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装置

文档序号:27107338发布日期:2021-10-27 18:2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监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期间,为了准确预测渗漏、岸坡稳定性、地基沉陷、硐室围岩变形及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除进行地质勘探和试验研究外,有时需要较长期的观测、监视不良地质现象及其有关因素的动态和变化规律,以便及时采取防护和处理措施。由于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和近年来高坝、大库的兴建,工程地质监测技术日趋重要,它不仅是预测险情的有效方法,并成为勘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性能良好的物联网环境监测数据中心系统为发展水电农业等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而现有的大多数工程监测装置不便于移动运输,在运输时会有各种磨损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装置,通过增设缓冲机构以及缓冲轮机构,通过滑板与固定板相配合以及滑块与固定块相配合,结构简单,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运输时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监测装置本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杆,所述监测装置本体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机构环形阵列分布于监测装置本体侧壁,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监测装置本体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等距均匀分布于第一滑槽内部,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滑槽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所述支撑杆环形阵列分布于监测装置本体侧壁顶部,每组所述支撑杆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关于监测装置本体对称分布。
6.优选的,所述握杆呈环形分布于监测装置本体外侧,所述握杆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凸纹等距均匀分布于握杆侧壁,多个所述防滑凸纹均由橡胶材料制成。
7.优选的,每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由橡胶材料制成。
8.优选的,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轮机构,所述缓冲轮机构数量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轮机构分别与监测装置本体底部四角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缓冲轮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监测装置本体一侧开设有
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固定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远离护板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通过增设缓冲机构以及缓冲轮机构,通过滑板与固定板相配合以及滑块与固定块相配合,结构简单,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运输时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通过增设握杆与防滑凸纹,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易打滑,便于操作,通过增设缓冲柱,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能力。可以方便对各施工机械检测节点进行检测;本体的检测数据通过例如zigbee模块、wifi模块发送至网关、监控器,方便实现了移动检测。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与握杆的连接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爆炸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轮机构的爆炸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监测装置本体;2、支撑杆;3、握杆;4、缓冲机构;5、固定板;6、第一滑槽;7、第一弹簧;8、滑板;9、缓冲柱;10、缓冲轮机构;11、固定块;12、第二滑槽;13、第二弹簧;14、滑块;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工程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1,所述监测装置本体1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远离监测装置本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杆3,所述监测装置本体1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机构4环形阵列分布于监测装置本体1侧壁,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远离监测装置本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簧7等距均匀分布于第一滑槽6内部,所述第一弹簧7远离第一滑槽6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板8,所述滑板8与第一滑槽6滑动连接,在移动运输时,通过握杆3推动本实用新型移动,在碰到障碍物时,滑板8受压力在第一滑槽6内部滑动,同时第一弹簧7减小碰撞的冲击,在通过不平整
道路时,滑块14在第二滑槽12内部滑动,第二弹簧13缓冲的同时,使得多个滚轮15位于同一高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移动更方便,通过增设缓冲机构4以及缓冲轮机构10,通过滑板8与固定板5相配合以及滑块14与固定块11相配合,结构简单,使得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运输时更加高效便捷,同时也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22.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2数量设置为四组,四组所述支撑杆2环形阵列分布于监测装置本体1侧壁顶部,每组所述支撑杆2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2关于监测装置本体1对称分布。
23.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握杆3呈环形分布于监测装置本体1外侧,所述握杆3侧壁固定连接有防滑凸纹,所述防滑凸纹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防滑凸纹等距均匀分布于握杆3侧壁,多个所述防滑凸纹均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增设握杆3与防滑凸纹,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不易打滑,便于操作。
24.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两个所述固定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柱9,所述缓冲柱9由橡胶材料制成,通过增设缓冲柱9,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抗冲击能力。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监测装置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轮机构10,所述缓冲轮机构10数量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缓冲轮机构10分别与监测装置本体1底部四角固定连接。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轮机构10包括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远离监测装置本体1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2,所述第二滑槽12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远离固定块11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4远离护板一侧转动连接有滚轮15。
27.参照说明书附图1

5,在移动运输时,通过握杆3推动本实用新型移动,在碰到障碍物时,滑板8受压力在第一滑槽6内部滑动,同时第一弹簧7减小碰撞的冲击,在通过不平整道路时,滑块14在第二滑槽12内部滑动,第二弹簧13缓冲的同时,使得多个滚轮15位于同一高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移动更方便。
28.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