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及应用其的叉车脚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2429发布日期:2020-09-08 14:26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及应用其的叉车脚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制动器领域,具体涉及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及应用其的叉车脚刹系统。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俗称刹车、闸。制动器主要由制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等组成,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行车制动器中,行车制动(脚刹),便于在前进的过程中减速或停车,在运行或变幅等机构中,制动器能够让机构平稳的停止在需要的位置。

申请号为cn201010295602.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行驻一体叉车制动器,包括底板、制动鼓、制动分泵、制动蹄,镰刀形手制动拉杆与制动蹄ii用销间隙配合,销头部用卡簧卡牢,限制手制动拉杆与制动蹄ii上下之间间隙,拱桥形手制动推杆一端与制动蹄i用销间隙配合,端面垫入弹簧垫片,以消除销连接手制动推杆与制动蹄i上下方向间隙。集行车与驻车为一体,同时具配间隙自动调整功能。

然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动器整体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在叉车上使用时,经常容易损坏,零部件更换麻烦,费时费力,安装和维修均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及应用其的叉车脚刹系统,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并分别与制动蹄两端相连的制动分泵及调节器,制动蹄两端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和拉簧,将整体结构简化,节约制造成本,通过将该前轮液压制动结构与脚制动机构相连,由脚踩动作控制制动蹄外撑制动,制动距离短、稳定性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动器结构复杂、易损坏且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包括制动器底板、制动分泵、制动蹄、摩擦片及调节器,所述制动蹄的一端与所述制动分泵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器相连,所述摩擦片与所述制动蹄的外侧抵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蹄包括左制动蹄及右制动蹄,所述左制动蹄及右制动蹄与所述制动分泵连接的一端分别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制动器底板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器底板上设置有销轴,所述左制动蹄及右制动蹄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挂钩在所述销轴及安装孔上。

作为优选,所述左制动蹄及右制动蹄与所述调节器连接的一端通过拉簧相互连接,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挂钩在所述安装孔上。

叉车脚刹系统,包括设置在叉车驾驶室内的脚制动机构及对称设置在叉车前端两侧的承重轮,还包括上述方案任一项所述的前轮液压制动结构,该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承重轮上,所述脚制动机构通过油管与所述制动分泵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脚制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叉车上的脚制动支座、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脚制动支座上的制动踏板件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脚制动支座上的油泵,所述油泵的伸缩端与所述制动踏板件相连,所述油管与所述油泵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踏板件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脚制动支座上的轴套以及与所述轴套固定连接的踏板杆。

作为优选,所述油泵包括泵体及伸缩杆,所述轴套上固定连接有泵杆挂板,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泵杆挂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油泵通过胶管连接有制动油壶。

作为优选,所述踏板杆与所述脚制动支座之间连接有回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底板上并分别与制动蹄两端相连的制动分泵及调节器,制动蹄两端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和拉簧,调节器可调节侧向间隙,将制动器整体结构简化,节约制造成本,且连接方式优化,使用损坏率低;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叉车承重轮上安装该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并与脚制动机构相连,可通过脚踩动作控制制动分泵,进而驱动制动蹄外撑制动,制动距离短,有效防止溜坡,稳定性及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结构简化、节约制造成本、降低损坏率、制动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叉车制动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轮液压制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脚制动机构及承重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轮液压制动结构与承重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脚制动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脚制动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包括制动器底板1、制动分泵2、制动蹄3、摩擦片4及调节器5,所述制动蹄3的一端与所述制动分泵2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器5相连,所述摩擦片4与所述制动蹄3的外侧抵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底板1上设置分别与制动蹄3两端相连的制动分泵2及调节器5,并在制动蹄两端分别连接有复位弹簧33和拉簧6,调节器5的设置可调节侧向间隙。将制动器整体结构简化,节约制造成本,且连接方式优化,使得损坏率大大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蹄3包括左制动蹄31及右制动蹄32,所述左制动蹄31及右制动蹄32与所述制动分泵2连接的一端分别通过复位弹簧33与所述制动器底板1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器底板1上设置有销轴11,所述左制动蹄31及右制动蹄32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30,所述复位弹簧33的两端分别挂钩在所述销轴11及安装孔30上。

作为优选,所述左制动蹄31及右制动蹄32与所述调节器5连接的一端通过拉簧6相互连接,所述拉簧6的两端分别挂钩在所述安装孔30上。

实施例二

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3所示,叉车脚刹系统,包括设置在叉车驾驶室内的脚制动机构7及对称设置在叉车前端两侧的承重轮8,还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前轮液压制动结构,该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分别安装在所述承重轮8上,所述脚制动机构7通过油管21与所述制动分泵2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叉车承重轮8上安装该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并与脚制动机构7相连,可通过脚踩动作控制制动分泵2工作将制动蹄31向外撑开将承重轮8抱死,进行制动,制动距离短,有效防止溜坡,稳定性及安全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前轮液压制动结构安装在所述承重轮8的侧部,且其摩擦片4与承重轮8的轮子内圆面相抵触连接;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油管安装孔,所述油管21穿过该安装孔与制动分泵2相连。

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脚制动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叉车上的脚制动支座71、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脚制动支座71上的制动踏板件72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脚制动支座71上的油泵73,所述油泵73的伸缩端与所述制动踏板件72相连,所述油管21与所述油泵73相连。

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所述制动踏板件72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脚制动支座71上的轴套721以及与所述轴套721固定连接的踏板杆722。

作为优选,所述油泵73包括泵体731及伸缩杆732,所述轴套721上固定连接有泵杆挂板723,所述伸缩杆732的端部与所述泵杆挂板723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油泵73通过胶管连接有制动油壶74。所述制动油壶74给油泵73供油。

作为优选,所述踏板杆722与所述脚制动支座71之间连接有回复弹簧724。

工作过程:

工作时,操作者脚踩踏板杆722带动轴套721绕脚制动支座71转动,进一步带动油泵73的伸缩杆732伸缩,将泵体731中的油通过油管21泵入制动分泵2中,再由制动分泵2驱动制动蹄3外扩将承重轮8抱死,通过制动蹄3的外撑动作完成制动,制动距离短,稳定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