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1384发布日期:2021-12-18 01:25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快速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快速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日本专利第4937426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第4871749号公报中,记载了具备与连接器壳体一体地形成的保持器的快速连接器。保持器通过扩张变形而能够供管的环状突部通过。进一步地,在管插入正规位置且保持器未扩张变形的状态下,保持器卡止于管的环状突部,由此防止管脱落。
3.在日本专利第614908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快速连接器,该快速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和与连接器主体分体形成的保持器。保持器通过在初始位置进行压入操作而从初始位置向确认位置移动,通过位于确认位置的保持器而防止管脱落。
4.在日本专利第370267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快速连接器,该快速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和与连接器主体分体形成的保持器。保持器从连接器主体的轴向开口侧插入而安装于连接器主体。在该状态下,通过插入管,管的环状突部卡止于保持器。另一方面,在管释放时,将管与保持器一起从连接器主体拔出。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6.在日本专利第4937426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第4871749号公报所记载的快速连接器中,连接器壳体与保持器是一体的,因此两者由同种材质形成。在连接器壳体和保持器中,所要求的功能不同,因此谋求由不同种类的材质形成,但这点在该快速连接器的结构中并不容易实现。
7.在日本专利第6149081号公报所记载的快速连接器中,为了可靠地进行管的防脱,需要使保持器从初始位置向确认位置移动。谋求在不进行保持器的移动操作的情况下进行管的防脱。
8.在日本专利第3702671号公报所记载的快速连接器中,由于是保持器相对于连接器主体从连接器主体的轴向开口插入的构造,因此需要确保保持器的轴长。因此,连接器主体的轴长变长。谋求通过缩短连接器主体的轴长来实现快速连接器的小型化。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型化、将连接器主体和保持器分体地形成、且不需要保持器的操作就能够防止管的脱落的快速连接器。
10.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1.本发明所涉及的快速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其能够供具有环状突部的管插入;以及保持器,其与所述连接器主体分体地形成,并以能够从基准位置沿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交叉的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在所述管插入到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正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保持器沿轴向卡止于所述环状突部,由此防止所述管脱落。
12.所述保持器具备:基部;以及一对第一腿部,其能够扩张变形地设置于所述基部,
并在扩张变形的状态下能够供所述环状突部通过,在所述保持器位于所述基准位置的状态且未扩张的状态下,所述一对第一腿部沿轴向卡止于所述环状突部。
13.所述第一腿部还具备:锥面,其形成于供所述管插入的一侧的面,在所述管插入所述连接器主体时所述锥面能够与所述环状突部抵接;以及卡止面,其形成于与供所述管插入的一侧相反的面,并卡止于所述环状突部。所述连接器主体还具备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腿部抵接,并通过所述保持器沿所述预定方向移动而使所述第一腿部扩张变形。
14.在所述管插入所述连接器主体时,所述第一腿部通过所述环状突部对所述锥面的向轴向的按压力而扩张变形,通过所述第一腿部扩张变形而所述管的所述环状突部能够沿插入方向通过所述第一腿部。在所述管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正规位置释放时,通过以使所述保持器从所述基准位置向所述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操作,所述第一腿部通过与所述第一引导部抵接而扩张变形,通过所述第一腿部扩张变形而所述管的所述环状突部能够沿释放方向通过所述第一腿部。
15.如上所述,快速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和保持器分体地形成。由此,能够将连接器主体和保持器设为不同材质。进一步地,保持器构成为能够沿与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交叉的预定方向移动。由此,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器的小型化。进一步地,保持器在操作者未进行任何保持器的移动操作的状态即基准状态下,能够防止管的脱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构成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的连接器主体10以及保持器30、树脂制的管3、金属制的管4的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17.图2是对前侧部分进行局部切断后的连接器主体10的立体图。
18.图3是在比图2靠里侧的位置对前侧部分进行局部切断后的连接器主体10的立体图。
19.图4是从保持器30的前侧观察的立体图。
20.图5是从里侧观察保持器30的立体图。
21.图6a是管插入前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侧视图。
22.图6b是沿图6a的6b

6b线切断的立体图。
23.图6c是沿图6a的6c

6c线切断的立体图。
24.图6d是图6a的6d

6d剖视图。
25.图6e是图6a的6e

6e剖视图。
26.图7a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一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d对应的图。
27.图7b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一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e对应的图。
28.图8a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二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d对应的图。
29.图8b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二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e对应的图。
30.图9a是管插入完成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d对应的图。
31.图9b是管插入完成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e对应的图。
32.图10a是释放初始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d对应的图。
33.图10b是释放初始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e对应的图。
34.图11a是释放后期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d对应的图。
35.图11b是释放后期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1的剖视图,是与图6e对应的图。
36.图12是构成第二例的快速连接器2的连接器主体50以及保持器70、树脂制的管3、金属制的管4的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37.图13是对前侧部分进行局部切断后的连接器主体50的立体图。
38.图14是在比图13靠里侧的位置对前侧部分进行局部切断后的连接器主体50的立体图。
39.图15是从保持器70的前侧观察的立体图。
40.图16是从里侧观察保持器70的立体图。
41.图17a是管插入前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侧视图。
42.图17b是沿图17a的17b

17b线切断的立体图。
43.图17c是沿图17a的17c

17c线切断的立体图。
44.图17d是图17a的17d

17d剖视图。
45.图17e是图17a的17e

17e剖视图。
46.图18a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一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d对应的图。
47.图18b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一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e对应的图。
48.图19a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二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d对应的图。
49.图19b是管一部分插入的第二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e对应的图。
50.图20a是管插入完成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d对应的图。
51.图20b是管插入完成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e对应的图。
52.图21a是释放初始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d对应的图。
53.图21b是释放初始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e对应的图。
54.图22a是释放后期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d对应的图。
55.图22b是释放后期状态下的快速连接器2的剖视图,是与图17e对应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6.(1.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的概要)
57.参照图1对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的概要进行说明。快速连接器1例如构成汽车的燃料配管的一部分,形成用于使燃料流通的流路。快速连接器1主要由树脂形成。快速连接器1对两个管3、4进行连接。
58.快速连接器1的一端例如与树脂制的管3(也称为树脂管)连接。树脂制的管3在仿照快速连接器1的一端的外周面的形状而扩径变形的状态下外装于快速连接器1的一端。快速连接器1的一端与树脂制的管3通过两者的摩擦卡止力而被防脱。
59.快速连接器1的另一端例如与金属制的管4连接。金属制的管4的末端侧从快速连接器1的另一端的开口插入。金属制的管4在从末端沿轴向隔开距离的位置具备向径向外侧
突出形成的环状突部4a(也称为加强筋、凸缘部)。在管4中,在比环状突部4a靠末端侧的小径部位具备末端部4b,在比环状突部4a靠末端相反侧的小径部位具备中间部4c。环状突部4a沿轴向卡止于快速连接器1,从而防止管4脱落。
60.(2.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的整体结构)
61.参照图1对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快速连接器1具备连接器主体10和保持器30。在本例中,连接器主体10与保持器30分体地形成。
62.在此,对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轴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进行定义。轴向是指在快速连接器1中插入有金属制的管4的状态下的管4的轴向。在连接器主体10中,将供管4插入的一侧设为轴向前侧(相当于管插入侧),将其相反侧设为轴向里侧(相当于管插入相反侧)。在从管4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下方向是保持器30的压入方向,上方向是保持器30的拔出方向(压入相反方向)。左右方向是指在从管3的轴向观察的情况下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
63.连接器主体10形成为筒状。连接器主体10例如能够形成为l字状、直线状等各种形状。连接器主体10的一端形成为能够外装树脂制的管3的形状。连接器主体10的另一端形成为能够供金属制的管4插入的形状。在此,连接器主体10对树脂制的管3发挥卡止力(防脱力)。另一方面,连接器主体10对金属制的管4不发挥卡止力(防脱力)。即,连接器主体10不具有沿管4拔出的方向对管4的环状突部4a进行限制的要素。
64.连接器主体10可以由一个构件形成,也可以通过将多个构件结合而形成。连接器主体10由具有耐冲击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等的树脂形成。连接器主体10例如由玻璃纤维强化聚酰胺形成。
65.保持器30与连接器主体10分体地形成。保持器30通过从与连接器主体10的轴向交叉的方向插入连接器主体10而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0。保持器30以能够从所安装的基准位置向与连接器主体10的轴向交叉的预定方向(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于连接器主体10。进一步地,保持器30在金属制的管4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0的正规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沿轴向卡止于管4的环状突部4a来防止管4脱落。
66.保持器30至少由具有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等的树脂形成。保持器30例如由聚酰胺形成。保持器30能够采用耐冲击性比连接器主体10低的材料。因此,保持器30由与连接器主体10不同的材质形成,从而能够实现廉价。但是,保持器30也可以由与连接器主体10相同的材质形成。
67.(3.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的构成部件的详细情况)
68.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如上述那样具备连接器主体10和保持器30。但是,快速连接器1在连接器主体10的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密封单元。密封单元是公知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69.(3

1.连接器主体10的结构)
70.参照图1至图3对连接器主体10的结构进行说明。连接器主体10具备外装树脂制的管3的第一连接部11和供金属制的管4插入的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设置于连接器主体10的一端侧(图1的里下侧),在第一连接部11外装树脂制的管3。第一连接部11的外周面在沿着流路的方向上形成为台阶状,以便能够在嵌入有树脂制的管的状态下具有防脱力。
71.第二连接部12设置于连接器主体10的另一端侧(图1的上侧),能够供金属制的管4
的末端部4b以及环状突部4a的部位插入。第二连接部12形成为能够供金属制的管4插入的筒状,并且在金属制的管4的插入侧(前侧)的部分具有沿与管4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贯通的孔。
72.在第二连接部12的内周侧配置有未图示的密封单元。密封单元例如由氟橡胶制的多个环状密封构件、以夹在多个环状密封构件的轴向之间的方式配置的树脂制的套环、用于将环状密封构件以及套环定位于连接器主体的树脂制的衬套构成。密封单元对第二连接部12的内周面与金属制的管4的末端部4b的外周面的径向之间进行密封。
73.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12具备配置于里侧的筒部21。在筒部21的端部连结有第一连接部11。在筒部21配置有密封单元,并插入有金属制的管3的末端部4b。如图3所示,筒部21的前端面形成为从圆形的开口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状。
74.如图1所示,第二连接部12还具备从筒部21的前端面沿轴向前侧隔开距离地配置在同轴上的插入口面22。插入口面22形成为与筒部21的前端面相同的外形,并沿轴向对置。在插入口面22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孔。
75.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12还具备将筒部21的前端面与插入口面22连结的上部连结部23以及下部连结部24。上部连结部23连结筒部21的前端面中的孔的上方位置和插入口面22中的孔的上方位置。上部连结部23形成于从筒部21的前端面的上缘向下方具有距离的位置。同样地,上部连结部23形成于从插入口面22的上缘向下方具有距离的位置。下部连结部24连结筒部21的前端面中的孔的下方位置和插入口面22中的孔的下方位置。特别地,下部连结部24形成于筒部21的前端面的下缘以及插入口面22的下缘。
76.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12还具备将筒部21的前端面与插入口面22的侧方彼此连结的一对壁部25、25。一对壁部25、25在左右方向上分别距上部连结部23具有距离,并在左右方向上分别距下部连结部24具有距离。一对壁部25、25具备与插入口面22连接的第一壁部25a、25a、与筒部21的前端面连接的第二壁部25b、25b、位于第一壁部25a、25a与第二壁部25b、25b之间的分隔壁25c、25c。
77.如图2所示,第一壁部25a、25a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在第一壁部25a、25a的上端具有向内表面侧突出的第一限制部25a1、25a1。如图3所示,第二壁部25b、25b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在第二壁部25b、25b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具有向内表面侧突出的第二限制部25b1、25b1。如图2所示,分隔壁25c、25c形成为比第一壁部25a、25a的内表面以及第二壁部25b、25b的内表面更向内表面侧突出。
78.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部12还具备第一引导部26、26。第一引导部26、26形成为从下部连结部24的两个侧面朝向第一壁部25a、25a突出。第一引导部26、26距第一壁部25a、25a具有距离。第一引导部26、26的上表面倾斜,以其法线朝向上外侧的方式形成。即,第一引导部26、26的上表面从下部连结部24侧朝向侧方而向下方倾斜。
79.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12还具备第二引导部27、27。第二引导部27、27以与下部连结部24和第二壁部25b、25b分别具有距离的方式配置在下部连结部24与第二壁部25b、25b之间。第二引导部27、27的内表面侧倾斜,以其法线朝向上侧且朝向内侧的方式形成。
80.(3

2.保持器30的结构)
81.参照图1、图4以及图5对保持器3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保持器30在连接器主体10的第二连接部12配置于沿与第二连接部1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贯通的孔。因此,保持
器30构成为不与连接器主体10的第二连接部12的轴向同轴,而能够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由此,关于保持器30自身、用于配置保持器30的连接器主体10的部分,能够实现小型化。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器1的小型化。
82.保持器30形成为倒u字状。保持器30具备基部31、一对第一腿部32、32以及一对第二腿部33、33。基部31位于倒u字状的顶部,形成为稍微弯曲的板状。
83.一对第一腿部32、32在基部31的前侧以能够扩张变形的方式设置于基部31的左右两端。第一腿部32、32在扩张变形的状态下能够供金属制的管4的环状突部4a通过。另一方面,第一腿部32、32在未扩张的状态下沿轴向卡止于环状突部4a。第一腿部32、32具备第一腿部主体32a和第一腿部突起32b。
84.第一腿部主体32a形成为从基部31的左右两端向下方延伸的棒状。第一腿部主体32a的末端侧稍微向对置面侧(内侧)屈曲或弯曲。第一腿部突起32b以从第一腿部主体32a的末端侧向对置面侧(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一腿部突起32b具备作为供管4插入的一侧(前侧)的面的锥面32b1和作为与供管4插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里侧)的面的卡止面32b2。
85.在管4插入连接器主体10时,锥面32b1能够与环状突部4a抵接。锥面32b1除了相对于保持器3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0移动的预定方向(上下方向)倾斜之外,还向第一腿部32扩张的方向倾斜。即,锥面32b1的法线朝向前侧且朝向上方,并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卡止面32b2形成为与轴向大致正交的平面状。
86.第一腿部突起32b的下表面32b3形成为其法线朝向下方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第一腿部突起32b的下表面32b3能够与第一引导部26抵接,并被第一引导部26引导。
87.一对第二腿部33、33在基部31的里侧以能够扩张变形的方式设置于基部31的左右两端。第二腿部33、33与第一腿部32、32独立地设置。第二腿部33、33相对于第一腿部32、32设置在与供管4插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里侧)。即,在第一腿部32、32与第二腿部33、33的轴向之间形成有狭缝34、34。
88.第二腿部33、33具有对从连接器主体10向上方(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的功能和用于使保持器30向基准位置复位的功能。第二腿部33、33具备第二腿部主体33a、第二腿部内突起33b以及第二腿部外突起33c。
89.第二腿部主体33a形成为从基部31的左右两端沿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的棒状。第二腿部主体33a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并能够向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即,第二腿部主体33a沿与第一腿部主体32a弹性变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弹性变形。
90.第二腿部内突起33b以从第二腿部主体33a的末端侧向对置面侧(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二腿部内突起33b能够与管4的环状突部4a抵接,并沿轴向卡止于环状突部4a。第二腿部内突起33b的轴向的两端面形成为与轴向大致正交的平面状。第二腿部内突起33b的下表面以其法线朝向下方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的方式形成。
91.第二腿部外突起33c(限制部)以从第二腿部主体33a的末端侧向与对置面相反的一侧(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二腿部外突起33c卡止于第二壁部25b、25b的第二限制部25b1、25b1。即,第二腿部外突起33c具有对保持器30从连接器主体10向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的功能。
92.另外,第二腿部外突起33c的下侧的面以其法线朝向下方且朝向与对置面相反的一侧(外侧)的方式形成。第二腿部外突起33c的下表面能够与第二引导部27抵接,并被第二
引导部27引导。
93.(4.管插入时的动作说明)
94.对将金属制的管4插入快速连接器1、并使管4通过保持器30成为完全的卡止状态为止的动作进行说明。
95.(4

1.管插入前状态)
96.首先,参照图6a至图6e对管插入前状态进行说明。管插入前状态是保持器3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0位于基准位置且管4插入连接器主体10之前的状态。
97.保持器30从上方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0的筒部21的前端面与插入口面22的轴向之间。即,一对第一腿部32、32以及一对第二腿部33、33以跨越上部连结部23的方式被压入。如图6b至图6e所示,基部31位于从上部连结部23向上方隔着间隙的位置。基部31与上部连结部23的上下方向的分离距离成为保持器30能够向下方(预定方向)移动的距离。
98.并且,如图6b以及图6d所示,第一壁部25a、25a与第一腿部32、32的外表面对置配置,通过减少第一腿部32、32的露出面来保护第一腿部32、32免受外部的影响。另外,如图6b以及图6d所示,第一腿部主体32a的外表面中的上方部分以在与第一壁部25a、25a的第一限制部25a1、25a1的末端面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的状态或者与第一壁部25a、25a的第一限制部25a1、25a1的末端面抵接的状态配置。因此,第一腿部主体32a被第一限制部25a1、25a1限制姿势。另一方面,第一腿部主体32a的外表面中的下方部分在与第一壁部25a、25a之间具有较大的间隙。第一腿部主体32a的末端侧允许扩张变形同其与第一壁部25a、25a之间的间隙相应的量。换言之,第一壁部25a、25a将第一腿部32的扩张变形量限制为预定量。
99.如图6b所示,第一腿部32的第一腿部突起32b的锥面32b1朝向插入口面22侧。而且,锥面32b1的大部分位于从插入口面22的孔可见的位置。第一腿部突起32b的下表面32b3(第一腿部32的末端)隔着间隙与第一引导部26对置。
100.另外,如图6c以及图6e所示,第二壁部25b、25b与第二腿部33、33的外表面对置配置,通过减少第二腿部33、33的露出面来保护第二腿部33、33免受外部的影响。第二腿部主体33a以在其与第二壁部25b、25b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的状态配置。因此,第二腿部主体33a被第二壁部25b、25b限制扩张变形。
101.进一步地,第二腿部外突起33c卡止于第二壁部25b、25b的第二限制部25b1、25b1。由此,限制保持器3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0向拔出方向(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另外,第二腿部外突起33c的下表面与第二引导部27对置。另外,分隔壁25c、25c插入狭缝34、34。由此,保持器30的姿势得以维持。
102.(4

2.管一部分插入状态)
103.参照图7a至图7b、图8a至图8b对管一部分插入状态进行说明。管一部分插入状态是插入了管4的一部分的状态,是管4位于比正规位置靠轴向前侧的中途状态。
104.图7a以及图7b表示仅将管4的末端部4b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0的状态。此时,管4的末端部4b与第一腿部32的第一腿部突起32b的内切圆为相同程度。因此,第一腿部32成为完全未扩径变形的状态,或者即使扩径变形也成为极其微小的扩径变形状态。同样地,管4的末端部4b与第二腿部33的第二腿部内突起33b的内切圆为相同程度。因此,第二腿部33成为完全未扩径变形的状态,或者即使扩径变形也成为极其微小的扩径变形状态。即,在仅管4的末端部4b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0的状态下,保持器30成为与管插入前状态相同的位置以及
姿势。
105.在图8a以及图8b中示出将管4进一步向里侧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0的状态。在图8a以及图8b中,是管4的环状突部4a位于第一腿部32的位置的状态。
106.当管4进一步向里侧插入时,管4的环状突部4a与第一腿部32的第一腿部突起32b的锥面32b1抵接。并且,通过环状突部4a对锥面32b1作用轴向的按压力。在此,分隔壁25c、25c位于第一腿部主体32a的里侧。因此,第一腿部32被分隔壁25c、25c限制沿轴向变形。
107.并且,第一腿部突起32b的锥面32b1的法线朝向前侧且朝向上方,并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因此,通过环状突部4a对锥面32b1的向轴向的按压力,在锥面32b1作用有扩张方向的力和向下方向的力。通过作用于锥面32b1的扩张方向的力,如图8a所示,第一腿部32的末端侧扩张变形。进一步地,通过作用于锥面32b1的向下方向的力,保持器3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0从基准位置向下方向(压入方向)移动。
108.在此,当保持器3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0从基准位置向下方向移动时,如图8a所示,第一腿部32的第一腿部突起32b的下表面32b3与第一引导部26抵接。在此,第一引导部26沿第一腿部32扩张的方向倾斜。因此,通过第一腿部突起32b的下表面32b3与第一引导部26抵接,第一腿部32进一步扩张变形。这样,通过第一腿部32扩张变形,管4的环状突部4a能够沿插入方向通过第一腿部32。
109.如上所述,如图8a所示,保持器3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0从基准位置向下方向移动。因此,第二腿部33也向下方移动。此时,如图8b所示,第二腿部外突起33c的下表面以与第二引导部27抵接的状态被引导。第二引导部27沿在保持器30向下方移动时使第二腿部33的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倾斜。因此,第二腿部33通过被第二引导部27引导而向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通过第二腿部33弹性变形,第二腿部33累积用于使保持器30向基准位置复位的弹性复位能量。
110.特别是,与第一腿部32扩张变形相对地,第二腿部33向与第一腿部32的变形方向相反的一侧即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即,在基部31,沿第一腿部32扩张的方向作用有力,与此相对,沿第二腿部33的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作用有力。在基部31中,两者的力以抵消的方式进行作用,因此累积于第二腿部33的弹性复位能量不会因第一腿部32的扩张变形而被削弱。因此,累积于第二腿部33的弹性复位能量能够设为足够大的值。
111.(4

3.管插入完成状态)
112.参照图9a以及图9b对管插入完成状态进行说明。管插入完成状态是保持器30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是管4位于正规位置的状态。
113.从图8a以及图8b所示的管一部分插入状态起,管4进一步向里侧插入。于是,环状突部4a通过第一腿部32而到达第一腿部32与第二腿部33的轴向间隙。环状突部4a位于该位置的状态成为管4位于正规位置的状态。
114.环状突部4a通过第一腿部32,由此从环状突部4a对第一腿部32不作用按压力。因此,在第一腿部32,既不作用扩径方向的力,也不作用向下方向的力。因此,第一腿部32从扩张变形状态复原。即,第一腿部32的扩径量为零。
115.然后,在保持器30向比基准位置靠下方向移动的状态下,第二腿部33向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累积弹性复位能量。因此,在向下方向的力不再作用于第一腿部32时,保持器30通过作用于第二腿部33的向上方向的力而向基准位置返回。
116.在保持器30返回到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环状突部4a被夹在第一腿部32的第一腿部突起32b与第二腿部33的第二腿部内突起33b的轴向之间,从而管4沿轴向被定位。并且,环状突部4a成为与第一腿部32的第一腿部突起32b的卡止面32b2对置的状态。这样,通过卡止面32b2卡止于环状突部4a,管4卡止于保持器30。
117.如上所述,在将管4插入正规位置时,操作者不进行任何保持器30的移动操作,仅插入管4。这是因为,在保持器30不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即基准状态下,能够防止管4脱落。因此,管4的安装性非常良好。
118.(5.释放时的动作说明)
119.参照图10a至图10b、图11a至图11b,对从金属制的管4插入到快速连接器1的状态起将管4从正规位置释放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将管4从正规位置释放时,首先,操作者以将保持器30从基准位置向下方向(压入方向、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操作。于是,如图10a以及图10b所示,保持器30移动。
120.基部31能够移动至与上部连结部23抵接的位置。若保持器30被向下方向压入,则第一腿部32的第一腿部突起32b的下表面32b3与第一引导部26抵接。在此,第一引导部26向第一腿部32扩张的方向倾斜。因此,通过第一腿部突起32b的下表面32b3与第一引导部26抵接,第一腿部32扩张变形。这样,通过第一腿部32扩张变形,管4的环状突部4a能够从正规位置沿释放方向通过第一腿部32。
121.此时,如图10b所示,第二腿部外突起33c的下表面被第二引导部27引导。由于第二引导部27倾斜,因此第二腿部33向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通过第二腿部33弹性变形,第二腿部33累积用于使保持器30向基准位置复位的弹性复位能量。
122.在这样使保持器30变形的状态下,操作者释放管4。于是,成为图11a以及图11b所示的状态。然后,当操作者解除对保持器30的基部31的压入力时,通过累积于第二腿部33的弹性复位能量,保持器30返回到基准位置。
123.(6.第二例的快速连接器2的概要、整体结构)
124.第二例的快速连接器2的概要以及整体结构与上述第一例的快速连接器1的概要以及整体结构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在此,如图12所示,第二例的快速连接器2具备连接器主体50和保持器70。并且,第二例的连接器主体50与第一例的连接器主体10对应,第二例的保持器70与第一例的保持器30对应。
125.(7.第二例的快速连接器2的构成部件的详细情况)
126.第二例的快速连接器2如上述那样具备连接器主体50和保持器70。但是,快速连接器2在连接器主体50的内部具备未图示的密封单元。
127.(7

1.连接器主体50的结构)
128.参照图12至图14对连接器主体10的结构进行说明。连接器主体50具备外装树脂制的管3的第一连接部51和供金属制的管4插入的第二连接部52。第一连接部51设置于连接器主体50的一端侧(图12的里侧),在第一连接部51外装树脂制的管3。第一连接部51的外周面在沿着流路的方向上形成为台阶状,以便能够在嵌入有树脂制的管的状态下具有防脱力。
129.第二连接部52设置于连接器主体50的另一端侧(图12的前侧),能够供金属制的管4的末端部4b以及环状突部4a的部位插入。第二连接部52形成为能够供金属制的管4插入的筒状,并且在金属制的管4的插入侧(前侧)的部分具有沿与管4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图12的
上下方向)贯通的孔。在第二连接部52的内周侧配置有未图示的密封单元。
130.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二连接部52具备配置于里侧的筒部61。在筒部61的端部连结有第一连接部51。在筒部61配置有密封单元,并插入有金属制的管4的末端部4b。如图14所示,筒部61的前端面形成为从圆形的开口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状。
131.如图12所示,第二连接部52还具备从筒部61的前端面沿轴向前侧隔开距离地配置在同轴上的插入口面62。插入口面62形成为与筒部61的前端面相同的外形,并沿轴向对置。在插入口面62的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孔。
132.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第二连接部52还具备将筒部61的前端面与插入口面62连结的上部连结部63以及下部连结部64。上部连结部63连结筒部61的前端面中的孔的上方位置和插入口面62中的孔的上方位置。上部连结部63形成于从筒部61的前端面的上缘向下方具有距离的位置。同样地,上部连结部63形成于从插入口面62的上缘向下方具有距离的位置。下部连结部64连结筒部61的前端面中的孔的下方位置和插入口面62中的孔的下方位置。特别地,下部连结部64形成于筒部61的前端面的下缘以及插入口面62的下缘。
133.如图12至图14所示,第二连接部52还具备在筒部61的前端面与插入口面62之间且在筒部61的前端面的侧缘设置的一对壁部65、65。一对壁部65、65在左右方向上分别距上部连结部63具有距离,并在左右方向上分别距下部连结部64具有距离。一对壁部65、65具备与筒部61的前端面连接的主壁部65b、65b、从主壁部65b、65b的前端向内表面侧伸出的伸出壁65c、65c。
134.如图14所示,主壁部65b、65b形成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在主壁部65b、65b的下端部具有形成为凹状的限制部65b1、65b1。如图13所示,伸出壁65c、65c形成为从主壁部65b、65b的前端向内表面侧突出。伸出壁65c、65c配置为在与插入口面62的轴向之间具有间隙。
135.如图13所示,第二连接部52还具备第一引导部66、66。第一引导部66、66在左右方向上分别距下部连结部64的两个侧面具有距离,以从插入口面62的里面朝向伸出壁65c、65c突出的方式形成。第一引导部66、66的上表面倾斜,以其法线朝向上外侧的方式形成。即,第一引导部66、66的上表面从下部连结部64侧朝向左右的外侧而向下方倾斜。
136.(7

2.保持器70的结构)
137.参照图12、图15以及图16对保持器7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保持器70在连接器主体50的第二连接部52配置于沿与第二连接部52的轴向交叉的方向贯通的孔。因此,保持器70构成为不与连接器主体50的第二连接部52的轴向同轴,而能够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移动。由此,关于保持器70自身、用于配置保持器70的连接器主体50的部分,能够实现小型化。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快速连接器2的小型化。
138.保持器70形成为倒u字状。保持器70具备基部71、一对第一腿部72、72以及一对第二腿部73、73。基部71位于倒u字状的顶部,形成为稍微弯曲的板状。
139.一对第一腿部72、72在基部71的前侧以能够扩张变形的方式设置于基部71的左右两端。第一腿部72、72在扩张变形的状态下能够使金属制的管4的环状突部4a通过。另一方面,第一腿部72、72在未扩张的状态下沿轴向卡止于环状突部4a。第一腿部72、72具备第一腿部主体72a和第一腿部突起72b。
140.第一腿部主体72a形成为从基部71的左右两端沿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的棒状。第一
腿部突起72b以从第一腿部主体72a的末端侧向对置面侧(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一腿部突起72b具备供管4插入的一侧(前侧)的面即锥面72b1和与供管4插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里侧)的面即卡止面72b2。
141.在管4插入连接器主体50时,锥面72b1能够与环状突部4a抵接。锥面72b1沿第一腿部72扩张的方向倾斜。即,锥面72b1的法线朝向前侧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卡止面72b2形成为与轴向大致正交的平面状。
142.第一腿部突起72b的下表面72b3形成为其法线朝向下方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第一腿部突起72b的下表面72b3能够与第一引导部66抵接,并被第一引导部66引导。
143.一对第二腿部73、73在基部71的里侧以能够扩张变形的方式设置于基部71的左右两端。第二腿部73、73与第一腿部72、72独立地设置。第二腿部73、73相对于第一腿部72、72设置在与供管4插入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里侧)。即,在第一腿部72、72与第二腿部73、73的轴向之间形成有狭缝74、74。
144.第二腿部73、73具有对从连接器主体50向上方(预定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的功能。第二腿部73、73具备第二腿部主体73a、第二腿部内突起73b以及第二腿部外突起73c。
145.第二腿部主体73a形成为从基部71的左右两端沿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的棒状。第二腿部主体73a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并能够向末端彼此接近的方向弹性变形。即,第二腿部主体73a沿与第一腿部主体72a弹性变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弹性变形。
146.第二腿部内突起73b以从第二腿部主体73a的末端侧向对置面侧(内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二腿部内突起73b能够与管4的环状突部4a抵接,并沿轴向卡止于环状突部4a。第二腿部内突起73b的轴向的两端面形成为与轴向大致正交的平面状。第二腿部内突起73b的下表面以其法线朝向下方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的方式形成。
147.第二腿部外突起73c(限制部)以从第二腿部主体73a的末端侧向与对置面相反的一侧(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第二腿部外突起73c卡止于主壁部65b、65b的限制部65b1、65b1。即,第二腿部外突起73c具有对保持器70从连接器主体50向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的功能。
148.(8.管插入时的动作说明)
149.对将金属制的管4插入快速连接器2、并使管4通过保持器70成为完全的卡止状态为止的动作进行说明。
150.(8

1.管插入前状态)
151.首先,参照图17a至图17e对管插入前状态进行说明。管插入前状态是保持器7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50位于基准位置且管4插入连接器主体50之前的状态。
152.保持器70从上方安装于连接器主体50的筒部61的前端面与插入口面62的轴向之间。即,一对第一腿部72、72以及一对第二腿部73、73以跨越上部连结部63的方式被压入。如图17b至图17e所示,基部71位于从上部连结部63向上方隔着间隙的位置。基部71与上部连结部63的上下方向的分离距离成为保持器70能够向下方(预定方向)移动的距离。
153.如图17b以及图17d所示,第一腿部72、72配置在插入口面62与伸出壁65c、65c之间。即,第一腿部主体72a、72a的外表面向侧方露出。如图17b所示,第一腿部突起72b的锥面72b1朝向插入口面62侧。而且,锥面72b1的大部分位于从插入口面62的孔可见的位置。第一
腿部突起72b的下表面72b3(第一腿部72的末端)与第一引导部66对置。
154.另外,如图17c以及图17e所示,主壁部65b、65b与第二腿部73、73的外表面对置配置,通过减少第二腿部73、73的露出面来保护第二腿部73、73免受外部的影响。第二腿部主体73a以在其与主壁部65b、65b之间具有微小的间隙的状态配置。因此,第二腿部主体73a被主壁部65b、65b限制扩张变形。
155.进一步地,第二腿部外突起73c卡止于主壁部65b、65b的限制部65b1、65b1。由此,限制保持器70相对于连接器主体50向拔出方向(与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的情况。另外,伸出壁65c、65c插入狭缝74、74。由此,保持器70的姿势得以维持。
156.(8

2.管一部分插入状态)
157.参照图18a至图18b、图19a至图19b对管一部分插入状态进行说明。管一部分插入状态是插入了管4的一部分的状态,是管4位于比正规位置靠轴向前侧的中途状态。
158.在图18a以及图18b中示出了仅管4的末端部4b插入到连接器主体50的状态。此时,管4的末端部4b与第一腿部72的第一腿部突起72b的内切圆为相同程度。因此,第一腿部72成为完全未扩径变形的状态,或者即使扩径变形也成为极其微小的扩径变形状态。同样地,管4的末端部4b与第二腿部73的第二腿部内突起73b的内切圆为相同程度。因此,第二腿部73成为完全未扩径变形的状态,或者即使扩径变形也成为极其微小的扩径变形状态。即,在仅管4的末端部4b插入到连接器主体50的状态下,保持器70成为与管插入前状态相同的位置以及姿势。
159.在图19a以及图19b中示出将管4进一步向里侧插入到连接器主体50的状态。在图19a以及图19b中,是管4的环状突部4a位于第一腿部72的位置的状态。
160.当管4进一步向里侧插入时,管4的环状突部4a与第一腿部72的第一腿部突起72b的锥面72b1抵接。并且,通过环状突部4a对锥面72b1作用轴向的按压力。在此,伸出壁65c、65c位于第一腿部主体72a的里侧。因此,第一腿部72被伸出壁65c、65c限制沿轴向变形。
161.并且,第一腿部突起72b的锥面72b1的法线朝向前侧,并且朝向对置面侧(内侧)。因此,通过环状突部4a对锥面72b1的向轴向的按压力,在锥面72b1作用扩张方向的力。通过作用于锥面72b1的扩张方向的力,如图19a所示,第一腿部72的末端侧扩张变形。此时,第一腿部72在与第一引导部66非接触状态下扩张变形。并且,通过第一腿部72扩张变形,管4的环状突部4a能够沿插入方向通过第一腿部72。此外,第二腿部73的第二腿部外突起73c维持卡止于主壁部65b、65b的限制部65b1、65b1的状态。
162.(8

3.管插入完成状态)
163.参照图20a以及图20b对管插入完成状态进行说明。管插入完成状态是保持器70位于基准位置的状态,是管4位于正规位置的状态。
164.从图19a以及图19b所示的管一部分插入状态起,管4进一步向里侧插入。于是,环状突部4a通过第一腿部72而到达第一腿部72与第二腿部73的轴向间隙。环状突部4a位于该位置的状态成为管4位于正规位置的状态。
165.环状突部4a通过第一腿部72,由此从环状突部4a对第一腿部72不作用按压力。因此,扩径方向的力不作用于第一腿部72。因此,第一腿部72从扩张变形状态复原。即,第一腿部72的扩径量为零。
166.在保持器70返回到基准位置的状态下,环状突部4a被夹在第一腿部72的第一腿部
突起72b与第二腿部73的第二腿部内突起73b的轴向之间,从而管4沿轴向被定位。并且,环状突部4a成为与第一腿部72的第一腿部突起72b的卡止面72b2对置的状态。这样,通过卡止面72b2卡止于环状突部4a,管4卡止于保持器70。
167.如上所述,在将管4插入正规位置时,操作者不进行任何保持器70的移动操作,仅插入管4。这是因为,在保持器70不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即基准状态下,能够防止管4脱落。因此,管4的安装性非常良好。
168.(9.释放时的动作说明)
169.参照图21a至图21b、图22a至图22b,对从金属制的管4插入到快速连接器2的状态起将管4从正规位置释放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将管4从正规位置释放时,首先,操作者以将保持器70从基准位置向下方向(压入方向、预定方向)移动的方式进行操作。于是,如图21a以及图21b所示,保持器70移动。
170.基部71能够移动至与上部连结部63抵接的位置。若保持器70被向下方向压入,则第一腿部72的第一腿部突起72b的下表面72b3与第一引导部66抵接。在此,第一引导部66向第一腿部72扩张的方向倾斜。因此,通过第一腿部突起72b的下表面72b3与第一引导部66抵接,第一腿部72扩张变形。这样,通过第一腿部72扩张变形,管4的环状突部4a能够从正规位置沿释放方向通过第一腿部72。
171.在这样使保持器70变形的状态下,操作者释放管4。于是,成为图22a以及图22b所示的状态。然后,当操作者解除对保持器70的基部71的压入力时,通过累积于第二腿部73的弹性复位能量,保持器70返回到基准位置。
172.附图标记说明
173.1、2:快速连接器;3、4:管;4a:环状突部;4b:末端部;4c:中间部;10:连接器主体;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21:筒部;22:插入口面;23:上部连结部;24:下部连结部;25:壁部;25a:第一壁部;25a1:第一限制部;25b:第二壁部;25b1:第二限制部;25c:分隔壁;26:第一引导部;27:第二引导部;30:保持器;31:基部;32:第一腿部;32a:第一腿部主体;32b:第一腿部突起;32b1:锥面;32b2:卡止面;32b3:下表面;33:第二腿部;33a:第二腿部主体;33b:第二腿部内突起;33c:第二腿部外突起;34:狭缝;50:连接器主体;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61:筒部;62:插入口面;63:上部连结部;64:下部连结部;65:壁部;65b:主壁部;65b1:限制部;65c:伸出壁;66:第一引导部;70:保持器;71:基部;72:第一腿部;72a:第一腿部主体;72b:第一腿部突起;72b1:锥面;72b2:卡止面;72b3:下表面;73:第二腿部;73a:第二腿部主体;73b:第二腿部内突起;73c:第二腿部外突起;74:狭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