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54646发布日期:2021-12-08 12:09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掘进巷道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


背景技术:

2.煤矿在掘进巷道中多使用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在局部通风巷道中使用ftfss涂覆布风筒,风筒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实行编号管理。
3.煤矿传统的风筒编号管理方式有两种,一种通过镂空数字刻板利用自喷漆进行喷印在风筒中部,该方法导致风筒二次使用期间原有的喷印编号不能有效清理,二次编号因风筒布表面不干净,风筒二次编号不便于操作,编号不清晰,更影响美观效果。另一种是通过印刷编号的不干胶纸粘贴在风筒中部靠行人侧,日常管理容易脱落,同时清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连接带用于将整个带体首尾相接,方便风筒编号带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条形带上设置可拆卸的编号牌,方便其更换,通过将整个风筒编号带进行单元化组装,实现了配件可快速更换组合,可重复利用。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包括带体和编号牌,所述带体包括条形带、以及分别设置于条形带两端的套环和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穿过所述套环后将带体首尾相连套装于风筒外壁,所述条形带上设有通孔,所述编号牌穿过通孔后锁紧于条形带上。
6.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连接带、按扣垫片和按扣头,所述按扣垫片位于连接带一端,其依次穿过连接带和条形带固定,所述按扣头固定于连接带另一端,其穿过套环后固定于所述按扣垫片上将带体首尾相连。
7.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按扣头为多个,多个所述按扣头沿连接带长度方向排列。
8.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通孔的内边侧具有封边。
9.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编号牌包括方板、螺杆和螺母,所述方板用于显示编号,所述螺杆设置于方板上,其穿过通孔后与螺母锁紧将编号牌固定于带体上。
10.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方板为透明材质。
11.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方板上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装有号码牌。
12.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方板上位于插槽的一侧设有手指槽。
13.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号码牌为反光硬质板。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5.1.通过将整个风筒编号带进行单元化组装,实现了配件可快速更换组合,可重复利用;
16.2.连接带用于将整个带体首尾相接,通过按扣垫片和按扣头的匹配卡合作用实
现,此种方式方便风筒编号带的快速安装与拆卸;
17.3.在将带体固定于风筒之后,可通过更换号码牌的方式直接更换编号显示,可以避免将带体从风筒上取下后更换整个方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板的底部视角结构图。
20.图中,1.编号牌;11.方板;111.插槽;112.号码牌;113.手指槽;12.螺杆;2.带体;21.条形带;22.套环;23.卡接组件;231.连接带;232.按扣垫片;233.按扣头。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如图1至2所示,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包括带体2和编号牌1,带体2包括条形带21、以及分别设置于条形带21两端的套环22和卡接组件23,卡接组件23穿过套环22后将带体2首尾相连套装于风筒外壁,条形带21上设有通孔(未示出),编号牌1穿过通孔后锁紧于条形带21上。
23.卡接组件23包括连接带231、按扣垫片232和按扣头233,按扣垫片232位于连接带231一端,其依次穿过连接带231和条形带21固定,按扣头233固定于连接带231另一端,其穿过套环22后固定于按扣垫片232上将带体21首尾相连。
24.本实用新型中,条形带为软性材质的扁带,例如尼龙带等,其可以根据风筒的外形进行仿形包裹,在条形带上设置可拆卸的编号牌,方便其更换,可重复利用;条形带的一端设有套环,具体可为通过条形带一端折叠缝合后包裹套环一侧,连接带用于将整个带体首尾相接,具体为通过其本体两侧的按扣垫片和按扣头的匹配卡合作用实现,此种方式方便风筒编号带的快速安装与拆卸,连接带亦可通过缝制与条形带相固定。
25.另外,卡接组件亦可设置于与图1中所示位置的相反处,即将其整体设置于该位置的背面处,会更加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按扣头与按扣垫片的卡合。
26.按扣头233为多个,多个按扣头233沿连接带231长度方向排列,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三个按扣头,按扣头的位置经计算风筒的外径相应设置,通过不同位置的按扣头与按扣垫片的卡合,可以实现带体包裹风筒的调整。
27.通孔的内边侧具有封边,可防止编号牌对通孔的磨损。
28.编号牌1包括方板11、螺杆12和螺母(未示出),方板11用于显示编号,螺杆12设置于方板11上,其穿过通孔后与螺母锁紧将编号牌1固定于带体2上,螺杆可通过粘合等方式设置于方板的一侧壁上,其穿过通孔后与螺母锁紧,螺杆的长度和螺母的厚度可通过选择与带体的厚度相适应,不宜过长或过后,尽量减小其与风筒抵接后所占用的空间;同时,螺杆设置两个,有利于方板与条形带的贴合。
29.方板11为透明材质;方板11上设有插槽111,插槽111内插装有号码牌112;方板11上位于插槽111的一侧设有手指槽113;号码牌112为反光硬质板。
30.在将带体固定于风筒之后,亦可通过更换号码牌的方式直接更换编号显示,具体
为将号码牌从插槽中取出,再插装相适应的号码牌即可,可以避免将带体从风筒上取下后更换整个方板,操作简单。
3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整个风筒编号带进行单元化组装,实现了配件可快速更换组合,可重复利用。
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带体(2)和编号牌(1),所述带体(2)包括条形带(21)、以及分别设置于条形带(21)两端的套环(22)和卡接组件(23),所述卡接组件(23)穿过所述套环(22)后将带体(2)首尾相连套装于风筒外壁,所述条形带(21)上设有通孔,所述编号牌(1)穿过通孔后锁紧于条形带(2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3)包括连接带(231)、按扣垫片(232)和按扣头(233),所述按扣垫片(232)位于连接带(231)一端,其依次穿过连接带(231)和条形带(21)固定,所述按扣头(233)固定于连接带(231)另一端,其穿过套环(22)后固定于所述按扣垫片(232)上将带体(2)首尾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扣头(233)为多个,多个所述按扣头(233)沿连接带(231)长度方向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内边侧具有封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编号牌(1)包括方板(11)、螺杆(12)和螺母,所述方板(11)用于显示编号,所述螺杆(12)设置于方板(11)上,其穿过通孔后与螺母锁紧将编号牌(1)固定于带体(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板(11)为透明材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板(11)上设有插槽(111),所述插槽(111)内插装有号码牌(112)。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板(11)上位于插槽(111)的一侧设有手指槽(113)。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号码牌(112)为反光硬质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次使用的风筒编号带,包括带体和编号牌,带体包括条形带、以及分别设置于条形带两端的套环和卡接组件,卡接组件穿过所述套环后将带体首尾相连套装于风筒外壁,条形带上设有通孔,编号牌穿过通孔后锁紧于条形带上,本实用新型连接带用于将整个带体首尾相接,方便风筒编号带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条形带上设置可拆卸的编号牌,方便其更换,通过将整个风筒编号带进行单元化组装,实现了配件可快速更换组合,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龙 王首君 刘明松 项冬冬 郝良鹏 冯振 钱锦 郭政华 张京民 孟凡林 赵飞 韩铁良 郝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库车县科兴煤炭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