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高精密少齿差摆线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04075发布日期:2021-09-18 03:1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高精密少齿差摆线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新型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高精密少齿差摆线减速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传动领域,减速器的微型化及轻量化是一个重要趋势,在目前微型减速器领域,常规行星减速器占据着主要角色,但其实现大传动比往往需要复杂的多级结构,给制造及装配带来不小的难度,成本居高不下。
3.摆线传动是一种易于实现大传动比的结构,目前主要应用于小型及中型减速器领域,在微型减速器领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原因是现有摆线减速器结构的部分构件形状复杂,工艺难度高,由于加工瓶颈限制不利于微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内部结构件少、易于加工、便于装配、传动比大、轻量化的微型高精密少齿差摆线减速器。
5.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微型高精密少齿差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盘、一号行星轮、二号行星轮、太阳轮、摆线轮、针齿壳、输入轴、一号连接销和二号连接销;
7.在输出盘内侧等偏心距呈180
°
设置有两销轴,两个行星轮上均制有一个中心孔和一个偏心孔,两个行星轮上的偏心孔的偏心距相等且偏向同一侧,两个行星轮通过各自中心孔分别与输出盘上的两个销轴转动配合;
8.所述太阳轮一体加工于输入轴的内端或固定安装于输入轴的内端,所述太阳轮与两个行星轮相啮合,输入轴的外端为动力输入端;
9.在摆线轮上制有等偏心距且呈180
°
设置的两个偏心孔;一号连接销的一端与一号行星轮上的偏心孔转动配合,一号连接销的另一端与摆线轮上的其中一偏心孔转动配合;二号连接销的一端与二号行星轮上的偏心孔转动配合,二号连接销的另一端与摆线轮上的另一偏心孔转动配合;
10.所述针齿壳为固定件,针齿壳的内圈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安装有针齿销;所述摆线轮嵌装于针齿壳内并通过针齿销与针齿壳形成摆线运动配合;
11.所述输出盘、输入轴和针齿壳呈同轴心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盘为两个,分别为前输出盘和后输出盘,两输出盘分别嵌装于针齿壳的前端和后端,两输出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后输出盘上设置有中心轴孔,所述输入轴的外端穿经后输出盘上的中心轴孔从后输出盘的后侧伸出。
13.更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行星轮为前后两片,前后两片一号行星轮设置于摆线轮的前后两侧,并通过一号连接销连接,位于前侧的一号行星轮转动支撑在前输出盘上,位于后侧的一号行星轮转动支撑在后输出盘上;所述二号行星轮为前后两片,前后两片二号行星轮设置于摆线轮的前后两侧,并通过二号连接销连接,位于前侧的二号行星轮转动支撑在
前输出盘上,位于后侧的二号行星轮转动支撑在后输出盘上。
14.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5.1、本发明在行星轮直接加工偏心销孔,通过连接销将行星轮与摆线轮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化紧凑,可较好的满足微型高精密减速器体积小的要求。
16.2、本发明的功能件为7

8件,功能件之间主要通过齿啮合和销接连接在一起,整体质量轻,具有易于加工、便于装配的优点。
17.3、本发明将行星传动和摆线传动较好的结合在一起,传动比可达到50至150,具有较大的传动比。
18.4、本发明减速器整体体积可做到直径4cm以内,满足了微型减速器的尺寸要求。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微型少齿差摆线减速器经过简化的三维爆炸示意图;
20.图2是本发明微型少齿差摆线减速器的优化方案三维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
22.一种微型高精密少齿差摆线减速器,请参见图1

2,其发明点为:主要包括输出盘1、行星轮2、太阳轮8、摆线轮3、针齿壳4、输入轴6、连接销7,其中,行星轮包括一号行星轮和二号行星轮,连接销包括一号连接销和二号连接销。
23.在输出盘内侧制有两个销轴1.1,两个销轴等偏心距呈180
°
设置。两个行星轮上制有一个中心孔2.2和一个偏心孔2.1,两个行星轮上的偏心孔的偏心距相等且偏向同一侧。两个行星轮通过各自中心孔分别与输出盘上的两个销轴通过安装轴承转动配合。
24.所述太阳轮与输入轴为一体加工成型结构,或分体加工成型后,将太阳轮固定在输出轴的内端。所述太阳轮与两个行星轮相啮合,输入轴的外端为动力输入端,通过动力输入端与电机驱动连接。
25.在所述摆线轮上制有两个偏心孔3.1,该两偏心孔等偏心距且呈180
°
设置。一号连接销的一端与一号行星轮上的偏心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一号连接销的另一端与摆线轮上的其中一偏心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二号连接销的一端与二号行星轮上的偏心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二号连接销的另一端与摆线轮上的另一偏心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在装配时和运动时,要求一号行星轮上偏心孔位置和二号行星轮上偏心孔位置位于同一侧。
26.在所述针齿壳的内圈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安装有针齿销5,针齿销的安装方式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摆线轮嵌装于针齿壳内并通过针齿销与针齿壳形成摆线运动配合。
27.所述输出盘、输入轴和针齿壳呈同轴心设置。
28.上述结构中,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盘为两个,分别为前输出盘1a和后输出盘1b,两输出盘分别嵌装于针齿壳的前端和后端,两输出盘通过两螺钉9固定连接。其中前输出盘为减速器实际动力输出盘,后输出盘为刚性盘,其配合前输出盘,将行星轮、太阳轮、摆线轮和连接销封装在针齿壳内,针齿壳的两端安装轴承,分别与前输出盘和后输出盘转动配合。在
后输出盘上设置有中心轴孔,所述输入轴的外端穿经后输出盘上的中心轴孔从后输出盘的后侧伸出。
29.更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行星轮为前后两片,前后两片一号行星轮设置于摆线轮的前后两侧,并通过一号连接销连接,位于前侧的一号行星轮2a转动支撑在前输出盘上的销轴上,位于后侧的一号行星轮2b转动支撑在后输出盘上的销轴上。所述二号行星轮为前后两片,前后两片二号行星轮设置于摆线轮的前后两侧,并通过二号连接销连接,位于前侧的二号行星轮转动支撑在前输出盘的销轴上,位于后侧的二号行星轮转动支撑在后输出盘的销轴上。采用上述两个一号行星轮和两个一号行星轮的布置方式,提升了减速机构的承载力及运转稳定性。
30.上述结构件中,针齿壳为减速器的固定构件,输出盘在运动时中轴线与针齿壳中轴线始终相重合,即两构件可以相对转动。一号和二号两行星轮中心孔与输出盘上两销轴相配合,运动时可以实现相对转动;连接销同时与行星轮上的偏心孔及摆线轮上的偏心孔相配合,运动时三者之间可以实现相对转动;输入轴中轴线在运动时始终与输出盘中轴线、针齿壳中轴线相重合,其内端太阳齿轮在运动时同时与两行星轮相啮合。
31.本微型高精密少齿差摆线减速器的运动过程为:
32.输入轴输入转矩通过其内端太阳齿轮带转两行星轮;两行星轮同时绕输出盘上两销轴转动;行星轮转动时通过连接销将运动传递给摆线轮;摆线轮与针齿壳相啮合,由于针齿壳固定,在啮合过程中针齿壳对摆线轮有反作用力;摆线轮通过连接销与行星轮将运动传递给输出盘;输出盘通过转动将运动输出。
33.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以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