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校验功能的自动锁止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6733发布日期:2020-12-29 09:3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校验功能的自动锁止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校验功能的自动锁止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汽车(曲轴箱通风)管路系统的快速连接装置主要采用单锁止机构。通常,单锁止机构连接装置在装配过程中不具备校验阳接头是否安装到位且自动锁止的功能,导致阳接头未能安装到位的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既便于拆装,又便于检查锁止状态的具有校验功能的自动锁止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校验功能的自动锁止接头,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中部为空腔结构,该连接套上对称设有两个与空腔结构连通的开口槽,在两个所述开口槽槽口下端的一侧均对称设有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限位凸台和第二限位凸台,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台外壁的宽度尺寸小于对应位置连接套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伸出端的一侧为竖直段,另一侧为圆弧段,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伸出端的端面为平面段,该平面段与第一限位凸台之间设有斜直段,所述斜直段与平面段之间设有一段竖直设置的限位段,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设有一段圆弧段,该圆弧段、竖直段和斜直段合围形成一个“u”形槽,在该连接套的外侧壁上对应第二限位凸台的位置处均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挡块;在两个所述开口槽位置处设有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包括平直段,在所述平直段的两端设有两个水平伸出的弹性锁止悬臂,该弹性锁止悬臂的伸出端设有水平伸出的定位段,该定位段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卡接段。

采用上述结构,先扳开两个弹性锁止悬臂,再把弹性锁止悬臂的伸出端伸入开口槽,并使卡接段卡接放置在圆弧段、竖直段和斜直段合围形成的“u”形槽内,此时,定位段部分伸入到连接套的空腔中;使用时,从上往下插入阳插头,然后,阳插头上的对应位置先抵接定位段的伸入部分,在竖直段的导向作用下,定位段在开口槽水平向外移动,并使卡接段完全移出“u”形槽之外,由于两个弹性锁止悬臂是先扳开后再放入的“u”形槽内,具有回到初始位的弹性势能,而两个第一限位凸台之间的宽度距离小于连接套的外径尺寸,即仍是大于两个弹性锁止悬臂之间初始位的间距,当卡接段移动到第一限位凸台的圆弧段的高处端位置时,卡接段在弹性势能的驱动下,会沿第一限位凸台的圆弧段顺势移动到两个挡块之间的位置处,此时,两个弹性锁止悬臂收拢并与阳插头的对应位置卡接限位,同时,定位段与开口槽对应端的槽壁抵接限位,实现对阳插头的安装定位。

拆解时,利用辅助工具先把两个弹性锁止悬臂扳开,撑开到足以直接取出阳插头为宜,再施力用辅助工具推动弹性锁止悬臂,把卡接段移动到“u”形槽位置处,最后松开辅助工具,使卡接段卡接固定在“u”形槽中即可。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如阳插头未安装到位,弹性锁止悬臂的伸出端不能与阳插头的对应位置卡接定位,并且,卡接段也不能移动到两个挡块之间的位置处,弹性锁止悬臂始终还处于被撑开的状态,没有形成锁紧状态,这都便于观察和检查到阳插头的装配情况,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

为了使阳插头插入顺畅,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套的空腔内壁上设有定向槽。

为了简化结构同时保证受力强度,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段为水平设置的“u”形段,该“u”形段一端的水平段与弹性锁止悬臂连接,另一端的水平段与卡接段连接。

为了给弹性锁止悬臂的移动限位,避免安装干涉,作为优选,对应端的两个所述挡块之间的间距尺寸与卡接段的长度尺寸相适配,当定位段与开口槽对应端的槽口壁抵接限位时,卡接段位于两个挡块之间。

为了简化结构,便于生产,作为优选,对应端的所述开口槽位于两个挡块之间,当定位段一端的水平段移动到与开口槽的槽壁抵接限位时,所述卡接段位于两个挡块之间。

为了便于生产,作为优选,所述锁止环由弹簧钢丝一体成型制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连接套内设置带弹性锁止悬臂的锁止环,既能锁止阳插头,又能快捷检查阳插头的装配到位情况,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与阳插头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锁止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锁止环和连接套的安装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连接套1等组成,该连接套1的中部为空腔结构,该连接套1上对称设有两个与空腔结构连通的开口槽11,在所述连接套1的空腔内壁上设有定向槽111,在两个所述开口槽11槽口下端的一侧均对称设有两个向外伸出的第一限位凸台21和第二限位凸台22,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1外壁的宽度尺寸小于对应位置连接套1的外径尺寸;所述第一限位凸台21伸出端的一侧为竖直段,另一侧为圆弧段,所述第二限位凸台22伸出端的端面为平面段221,该平面段221与第一限位凸台21之间设有斜直段211,所述斜直段211与平面段221之间设有一段竖直设置的限位段212,在两个所述限位凸台之间设有一段圆弧段,该圆弧段、竖直段和斜直段211合围形成一个“u”形槽,在该连接套1的外侧壁上对应第二限位凸台22的位置处均上下对称设有两个挡块23。

在两个所述开口槽11位置处设有锁止环,所述锁止环包括平直段31,在所述平直段31的两端设有两个水平伸出的弹性锁止悬臂32,该弹性锁止悬臂32的伸出端设有水平伸出的定位段,所述定位段为水平设置的“u”形段,该“u”形段一端的水平段与弹性锁止悬臂32连接,另一端的水平段与卡接段33连接。

对应端的所述开口槽11位于两个挡块23之间,当定位段一端的水平段移动到与开口槽11的槽壁抵接限位时,所述卡接段33位于两个挡块23之间;对应端的两个所述挡块23之间的间距尺寸与卡接段33的长度尺寸相适配,当定位段与开口槽11对应端的槽口壁抵接限位时,卡接段33位于两个挡块23之间。

所述锁止环由弹簧钢丝一体成型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如图1到图2所示,在阳插头(未标示)上设有导向凸台(未标示),所述导向凸台上对应定向槽111的位置处竖直设有导向柱(未标示),该所述导向凸台的下端与阳插头之间设有过渡斜面(未标示),该导向凸台的外侧壁设有卡位槽(未标示)。

先扳开两个弹性锁止悬臂32,再把弹性锁止悬臂32的伸出端伸入开口槽11,并使卡接段33卡接放置在圆弧段、竖直段和斜直段211合围形成的“u”形槽内,此时,定位段部分伸入到连接套1的空腔中,连接套1为待用状态。

如图1到图4所示,使用时,从上往下插入阳插头,然后,阳插头上的过渡斜面先抵接定位段的伸入部分,在竖直段的导向作用下,定位段在开口槽111水平向外移动,并使卡接段33完全移出“u”形槽之外,由于两个弹性锁止悬臂32是先扳开后再放入的“u”形槽内,具有回到初始位的弹性势能,而两个第一限位凸台21之间的宽度距离小于连接套1的外径尺寸,即仍是大于两个弹性锁止悬臂32之间初始位的间距,当卡接段33移动到第一限位凸台21的圆弧段的高处端位置时,卡接段33在弹性势能的驱动下,会沿第一限位凸台21的圆弧段顺势移动到两个挡块23之间的位置处,此时,两个弹性锁止悬臂32收拢并与阳插头的卡位槽卡接限位,同时,定位段与开口槽111对应端的槽壁抵接限位,实现对阳插头的安装定位(如图4中a图到d图顺序所示)。

拆解时,利用辅助工具先把两个弹性锁止悬臂32扳开,撑开到足以直接取出阳插头为宜,再施力用辅助工具推动弹性锁止悬臂32,把卡接段33移动到“u”形槽位置处,最后松开辅助工具,使卡接段33卡接固定在“u”形槽中即可(如图4中d图到a图顺序所示),此时,竖直设置的限位段212能防止卡位段33随斜直段211的斜度滑出,也起到了防脱落的作用。

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如阳插头未安装到位,弹性锁止悬臂32的伸出端不能与阳插头的对应位置卡接定位,并且,卡接段33也不能移动到两个挡块23之间的位置处,弹性锁止悬臂32始终还处于被撑开的状态,没有形成锁紧状态,这都便于观察和检查到阳插头的装配情况,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便捷。

本实用新型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