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电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3386发布日期:2022-07-02 05:27阅读:1820来源:国知局
失电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失电制动器(off brake)。


背景技术:

2.已知有在不施加电力的状态下利用弹簧力得到制动力,在施加了电力的状态下利用电磁力来克服弹簧力而解除制动的失电制动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制动装置,其通过使对可动板施加制动力的多个弹簧力不同来消除制动力释放的延迟。
3.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平4-317541号公报
4.在以往的制动装置中,由于具有通过使用多个弹簧来进行可动板的动作的控制的结构,因此存在部件数量增加而构造复杂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使制动部的动作最佳化的失电制动器。
6.本公开的例示性的实施方式的失电制动器具有:制动部,其能够沿轴向移动;被制动部,其位于所述制动部的轴向一侧,并与所述制动部在轴向上对置;弹性部件,其将所述制动部按压于所述被制动部;轭,其位于所述制动部的轴向另一侧;以及线圈,其通过被通电而使所述轭励磁,以吸附所述制动部。所述制动部能够在与所述被制动部接触而对所述被制动部进行制动的制动状态与从所述被制动部离开而解除所述被制动部的制动的解除状态之间转变。所述轭具有与所述制动部在径向上对置的第1对置部。通过从所述制动状态转变为所述解除状态,所述第1对置部的轴向位置与所述制动部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发生变化。
7.根据本发明的方式,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使制动部的动作最佳化的失电制动器。
附图说明
8.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状态的失电制动器的剖视示意图。
9.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解除状态的失电制动器的剖视示意图。
10.图3是示出与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板的位置对应的吸引力的曲线图。
11.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状态的失电制动器的剖视示意图。
12.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解除状态的失电制动器的剖视示意图。
13.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制动状态的失电制动器的剖视示意图。
14.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制动状态的失电制动器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6.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为了强调特征部分,有时为了方便而将作为特征的部分放大示出,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率等不一定与实际相同。另外,出于同样的目的,有时省略不作为特征的部分而进行图示。并且,关于构成磁路的磁力线b,为了容易理解各实施方式的效果而示意性地图示。
17.<第1实施方式>
18.图1和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失电制动器1的剖视示意图。另外,图1示出了制动状态的失电制动器1,图2示出了解除状态的失电制动器1。
19.另外,在图1、图2中分别图示了磁力线b,但在稳定的制动状态(图1)下,不形成磁力线b。图1所示的磁力线b始终是在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的瞬间形成的磁力线b。
20.失电制动器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柱状。
21.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22.并且,在各图中,图示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z轴,将z轴方向的负侧称为“下侧”或“轴向一侧”,将z轴方向的正侧称为“上侧”或“轴向另一侧”。
23.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仅是用于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以是由这些名称表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24.失电制动器1具有轭10、绝缘件20、线圈30、制动板(制动部)40、弹簧(弹性部件)9以及制动轮毂(被制动部)50。
25.在失电制动器1中,轭10、绝缘件20、线圈30、制动板40以及弹簧9构成制动机构2。即,失电制动器1具有制动机构2和制动轮毂50。制动机构2和制动轮毂50在具备失电制动器1的装置内组装于互不相同的部件。组装有制动轮毂50的部件相对于组装有制动机构2的部件相对地旋转。即,制动轮毂50相对于制动机构2绕中心轴线j相对地旋转。制动机构2能够自如地限制制动轮毂50的旋转。
26.轭10位于制动板40的上侧。轭10包围线圈30。轭10具有柱部11和线圈包围部12。柱部11和线圈包围部12由磁性部件构成。
27.柱部11通过线圈30的中央。柱部11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着轴向延伸的圆柱状的柱主体部11a、从柱主体部11a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缘部11b。柱主体部11a在比凸缘部11b靠下侧的区域中贯穿插入于弹簧9。
28.凸缘部11b配置在柱主体部11a的上端部的附近。凸缘部11b的外形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凸缘部11b的下表面11c与弹簧9的上端接触。
29.线圈包围部12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部13和从筒部13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底部14。即,轭10具有柱部11、筒部13以及底部14。
30.筒部13从径向外侧包围线圈30。筒部13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筒主体13a和位于筒主体13a的下端部的圆环部13b。圆环部13b呈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的板状。另外,圆环部13b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圆环部13b相对于筒部13向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突出。
31.底部14位于线圈30的上侧。底部14呈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的板状。底部14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在底部14设置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的中央孔14a。在中央孔14a中插入有柱主体部11a的上端部。
32.底部14在中央孔14a的内周面与柱主体部11a的外周面接触。另外,底部14的下表面在中央孔14a的周围与凸缘部11b的上表面11d接触。即,底部14与柱部11接触。由此,底部14将柱部11和筒部13在线圈30的上侧连接起来。
33.绝缘件20配置在线圈30与轭10之间,并将它们之间绝缘。绝缘件20例如由绝缘性的树脂构成。绝缘件20为绕线架形状。绝缘件20具有中央筒部21、从中央筒部21的上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上板部22以及从中央筒部21的下端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下板部(干涉部)23。
34.中央筒部2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在中央筒部21的内部贯穿插入有柱部11。中央筒部21的内径与凸缘部11b的外径相同或稍大。因此,在中央筒部21的内周面嵌合有凸缘部11b。在中央筒部21的内周面与柱主体部11a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弹簧9。中央筒部21对弹簧9的压缩和复原进行引导。在中央筒部21的外周面卷绕有线圈30。
35.上板部22和下板部23呈以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板状。上板部22和下板部23在上下方向上隔着线圈30而对置。上板部22和下板部23从轴向两侧引导线圈30。上板部22与轭10的底部14接触。另一方面,下板部23在轴向上与制动板40对置。下板部23作为限制制动板40向上侧移动的干涉部而发挥功能。即,失电制动器1具有作为干涉部的制动板40。
36.线圈30通过将线圈线绕中心轴线j卷绕而构成。线圈30通过被通电而对轭10进行励磁。被励磁的轭10吸附制动板40。另外,线圈30只要为通过被通电而使轭10励磁以吸附制动板40的结构,则其结构没有限定。
37.制动板40由磁性部件构成。制动板40呈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且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板状。制动板40的外径比圆环部13b的内径稍小。
38.在制动板40的中央设置有俯视时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的贯通孔(开口部)41。贯通孔41的直径比柱主体部11a的直径稍大。
39.制动板40能够沿轴向移动。制动板40的轴向的移动在贯通孔41中被柱主体部11a引导。因此,制动板40在维持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的姿势的状态下沿轴向移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板40绕中心轴线j的旋转被限制。即,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板40仅能够沿轴向移动。因此,制动板40在被按压于制动轮毂50的状态下不会与制动轮毂50共转。
40.制动板40的上表面与弹簧9的下端接触。对制动板40施加从弹簧9朝向下侧的力。制动板40通过弹簧9而按压于制动轮毂50。由此,在制动板40与制动轮毂50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对制动轮毂50赋予制动力。
41.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了图示,但优选在制动板40的下表面设置有制动杆。制动板40在制动杆中与制动轮毂50接触。另外,制动杆也可以设置在制动轮毂50的上表面。
42.弹簧9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弹簧9插入至柱主体部11a。弹簧9在被压缩的状态下被夹在柱部11的凸缘部11b与制动板40之间。由此,弹簧9将制动板40按压于制动轮毂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采用线圈弹簧作为弹簧9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也可以代替线圈弹簧而采用板簧等其他弹性部件。
43.制动轮毂50位于制动板40的下侧,并与制动板40在轴向上对置。制动轮毂50呈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板状。在制动轮毂50的中央设置有俯视时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的贯通孔51。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轮毂50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
44.另外,制动轮毂50只要具有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的板状的部分即可。另外,制动轮毂50的动作不限于绕中心轴线j的旋转,只要是相对于制动机构2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的动作即可。
45.(作用效果)
46.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失电制动器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制动板40能够在图1所示的制动状态与图2所示的解除状态之间转变。
47.在图1所示的制动状态下,不进行向线圈30的通电。因此,在制动状态下,制动板40不会被线圈30吸附。
48.制动状态的制动板40被弹簧9向下侧施加力,而按压于制动轮毂50。在制动板40的下表面与制动轮毂50之间产生沿着制动轮毂50的旋转方向的摩擦力。由此,制动状态的制动板40与制动轮毂50接触而对制动轮毂50进行制动。
49.在图2所示的解除状态下,电流流过线圈30。线圈30所形成的磁场对轭10进行励磁,而将制动板40向轭10侧拉近。制动板40从轭10受到的朝向上侧的引力(以下称为吸引力)比制动板40从弹簧9受到的力大。因此,解除状态的制动板40对弹簧9进行压缩而向上侧移动。在解除状态下,制动板40从制动轮毂50离开而解除制动轮毂50的制动。
50.在解除状态下,线圈30的磁场所形成的磁路通过轭10的柱部11、底部14、筒部13以及制动板40。磁路跨越柱部11的外周面的下端部与制动板40的内周面之间而形成。另外,磁路跨越位于筒部13的下端部的圆环部13b的内周面与制动板40的外周面之间而形成。
51.这里,将柱部11的外周面的下端部且在径向上与制动板40的内周面对置的区域称为第1对置部15。同样地,将圆环部13b的内周面称为第2对置部(第1对置部)16。即,轭10具有与制动板40在径向上对置的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在解除状态下构成磁路的磁力线b沿径向通过第1对置部15与制动板40之间的间隙以及第2对置部16与制动板40之间的间隙。
52.在制动状态下,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位于比第1对置部15的轴向位置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靠下侧的位置,并不与它们重叠。另一方面,在解除状态下,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与第1对置部15的轴向位置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重叠。即,通过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发生变化。更具体而言,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在制动状态下变得最小,随着向解除状态转变而逐渐变大。
53.沿着径向延伸的磁力线b通过第1对置部15与制动板40之间。同样地,沿着径向延伸的磁力线b通过第2对置部16与制动板40之间。当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变小时,磁力线b彼此的间隔变窄。另一方面,当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变大时,磁力线b彼此的间隔变宽。
54.制动板40在使构成磁路的磁力线b的密度降低的方向上进行动作。另外,在磁力线b的密度变高的情况下,施加于制动板40的吸引力变大。如上所述,在制动状态下,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最小。因此,在制动状态下,在第1对置部15与制动板40之间延伸的磁力线以及在第2对置部16与制动板40之间延伸的磁力线b的密度容易变大。根据本实施方式,施加于制动板40的吸引力在制动
状态下容易在向线圈30通电而转变为解除状态的瞬间提高。
5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制动板40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发生变化。因此,从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流向制动部的磁力线b的密度通过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而发生变化。其结果为,能够根据重叠量,使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的吸引力变化。另外,通过调整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时的重叠量的变化量,能够调整通过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而变化时的吸引力的变化。即,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使制动板40的动作最佳化。
56.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变大。因此,容易提高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的瞬间的制动板40的吸引力。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将制动板40的行程确保得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制动板40可靠地从制动轮毂50离开。
57.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制动轮毂50进行制动的制动部是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中央孔14a的板状的制动板40。另外,柱部11具有第1对置部15,该柱部11与制动板40的中央孔14a的内周面在径向上对置。并且,筒部13具有第2对置部16,该筒部13与制动板40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对置。通过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构成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的失电制动器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轭10设置有分别位于柱部11和筒部13的2个第1对置部(本实施方式中的第1对置部15和第2对置部16)。然而,轭10只要具有位于柱部11和筒部13中的任一方的对置部,就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
58.图3是示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圆圈连接的线与制动板40的位置对应的磁力线所产生的吸引力的曲线图。另外,在图3中,实线表示与制动板40的位置对应的由弹簧9产生的排斥力。制动板40的吸引力克服弹簧9的排斥力而使制动板40移动。另外,在图3的曲线图中图示了制动板40的可动范围。制动板40能够在轴向上从与上板部22接触的干涉位置移动至与制动轮毂50接触的制动位置。
59.另外,在图2所示的停止位置处,制动板40从轭10受到的吸引力与制动板40从弹簧9受到的吸引力相等。因此,在停止位置处,制动板40在停止位置处停止。
60.在制动板40与下板部23接触的干涉位置处,制动板40从轭10受到的吸引力比制动板40从弹簧9受到的反作用力小。因此,在制动板40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时,能够抑制制动板40与下板部23碰撞的速度。由此,能够抑制制动板40和下板部23伴随着碰撞的损伤和噪音。
6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所示的制动位置处,制动板40从轭10受到的吸引力比制动板40从弹簧9受到的反作用力大。因此,通过在制动位置处对线圈30进行通电,能够使制动板40向轭10侧顺畅地吸引而转变到解除状态。
62.<第2实施方式>
63.图4和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失电制动器101的剖视示意图。另外,图4示出了制动状态的失电制动器101,图5示出了解除状态的失电制动器101。
64.另外,对于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65.失电制动器10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柱状。失电制动器101具有轭110、绝缘
件20、线圈30、制动板(制动部)140、弹簧9以及制动轮毂50。
66.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轭110具有柱部11和线圈包围部112。另外,线圈包围部112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部113和从筒部113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底部14。筒部113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筒主体13a和位于筒主体13a的下端部的圆环部113b。圆环部113b呈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延伸的板状。另外,圆环部113b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圆环部113b的上表面与绝缘件20的下表面接触。圆环部113b相对于筒部113向径向内侧和径向外侧突出。圆环部113b的下表面在轴向上与制动板140对置。圆环部113b作为限制制动板140向上侧移动的干涉部而发挥功能。
67.制动板140呈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并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板状。制动板140的外径比圆环部113b的内径大。从轴向观察时,制动板140与圆环部113b相互重叠。在制动板140的上表面设置有俯视时为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的凹部(开口部)141。即,制动板140具有凹部141。凹部141是在上侧开口的开口部。凹部141的直径比柱主体部11a的直径稍大。凹部141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型。因此,在制动板140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凹部141重叠的圆形的凸部142。制动板140在维持沿着与中心轴线j垂直的平面的姿势的状态下沿轴向移动。制动板140能够仅沿轴向移动。
68.图4所示的制动状态的制动板140被弹簧9向下侧施加力,而按压于制动轮毂50。在制动状态下,制动板140的凸部142插入至制动轮毂50的贯通孔51。在制动板140的下表面与制动轮毂50之间产生沿着制动轮毂50的旋转方向的摩擦力。由此,制动板140对制动轮毂50进行制动。
69.在图5所示的解除状态下,电流流过线圈30。由此,制动板140被向轭110侧拉近。在解除状态下,制动板140从制动轮毂50离开而解除制动轮毂50的制动。
70.在柱部11的外周面的下端部设置有在径向上与制动板140的内周面对置的第1对置部115。另外,在圆环部113b的下表面设置有在轴向上与制动板140对置的轴向对置部116。即,轭110具有与制动板140在径向上对置的第1对置部115和与制动板140在轴向上对置的轴向对置部116。在解除状态下构成磁路的磁力线b沿径向通过第1对置部115与制动板140之间的间隙。另外,在解除状态下构成磁路的磁力线b沿轴向通过轴向对置部116与制动板140之间的间隙。
71.在制动状态下,制动板140的轴向位置位于比第1对置部115的轴向位置靠下侧的位置,且该制动板140的轴向位置不与该第1对置部115的轴向位置重叠。另一方面,在解除状态下,柱部11的下端部插入至制动板140的凹部141。因此,解除状态的制动板140的轴向位置与第1对置部115的轴向位置重叠。即,通过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第1对置部115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1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发生变化。更具体而言,第1对置部115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1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在制动状态下变得最小,随着向解除状态转变而逐渐变大。由此,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72.<第3实施方式>
73.图6和图7是第3实施方式的失电制动器201的剖视示意图。另外,图6示出了制动状态的失电制动器201,图7示出了解除状态的失电制动器201。
74.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方式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75.失电制动器20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柱状。失电制动器201具有轭210、绝缘件20、线圈30、制动板40、弹簧9以及制动轮毂50。
76.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轭210具有柱部211和线圈包围部212。线圈包围部212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部213和从筒部213的上端部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底部214。筒部213具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的筒主体213a。筒部213从径向外侧包围线圈30。底部214将柱部211和筒部213在线圈30的上侧连接起来。在底部214设置有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的中央孔214a。底部214具有从中央孔214a的缘部向下侧突出的卷曲部214b。卷曲部214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筒状。卷曲部214b的内周面与柱部211的上端小径部211b嵌合。
77.柱部211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向延伸。柱部211通过线圈30的中央。柱部211具有柱主体部211a、上端小径部211b、下端小径部211c以及凹槽部211g。
78.柱主体部211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柱状。柱主体部211a配置于线圈30的径向内侧。上端小径部211b呈位于柱主体部211a的上侧的圆柱状。上端小径部211b的直径比柱主体部211a的直径小。下端小径部211c呈位于柱主体部211a的下侧的圆柱状。下端小径部211c的直径比柱主体部211a的直径小。凹槽部211g配置在柱主体部211a与下端小径部211c之间。凹槽部211g沿着周向延伸。柱部211在凹槽部211g中直径最小。
79.图6所示的制动状态的制动板40被弹簧9向下侧施加力,而按压于制动轮毂50。在制动板40的下表面与制动轮毂50之间产生沿着制动轮毂50的旋转方向的摩擦力。在制动状态下,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与柱主体部211a的下端小径部211c重叠。另外,在制动状态下,制动板40配置于比筒部213的下端靠下侧的位置。
80.在图7所示的解除状态下,电流流过线圈30。由此,制动板40被向轭210侧拉近。在解除状态下,制动板40从制动轮毂50离开而解除制动轮毂50的制动。在解除状态下,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与凹槽部211g重叠。另外,在解除状态下,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与筒部213的下端部重叠。
81.在柱部211的下端小径部211c的外周面设置有在径向上与制动板40的内周面对置的第2对置部215。另外,在筒部213的下端部设置有在径向上与制动板40的外周面对置的第1对置部216。即,轭210具有与制动板40在径向上对置的第2对置部215和第1对置部216。在解除状态下构成磁路的磁力线b沿径向通过第2对置部215与制动板40之间的间隙以及第1对置部216与制动板40之间的间隙。
82.制动状态的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与第2对置部215的轴向位置重叠。另一方面,制动状态的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比筒部213靠下侧且不与第1对置部216的轴向位置重叠。
83.在解除状态下,制动板40的内周面与凹槽部211g的开口对置,因此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不与第2对置部215的轴向位置重叠。另一方面,解除状态的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与第1对置部216的轴向位置重叠。
84.第2对置部215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在制动状态下变得最大,随着向解除状态转变而逐渐变小。即,通过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第2对置部215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变小。反之,第1对置部216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在制动状态下变得最小,随着向解除状态转变而逐渐变大。即,通过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第1对置部216
的轴向位置与制动板40的轴向位置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变大。
85.在本实施方式中,伴随着状态的转变,第2对置部215与制动板40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以及第1对置部216与制动板40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均发生变化,但增减的方向是相反的。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2对置部215和第1对置部216与制动板40的从径向观察的重叠量的变化设计为在行程间最佳,能够细致地调整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的过程中的作用于制动板40的吸引力。即,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以简单的构造使制动板40的动作细致地最佳化。
8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对置部215与制动板40之间延伸的磁力线b的密度在解除状态下最大,在第1对置部216与制动板40之间延伸的磁力线b的密度在制动状态下最大。这样,在制动状态和解除状态下,从第2对置部215和第1对置部216施加于制动板40的吸引力成为相反方向。在制动板40从制动状态转变为解除状态而向上侧移动时,制动板40被第1对置部216向上侧吸引。同时,制动板40还被施加被第2对置部215逐渐向相反侧(下侧)吸引的力,从而向上侧的移动速度降低。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从制动状态向解除状态转变时的制动板40与下板部23的碰撞的冲击。
87.在本实施方式中,柱部211具有第2对置部215,筒部213具有第1对置部216,但该关系也可以相反。即,只要柱部211和筒部213中的一方具有作为对置部的第2对置部215,另一方具有作为对置部的第1对置部216即可。
88.以上,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各实施方式中的各结构及它们的组合等是一个例子,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他变更。另外,本发明并不受实施方式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