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5424发布日期:2021-08-03 14:3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震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通常根据其基本感知功能分为热敏元件、光敏元件、气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湿敏元件、声敏元件、放射线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类。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数学函数法则)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认为,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传感器在新韦式大词典中定义为:“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而现有的传感器仍存在不足,如抗震能力差,无法缓冲、抵御来自各方向的震动,而震动可能会对传感器造成影响甚至损坏,影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一种抗震传感器,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传感器,能够缓冲、抵御横向、竖向和纵向的震动,防止震动对传感本体造成影响甚至损坏,抗震能力强,保证传感本体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震传感器,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有传感本体,所述安装座和传感本体之间设有抗震机构,所述抗震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且用于抵抗横向震动和竖向震动的两个多维缓冲座、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多维缓冲座上的连杆组件、设置于所述传感本体的顶部且与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用于抵抗纵向震动的纵向缓冲座,所述多维缓冲座倾斜设置,两个多维缓冲座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多维缓冲座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上倾斜设置连接座,所述多维缓冲座包括与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限位连接杆、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杆的顶部的多维缓冲本体;

所述连接座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支撑斜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斜杆的顶部的挡板、设置于所述挡板的顶部且与所述支撑斜杆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限位插杆、活动套设于所述支撑斜杆和挡板的外部且与所述限位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套装组件,所述限位连接杆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插杆相配合的限位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多维缓冲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杆的顶部且沿所述限位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杆、设置于所述限位连接杆的顶部且与所述限位连接杆垂直的支杆、与所述支杆的另一端铰接的斜置弹性组件、与所述斜置弹性组件的顶端铰接的铰接座、铰接于所述铰接座和延伸杆之间的铰接板,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铰接座可拆卸链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维缓冲座的顶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设置于所述多维缓冲座的顶部的底座、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的顶座、设置于所述底座和顶部之间且用于使所述底座和顶座连接紧密的紧固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底槽,所述顶座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底槽相配合用于夹紧所述连杆组件的顶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纵向缓冲座活动连接的吊杆段、与所述吊杆段的另一端铰接且与所述固定座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连杆;

所述固定连杆包括一端与所述吊杆段铰接的连杆段、与所述连杆段的另一端连接且与所述底槽和顶槽相配合的固定杆段、与所述固定杆段的另一端连接的档杆段,所述连杆段的直径和档杆段的直径均大于所述固定杆段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纵向缓冲座包括设置于所述传感本体的顶部且与所述连杆组件滑动连接的套杆、设置于所述套杆的两端的纵向弹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套杆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传感本体的顶部连接的定位板,所述纵向弹性组件包括活动套设于所述套杆上的纵向弹簧,所述纵向弹簧靠近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设有活动套设于所述套杆上的抵压环。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支撑横板、与所述支撑横板的底部两端垂直连接的支撑竖板、与所述支撑竖板的底部垂直连接的安装板;

所述支撑斜杆贯穿所述支撑横板且与所述支撑横板连接,所述支撑斜杆的底部与所述支撑竖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多维缓冲座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80°。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安装座和传感本体之间设有抗震机构,抗震机构包括用于抵抗横向震动和竖向震动的多维缓冲座、用于抵抗纵向震动的纵向缓冲座,能够缓冲、抵御横向、竖向和纵向的震动,防止震动对传感本体造成影响甚至损坏,抗震能力强,保证传感本体正常工作;

2、多维缓冲座与连接座可拆卸连接,限位可靠,拆装便捷;

3、多维缓冲座的顶部设有固定座,连杆组件与固定座可拆卸连接,连接牢固、可靠,拆装便捷;

4、支撑斜杆贯穿支撑横板且与支撑横板连接,支撑斜杆的底部与支撑竖板连接,连接结构强度大,支撑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多维缓冲座和固定座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连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安装座;101、支撑横板;102、支撑竖板;103、安装板;

2、连接座;201、支撑斜杆;202、挡板;203、限位插杆;204、套环;205、套筒;

3、多维缓冲座;301、限位连接杆;302、延伸杆;303、支杆;304、底板;305、伸缩杆;306、斜置弹簧;307、顶板;308、铰接座;309、铰接板;

4、固定座;401、底座;402、顶座;403、凹槽;404、紧固螺栓;405、底槽;406、顶槽;

5、连杆组件;501、连杆段;502、吊杆段;503、固定杆段;504、档杆段;505、吊环;

6、传感本体;

7、纵向缓冲座;701、定位板;702、套杆;703、纵向弹簧;704、抵压环;

8、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1-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一种抗震传感器,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上方设有传感本体6,安装座1和传感本体6之间设有抗震机构,抗震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安装座1的顶部且用于抵抗横向震动和竖向震动的两个多维缓冲座3、可拆卸设置于多维缓冲座3上的连杆组件5、设置于传感本体6的顶部且与连杆组件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用于抵抗纵向震动的纵向缓冲座7,多维缓冲座3倾斜设置,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一种抗震传感器,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的上方安装有传感本体6,安装座1和传感本体6之间安装有抗震机构,抗震机构包括对称安装在安装座1的顶部左右两端且用于抵抗横向震动和竖向震动的两个多维缓冲座3、可拆卸安装在多维缓冲座3上的连杆组件5、安装在传感本体6的顶部且与连杆组件5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的用于抵抗纵向震动的纵向缓冲座7,多维缓冲座3倾斜安装,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多维缓冲座3的底部之间的距离。能够缓冲、抵御横向、竖向和纵向的震动,防止震动对传感本体6造成影响甚至损坏,抗震能力强,保证传感本体6正常工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2所示,安装座1上倾斜安装有连接座2,多维缓冲座3包括与连接座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的限位连接杆301、安装在限位连接杆301的顶部的多维缓冲本体;连接座2包括倾斜安装在安装座1上的支撑斜杆201、垂直焊接在支撑斜杆201的顶部的挡板202、焊接在挡板202的顶部且与支撑斜杆201处于同一条直线上的限位插杆203、活动套装在支撑斜杆201和挡板202的外部且与限位连接杆301可拆卸连接的套装组件。套装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支撑斜杆201的外部且与挡板202的底部相抵接的套环204、与套环204的顶部边缘焊接且活动套装在挡板202的外部的套筒205。限位连接杆301的底部开设有与限位插杆203相配合的限位插槽,限位插杆203为长方体状,限位插槽也为长方体状,限位插杆203的长度与限位插槽的深度相等,当限位插杆203插入限位插槽中时,限位连接杆301的底部与挡板202的顶部相抵接,并且限位连接杆301无法轴向旋转,限位可靠。限位连接杆30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套筒205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旋转套筒205使套筒205与限位连接杆301螺纹连接,拆装便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5所示,多维缓冲本体包括与限位连接杆301的顶部焊接且沿限位连接杆30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延伸杆302、焊接在限位连接杆301的顶部且与限位连接杆301垂直的支杆303、与支杆303的另一端铰接的斜置弹性组件、与斜置弹性组件的顶端铰接的铰接座308、铰接于铰接座308和延伸杆302之间的多个铰接板309。斜置弹性组件包括与支杆303铰接的底板304、与铰接座308铰接且与底板304平行的顶板307、焊接在底板304和顶板307之间的伸缩杆305、活动套装在伸缩杆305外部的斜置弹簧306,斜置弹簧30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板307的底部和底板304的顶部连接。多维缓冲本体能够缓冲、抵御水平左右方向上的横向震动和竖直方向上的竖向震动,抗震效果好。

多维缓冲座3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座4,固定座4包括安装在铰接座308的顶部的底座401、可拆卸安装在底座401的顶部的顶座402、安装在底座401和顶部之间且用于使底座401和顶座402连接紧密的紧固组件。底座401的顶部前后两端沿底座401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开设有两条底槽405,顶座402的底部开设有与底槽405相配合用于夹紧连杆组件5的顶槽406。顶座402和底座401通过紧固螺栓404进行连接固定,顶座402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03,用于容纳紧固螺栓404。当拧紧紧固螺栓404时,两条顶槽406分别与两条底槽405合并在一起,夹紧连杆组件5,连接牢固、可靠,拆装便捷。

连杆组件5包括一端与纵向缓冲座7活动连接的吊杆段502、与吊杆段502的另一端铰接且与固定座4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连杆;固定连杆包括一端与吊杆段502铰接的连杆段501、与连杆段501的另一端连接且与底槽405和顶槽406相配合的固定杆段503、与固定杆段503的另一端连接的档杆段504,连杆段501的直径和档杆段504的直径均大于固定杆段503的直径。拧紧紧固螺栓404时,固定杆段503被夹紧在底槽405和顶槽406内,连杆段501和档杆段504有效防止固定杆段503从底槽405和顶槽406内脱离,保证拆装便捷的同时,连接稳定、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纵向缓冲座7包括安装在传感本体6的顶部且与连杆组件5滑动连接的套杆702、安装在套杆702的两端的纵向弹性组件。传感本体6的顶部左右两端均沿前后方向水平焊接有一个基板8,基板8的顶部前后两端均沿竖直方向焊接有定位板701,同一个基板8上的两个定位板701之间沿水平方向安装有一根套杆702,吊杆段502的底部焊接有一个吊环505,吊环505活动套装在相应的套杆702上,吊环505在相应的套杆702上滑动自由。纵向弹性组件包括活动套装在套杆702上的纵向弹簧703,纵向弹簧703的一端与相应的定位板701连接,纵向弹簧703靠近相应的套环204的一端焊接有活动套装在套杆702上的抵压环704,抵压环704与相应的吊环505相抵接,推动吊环505在套杆702上滑行顺畅。纵向弹性组件能够缓冲、抵御水平前后方向上的纵向震动,抗震效果好。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座1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支撑横板101、与支撑横板101的底部左右两端垂直焊接的支撑竖板102、与支撑竖板102的底部垂直焊接的安装板103。安装座1通过现有裁切、弯折工艺一体成型,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支撑斜杆201贯穿支撑横板101且与支撑横板101焊接,支撑斜杆201的底部与支撑竖板102焊接。连接结构强度大,支撑牢固、可靠。

支撑斜杆201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多维缓冲座3与水平面的夹角限定在60°-80°之间,既能保证良好的横向竖向抗震能力,又不至于因其倾斜角度而使得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占用长度过长,避免所需安装座1的长度尺寸过大,节省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