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力涡轮机的行星齿轮箱,特别是多行星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5522发布日期:2022-10-12 00:4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用于风力涡轮机的行星齿轮箱,特别是多行星齿轮箱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箱,借助该行星齿轮箱可以转换扭矩和转速。


背景技术:

2.ep 1 985 850 a1已经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涡轮机的行星齿轮箱,在该行星齿轮箱中,行星架的两个彼此相对的行星架颊板经由轴向延伸的行星架辐板相互连接。行星架辐板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圆柱壳面具有相对于行星架颊板的径向外边缘径向向内偏移的构造,并且以锐边方式合并到行星架颊板中。行星架辐板的圆柱壳面相对于行星架的旋转轴线布置在一半径上,在行星架上还设有抗摩擦轴承,该轴承位于与行星架颊板连接的轴承销和被安装在轴承销上的行星齿轮之间。抗摩擦轴承插入到行星齿轮的内直径中。
3.在具有较小安装空间要求的行星齿轮箱中实现高性能密度的要求一直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详细说明使行星齿轮箱具有高性能密度和小的安装空间要求成为可能的措施。
5.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行星齿轮箱来实现。本发明的优选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和以下描述中详细说明,这些优选改进方案可以分别单独或组合地代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6.根据本发明,一种用于风力设备的行星齿轮箱,尤其是多行星齿轮箱,设有行星架,所述行星架具有第一行星架颊板和第二行星架颊板;行星齿轮,其分别经由一个轴承销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行星架颊板和第二行星架颊板上;与所述行星齿轮啮合的内齿轮;一方面所述第一行星架颊板和第二行星架颊板的颊板外直径与另一方面所述内齿轮的内直径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以及至少一个行星架辐板,其将所述第一行星架颊板和所述第二行星架颊板相对于彼此以限定的间距定位,所述行星架辐板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外侧距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径向内齿顶圆半径比第一行星架颊板和第二行星架颊板更沿径向向内间隔开,并且相对于行星齿轮的内直径径向地布置在外侧。
7.为了提高风力设备的传动系中的性能密度并在要传输的功率的情况下获得令人满意的效率,可以将多个多行星齿轮箱串联连接。与具有三个行星齿轮的传统行星齿轮箱相比,多行星齿轮箱具有四个、五个或更多个行星齿轮并且可以具有相对较低的静态传动比。例如,对于行星齿轮箱,尤其设计为多行星齿轮箱,配置1.0《

i0│
≤3.0,特别是1.1≤

i0│
≤2.5,优选1.2≤

i0│
≤2.0,并且特别优选1.3≤

i0│
≤1.5的静态传动比i0。在这种类型的小传动比的情况下,实现了特别高的效率并且因此实现了高的功率密度。然而,这导致对行星齿轮箱的几何形状和安装空间的高要求。在这种类型的低静态传动比的情况下,与同行星齿轮啮合的太阳齿轮相比,行星齿轮具有较小的直径,因此太阳齿轮的外齿系统的齿顶圆直径和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齿顶圆直径之间的径向间距非常狭窄。此外,行星齿轮应轴向支撑在行星架颊板上,结果行星架颊板必须具有大的颊板外直径。在此,颊板外直径应
选择得如此之大,以使行星架颊板在装配过程中只能在径向内侧上沿轴向方向移动经过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结果,在行星架颊板的颊板外直径和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齿顶圆直径之间配置了相当小的间隙。
8.然而,在行星齿轮箱的运行过程中必须确保行星架不与内齿系统接触,这在行星架辐板和内齿轮之间的间隙相当小的情况下不能以足够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因此,在行星架辐板的外侧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齿顶圆半径之间设置了超过行星架颊板和内齿系统之间的装配间隙的间距。由于行星架颊板相对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轴向偏移,因此可以提供颊板外直径距离内齿轮的内直径的非常小的径向间距,而行星架辐板的外侧相对于行星架颊板的颊板外直径径向向内稍微偏移,以便可靠地避免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接触,即使考虑到制造和生产公差以及可能的热膨胀效应和/或离心力效应。
9.此外,对于在圆周方向上彼此跟随的两个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的间距a,其齿顶圆直径da对应于行星齿轮的外直径,间距a尤其可以仅为1.0≤a/da≤2.0,优选地1.1≤a/da≤1.5,特别优选地1.2≤a/da≤1.3。在沿圆周方向相互跟随的行星齿轮之间以及在内齿的齿顶圆半径与相互跟随的行星齿轮间的最窄点之间产生大致三角形的啮合间区域,行星架辐板可以配置在该啮合间区域中。在此,行星架辐板尽可能靠近内齿轮定位,但不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接触。在此,行星架辐板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外侧可以在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齿顶圆半径的稍微径向内部地设置在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共同的轴向区域中,其中尤其行星架辐板的外侧至少在由外侧占据的圆周角区域的一部分中以距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齿顶圆半径基本恒定的间距延伸。在此,行星架辐板的外侧至少径向地设置在相邻行星齿轮的内直径之外,由此行星齿轮安装在轴承销上,轴承销连接到行星架颊板。行星齿轮的内直径以相对于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即太阳齿轮、内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的最大距离位于径向外侧的点,限定关于齿轮箱的旋转轴线的半径,行星架辐板的外侧设置在该半径之外。
10.作为结果,行星架辐板可以布置在太阳齿轮和内齿轮之间的安装空间中,其中可以在圆周方向上在行星齿轮之间为行星架辐板的充分大的横截面配置足够的安装空间,以便以可靠和稳定的方式叠置地支撑行星架颊板和/或相互连接行星架颊板。同时,行星架辐板的横截面可以定位在距行星齿轮的外齿系统和内齿轮的内齿系统足够远的位置,以可靠地避免接触并且不影响充分润滑。取代地,行星架辐板的外侧甚至可以保留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滴落的润滑剂和/或可以将其沿圆周方向朝向行星齿轮排出,从而使行星齿轮箱的润滑甚至以降低的润滑剂需求而得到改良。为此,尤其是行星架辐板的外侧在径向上观察时可以覆盖相应行星齿轮的一部分,从而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脱离的润滑剂不会在圆周方向上在行星齿轮之间流过,而是由行星架辐板的外侧收集并排放到行星齿轮。此外,其中设置有行星架辐板的啮合间区域允许行星架辐板在外侧的指向切线方向的那些端部处形成比较尖锐的形状,并允许从行星架辐板上释放润滑剂滴,尤其是润滑剂滴不会通过在指向远离行星架辐板的外侧的下侧上的粘附作用被引导离开相邻的行星齿轮。由此实现的改良润滑可以进一步提高行星齿轮箱的效率和功率密度。通过将行星架辐板布置在内齿轮正下方的啮合间区域中,可以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对行星架颊板的稳定支撑和改良的润滑,从而只需很小的安装空间就可以实现具有高性能密度的行星齿轮箱。
11.行星齿轮箱可以具有太阳齿轮,该太阳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并且相对于内齿轮在径向内侧同轴地布置。由行星齿轮箱传递的扭矩流原则上可以经由太阳齿轮或行星架或内
齿轮引入,并且可以经由太阳齿轮或者行星架或者内齿轮输出,如果该部件尚未被设置用于引入扭矩。在此可能的是,太阳齿轮、行星架和内齿轮可旋转地安装;作为替代,太阳齿轮、行星架或内齿轮中的一个部件被永久或临时地制动和/或固定地联接以共同旋转和/或被固定地保持以使其不能移动。例如,内齿轮可以是静止齿轮箱壳体的一部分。轴承销可以与第一行星架颊板和第二行星架颊板连接,并且尤其可以在第一行星架颊板和第二行星架颊板之间沿轴向方向夹持。轴承销优选不可移动地固定到行星架颊板,并且相应的行星齿轮安装在轴承销上,使得该行星齿轮可以相对于轴承销旋转。行星齿轮箱可以布置在齿轮箱壳体中,该齿轮箱壳体保护行星齿轮箱免受环境影响和/或污染。在此,齿轮箱壳体可以配置成以不可移动的方式固定不动或者与内齿轮一起旋转。例如,齿轮箱壳体具有油底壳,用于接收润滑剂、尤其是润滑油。
12.特别地,行星架辐板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外侧至少对于行星齿轮的圆周的大部分范围布置在行星齿轮的外齿系统的齿根圆半径的径向外侧,其中,特别地,行星齿轮在外齿系统的齿根圆半径上的圆周角区域δα相对于被配置在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共同的轴向区域中的行星架辐板的所述外侧的最大径向外部区域在径向内侧延伸270
°
≤δα≤360
°
,优选300
°
≤δα≤345
°
,特别优选315
°
≤δα≤330
°

13.在共同的轴向区域中,内齿轮的内齿系统在径向方向上观察时覆盖行星架辐板的外侧,行星架辐板的外侧具有最大径向外点,该点限定了相对于行星齿轮箱的旋转轴线(也就是说,太阳齿轮、内齿轮和行星架的旋转轴线)的半径。该假想半径穿过行星齿轮,使得行星齿轮的大部分径向布置在该半径内,并且行星齿轮的外齿系统的仅一部分超出该半径,以便能够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啮合。在此,该半径可以完全在行星齿轮的外齿系统的齿根圆半径之外,或者可以在行星齿轮的外齿系统的齿根圆半径内在行星齿轮的圆周的仅一小部分中以相交割线的形式径向延伸。作为结果,行星架辐板可以相对于径向外侧达到特别远,这导致行星架的稳定性和强度相应提高,并且可以通过从内齿轮滴落的润滑剂进一步改善行星齿轮的润滑。同时,可以在行星架辐板和内齿轮的内齿系统之间提供刚好足够的间隙。
14.优选地,行星架辐板具有第一部分辐板和第二部分辐板,其中第一部分辐板与第一行星架颊板配置成一体,第二部分辐板与第二行星架颊板配置成一体,第一部分辐板和第二部分辐板尤其在轴向方向上相互支撑。作为结果,行星架可以具有基本上双壳构造,其中,特别地,一方面,第一行星架颊板可以具有与第一部分辐板大致相同的配置,并且另一方面,第二行星架颊板可以具有与第二部分辐板大致相同的配置,因此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15.特别优选地,第一部分辐板和/或第二部分辐板以与内齿轮轴向间隔开的方式基本上在颊板外直径上合并到第一行星架颊板和/或第二行星架颊板中;被设置在与内部空间的共同轴向区域中的行星架辐板的外侧特别地经由弯曲的和/或半径形状的过渡区域合并到第一行星架颊板和/或第二行星架颊板中。在此利用了以下发现:在相应的行星架颊板和内齿轮之间提供轴向中间空间,行星架辐板可以通过该中间空间径向延伸越过内齿轮到达外侧,达到使得行星架辐板的外侧可以到达相应的行星架颊板的外直径的程度。结果,可以避免在行星架颊板的外直径和行星架辐板的外侧之间的径向台阶和锐边过渡。因此,可以避免或至少减少在部分辐板和相应的相关行星架颊板之间的过渡区域中的应力集中效应,由此提高行星架的强度和刚度。
16.尤其是,第一部分辐板和/或第二部分辐板以形成过渡边缘的一定角度合并到第一行星架颊板和/或第二行星架颊板中。由于部分辐板不会没有肩部地合并到行星架颊板,例如经由渐近线这一事实,行星架颊板的外直径与行星架辐板的外侧的径向设置在内齿轮的内齿系统内的区域之间的径向偏移能够经由行星架颊板和内齿轮的内齿系统之间的比较小的轴向中间空间实现,从而可以将轴向安装空间要求保持在较低水平。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第一行星架颊板和第二行星架颊板在与行星架辐板共同的圆周区域中具有到行星架辐板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外侧的半径的锥形直径部,锥形直径部特别地经由弯曲的和/或半径形状的路线和/或以构成过渡边缘的角度合并到第一行星架颊板和/或第二行星架颊板的颊板外直径中。在此利用了以下发现:没有行星齿轮可以设置在行星架辐板的区域内,从而使行星架颊板延伸超过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齿顶圆半径以便为行星齿轮配置轴向延伸区域在这个圆周区域中是根本不需要的。为了避免应力集中效应,行星架颊板可以具有在外直径和锥形直径部的直径之间的相应合适的外轮廓。
18.优选地,行星架辐板径向向内延伸至少远达行星齿轮的内直径,尤其是至少远达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因此,行星架辐板的横截面可以具有相应大的尺寸,以便即使在要传递的扭矩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充分地加强行星架。作为结果,内齿轮径向内部的啮合间区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行星架辐板占据。
19.特别优选地,在内齿轮的内齿系统和行星架辐板的径向向外指向的外侧之间在与内齿轮的内齿系统共同的轴向区域中配置间距a:3.0mm≤a≤8.0mm、特别是4.0mm≤a≤7.0mm、优选5.0mm≤a≤6.5mm和特别优选5.5mm≤a≤6.0mm。在这种类型的间距的情况下,可以在允许的制造和装配公差范围内可靠地避免内齿轮与行星架辐板的接触。同时,该间距足够大,以避免相对于彼此旋转的部件之间的流动阻力或者使其至少可以忽略不计地小。
20.特别地,在行星架辐板和相应的相邻行星齿轮之间的具有基本恒定的间隙宽度s的间隙配置在行星架辐板和相应的相邻行星齿轮之间,以下适用于行星齿轮的外直径da的情况:0.01≤s/da≤0.5,优选0.03≤s/da≤0.2,特别优选0.05≤s/da≤0.1。行星架辐板的指向行星齿轮的下侧可以在该区域中相对于相邻行星齿轮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在恒定的半径上延伸,从而配置在其间的间隙也具有在下侧与相应行星齿轮的外齿的齿顶圆半径之间的恒定间隙宽度。在这种类型的间隙间距的情况下,在相互跟随的行星齿轮之间的内齿轮径向内部的啮合间区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被行星架辐板占据。
21.优选地设置至少三个,特别是至少六个,优选至少七个,特别优选至少八个行星齿轮,在每种情况下,特别是在圆周方向上相互跟随的每对行星齿轮之间设置一个行星架辐板。由于行星架辐板的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因此可以为多行星齿轮箱配置相应大数量的行星齿轮,这些行星齿轮在圆周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紧密地排列在一起,而不会损害行星架的刚性。由于行星齿轮的数量大,可以减小单个行星齿轮的负载,由此可以以高效率和高性能密度传递大扭矩。
22.特别优选地,第一行星架颊板和/或第二行星架颊板具有用于行星齿轮的轴向延伸的止推垫圈。止推垫圈特别是在行星齿轮的整个横截面上由相应的行星架颊板支撑。
23.特别地,在行星齿轮和轴承销之间配置滑动轴承。由此可以显著地减小行星齿轮和轴承销之间的径向安装空间要求,而该安装空间对于抗摩擦轴承是需要的。例如,与抗摩
擦轴承相比明显更薄的滑动轴承衬套可以插在相应的轴承销上,行星齿轮可以在该滑动轴承衬套上以相对可旋转的方式滑动。这使得可以使用具有相应小直径的行星齿轮和/或增大轴承销的直径,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强行星架。
24.优选地,行星架辐板的外侧至少在由外侧占据的圆周角区域的一部分中以距内齿轮的内齿系统的齿顶圆半径基本恒定的间距延伸。行星架辐板的外侧可以在相对于行星齿轮箱的旋转轴线基本恒定的半径上尽可能靠近内齿系统延伸。因此,在圆周方向和/或关于外侧径向地配置在内齿轮和相互跟随的行星齿轮之间的啮合间区域中的安装空间可以尽可能令人满意地利用,从而提高了行星架辐板的强度和稳定性。
25.特别优选地,行星架安装在齿轮箱壳体中,用于润滑内齿轮和行星齿轮的润滑剂,特别是通过浸入式润滑和/或飞溅润滑的方式,容纳在齿轮箱壳体中。引入齿轮箱壳体的润滑剂可重复用于行星齿轮箱的润滑。由于行星架辐板辅助行星齿轮的润滑,行星齿轮箱的简单且低成本的润滑已经足够了。
26.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风力设备的传动系,该传动系具有可连接到由风力驱动的转子的转子轴、可以以发电机模式运行的电动机器的马达轴、以及以传递扭矩的方式将转子轴连接到马达轴以转换扭矩和转速的齿轮箱,该齿轮箱具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箱,该行星齿轮箱可以如前文所述进行配置和开发,该齿轮箱特别地具有至少两个或至少三个串联连接的且可以如前文所述进行配置和开发的行星齿轮箱。通过将行星架辐板布置在内齿轮正下方的啮合间区域中,可以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行星架颊板的稳定支撑和行星齿轮箱的改良润滑,结果是实现了具有高性能密度和低安装空间要求的传动系。
27.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从风力产生能量的风力设备,具有独立塔架、附接到独立塔架上端的机舱、可以由风力驱动的转子、可以以发电机模式运行的电动机器,以及由机舱接收并且可以如前文所述配置和开发的传动系,所述传动系用于以传递扭矩的方式将转子联接到电机并转换由转子引入的转矩。通过将行星架辐板布置在内齿轮正下方的啮合间区域中,可以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行星架颊板的稳定支撑和行星齿轮箱的改良润滑,结果是使得具有高性能密度和低安装空间要求的风力涡轮机成为可能。
2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工业应用。该工业应用可以具有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以例如配置为由风力驱动的电动机器、内燃机、液压马达或转子。驱动装置可以联接到齿轮箱,用于转换由驱动装置产生的动力输出的扭矩和转速。工业应用的齿轮箱具有至少一个可如前文所述配置和开发的行星齿轮箱,工业应用的齿轮箱转而可以以传递扭矩方式联接到机械应用,其中可以使用由齿轮箱引入的机械能。机械应用例如是磨机、立式磨机、甘蔗压榨机、水泥磨机、碎石机、传送带、泵、辊压机、板式输送机、管磨机、回转窑、回转装置、搅拌装置、起重装置、压实机、汽车破碎机、可回收材料(可能预先分离和/或分类的废料)的粉碎机等。通过将行星架辐板布置在内齿轮正下方的啮合间区域中,可以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实现行星架颊板的稳定支撑和行星齿轮箱的改良的润滑,结果是具有高性能密度和低安装空间要求的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29.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基于优选示例性实施例通过示例的方式解释本发明,以下所示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组合地代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附图中:
30.图1示出了风力设备的示意性透视图;
31.图2示出了用于来自图1的风力设备的行星齿轮箱的一部分的示意性截面平面图;
32.图3示出了来自图2的行星齿轮箱的示意性剖视图;
33.图4示出了来自图2的行星齿轮箱的行星架的示意性透视图;
34.图5示出了来自图4的行星架的示意性透视详细视图;
35.图6示出了来自图4的行星架的示意性剖视图;
36.图7示出了用于来自图2的行星齿轮箱的替代行星架的示意性透视详细视图;和
37.图8显示了工业应用的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8.图1中所示的风力设备10可以用于从风力产生电能。为此,风力设备10具有转子12,该转子12能够设置成以风力供能的方式旋转。转子12联接到传动系14。为此,转子12连接到转子轴16,转子轴16在传动系14内联接到齿轮箱18,以转换经由转子12和转子轴16引入的扭矩。在齿轮箱18中转换的扭矩被给送到以发电机模式运行的电动机器20。由电动机器20产生的电能可以被给送到可充电电池和/或电网。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传动系14完全容纳在机舱22中,机舱22附接到独立塔架24的上部自由端。
39.齿轮箱18具有在图2和图3中更详细地示出的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箱26,齿轮箱18尤其具有串联连接的多个行星齿轮箱26。行星齿轮箱26具有可绕行星齿轮箱26的旋转轴线旋转并与行星齿轮30啮合的太阳齿轮28。具体地,行星齿轮箱26被配置为多行星齿轮箱,该多行星齿轮箱具有多于三个行星齿轮30,这些行星齿轮30特别是在圆周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布置在相对于行星齿轮箱26的旋转轴线的共同半径上。行星齿轮30又通过它们的外齿系统32而与内齿轮36的内齿系统34啮合,内齿轮36的内齿系统34相对于太阳齿轮28同轴地布置。
40.相应的行星齿轮30可旋转地安装在轴承销38上,轴承销38紧固到行星架44的第一行星架颊板40和第二行星架颊板42。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轴承销38以经由第二行星架颊板42的通孔48部分地插入第一行星架颊板40的接收袋46中的方式被捕获式固持。
41.滑动轴承套筒54插在轴承销38上,从而在行星齿轮30之间配置滑动轴承。作为替代,可以设置抗摩擦轴承来代替滑动轴承。在它们的指向行星齿轮30的轴向侧上,第一行星架颊板40和第二行星架颊板42分别具有止推垫圈56,行星齿轮30在运行期间可以抵靠在该止推垫圈56上轴向地延伸。行星架44可以经由抗摩擦轴承64以相对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齿轮箱壳体66上,内齿轮36经由在所示示例性实施例中配置为紧固凸缘的半径区域固定地连接到齿轮箱壳体66以共同旋转。齿轮箱壳体66可以固定以使其不能移动或者可以可旋转地安装。
42.在图4和图5中单独示出的行星架44的情况下,第一行星架颊板40和第二行星架颊板42经由行星架辐板68以距彼此限定的间距定位。为此,行星架辐板68具有第一部分辐板70和第二部分辐板72,其中第一部分辐板70与第一行星架颊板40配置为一体,第二部分辐板72与第二行星架颊板42配置在一起,这些部分辐板70、72例如在它们指向彼此的轴向侧上相互抵靠。部分辐板70、72在行星架颊板40、42的外半径上合并到相应的行星架颊板40、42中,但行星架辐板68以稍微径向向内弯曲的方式延伸,结果是,在与内齿轮36的内齿34共
同的轴向区域中,行星架辐板68的外侧74和内齿系统34之间配置特别小的间距a。特别地,行星架辐板68在很大程度上填充了在相互跟随的行星齿轮30和内齿轮36之间产生的啮合间区域76。特别地,指向相应行星齿轮30的内侧78可以跟随相关行星齿轮30的外半径,并且可以在行星架辐板68和行星齿轮30之间配置具有基本恒定的间隙宽度的间隙80。
43.如图6所示,在其位于内齿轮36的内齿系统34的齿顶圆半径的径向内侧的轴向中间区域中,行星架辐板68的外侧74的直径d可以相对于行星架颊板40、42的颊板外直径d径向向内偏移到这样的程度,使得外侧74不能与内齿轮36接触并且定位在行星齿轮30的内直径径向外侧,特别是定位在行星齿轮30的外齿系统32的齿根圆半径径向外侧。此外,外侧74经由半径r并以角度α合并到相应的行星架颊板40、42中,而没有显著的应力集中效应,其中角度α配置了颊板外直径d上的过渡边缘82。
44.如图7所示,作为图6所示的行星架44的结构的替代方案,行星架颊板40、42可以在行星架辐板68的圆周区域中具有到行星架辐板68的外侧74的直径d的锥形直径部84。在这种情况下,锥形直径部84可以在圆周方向合并到行星架颊板40、42的外直径d中,其合并方式类似于在行星架辐板68的外侧74和行星架颊板40、42之间的图6所示的过渡。
45.使用具有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箱26的风力设备10的示例来解释的齿轮箱18也可以用于另一工业应用86中,如图8所示。工业应用86具有驱动装置88,其例如配置为电动机器、内燃机或液压马达。驱动装置88以传递扭矩方式联接到齿轮箱18,齿轮箱18将转换后的扭矩传递到机械应用90。驱动装置88配置成输出驱动力,该驱动力经由第一轴92给送到齿轮箱18并且从齿轮箱18经由第二轴94给送到机械应用90。特别地,第一轴92的旋转速度大于第二轴94的旋转速度。机械应用90例如是磨机、立式磨机、甘蔗压榨机、水泥磨机、碎石机、输送带、泵、辊压机、板式输送机、管磨机、回转窑、回转装置、搅拌装置、起重装置、压实机、汽车破碎机、可回收材料(可能是预先分离和/或分类的废料)的粉碎机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