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信号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2066发布日期:2021-01-08 11:01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信号蝶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信号蝶阀。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信号蝶阀一般包括阀体、蝶板、阀杆、蜗轮蜗杆传动结构、阀座、手柄和信号控制装置,阀座内设有安装槽,蜗轮蜗杆传动结构安置于阀座的安装槽内。

现有信号蝶阀的信号启闭采用的凸轮触动微动开关实现“通”“断”信号,转动手柄通过涡轮蜗杆传动结构带动凸轮转动,随着凸轮的转动,凸轮直径小的一端转动至信号控制装置的触点处,由于所使用的凸轮均为规整的圆缺形状,通过转动若触点没有明显变化时,可能造成信号错漏,蝶阀未能及时作业,且随着长时间使用凸轮,凸轮直径小的一端与信号控制装置的触点相贴,长时间容易使凸轮受到磨损,进而更不能有效实现触动开关通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信号蝶阀,其具有提高转动凸轮与信号控制装置触点接触力度,且可防止凸轮长时间使用被磨损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消防信号蝶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圆柱形阀体,在阀体内通过阀杆转动连接有蝶板,沿蝶板直径方向开设有插孔,阀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贯穿阀体侧壁并穿过蝶板的插孔与阀体转动连接,阀杆与蝶板固定相连,阀杆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穿入阀座内部与设置在阀座内的传动机构转动连接并与阀座相对侧壁转动连接,阀杆外罩设有防护壳,阀座外设置有手柄,手柄与传动机构伸出阀座的一端固定连接,阀杆上还固定有抵接机构,在阀座内且与抵接机构相对设置有信号控制机构,抵接机构包括凸轮和抵接件,抵接件与凸轮宽度小的一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凸轮上设置抵接件,随着阀杆的转动带动抵接件转动,通过抵接件的设置,从而与信号控制机构抵接,进而增大信号控制机构抵接触发的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凸轮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相互对合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在相互对合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且位于宽度小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抵接件设置在卡槽中,抵接件的一端伸出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互对合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设置,可灵活拆装凸轮,进而便于将废损抵接件更换掉,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抵接件包括抵接块,抵接块位于卡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卡槽沿阀杆长度方向横接面积呈梯形,弹簧直径与卡槽宽度大的部分宽度相吻合,抵接块与卡槽宽度小的部分宽度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块与弹簧的配合设置,通过弹簧被压缩的弹力,从而增大抵接块与信号控制机构的抵接触发力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抵接块伸出卡槽的部分呈圆台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块伸出卡槽的部分呈圆台形的设置,在凸轮带动抵接件转动过程中,抵接件的侧壁首先与信号控制机构相接触,通过斜面的设置,可更好的过渡使得弹簧被压缩,抵接块与信号控制机构抵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抵接块相对的侧壁上固定有卡条,在卡槽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条与限位槽的配合设置,从而防止抵接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阀杆为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阀杆呈方杆的设置,从而便于带动蝶板转动,防止蝶板随意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阀杆罩设防护壳的部分套设有若干固定环,固定环的直径与防护壳的内径相吻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环的设置,实现对阀杆的支撑,同时实现对防护壳内部的密封作用,防止阀体中的水流流入防护壳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蝶板与阀体相对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套的设置,从而进一步实现阀体内部密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凸轮上设置抵接件,随着阀杆的转动带动抵接件转动,通过抵接件的设置,从而与信号控制机构抵接,进而增大信号控制机构抵接触发的灵敏度;

2.通过相互对合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设置,可灵活拆装凸轮,进而便于将废损抵接件更换掉,便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消防信号蝶阀抵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消防信号蝶阀的剖面图图;

图3是蝶板与阀杆的爆炸图;

图4是抵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抵接机构的爆炸图。

图中,1、阀体;2、蝶板;21、插孔;22、密封套;3、阀座;4、传动机构;41、涡轮;42、蜗杆;5、信号控制机构;6、手柄;7、防护壳;8、阀杆;81、固定环;9、抵接机构;91、凸轮;911、第一固定部;912、第二固定部;913、卡槽;9131、限位槽;92、抵接件;921、抵接块;9211、卡条;92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消防信号蝶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圆柱形阀体1,在阀体1内通过阀杆8转动连接有蝶板2,沿蝶板2直径方向开设有插孔21。阀杆8长度方向的一端贯穿阀体1侧壁并穿过蝶板2的插孔21与阀体1转动连接。阀杆8与蝶板2固定相连。阀杆8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穿入阀座3内部与设置在阀座3内的传动机构4转动连接并与阀座3相对侧壁转动连接。在阀杆8上还固定有抵接机构9,在阀座3内且与抵接机构9相对设置有信号控制机构5。在阀座3外设置有手柄6,手柄6与传动机构4伸出阀座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阀杆8外罩设有防护壳7,通过防护壳7实现对阀杆8的保护。

转动手柄6,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阀杆8转动,抵接机构9随着阀杆8转动,抵接机构9的一端与相对设置的信号控制机构5相抵接,此时与阀杆8固定连接的蝶板2处于打开状态,随着阀杆8的继续转动,抵接机构9与控住信号机构分离,此时与阀杆8固定连接的蝶板2处于关闭状态。

在蝶板2与阀体1相对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套22,从而进一步实现阀体1内部密封。

阀杆8为方杆,从而便于带动蝶板2转动,防止蝶板2随意转动。在阀杆8罩设防护壳7的部分套设有若干固定环81,固定环81的直径与防护壳7的内径相吻合,通过固定环81实现对阀杆8的支撑,同时实现对防护壳7内部的密封作用,防止阀体1中的水流流入防护壳7中。

参照图4,传动机构4包括套设在阀杆8上并与阀杆8固定相连的涡轮41,与涡轮41啮合固定有蜗杆42,蜗杆42的一端伸出阀座3与手柄6固定相连。

参照图4、图5,抵接机构9包括凸轮91和抵接件92。凸轮91包括第一固定部911和第二固定部912,第一固定部911与第二固定部912相互对合并通过螺栓固定相连。在相互对合的第一固定部911与第二固定部912上且位于宽度小的一端开设有卡槽913。抵接件92设置在卡槽913中,抵接件92的一端伸出卡槽913从而便于与信号控制机构5触发抵接。通过相互对合的第一固定部911与第二固定部912的设置,可灵活拆装凸轮91,进而便于将废损抵接件92更换掉,便于拆装。

抵接件92包括抵接块921,抵接块921位于卡槽91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922。抵接块921伸出卡槽913的部分呈圆台形,抵接块921随着凸轮91的转动,通过圆台形设置,抵接件92伸出卡槽913的一端侧壁呈圆滑的倾斜面,在凸轮91带动抵接件92转动过程中,抵接件92的侧壁首先与信号控制机构5相接触,通过斜面的设置,可更好的过渡使得弹簧922被压缩,抵接块921与信号控制机构5抵接。

卡槽913沿阀杆8长度方向横接面积呈梯形,弹簧922直径与卡槽913宽度大的部分宽度相吻合,抵接块921与卡槽913宽度小的部分宽度相吻合,从而防止抵接件92从卡槽913中脱出。

在抵接块921相对的侧壁上固定有卡条9211,在卡槽913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9131,卡条9211卡在限位槽9131中,从而防止抵接件92转动。

转动手轮,手轮带动蜗杆42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阀杆8上的涡轮41转动,涡轮41带动阀杆8转动,随着阀杆8的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在阀杆8长度方向两端的抵接机构9以及蝶板2转动。阀杆8转动带动抵接组件的抵接块921与信号控制机构5相抵接,此时位于阀体1内的蝶板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继续转动阀杆8,抵接机构9的抵接块921与信号控制机构5相分离,此时蝶板2侧壁与阀体1侧壁完全抵接,从而将阀体1内部封闭。通过抵接件92的设置,从而增大了与信号控制机构5的接触力度,反应更加灵敏且便于拆装凸轮91,进而便于将磨损的抵接件92快速更换。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