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07627发布日期:2021-07-02 19:2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



背景技术:

供水系统是一种通过管路将水输送至所需的设备处的系统。在现有的供水系统中,用水设备一般与供水管道直接连接。但是,在供水系统中的水流的流量和水压并非一直保持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变化中,如供水管道中的流量和水压过大,容易对用水设备造成冲击和损伤,甚至会造成用水设备损坏而大量漏水。

在常规的管路中都连接单向阀或者流量阀,单向阀起到单向导通的作用,一般是用于实现管路的方向控制,防止回流,不能实现在压力或者流量增大时的压力或者流量的控制。而流量阀是采用柱塞式的自动平衡阀,连接到管路和用水设备之间,使管路的流量平稳和防止水设备损坏而大量漏水,传统的阀芯与密封套接触的摩擦力较大,阻力较大,特别在密封套老化后,影响阀芯的移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具备稳定性高、密封性好等优点,解决了稳定性差、密封性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内壁螺纹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阀体的顶部外壁螺纹连接有出水管,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筒体,所述阀体的内壁底部设置有阀芯结构,所述阀体的内壁中部设置有阀座,所述筒体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阀座的上方设置有止回件。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结构包括凸肩,所述凸肩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凸肩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锥面,所述凸肩的底部设有前端面,所述凸肩的两侧开设有凹槽本体,所述凹槽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阀座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部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口,所述连接柱的顶部外壁接触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件包括挤压面,所述挤压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环,所述凸环的外壁接触有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止回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凸环的底部接触有连接柱,所述止回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挤压面,所述止回件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凸环。

进一步的,所述凸肩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密封部的大小和锥面的内部大小相适配,所述密封件的一侧接触有筒体,所述密封件的数量有两个,且每个密封件的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通过密封件侧边的外周面与阀体圆周壁形成密封,阀芯灵活性较好,且对阀芯起到了一定的导向定位的作用,防止阀芯偏移阀体的轴线移动方向,特别是在水流冲击时,密封件的变形使得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增强的同时对阀芯的导向能力也增强,在配合阀芯和阀座的锥面导向结构与止回件的止回效果,使得阀芯在较大的水流冲击下也能实现稳定的沿着阀体的轴线方向移动,稳定性高。

2、该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通过密封件的设置,使得在正常流量时通过密封件侧边的端面与阀体的进水管端面形成密封,密封件侧边的外周面与阀体圆周壁形成密封,且环形凹槽的底侧壁与密封件的连接部形成密封,这三处的密封使得密封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a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进水管;3、出水管;4、筒体;5、阀芯结构;51、凸肩;52、环形凹槽;53、锥面;54、前端面;55、凹槽本体;56、密封件;6、阀座;61、密封部;62、密封圈;63、连接杆;64、连接柱;65、通水口;66、底座;7、弹簧;8、止回件;81、挤压面;82、凸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3,一种流量阀用稳定性高的阀芯,包括阀体1,阀体1的底部内壁螺纹连接有进水管2,阀体1的顶部外壁螺纹连接有出水管3,阀体1的内部设有筒体4,阀体1的内壁底部设置有阀芯结构5,阀体1的内壁中部设置有阀座6,筒体4的外壁套接有弹簧7,阀座6的上方设置有止回件8。

阀芯结构5包括凸肩51,凸肩5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凹槽52,凸肩5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锥面53,凸肩51的底部设有前端面54,凸肩51的两侧开设有凹槽本体55,凹槽本体5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密封件56,通过密封件56侧边的外周面与阀体1圆周壁形成密封,阀芯5灵活性较好,且对阀芯5起到了一定的导向定位的作用,防止阀芯5偏移阀体1的轴线移动方向,特别是在水流冲击时,密封件56的变形使得密封件56的密封性能增强的同时对阀芯5的导向能力也增强,在配合阀芯5和阀座6的锥面53导向结构与止回件8的止回效果,使得阀芯5在较大的水流冲击下也能实现稳定的沿着阀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稳定性高。

阀座6包括密封部61,密封部6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圈62,密封部6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3,连接杆6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4,连接柱64的内部开设有通水口65,连接柱64的顶部外壁接触有底座66,通过密封件56侧边的外周面与阀体1圆周壁形成密封,阀芯5灵活性较好,且对阀芯5起到了一定的导向定位的作用,防止阀芯5偏移阀体1的轴线移动方向,特别是在水流冲击时,密封件56的变形使得密封件56的密封性能增强的同时对阀芯5的导向能力也增强,在配合阀芯5和阀座6的锥面53导向结构与止回件8的止回效果,使得阀芯5在较大的水流冲击下也能实现稳定的沿着阀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稳定性高。

止回件8包括挤压面81,挤压面8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环82,凸环82的外壁接触有底座66,止回件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柱64,筒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底座66,凸环82的底部接触有连接柱64,止回件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挤压面81,止回件8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凸环82。

凸肩51的外壁套接有弹簧7,密封部61的大小和锥面53的内部大小相适配,通过密封件56的设置,使得在正常流量时通过密封件56侧边的端面与阀体1的进水管2端面形成密封,密封件56侧边的外周面与阀体1圆周壁形成密封,且环形凹槽55的底侧壁与密封件56的连接部形成密封,这三处的密封使得密封性较好,密封件56的一侧接触有筒体4,密封件56的数量有两个,且每个密封件56的大小相同。

在使用时,流量正常时,水从进水管2进,由于阀芯5和阀体1之间通过密封件56形成了密封,从进水管2进来的水只能经过筒状的阀芯5后流入阀座6,之后由阀座6从出水管3流出,即使是以斜向的水流涌动从进水管2进入,经过阀芯5后端的锥面53分流后能够减缓水流的冲击,同时阀芯5的进水方向与阀座6的进水方向设置成两个方向,也减少水流冲击的影响提高阀芯5的稳定性。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