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72093发布日期:2021-06-08 16:4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发轮盘减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飞轮盘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载荷不稳定时,会形成对发动机产生瞬间的冲击力,容易造成发动机的磨损,久而久之对发动机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坏,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发动机飞轮盘进行缓冲或消除外载荷对发动机冲击的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适用于发动机飞轮盘,包括圆形的尼龙盘,所述圆形的尼龙盘的圆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轴套,所述圆形的尼龙盘的圆面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相比第三通孔更靠近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穿套有钢套。
6.可选的,所述钢套通过橡胶套与尼龙盘连接。
7.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以尼龙盘的中心为圆心分布在尼龙盘的圆周上。
8.可选的,所述第三通孔以尼龙盘的中心为圆心分布在尼龙盘的圆周上。
9.可选的,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间隔分布。
10.可选的,所述轴套为st材质的轴套。
11.可选的,所述轴套为碳纤维复合材质的轴套。
12.可选的,所述尼龙盘为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尼龙盘。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4.1、一体式结构,安装方便;
15.2、花键轴套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强度高,耐磨损;
16.3、便捷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上,把发动机输出扭矩传递到从动端上,减少传动系统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使飞轮盘位置稳定,工作效率高;
17.4、尼龙盘采用高性能工程塑料飞轮盘,无需维护。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上,把发动机输出扭矩传递到从动端上,减少传动系统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使飞轮盘位置稳定,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的左视结构剖视图。
21.图中标号:
22.1、尼龙盘;2、钢套;3、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式尼龙盘联轴器,适用于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上,包括圆形的尼龙盘1,所述圆形的尼龙盘1的圆心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内设有轴套,所述圆形的尼龙盘1的圆面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6,所述第二通孔5相比第三通孔6更靠近所述第一通孔4,所述第三通孔6内穿套有钢套2。
25.如图2所示,所述钢套2通过橡胶套3与尼龙盘1连接。
2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通孔5以尼龙盘1的中心为圆心分布在尼龙盘1的圆周上。
27.相应的,所述第三通孔6以尼龙盘1的中心为圆心分布在尼龙盘1的圆周上。
28.具体的,所述第二通孔5和第三通孔6间隔分布。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5和所述第三通孔6的数量可以相同,例如,都为2~10个等,其中,图2示意了分别具有3个的情况。可以理解的是,图中通孔的数量仅限于举例说明,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可选的,所述轴套为st材质的轴套。st材料是一种高技术新材料,其特性是耐高温,耐热蚀,难燃,耐热冲击,抗腐蚀,强度高,无毒,尺寸稳定性好。
31.所述轴套2可以为碳纤维复合材质的轴套。
32.所述尼龙盘1可以为高性能工程塑料的尼龙盘。
33.所述尼龙盘1和轴套2还可以采用其他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34.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35.1、一体式结构,安装方便;
36.2、花键轴套采用碳纤维复合材质,强度高,耐磨损;
37.3、便捷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上,把发动机输出扭矩传递到从动端上,减少传动系统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使飞轮盘位置稳定,工作效率高;
38.4、尼龙盘采用高性能工程塑料飞轮盘,无需维护。
39.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在发动机飞轮盘上,把发动机输出扭矩传递到从动端上,减少传动系统在传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使飞轮盘位置稳定,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延长了发动机的寿命,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