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3317发布日期:2021-10-30 10:43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是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


背景技术:

2.余热发电锅炉在进行水蒸汽排放操作时,需开启疏水管道进行泄压和排放蒸汽中的水分,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出现如下问题:
3.一、由于疏水管道设计不合理和没有扩容消音设备,产生极大的噪音,严重干扰工作环境,并且引起周围群众不满。
4.二、疏水管道在开启时,由于蒸汽没有经过降压,直接排放到水沟中,压力较高,在水沟中出现积水时,有可能使热水溅射出水沟,伤害从此路过的行人。
5.三、冬季时,由于蒸汽排放压力大,形成的水蒸气蔓延范围较大,影响从此经过行人的视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
7.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包括机构本体,其中机构本体的进气口与疏水管连通,机构本体内设置有泄压降噪腔和隔板,机构本体侧壁上设置有出气管,隔板将泄压降噪腔从上至下分割为依次两个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板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第一通孔,第二腔体与出气管连通,第一腔体与疏水管连通。
8.可选的,出气管的管径大于疏水管的管径。
9.进一步的,疏水管通过密封法兰与机构本体连接。
10.可选的,机构本体为圆柱结构,机构本体底部埋入地面,机构本体的进气口位于机构本体的顶部。
11.可选的,机构本体内还设置有弧形板,且弧形板位于隔板的下方,隔板和弧形板将泄压降噪腔从上至下分割为依次三个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弧形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将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出气管与第三腔体连通。
12.可选的,弧形板朝向泄压降噪腔的底部凸出。
13.可选的,出气管内设置有由横杆和竖杆组成的格栅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之一;
15.1、通过在疏水管端部设置泄压降噪机构,基于其中泄压降噪腔将疏水管中排出的高压水蒸汽进行降压,从而降低排出时产生的噪音。
16.2、同时设置的隔板便于水蒸汽的附着凝结成液滴,并且聚集在第二腔体中,最终从出气管排出,从而降低排气时产生的雾气。
17.3、再则产生的液体从出气管中进行排出,也避免了热水溅射出水沟误伤行人的事
件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另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出气管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为: 1为机构本体、2为出气管、3为疏水管、4为密封法兰、5为第一腔体、6为第二腔体、7为泄压降噪腔、8为隔板、9为第一通孔、10为第三腔体、11为弧形板、12为第二通孔、13为横杆、14为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
ꢀ“
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余热发电锅炉用疏水管道泄压降噪机构包括机构本体1,其中机构本体1的进气口与疏水管3连通,机构本体1内设置有泄压降噪腔7和隔板8,机构本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气管2,隔板8将泄压降噪腔7从上至下分割为依次两个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隔板8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体5和第二腔体6的第一通孔9,第二腔体6与出气管2连通,第一腔体5与疏水管3连通。
26.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疏水管端部设置泄压降噪机构,基于其中泄压降噪腔将疏水管中排出的高压水蒸汽进行降压,从而降低排出时产生的噪音。同时设置的隔板便于水蒸汽的附着凝结成液滴,并且聚集在第二腔体中,最终从出气管排出,从而降低排气时产生的雾气。再则产生的液体从出气管中进行排出,也避免了热水溅射出水沟误伤行人的事件发生。
27.在实际使用中,疏水管中通入有高压水蒸汽,先通过机构本体上的进气口进入第一腔体,然后从第一通孔穿入第二腔体,隔板对高压水蒸汽提供附着点,便于其在上凝结成液滴,并且滴入第二腔体中进行汇聚,待积攒一定量的液滴后顺着第二腔体上的出气管排出,较之直接排放产生的雾气大幅度降低,同时产生的噪音一部分在泄压降噪腔体内相互抵消达到降噪的效果。
28.本实施例中,出气管2的管径大于疏水管3的管径。疏水管3通过密封法兰4与机构本体1连接,机构本体1为圆柱结构,机构本体1底部埋入地面,机构本体1的进气口位于机构本体1的顶部。
29.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由于出气管的管径大于疏水管的管径,使得排出的气体的流速变慢,在管道口处产生的振动变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音。
30.同时,将整个机构本体固定于地面上,降低活动的风险,再则将进气口设于机构本体的顶部,从而使得水蒸汽能够正面吹向隔板,更利于液滴形成。
31.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机构本体1内还设置有弧形板11,且弧形板11位于隔板8的下方,隔板8和弧形板11将泄压降噪腔7从上至下分割为依次三个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5、第二腔体6和第三腔体10,弧形板11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2,且第二通孔12将第二腔体6和第三腔体10连通,出气管2与第三腔体10连通,弧形板11朝向泄压降噪腔7的底部凸出。
32.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增加弧形板配合隔板将整个泄压降噪腔分割为三个部分,进一步提高水蒸汽凝结成液滴的几率,降低排出时产生的雾气,同时将弧形板朝向泄压降噪腔的底部凸出,便于快速的将液滴导向泄压降噪腔的底部。
33.本实施例中,出气管2内设置有由横杆13和竖杆14组成的格栅结构。
34.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通过在出气管内设置横杆和竖杆便于将即将排出的气体中剩余的水蒸汽进一步的凝结,且整个横杆和竖杆结构设置远离出气管的管口,并不会产生多余的噪音。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