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夹式衬氟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2070发布日期:2021-01-08 11:0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夹式衬氟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管道流体控制的蝶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衬氟蝶阀的密封结构改进方面。



背景技术:

衬氟蝶阀的蝶板安装于管道的直径方向。在蝶阀阀体圆柱形通道内,圆盘形阀板绕着轴线旋转,旋转角度为0°~90°之间,旋转到90°时,阀门呈全开状态。在石油、化工、冶金、水电等许多领域中得到极为广泛地应用。衬氟蝶阀的衬里材料是氟塑料,用于隔离管路上输送的各种浓度的强碱有机溶剂以及其它腐蚀性气体、液体介质对阀体和阀板的冲刷腐蚀。

由于圆盘形阀板需绕着轴线旋转,因此,旋转轴的处的密封结构不仅要防止泄漏,还要防腐蚀,现有蝶阀的密封结构主要是以防泄漏为主,忽略或对防腐蚀处理重视不够,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衬氟蝶阀对旋转轴的处的密封防腐蚀存在技术不足,而提出一种对夹式衬氟蝶阀。

为解决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对夹式衬氟蝶阀,包括有上阀体、下阀体、阀板、主阀棒及副阀棒;主阀棒和副阀棒分别与阀板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配合连接,上阀体上设有与主阀棒对应的主阀棒通道,下阀体内侧设有与副阀棒对应的副阀棒安装座,上阀体与下阀体锁紧固定,阀板置于上阀体与下阀体形成的腔体内,腔体内部设有衬氟套,阀板外部设有厚度大于3mm的衬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板顶部和底部的衬氟层与衬氟套之间密封贴合,阀板外部的衬氟层包括有延伸至主阀棒通道中,并套接在主阀棒上的上衬氟层隔离套;所述的衬氟套包括有向主阀棒通道延伸的上内沿,上内沿密封套接在所述的上衬氟层隔离套外部,在主阀棒通道内壁与上内沿之间设有上阀座橡胶垫,上阀座橡胶垫贴合套接在上内沿外壁上,上阀座橡胶垫为上小下大的锥型结构,在上阀座橡胶垫外部套接有二次上密封圈,二次上密封圈介于上阀座橡胶垫与主阀棒通道内壁之间,并通过斜切面与上阀座橡胶垫压紧套接;所述的主阀棒上密封套接有上轴密封垫,上轴密封垫位于二次上密封圈上方,上轴密封垫也为上小下大的锥型结构;在主阀棒通道中还设有压合在上轴密封垫和二次上密封圈上方的环形上弹簧座,在主阀棒通道内壁位于环形上弹簧座上方位置设有内缩上台阶,在内缩上台阶与环形上弹簧座之间设有上弹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包括有:

所述的阀板外部的衬氟层包括有延伸至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中,并套接在副阀棒上的下衬氟层隔离套;所述的衬氟套包括有向副阀棒安装座中延伸的下内沿,下内沿密封套接在所述的下衬氟层隔离套外部,在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内壁与下内沿之间设有下阀座橡胶垫,下阀座橡胶垫贴合套接在下内沿外壁上,下阀座橡胶垫为上大下小的锥型结构,在下阀座橡胶垫外部套接有二次下密封圈,二次下密封圈介于下阀座橡胶垫与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内壁之间,并通过斜切面与下阀座橡胶垫压紧套接;所述的副阀棒上密封套接有下轴密封垫,下轴密封垫位于二次下密封圈下方,下轴密封垫也为上大下小的锥型结构;在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中还设有压合在下轴密封垫和二次下密封圈下方的环形下弹簧座,在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内壁位于环形下弹簧座下方位置设有内缩下台阶,在内缩下台阶与环形下弹簧座之间设有下弹簧。

所述的主阀棒上位于上弹簧上方区段上通过干式无给油轴承与主阀棒通道转动连接。

所述的副阀棒上位于下弹簧下方区段上通过轴承与副阀棒安装座转动连接。

所述的副阀棒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孔径小于副阀棒直径的维护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在阀板顶部和底部的衬氟层与衬氟套之间密封贴合之外,还通过衬氟材料内沿和隔离后密封贴合,从而使得主阀棒及副阀棒能被更好地隔离保护,不仅能更好防泄漏,还能有效防止主阀棒及副阀棒被腐蚀,延长现有衬氟蝶阀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阀棒处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副阀棒处密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图2及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对夹式衬氟蝶阀,包括有上阀体11、下阀体12、阀板2、主阀棒3及副阀棒4;主阀棒3和副阀棒4分别与阀板2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配合连接,上阀体11上设有与主阀棒3对应的主阀棒通道,下阀体12内侧设有与副阀棒4对应的副阀棒安装座,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锁紧固定,从而构成圆柱形通道。装配过程中,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锁紧固定之前,主阀棒3和副阀棒4首先分别与阀板2的上侧边和下侧边配合连接,然后将主阀棒3装入主阀棒通道中,将副阀棒4装入副阀棒安装座中,装配完成之后,阀板2也即置于上阀体11与下阀体12形成的腔体内,也即圆柱形通道内。为了避免被流经的介质腐蚀,延长现有衬氟蝶阀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不仅在腔体内部设有衬氟套5,阀板2外部设有厚度大于3mm的衬氟层6,所述的阀板2顶部和底部的衬氟层6与衬氟套5之间密封贴合,本实用新型改进方案包括有:阀板2外部的衬氟层6包括有延伸至主阀棒通道中,并套接在主阀棒3上的上衬氟层隔离套61;所述的衬氟套5包括有向主阀棒通道延伸的上内沿51,上内沿51密封套接在所述的上衬氟层隔离套61外部,在主阀棒通道内壁与上内沿51之间设有上阀座橡胶垫7,上阀座橡胶垫7贴合套接在上内沿51外壁上,上阀座橡胶垫7为上小下大的锥型结构,在上阀座橡胶垫7外部套接有二次上密封圈8,二次上密封圈8介于上阀座橡胶垫7与主阀棒通道内壁之间,并通过斜切面与上阀座橡胶垫7压紧套接;所述的主阀棒2上密封套接有上轴密封垫9,上轴密封垫9位于二次上密封圈8上方,上轴密封垫9也为上小下大的锥型结构;在主阀棒通道中还设有压合在上轴密封垫9和二次上密封圈8上方的环形上弹簧座10,在主阀棒通道内壁位于环形上弹簧座10上方位置设有内缩上台阶111,在内缩上台阶111与环形上弹簧座10之间设有上弹簧12,上弹簧12优选为蝶簧。

也即是在上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对环形上弹簧座10向下施加弹力,环形上弹簧座10同时对上轴密封垫9和二次上密封圈8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上轴密封垫9在外斜面的作用下与主阀棒3外壁相密封,防止介质泄漏;二次上密封圈8与上阀座橡胶垫7以斜切推进的方式将上阀座橡胶垫7向轴心方向收拢,从而使得上内沿51与上衬氟层隔离套61密封贴合,防止介质从上内沿51与上衬氟层隔离套61之间通过。

同理,参照图4中所示,所述的阀板2外部的衬氟层6包括有延伸至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中,并套接在副阀棒4上的下衬氟层隔离套61’;所述的衬氟套5包括有向副阀棒安装座中延伸的下内沿51’,下内沿51’密封套接在所述的下衬氟层隔离套61’外部,在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内壁与下内沿51’之间设有下阀座橡胶垫7’,下阀座橡胶垫7’贴合套接在下内沿51’外壁上,下阀座橡胶垫7’为上大下小的锥型结构,在下阀座橡胶垫7’外部套接有二次下密封圈8’,二次下密封圈8’介于下阀座橡胶垫7’与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内壁之间,并通过斜切面与下阀座橡胶垫7’压紧套接;所述的副阀棒4上密封套接有下轴密封垫9’,下轴密封垫9’位于二次下密封圈8’下方,下轴密封垫9’也为上大下小的锥型结构;在副阀棒4安装座的轴孔中还设有压合在下轴密封垫9’和二次下密封圈8’下方的环形下弹簧座10’,在副阀棒安装座的轴孔内壁位于环形下弹簧座10’下方位置设有内缩下台阶121,在内缩下台阶121与环形下弹簧座10’之间设有下弹簧1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的主阀棒3上位于上弹簧12上方区段上通过干式无给油轴承13与主阀棒通道转动连接。所述的副阀棒4上位于下弹簧12’下方区段上通过轴承14与副阀棒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的副阀棒安装座的底部设有孔径小于副阀棒直径的维护孔122,通过维护孔122可以对副阀棒4进行注油维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