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断轴分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99131发布日期:2021-08-10 14:0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断轴分动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动箱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断轴分动箱。



背景技术:

所谓分动箱,即是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分配的装置,可以实现将动力输出到后轴,或者同时输出到前/后轴。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分动箱实际上是四驱车上的一个配件。随着四驱技术的发展,分动箱也一直进行着改变,并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动箱,匹配在不同诉求的四驱车上,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功能也都是各不相同的。但无论是哪种风格的分动箱,其输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仅装套一个轴承,整个输入轴的回转精度则仅由这一对轴承来保证,随着工作时间及使用次数的增加,其轴承必将会发生磨损,进而导致其使用寿命慢慢缩短直至失效。若其中某一个输入轴轴承失效则会导致整个输入轴的回转精度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整个分动箱的工作性能受到影响。

我们知道轴承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而轴承的寿命则通常与其所承受的工作负荷及温度等有关。在实际应用中,轴承所承载到工作负荷往往大于其相应的疲劳持久性极限负荷,在工作到一定的期限后,或晚或早总会由于本身材料达致电疲劳极限,产生疲劳剥落而无法继续使用。即使某些轴承的工作负荷低于其相应的持久性极限负荷,也会由于难以根绝的轴承污染问题而发生磨损失效。轴承一般所能承受工作温度极限为120℃,若超过这一温度,会使轴承材料的组织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轴承载荷能力及使用寿命的降低;而实际应用中,分动箱输入轴的工作温度通常高于这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断轴分动箱,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断轴分动箱,包含箱体,在所述箱体内穿设有至少一个输入轴以及一个或多个输出轴,每个所述输入轴对应与一个或多个输出轴通过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每个所述输出轴对应与一个输入轴或一个或多个输出轴通过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在每个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装套有至少两个第一轴承,输出端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轴承;或者在每个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一轴承,输出端装套有至少两个第一轴承;装配时,每个输入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或两个第一轴承应与所述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每个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外。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第二轴承,装配时,每个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第二轴承对应与所述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每个输出轴的输入端均贯穿所述箱体并隐藏在箱体内,输出端均贯穿所述箱体并延伸至箱体外。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输入轴上均装配有一个输入轴齿轮,在每个所述输出轴上均装配有一个输出轴齿轮,每个所述输入轴均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对应与相邻输出轴上装配有的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每个所述输出轴通过其上装配有的输出轴齿轮对应与相邻输入轴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或/和相邻输出轴上装配有的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在所述箱体内还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挂挡拨叉组件以及一个或多个第二挂挡拨叉组件,每个所述第一挂挡拨叉组件对应与一个输入轴上装配有的挂挡滑套相卡接配合,每个所述第二挂挡拨叉组件对应与一个输出轴上装配有的输出轴齿轮相卡接配合,每个所述输出轴齿轮均呈可滑动式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输出轴上,每个所述挂挡滑套均呈可滑动式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输入轴上。

进一步,在所述箱体上设有一个上检测口、一个左检修口及一个右检修口,在所述上检测口上安装有一个上密封端盖或一个上输出结构,在所述左检修口上安装有一个左密封端盖,在所述右检修口上安装有一个右密封端盖。

进一步,所述上输出结构包含一个上输出箱体,在所述上输出箱体内穿设有一个或多个中间轴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输出轴,在每个所述中间轴上均装配有一个中间轴齿轮,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上均装配有一个上输出轴齿轮;

当所述上输出结构仅包含一个中间轴及一个上输出轴时,所述上输出轴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对应与所述中间轴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所述中间轴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对应与位于箱体内的一个输入轴上的输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

当所述上输出结构包含多个中间轴及多个上输出轴,多个上输出轴之间通过各自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依次啮合传动连接,多个中间轴之间通过各自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相依次啮合传动连接,且多个中间轴中位于首端的一个中间轴还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对应与箱体内的一个输入轴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多个中间轴中位于末端的一个中间轴还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对应与多个上输出轴中位于首端的一个上输出轴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中间轴轴承;装配时,每个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中间轴轴承对应与所述上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每个中间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所述上输出箱体并隐藏在上输出箱体内。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装配时,每个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至少一个上输出轴轴承对应与所述上输出箱体呈转动配合连接,并且每个上输出轴的输入端均贯穿所述上输出箱体并隐藏在上输出箱体内,输出端均贯穿所述上输出箱体并延伸至上输出箱体外。

进一步,每个所述中间轴齿轮固定装配或呈可滑动式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中间轴上;

当每个所述中间轴齿轮固定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中间轴上时,位于每个中间轴上的中间轴齿轮均同与之相对应的输入轴齿轮或中间轴齿轮或上输出轴齿轮常啮合;或者位于每个中间轴上的中间轴齿轮均同与之相对应的输入轴齿轮或中间轴齿轮常啮合,而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齿轮通过一个第一上挂挡拨叉组件的推动来实现相互啮合;

当每个所述中间轴齿轮呈可滑动式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中间轴上时,位于每个中间轴上的中间轴齿轮均通过一个第一上挂挡拨叉组件的推动来实现与之相对应的输入轴齿轮或中间轴齿轮或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每个所述上输出轴齿轮固定装配或呈可转动式装配或呈可滑动式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上;

当每个上输出轴齿轮固定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上时,位于每个上输出轴上的上输出轴齿轮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齿轮或中间轴齿轮常啮合;或者位于每个上输出轴上的上输出轴齿轮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齿轮常啮合,而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中间轴齿轮通过一个第二上挂挡拨叉组件的推动来实现相互啮合;

当每个所述上输出轴齿轮呈可转动式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上时,在每个所述上输出轴上均还固定套设有一个同步齿套,且每个所述同步齿套一侧均同与之相对应并呈同轴套设在同一个上输出轴上的上输出轴齿轮相紧固连接;且位于每个上输出轴上的上输出轴齿轮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齿轮或中间轴齿轮常啮合;或者位于每个上输出轴上的上输出轴齿轮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齿轮常啮合,而均同与之相对应的中间轴齿轮通过一个第二上挂挡拨叉组件的推动来实现相互啮合;

当每个所述上输出轴齿轮呈可滑动式装配在与之相对应的上输出轴上时,位于每个的上输出轴上的上输出轴齿轮均通过一个第二上挂挡拨叉组件的推动来实现同与之相对应的中间轴齿轮或上输出轴齿轮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在输入轴的输入端或/和输出端增设一个或多个的输入轴轴承来共同分担输入轴所承载的工作负荷,避免了因某个输入轴轴承失效而导致整个输入轴的回转精度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整个分动箱的工作性能受到影响,提高了单个输入轴承的使用寿命,延长了整个断轴分动箱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整个分动箱的工作性能;

(2)通过在分动箱上部的增设上输出结构,使得分动箱的输出端头增加,扩大了分动箱的使用范围,让分动箱能为更多的车载设备提供动力,为专用车辆的改装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基于第一种实施例的输入轴内部安装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基于第一种实施例的输入轴内部安装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基于第一种实施例的输入轴内部安装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实施例外观主视图;

图6为第二种实施例中的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三种实施例中的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9为第四种实施例中的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主视图;

图11为第五种实施例中的上输出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输入轴;3、输出轴;4、输入轴齿轮;5、输出轴齿轮;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第一挂挡拨叉组件;9、第二挂挡拨叉组件;10、挂挡滑套;11、上密封端盖;12、左密封端盖;13、右密封端盖;14、上输出结构;14.1、上输出箱体;14.2、中间轴;14.3、上输出轴;14.4、中间轴齿轮;14.3、上输出轴;14.5、上输出轴齿轮;14.6、同步齿套;14.7、中间轴轴承;14.8、上输出轴轴承;14.9、第一上挂挡拨叉组件;14.10、第二上挂挡拨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断轴分动箱的一种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新型断轴分动箱的具体包含箱体1,在箱体1内穿设有一个输入轴2以及两个输出轴3,且两个输出轴3呈对称分设在输入轴2的左右两侧,并均与输入轴2通过齿轮相啮合传动连接。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轴2的输入端上装套有两个第一轴承6,输出端上装套有一个第一轴承6;在每个输出轴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第二轴承7;装配时,输入轴1的输入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两个第一轴承6对应与箱体1呈转动配合连接,输出端通过其上装套有的一个第一轴承6对应与箱体1呈转动配合连接,每个输出轴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一个第二轴承7对应与箱体1呈转动配合连接。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输入轴2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贯穿分动箱的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外;每个输出轴3的输入端均贯穿箱体1并隐藏在箱体1内,输出端均贯穿箱体1并延伸至箱体1外。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的输入轴2上固定装配有一个输入轴齿轮4,在每个输出轴3上均滑动装配有一个输出轴齿轮5,每个输出轴3均通过其上固定装配有的输出轴齿轮5对应与输入轴2上滑动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4相啮合传动连接。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内还穿设有一个第一挂挡拨叉组件8以及两个第二挂挡拨叉组件9,第一挂挡拨叉组件8对应与输入轴2上装配有的挂挡滑套10相卡接配合,两个第二挂挡拨叉组件9分别对应与两个输出轴3上装配有的输出轴齿轮5一一相卡接配合;使用时,每个输出轴3上装配有的输出轴齿轮5通过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挂挡拨叉组件9来控制其与输入轴2上固定装配的输入轴齿轮4相啮合传动;挂挡滑套10用于在第一挂挡拨叉组件8的控制作用下实现对输入轴2的变速调节。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在箱体1上还设有一个上检测口、一个左检修口及一个右检修口,在上检测口上安装有一个上密封端盖11,在左检修口上安装有一个左密封端盖12,在右检修口上安装有一个右密封端盖13。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设计需要,本实施例中,装套在输入轴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的第一轴承6数量可以进行相应增减;例如:参阅图3所示,将本实施例输入轴2的输入端上装套的第一轴承6改为一个,输出端上的装套的第一轴承6改为两个;或者参阅图4所示,将本实施例输入轴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装套的第一轴承6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同理,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装套在每个输出轴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的第二轴承7的数量也可以进行相应增减;例如,将每个输出轴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的第二轴承7的数量均改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应用用途,本实施例中,输入轴2的数量和输出轴3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增减。

参阅图5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断轴分动箱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与第一种实施例不同之在于:在箱体1的上检测口上安装的是一个上密封端盖11;且该上输出结构14具体包含一个上输出箱体14.1,在该上输出箱体14.1内穿设有一个中间轴14.2以及一个上输出轴14.3;在中间轴14.2上还装配有一个中间轴齿轮14.4,在上输出轴14.3上还装配有一个上输出轴齿轮14.5;上输出轴14.3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14.5对应与中间轴14.2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14.4相啮合传动连接,中间轴14.2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14.4对应与位于箱体1内的输入轴2上的输入轴齿轮4相啮合传动。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在中间轴14.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中间轴轴承14.7;在每个上输出轴14.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均分别装套有一个上输出轴轴承14.8;装配时,中间轴14.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中间轴轴承14.7对应与上输出箱体14.1呈转动配合连接,上输出轴14.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通过其上各自装套有的上输出轴轴承14.8对应与上输出箱体14.1呈转动配合连接。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轴14.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贯穿上输出箱体14.1并隐藏在上输出箱体14.1内;上输出轴14.3的输入端均贯穿上输出箱体14.1并隐藏在上输出箱体14.1内,输出端均贯穿上输出箱体14.1并延伸至上输出箱体14.1外。

更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中间轴齿轮14.4固定装配在与中间轴14.2上;上输出轴齿轮14.5固定装配在上输出轴14.3上;且位于中间轴14.2上的中间轴齿轮14.4分别同位于上输出轴14.3上的上输入轴齿轮4及位于输入轴2上的输入轴齿轮4常啮合。

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断轴分动箱的第三种实施例,其是在上述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即将上述第二种实施例中的上输出轴齿轮14.5改为可转动式装配在上输出轴14.3上,与此同时,在上输出轴14.3上还固定套设一个同步齿套14.6,并该同步齿套14.6一侧与同轴套设在上输出轴14.3上的上输出轴齿轮14.5相紧固连接在一起,使得上输出轴齿轮14.5的输出动力能通过同步齿套14.6传递给上输出轴。

参阅图8和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断轴分动箱的第四种实施例,其同样是在上述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即将上述第二种实施例中的中间轴齿轮14.4改为可滑动式装配在中间轴14.2上;且中间轴齿轮14.4一端与上输出轴齿轮14.5常啮合,另一端通过一个第一上挂挡拨叉组件14.9的推动来实现与输入轴齿轮4相互啮合。

参阅图10和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断轴分动箱的第五种实施例,其也同样是在上述第二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即将上述第二种实施例中的上输出轴齿轮14.5改为可滑动式装配在与上输出轴14.3上;且上输出轴齿轮14.5通过一个第二上挂挡拨叉组件14.10的推动来实现与中间轴齿轮14.4相啮合。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实施例二至五中的上输出结构14所包含的中间轴14.2及上输出轴14.3数量可以根据具体设计需要进行调整;即可以如上述实施例二至五中所示,仅包含一个中间轴14.2及上输出轴14.3;也可以包含多个中间轴14.2及多个上输出轴14.3;

其中,当上输出结构14包含多个中间轴14.2及多个上输出轴14.3时,则多个上输出轴14.3之间通过各自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14.5相依次啮合传动连接,多个中间轴14.2之间通过各自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14.4相依次啮合传动连接,且多个中间轴14.2中位于首端的一个中间轴14.2还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14.4对应与箱体1内的一个输入轴2上装配有的输入轴齿轮4相啮合传动连接,多个中间轴14.2中位于末端的一个中间轴14.2还通过其上装配有的中间轴齿轮14.4对应与多个上输出轴14.3中位于首端的一个上输出轴14.3上装配有的上输出轴齿轮14.5相啮合传动连接。

上述的第一挂挡拨叉组件8、第二挂挡拨叉组件9、第一上挂挡拨叉组件14.9及第二上挂挡拨叉组件14.10均为现有技术,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无需付出创造性劳动便能知晓的技术,故此在本说明书不做具体介绍。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