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11806发布日期:2021-08-03 12:5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属于设备维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中,给予设备润滑的,多少采用人工涂抹润滑油,若是给一些较长的设备零件(如钢丝绳)涂抹润滑油时,工时较长,无法高效的完成设备的润滑工作,存在一定的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外壳机构,所述外壳机构底部连接有润滑机构,所述外壳机构包括两个限位外壳,两个所述限位外壳四角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外壳两侧均固定有半弧管,且两侧的两个所述半弧管相互触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外壳内壁底端设置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顶部两端均固定有把手,该所述限位外壳内壁顶端的一侧固定有膏油环,所述膏油环内壁开凿有两个出油槽,两个所述出油槽顶端相通,且两个所述出油槽与膏油环内部相通,两个所述出油槽之间的顶端与进油管的底端相通连接,所述进油管与该限位外壳穿插相通,该所述限位外壳内壁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刮油环,所述刮油环的内壁等距固定有若干刮油毛刷。

优选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固定框架和存油漏斗,所述固定框架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气管一端相通,所述存油漏斗顶部一端固定相通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与气管另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存油漏斗顶部另一端固定相通有补油管,所述补油管远离存油漏斗的一端外壁与管盖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存油漏斗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支架。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架的底部分别与其中一个限位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管盖内壁顶端设置有的密封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收料盒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卡块,与所述收料盒连接的限位外壳均位于两个卡块的位置开凿有卡槽,所述收料盒通过两个卡块与限位外壳上的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膏油环的内径尺寸等于刮油环内部若干刮油毛刷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且所述膏油环、刮油环以及两侧的两个半弧管之间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达到自动注油的工作效果,且搭配内部的使用,可以进行向钢丝绳的膏油工作,通过设置有的,可以将多余的油料进行刮除,且设置有的方便收集留下来的多余油料,避免了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壳机构的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刮油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机构;11、限位外壳;12、半弧管;13、膏油环;14、出油槽;15、进油管;16、收料盒;17、把手;18、刮油环;19、刮油毛刷;2、润滑机构;21、固定框架;22、蓄电池;23、气泵;24、气管;25、存油漏斗;26、支架;27、导油管;28、补油管;29、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外壳机构1,外壳机构1底部连接有润滑机构2,外壳机构1包括两个限位外壳11,两个限位外壳11四角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限位外壳11两侧均固定有半弧管12,且两侧的两个半弧管12相互触接,其中一个限位外壳11内壁底端设置有收料盒16,收料盒16顶部两端均固定有把手17,该限位外壳11内壁顶端的一侧固定有膏油环13,膏油环13内壁开凿有两个出油槽14,两个出油槽14顶端相通,且两个出油槽14与膏油环13内部相通,两个出油槽14之间的顶端与进油管15的底端相通连接,进油管15与该限位外壳11穿插相通,该限位外壳11内壁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刮油环18,刮油环18的内壁等距固定有若干刮油毛刷19。

润滑机构2包括固定框架21和存油漏斗25,固定框架21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22,蓄电池22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气泵23,气泵23和蓄电池22电连接,气泵23的输出端与气管24一端相通,存油漏斗25顶部一端固定相通有导油管27,导油管27与气管24另一端相通连接,存油漏斗25顶部另一端固定相通有补油管28,补油管28远离存油漏斗25的一端外壁与管盖29的内壁螺纹连接,存油漏斗25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支架26。

两个支架26的底部分别与其中一个限位外壳11的顶部固定连接,管盖29内壁顶端设置有的密封橡胶垫。

收料盒16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卡块,与收料盒16连接的限位外壳11均位于两个卡块的位置开凿有卡槽,收料盒16通过两个卡块与限位外壳11上的卡槽卡接。

膏油环13的内径尺寸等于刮油环18内部若干刮油毛刷19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且膏油环13、刮油环18以及两侧的两个半弧管12之间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钢丝绳穿过一侧的两个半弧管12、膏油环13的内部、刮油环18的内部后,从另一侧的两个半弧管12中穿出,此时,通过蓄电池22向气泵23通电,气泵23通过气管24吹气,气管24将气体排进存油漏斗25内部,通过气体的挤压,将润滑油由存油漏斗25内部排入进油管15内部,润滑油通过进油管15进入膏油环13的两个出油槽14内部,在通过出油槽14进入膏油环13内部并排出,此时,人工握住两个限位外壳11的外壁,并进行移动,膏油环13内部通过出油槽14出油,油涂抹在钢丝绳的外壁,随着移动,被涂抹过的地方移动至刮油环18内部,铜鼓刮油环18内部的若干刮油毛刷19可以进行刮油的工作,避免过多的润滑油被涂抹,造成浪费的问题,且被刮出的油可以流入收料盒16内部,后期需要清理收料盒16内部的润滑油时,拆卸螺栓,将两个限位外壳11打开,并将收料盒16与与其连接的限位外壳11卡接分离,即可取出收料盒16,并进行清理工作;需要补充存油漏斗25内的油料时,螺纹分离补油管28与管盖29的连接,通过油枪插入补油管28内部,即可向存油漏斗25内进行补油工作,且补油时,需停止本装置气泵23的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机构(1),所述外壳机构(1)底部连接有润滑机构(2),所述外壳机构(1)包括两个限位外壳(11),两个所述限位外壳(11)四角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外壳(11)两侧均固定有半弧管(12),且两侧的两个所述半弧管(12)相互触接,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外壳(11)内壁底端设置有收料盒(16),所述收料盒(16)顶部两端均固定有把手(17),该所述限位外壳(11)内壁顶端的一侧固定有膏油环(13),所述膏油环(13)内壁开凿有两个出油槽(14),两个所述出油槽(14)顶端相通,且两个所述出油槽(14)与膏油环(13)内部相通,两个所述出油槽(14)之间的顶端与进油管(15)的底端相通连接,所述进油管(15)与该限位外壳(11)穿插相通,该所述限位外壳(11)内壁顶端的另一侧固定有刮油环(18),所述刮油环(18)的内壁等距固定有若干刮油毛刷(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机构(2)包括固定框架(21)和存油漏斗(25),所述固定框架(21)内部一侧设置有蓄电池(22),所述蓄电池(22)内部另一侧设置有气泵(23),所述气泵(23)和蓄电池(22)电连接,所述气泵(23)的输出端与气管(24)一端相通,所述存油漏斗(25)顶部一端固定相通有导油管(27),所述导油管(27)与气管(24)另一端相通连接,所述存油漏斗(25)顶部另一端固定相通有补油管(28),所述补油管(28)远离存油漏斗(25)的一端外壁与管盖(29)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存油漏斗(25)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支架(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架(26)的底部分别与其中一个限位外壳(1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管盖(29)内壁顶端设置有的密封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盒(16)的底部两端均固定有卡块,与所述收料盒(16)连接的限位外壳(11)均位于两个卡块的位置开凿有卡槽,所述收料盒(16)通过两个卡块与限位外壳(11)上的卡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膏油环(13)的内径尺寸等于刮油环(18)内部若干刮油毛刷(19)之间形成的内径尺寸,且所述膏油环(13)、刮油环(18)以及两侧的两个半弧管(12)之间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设备自动润滑装置,包括外壳机构,所述外壳机构底部连接有润滑机构,所述外壳机构包括两个限位外壳,两个所述限位外壳四角均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限位外壳两侧均固定有半弧管,且两侧的两个所述半弧管相互触接,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达到自动注油的工作效果,且搭配内部的使用,可以进行向钢丝绳的膏油工作,通过设置有的,可以将多余的油料进行刮除,且设置有的方便收集留下来的多余油料,避免了浪费。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雨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