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带胶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99871发布日期:2021-02-26 23:4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无级变速带胶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级变速带胶套,尤其涉及未硫化的无级变速带胶套。


背景技术:

[0002]
无级变速带在摩托车、多功能车,沙滩车,雪橇车等广泛使用,无级变速带一般包括:顶层织物、背胶层、粘结层、位于粘结层中的线绳、底胶层及底层织物,顶层织物上还具有转印的含有日期、商标等信息的标签。标签为含有信息的标签层硫化后将标签层上的信息转印到胶套的外表面,然后撕取标签层得到的信息,如图1。由于标签层无粘附性,需要进行逐层缠绕,造成无级变速带胶套的制作时间较长,缠绕过程参见中国公开专利cn109505923a生产过程或附图4所示,需要依次在成型毂上放上标签层,然后再依次缠绕顶层织物、背胶层、粘结层、线绳、粘结层、底胶层及底层织物。
[0003]
由于标签层无粘附性,需要放上标签时缠绕顶层织物来压紧标签,防止到处滑动。后期对标签的制造采用很多方式,如激光刻印等,但鉴于采用转印的标签层成本低、清晰度高市场优势较为明显。但是采用此种标签使目前制作胶套所需的时间较长,成了无级变速带生产的瓶颈工位,严重影响了无级变速带的生产节拍,对于工厂来说生产节拍越长,意味着日班次生产的无级变速带的数量越少,工厂的成本就越高,市场竞争力越低,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新的无级变速带胶套来改善这一状况,缩短工厂生产节拍,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级变速带胶套,包括背部层、底胶层,位于背部层和底胶层之间的粘结层及位于粘结层中的线绳,所述背部层为缝制的筒状结构,包括顶层粘结层、内胶层、位于顶层粘结层和内胶层之间的顶层织物及位于顶层粘结层外侧面的标签层。
[0005]
所述顶层织物为横向放置的帘子布。
[0006]
所述帘子布具有棉与尼龙混纺的经线。
[0007]
所述顶层粘结层为与粘结层的橡胶原料相同的粘结层。
[0008]
所述底胶层的橡胶原料为三元乙丙橡胶。
[0009]
所述底胶层为含有短纤维的底胶层。
[0010]
还包括位于底胶层内侧面的底层织物。
[0011]
所述底层织物为缝制的筒状结构的织物。
[0012]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顶层织物层外增加了外粘结层,便于粘附标签层至外粘结层上,虽然增加了外粘结层贴胶时间,但解决了原缠绕工位无法分序的问题,将缠绕工位的顶层织物层及内胶层分出,且缝制成筒状结构,可移动到其它时间较少的工位或整体外协,减少了缠绕工位的生产时间,解决了车间生产中瓶颈工位的时间问题,缩短了整个无级变速带的生产节拍,提高了无级变速带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3]
图1,硫化后的无级变速带胶套;
[0014]
图2,未硫化无级变速带胶套横截面示意图(图3a-a剖,省略成型毂);
[0015]
图3,胶套在成型毂上示意图;
[0016]
图4,现有技术无级变速带胶套制造流程示意图;
[0017]
图5,本实用新型无级变速带胶套制造流程示意图;
[0018]
图6,贴胶工艺示意图。
[0019]
图中:1、标签层;2、顶层织物;3、内胶层;4、粘结层;5、线绳;6、底胶层;7、底层织物;8、背部层;9、外粘结层;10、硫化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图1为硫化后的带有标签信息的硫化胶套10的示意图,图2为未硫化胶套的横截面图。无级变速带胶套依次包括具有一定宽度且能贯穿整个胶套长度的标签层1,标签层1上带有生产信息,如生产日期,商标信息等,标签层1带有信息的一面紧贴在外粘结层9的外侧面,胶套硫化后标签信息会转印到外粘结层9的外侧面,然后撕去标签层1,仅留有标签信息在外粘结层9的外侧面。紧贴外粘结层9内侧面(与标签层1相反的一侧)的顶层织物层2,及位于顶层织物层2内侧面(与外粘结层9相反面)的内胶层3(现有技术中的背胶层),标签层1、外粘结层9、顶层织物2及内胶层3预先缝制成筒状结构形成背部层8,优选的背部层8为无搭接接头的对接筒状结构;胶套还包括底胶层6,位于底胶层6与内胶层3或背部层8之间的粘结层4,粘结层4一般包括内粘结层和外粘结层,线绳5位于内粘结层与外粘结层中。部分胶套还可以在底胶层6的内侧面即背离粘结层4的一面设置有底层织物7,底层织物7可以以片状结构形式缠绕至背部层上,优选为筒状结构的底层织物直接套在背部层上,筒状结构可为对接接头的筒状结构,也可为搭接接头的筒状结构,底层织物可为现有技术中任意可用的斜纹布、广角布等。
[0021]
由于背部层8含有外粘结层9、顶层织物2及内胶层3,且需要缝制成筒状结构,因此采用的织物为较为稀松的帘子布,帘子布较粗的经线与线绳的走向垂直设置,即帘子布横向放置,帘子布优选为经线采用高强度低收缩的材料制成,如棉与尼龙混纺,公告号为cn204025527u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内容可完全引入采用。
[0022]
外粘结层9与粘结层4的橡胶原料可以完全相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何粘结胶均可,外粘结层9由于具有粘附力,在加热、加压的情况下便于标签层1贴附于其外侧面,转运胶套的过程中标签层1不易从外粘结层9上脱落。
[0023]
内胶层3的橡胶成分可与底胶层6的橡胶原料的组分相同,可以使用例如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氯丁橡胶、氢化丙烯腈、乙丙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优选为耐高温、高热的三元乙丙橡胶。为提高或满足无级变速带的不同性能,底胶层6还可以混有1-5mm的短纤维,短纤维可以为芳香聚酰胺、聚酯、棉、芳纶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等,优选的,短纤维在无级变速带中的走向为横向走向,与帘子布的走向相同,与线绳的走向垂直,增加带的横向刚性。
[0024]
线绳5的材料根据性能要求选择,如常用的人造丝、聚酯或芳纶,线绳5可由加捻的方式形成的,且可采用左捻向与右捻向线绳并列排列的方式布置,防止仅同一捻向的线绳
由于应力作用发生带的扭绞缠绕现象,影响使用性能。
[0025]
可采用以下方式制造出本实用新型的无级变速带胶套:
[0026]
如图3、图5所示,包括:
[0027]
a、背部层制造工序,生产出筒状的背部层8,该背部层8包括顶层粘结层、内胶层、位于顶层粘结层和内胶层之间的顶层织物及位于顶层粘结层外侧面的标签层。该工序包括:
[0028]

贴胶工序,即将内胶层3、外粘结层9粘贴到顶层织物2的两面,贴胶工序可采用旋转的压辊使三者粘附在一起。为保证贴胶的厚度及质量,可进行逐层贴胶,先采用图6贴胶工艺使内胶层3贴附到顶层织物2的一个表面,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使外粘结层9贴附到顶层织物2的另一个表面。
[0029]

裁切工序,由于贴胶工序基本为整匹布进行贴胶,贴胶工序形成的为长条状的背部层,裁切工序对长条状的背部层按需要长度进行裁切成片状背部层;
[0030]

标签层粘附工序,对标签层加热加压,使其粘附至顶层粘结层的外侧面,标签层1含信息的一面贴附于外粘结层9。
[0031]

缝制工序,将带有标签层的片状背部层两头对接或搭接进行缝制,优选为对接的方式进行缝制,缝制成筒状的背部层8;由于贴胶为制造传动带的成熟工艺,且批量生产效率较高,可采用现有设备及人员进行贴胶、剪切与缝制工作,分散至各工位,可减少缠绕工位的总时间,解决瓶颈工位问题。
[0032]
b、放置背部层工序,将筒状的背部层8套在成型毂上;此工序可以在缠绕工序放置,也可以在硫化后成型毂转运工序,在转运过程中直接套在卸掉硫化胶套的成型毂上,把标签层1的一侧紧贴成型毂,运到缠绕工序。
[0033]
c、缠绕工序,固定成型毂,在背部层8上依次缠绕外粘结层、线绳5、内粘结层、底胶层6。
[0034]
根据需要可在底胶层上缠绕底层织物7或直接放置筒状底层织物,完成无级变速带胶套的制造。然后根据现有技术中的方式进行硫化、脱模、切割、磨削等形成无极变速带。
[0035]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无极变速带,目前单班次生产多出20%个胶套。
[0036]
本文中提到的外侧面、内侧面都是相对而言,以无级变速带的较宽的顶部侧作为外侧,较窄的底面一侧作为内侧进行描述,因此在成型毂上内侧面与外侧面则是靠近成型毂一侧的为外侧面,远离成型毂的一侧为内侧面。
[0037]
所有示意图为便于了解各层位置,未按比例进行缩放,如标签层1,实际厚度不到1mm,通常为0.01至0.1mm左右,图示为了表达出位置进行了扩大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