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舵机齿轮离合结构以及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9672发布日期:2020-09-23 01:5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舵机齿轮离合结构以及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舵机齿轮离合结构以及舵机。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中,电机的输出动力通过减速齿轮组变成低转速高扭矩并传递至动力齿轮。而往往动力齿轮内侧壁的凹槽之间的连接处形状尖锐,导致舵机输出轴遭外力堵转时,动力齿轮内侧壁因受力不均带来过大的摩擦损耗,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使用寿命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以及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舵机齿轮离合结构,包括:

舵机输出轴;

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外的动力齿轮;以及

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与动力齿轮之间,且与所述舵机输出轴同轴转动的弹性离合构件;

其中,所述动力齿轮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部,相邻的第一凹槽部之间设有第一弧形凸起部,所述弹性离合构件上设有与所述动力齿轮内侧壁选择性联动的多个啮合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舵机齿轮离合结构,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弧形的曲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的弧形的曲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舵机齿轮离合结构,所述弹性离合构件包括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外的套筒部以及设于所述套筒部内侧的多个连接部;

其中,所述套筒部的外侧为圆形,所述多个连接部与所述舵机输出轴相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舵机齿轮离合结构,所述多个连接部在所述套筒部内侧沿周向均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舵机齿轮离合结构,所述多个啮合部在所述套筒部的外侧周向均匀设置,且单个啮合部与单个连接部错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舵机齿轮离合结构,所述啮合部包括三个连续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啮合的第二弧形凸起部,相邻的第二弧形凸起部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啮合的第二凹槽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舵机齿轮离合结构,所述啮合部的个数至少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又提出一种舵机齿轮离合结构,包括:

舵机输出轴;

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外的动力齿轮;以及

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与动力齿轮之间,且与所述舵机输出轴同轴转动的弹性离合构件;

其中,所述动力齿轮内侧壁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部,相邻的第一凹槽部之间设有第一弧形凸起部,所述弹性离合构件上设有与所述动力齿轮内侧壁选择性联动的多个啮合部。

所述第一凹槽部的弧形的曲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的弧形的曲率。

所述弹性离合构件包括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外的套筒部以及设于所述套筒部内侧的多个连接部。

其中,所述套筒部的外侧为圆形,所述多个连接部与所述舵机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多个连接部在所述套筒部内侧沿周向均匀设置。

所述多个啮合部在所述套筒部的外侧周向均匀设置,且单个啮合部与单个连接部错开设置。

所述啮合部包括三个连续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啮合的第二弧形凸起部,相邻的第二弧形凸起部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啮合的第二凹槽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舵机,包括所述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由于在动力齿轮内侧壁的相邻的第一凹槽部之间设置第一弧形部,所述动力齿轮内侧壁与所述多个啮合部摩擦时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弧形区域过渡,减小动力齿轮与弹性离合构件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齿轮的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离合构件的实施例一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离合构件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100-舵机齿轮离合结构;10-舵机输出轴;20-动力齿轮;30-弹性离合构件;21-第一凹槽部;22-第一弧形凸起部;31-啮合部;32-套筒部;33-连接部;311-第二弧形凸起部;312-第二凹槽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舵机齿轮离合结构100,包括:

舵机输出轴10;

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10外的动力齿轮20;以及

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10与动力齿轮20之间,且与所述舵机输出轴10同轴转动的弹性离合构件30;

其中,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凹槽部21,相邻的第一凹槽部21之间设有第一弧形凸起部22,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上设有与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选择性联动的多个啮合部31。

在传统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中,电机的输出动力通过减速齿轮组变成低转速高扭矩并传递至动力齿轮。往往动力齿轮内侧壁的凹槽之间的连接处形状尖锐,例如将动力齿轮内侧壁的凹槽设置成c字型或者倒v字型。这样在舵机输出轴发生堵转时,所述动力齿轮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发生打滑,所述动力齿轮上凹槽之间的尖锐的连接处与弹性离合构件发生较的严重摩擦损耗,降低舵机齿轮离合结构的使用寿命。

而在舵机输出轴10遭到外力堵转时,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上的多个啮合部31啮合,由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具有弹性,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进行一定的弹性形变,导致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的第一凹槽部21以及第一弧形凸起部22与啮合的所述多个啮合部31发生相对转动(即所述动力齿轮20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发生打滑),所述动力齿轮20转动而所述舵机输出轴10不动。由于在动力齿轮20内侧壁的相邻的第一凹槽部21之间设置第一弧形部22,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与所述多个啮合部31摩擦时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部22的弧形区域过渡,减小动力齿轮20与弹性离合构件30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凹槽部21的弧形的曲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22的弧形的曲率。由于所述第一凹槽部21用于在动力齿轮20转动时带动弹性离合构件30一同转动,所述第一凹槽部21需要更好地卡住弹性离合构件30从而与舵机输出轴10联动。因此需要较大的曲率(即第一凹槽部21的弯曲程度更大)。

而第一弧形凸起部22用于所述动力齿轮20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发生打滑,为了所述动力齿轮20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发生打滑更加容易,所以第一弧形凸起部22需要较小的曲率(即第一弧形凸起部22的弯曲程度小)。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部21的弧形的曲率大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22的弧形的曲率,有利于提高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与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离合的效果,减小动力齿轮20与弹性离合构件30的摩擦损耗。

请参照图5,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包括设于所述舵机输出轴10外的套筒部32以及设于所述套筒部32内侧的多个连接部33;

其中,所述套筒部32的外侧为圆形,所述多个连接部33与所述舵机输出轴10相连接。具体地,所述舵机输出轴10与多个连接部33可通过一体成型,螺接等方式连接,只要将舵机输出轴10与弹性离合构件30达到相对固定的效果即可。

通过将所述套筒部32的外侧为圆形。防止所述动力齿轮20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发生打滑时,所述连接部33周向的两侧因所述啮合部31朝向所述舵机输出轴10的轴心发生弹性形变而断裂,延长弹性离合构件30的寿命。

进一步地,为了舵机输出轴10与弹性离合构件30连接的结构稳定性更强,所述多个连接部33在所述套筒部32内侧沿周向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啮合部31在所述套筒部32的外侧周向均匀设置,且单个啮合部31与单个连接部33错开设置,有利于所述动力齿轮20与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发生打滑时,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受力均匀,使得啮合部31更易发生弹性形变。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加强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与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联动的效果,所述啮合部31的个数至少为两个。但所述啮合部31数量越多,所述动力齿轮20的摩擦损耗也越大。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啮合部31为两个,相对设置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的径向相对两侧。

请参照图4,优选地,所述啮合部31包括三个连续设置且与所述第一凹槽部21啮合的第二弧形凸起部311,相邻的第二弧形凸起部311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22啮合的第二凹槽部312。有利于在提高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与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联动的效果,以及提高所述所述弹性离合构件30与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打滑的顺畅性。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啮合部31上第二弧形凸起部311和第二凹槽部312也设置为其他数量。例如,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311的数量为一个,不设置所述第二凹槽部312;或者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31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311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凹槽部312;或者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311的数量设置为四个,相邻的第二弧形凸起部311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凹槽部312,共设置三个第二凹槽部312。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只是一个较优的实施方式,不应被视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由于在动力齿轮20内侧壁的相邻的第一凹槽部21之间设置第一弧形部22,所述动力齿轮20内侧壁与所述多个啮合部31摩擦时通过所述第一弧形部22的弧形区域过渡,减小动力齿轮20与弹性离合构件30的摩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舵机,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舵机,采用了上述的舵机齿轮离合结构100,能够有效的对减速齿轮组、电机及动力齿轮20进行保护,能够有效降低堵转等情况对舵机的损坏,提高舵机的使用寿命。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