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6542发布日期:2021-05-28 10:4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驱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



背景技术:

燃油车分时四驱、适时四驱所使用的脱开机构,电动车p4结构的脱开机构是由通电电磁铁相吸而使离合器接合,电磁铁断电后利用弹簧将推力环推开使离合器脱开实现的,并且当电磁铁吸合时迫使不旋转的电磁线圈骨架与旋转的差速器壳体相摩擦,从而产生摩擦热、增加旋转阻力且使电磁线圈骨架快速磨损而可能产生早期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在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被吸引到差速器壳体使脱开机构接合传递动力又使电磁铁执行单元与差速器壳体实现不接触旋转,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相互接触两个物体旋转产生摩擦热、摩擦阻力及由于摩擦磨损而早期失效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包括差速器壳体、半轴齿轮、行星轮轴、行星齿轮、行星架、从动环、销轴、回位弹簧、推力环、电磁铁执行单元,半轴齿轮分别装配在差速器壳体内腔两端,两个半轴齿轮之间设置有行星轮轴,行星轮轴两端连接有分别与两个半轴齿轮相互啮合的行星齿轮,行星架与行星轮轴两端端部连接,从动环设置在差速器壳体的右壳体内侧,从动环面向行星架一侧表面设有矩形齿ⅰ,行星架靠从动环一侧表面设有可与矩形齿ⅰ相互啮合的矩形齿ⅱ,穿过差速器壳体右壳体的销轴一端与从动环连接而另一端与推力环连接,推力环定位在差速器壳体右壳体的轴颈外表面,回位弹簧镶嵌在差速器壳体右侧凹坑内与推力环左侧之间,电磁铁执行单元定位在推力环径向外侧,还包括固定盘、轴承组件、导柱,固定盘定位在差速器壳体右壳体的轴颈靠末端位置,且固定盘通过螺钉与减速箱壳体固定连接,固定盘位于电磁铁执行单元右侧,轴承组件连接在推力环外表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线圈内侧表面之间,导柱外侧靠近位置开关,导柱内侧先穿过固定盘再定位在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轴承组件是角接触球轴承,推力环外表面设有与角接触球轴承内轴承圈端面相互定位的台阶面ⅰ,角接触球轴承内轴承圈端面与台阶面ⅰ相互抵靠,角接触球轴承外轴承圈端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内侧端面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轴承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隔套及推力球轴承,推力球轴承左侧轴承环与推力环右侧面相抵靠,推力球轴承右侧轴承环与隔套左侧面相抵靠;深沟球轴承轴承内圈套在推力环外表面且通过轴用卡簧实现深沟球轴承内轴承圈的轴向定位;深沟球轴承外轴承圈与隔套右侧面相抵靠,深沟球轴承外轴承圈右侧端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内侧端面相抵靠。

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差速器壳体右壳体的轴颈靠末端的电磁铁执行单元外侧设置固定盘,且固定盘固定在静止不动的减速箱壳体(图中未示出)内侧面上,导柱穿过固定盘后定位在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中,使得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位置被导柱固定,不会发生旋转;在推力环外表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线圈内侧表面之间设置轴承组件,使得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线圈与轴承组件相对固定而不会发生旋转摩擦;在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被吸引到差速器壳体使脱开机构接合传递动力又使电磁铁执行单元与差速器壳体实现不接触旋转,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相互接触两个物体旋转产生摩擦热、摩擦阻力及由于摩擦磨损而早期失效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实施例一脱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实施例一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实施例二脱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实施例二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差速器壳体,2-半轴齿轮,3-行星齿轮,4-行星架,5-矩形齿ⅱ,6-矩形齿ⅰ,7-齿圈,8-从动环,9-销轴,10-推力环,11-电磁铁执行单元,12-角接触球轴承,13-位置开关,14-导柱,15-固定盘,16-轴颈,17-回位弹簧,18-行星轮轴,19-推力球轴承,20-隔套,21-深沟球轴承,22-定位臂,23-挡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包括差速器壳体、半轴齿轮、行星轮轴、行星齿轮、行星架、从动环、销轴、回位弹簧、推力环、电磁铁执行单元。半轴齿轮分别装配在差速器壳体内腔两端,两个半轴齿轮之间设置有行星轮轴。行星轮轴两端连接有分别与两个半轴齿轮相互啮合的行星齿轮,行星架与行星轮轴两端端部连接。从动环设置在差速器壳体的右壳体内侧,从动环面向行星架一侧表面设有矩形齿ⅰ,行星架靠从动环一侧表面设有可与矩形齿ⅰ相互啮合的矩形齿ⅱ。穿过差速器壳体右壳体的销轴一端与从动环连接而另一端与推力环连接。推力环定位在差速器壳体右壳体的轴颈外表面。回位弹簧镶嵌在差速器壳体右侧凹坑内与推力环左侧之间,电磁铁执行单元定位在推力环径向外侧。回位弹簧是提供电磁铁执行单元断电时脱开机构能够将推力环推向右侧,保持从动环的矩形齿ⅰ不与行星架的矩形齿ⅱ误接合而产生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汽车分时四轮驱动的电磁式脱开机构还包括固定盘、轴承组件、导柱,固定盘定位在差速器壳体右壳体的轴颈靠末端位置,且固定盘通过螺钉与减速箱壳体(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固定盘为静止不动零件,同时固定盘位于电磁铁执行单元右侧。轴承组件连接在推力环外表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线圈内侧表面之间,导柱外侧靠近位置开关,导柱内侧先穿过固定盘再定位在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件是角接触球轴承,推力环外表面设有与角接触球轴承内轴承圈端面相互定位的台阶面ⅰ,角接触球轴承内轴承圈端面与台阶面ⅰ相互抵靠,角接触球轴承外轴承圈端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内侧端面相抵靠。

如图1所示,脱开状态下车辆为两驱模式,主电机带动车轮运转,车轮仅仅带动差速器中的行星半轴齿轮转动,动力并不会传递到电机。从而实现电机的断开。电子执行单元断电,回位弹簧在差速器壳体右端面与推力环左端面涨开,推动推力环向右移动,直至从动环右端面与差速器壳体右侧内腔端面接触,推力环和从动环通过销轴穿过差速器壳体连接为一体,推力环带动从动环右移,从动环和行星架分离,行星架和差速器壳体分离。

如图2所示,闭合状态下,车辆为四驱模式,输入动力由电机传递到车轮轴,电机通过轴系带动差速器总成转动,从而带动车轮运转,提供输入动力。电磁铁执行单元通电吸向差速器壳体,带动推力环向左滑移,推力环和从动环采用销轴穿过差速器壳体连接为一体,推力环带动从动环左移,从动环的矩形齿ⅰ和行星架的矩形齿ⅱ咬合为一体,从动环通过销轴与差速器壳体咬合为一体,实现电机动力与车轮的连接。由于导柱穿过固定盘后定位在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中,使得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不会发生旋转。在推力环外表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线圈内侧表面之间设置轴承组件,使得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线圈与轴承组件相对固定而不会发生旋转。在电磁铁执行单元的电磁铁通电使电磁铁被吸引到差速器壳体使脱开机构接合传递动力又使电磁铁执行单元与差速器壳体实现不接触旋转,电磁铁执行单元不会相对差速器壳体旋转,避免电磁铁执行单元与差速器壳体相互旋转接触产生摩擦热、摩擦阻力。

实施例二:如图3、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轴承组件包括深沟球轴承、隔套及推力球轴承,推力环外表面设有与隔套相互定位的台阶面ⅱ,隔套包括圆环形的挡壁和垂直连接在挡壁周缘的定位臂,挡壁套在推力环外表面并与台阶面ⅱ相抵。推力球轴承左侧轴承环与推力环右侧面相抵靠,推力球轴承右侧轴承环与隔套左侧面相抵靠;深沟球轴承轴承内圈套在推力环外表面且通过轴用卡簧实现深沟球轴承内轴承圈的轴向定位;深沟球轴承外轴承圈与隔套右侧面相抵靠,深沟球轴承外轴承圈右侧端面与电磁铁执行单元的骨架内侧端面相抵靠。在脱开状态下和闭合状态下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此不再做详细叙述。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形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