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厂蒸汽管道的弹簧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0667发布日期:2021-02-18 21:1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厂蒸汽管道的弹簧限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动力管道支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厂蒸汽管道的弹簧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电厂蒸汽管道一般均属于gd1级,即设计压力大于等于6.3mpa,或者设计温度大于等于400℃的管道,因此,电厂蒸汽管道需要进行管道的应力分析等计算。但由于电厂蒸汽管道的参数很高,导致水平蒸汽管道的轴向位移、推力很大。尤其在弹簧支吊架后的位移较大,轴向位移和推力将导致下一支吊点、设备端口处力和力矩超出厂家设计要求,同时产生的位移,会引起管道震动,影响了整个管系的稳定性,增加了管系运行的危险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厂蒸汽管道的弹簧限位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能够满足电厂蒸汽管道的荷载和位移需求,且能够有效地限制了蒸汽管道因热位移作用产生的水平位移,提高了蒸汽管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用于电厂蒸汽管道的弹簧限位装置,包括套设在蒸汽管道外侧的夹式管夹、安装在夹式管夹下方的纵向限位机构、安装在纵向限位机构底部的连接板一、安装在连接板一上的横向限位机构和安装在连接板一下方的支撑机构;所述纵向限位机构采用弹簧组件;所述横向限位机构包括分布设置在夹式管夹两侧的两块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下端安装在连接板一的顶部且限位挡板与夹式管夹之间有位移间隙。
[0006]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连接板一下方的无缝钢管、安装在无缝钢管下方的连接板二和安装在连接板二下方的构筑梁;所述无缝钢管的下端外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的底部与连接板二的顶部相连,固定挡板的内侧壁与无缝钢管的外侧壁相连。
[0007]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均采用钢板。
[0008]
进一步的,所述构筑梁为钢梁或预置埋件的混凝土梁。
[0009]
进一步的,所述位移间隙为1~2mm。
[0010]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依次焊接相连的连接板一、无缝钢管、连接板二和构筑梁,能够满足电厂蒸汽管道的荷载需要;通过在夹式管夹下方设置弹簧组件,既能够满足电厂蒸汽管道的纵向的位移需求,又能够对电厂蒸汽管道的纵向位移进行限位;通过在夹式管夹的两侧设置两块限位挡板,并在限位挡板与夹式管夹之间预留一定的位移间隙,能够对电厂蒸汽管道横向的位移需求,又能够对电厂蒸汽管道的横向位移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电厂蒸汽管道的荷载和位移需求,且能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有效地限制了蒸汽管道因热位移作用产生的水平位移,提高了蒸汽管道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其中:
[0013]
1、构筑梁,2、连接板二,3、固定挡板,4、无缝钢管,5、连接板一,6、弹簧组件,7、限位挡板,8、夹式管夹,9、蒸汽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
如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电厂蒸汽管道的弹簧限位装置,包括套设在蒸汽管道9外侧的夹式管夹8、焊接安装在夹式管夹8下方的纵向限位机构、焊接安装在纵向限位机构底部的连接板一5、焊接安装在连接板一5上的横向限位机构和焊接安装在连接板一5下方的支撑机构。纵向限位机构采用弹簧组件6,所述弹簧组件采用弹簧支吊架中的弹簧组件。所述横向限位机构包括分布设置在夹式管夹下端两侧的两块限位挡板7。所述限位挡板7的下端焊接安装在连接板一5的顶部且限位挡板7与夹式管夹8之间有位移间隙。所述位移间隙为1~2mm,用以防止限位挡板7对弹簧组件z向位移的影响。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焊接安装在连接板一5下方的无缝钢管4、焊接安装在无缝钢管4下方的连接板二2和焊接安装在连接板二2下方的构筑梁1;所述无缝钢管4的下端外周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固定挡板3;所述固定挡板3的底部与连接板二2的顶部焊接相连,固定挡板3的内侧壁与无缝钢管4的外侧壁焊接相连。
[0017]
所述连接板二2,用于连接构筑梁1与无缝钢管4,使蒸汽管道所产生的力由构筑梁1承担。所述固定挡板3,起到加固作用。所述无缝钢管4,用于增加支吊架(即整个弹簧限位装置)的高度,以满足管道的标高。所述连接板一5,用于连接无缝钢管4与弹簧组件6,使蒸汽管道所产生的力向构筑梁1传递。
[0018]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一5和连接板二2均采用钢板。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构筑梁1为钢梁或预置埋件的混凝土梁。
[0020]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