢固激光雷达的前提下,使激光雷达便于安装拆卸及更换。机载快拆3可以选用多种结构,由于和本发明达成的技术效果无关,在此不做限制。

减震连接机构用于连接减震板1和减震板1相对两侧的无人机的机架侧梁7,用于将整个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并且减震连接机构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减震连接机构包括四个机架夹具,四个机架夹具分别对称地安装在减震板1底部相对的两侧,即每侧安装有两个机架夹具,用于夹持同一侧的机架侧梁7。每个夹持夹具均包括上夹块41和下夹块42,下夹块42安装在上夹块41的底部,并且上夹块41和下夹块42之间均开设有夹持槽43。机架侧梁7分别被夹持在同一侧的两个夹持槽43中。

如图3所示,上夹块41为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并且上夹块41顶部安装有端盖44。上夹块41通过一减震垫45安装在减震板1的底部,减震垫45上设置有凸出的固定部451。减震垫45的顶部穿过端盖44并固定在减震板1上,底部固定在上夹块41的底部,使固定部451固定在上夹块41的内部,端盖44可有效防止减震垫45从上夹块41内脱出,以保证挂载的激光雷达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减震垫45是柔性硅胶减震垫,单个可载重范围达1.2至2kg,可隔振频率范围达30至60hz,符合as-900hl、as-300hl的载重范围,同时可有效隔绝无人机带来的震动,保证激光雷达输出高质量的点云数据。

减震连接机构还包括两个固定杆46,减震板1每侧的两个机架夹具分别和固定杆46一一对应。固定杆46均垂直于机架侧梁,两端分别一体连接减震板1两侧对应的机架夹具的上夹块41,用于连接两侧的机架夹具,提高减震连接机构的强度。

本发明通过将接收天线2安装在减震板1的顶部,将激光雷达安装在减震板1的底部,保证激光雷达与接收天线2刚性连接,从而保证激光雷达设备的外部参数始终保持固定不变,提高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并通过减震连接机构有效隔绝无人机带来的震动,保证激光雷达输出高质量的点云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板、接收天线、激光雷达和减震连接机构;所述接收天线安装在所述减震板的顶部,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减震板的底部;所述减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减震板上,连接所述减震板和无人机的机架侧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机架夹具;所述机架夹具均包括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下夹板安装在所述上夹块的底部,所述上夹块和所述下夹块之间开设有夹持槽;

两个所述机架侧梁分别位于所述减震板相对的两侧,所述机架夹具也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减震板底部相对的两侧;所述夹持槽分别夹持同一侧的所述机架侧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垂直于所述机架侧梁,两端分别连接两侧的所述机架夹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块均通过一减震垫连接所述减震板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垫上设置有凸出的固定部;所述上夹块中空并且顶部开口,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所述上夹块内部;所述上夹块顶部安装有端盖,所述减震垫顶部穿过所述端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天线通过至少三个第一六角柱连接所述减震板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底部安装有机载快拆,所述激光雷达安装在所述机载快拆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快拆通过至少三个第二六角柱连接所述减震板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激光雷达减震装置,包括减震板、接收天线、机载快拆和减震连接机构;所述接收天线安装在所述减震板的顶部,所述机载快拆安装在所述减震板的底部;所述减震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减震板上,连接所述减震板和无人机的机架侧梁;本发明通过将接收天线安装在减震板的顶部,将机载快拆安装在减震板的底部,保证激光雷达与接收天线刚性连接,从而保证激光雷达设备的外部参数始终保持固定不变,提高激光雷达的测量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刚;陈林;王景遥;熊雄;刘健龙;林晓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珞珈新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1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