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40474发布日期:2021-12-11 13:0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转子紧固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紧固的部件,特别是一种转子紧固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板材与型材固定连接时,通常的做法是,在型材内设置凹槽,将板材放置在凹槽内,凹槽的外壁设置螺杆,如图1所示。螺杆拧紧过程中,对凹槽的外壁施加挤压力,从而将板材挤压固定在凹槽内。该种固定连接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是,螺杆必须要穿过型材内部,因此型材内部必须预留或者加工出供螺杆穿过的孔,导致对型材的加工工序增加;另外,在型材内加工孔,势必会对型材的强度造成影响,降低型材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转子紧固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低,通过其张紧力不仅能够非常容易的实现部件之间的紧固连接,而且能够长时间的保持紧固效果,紧固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子紧固件,其中,其横截面包括至少三个基点、以及连接相邻两基点的侧边,将横截面沿竖直方向延伸得到柱状的转子紧固件,转子紧固件的中部设有上紧件;
5.所述各基点和与该基点相对的侧边两端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同,其中的一个基点靠近第一外侧壁,与该基点相对的侧边靠近第二外侧壁,在对转子紧固件旋转紧固过程中,该基点和与第二外侧壁接触的侧边上的点或者线段之间的直线距离增大,对两外侧壁产生向外的张紧力;
6.所述各基点和与该基点相对的侧边两端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均为不同;或者,所述各基点和与该基点相对的侧边两端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中的部分直线距离相同。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边可以为连续的弧线,也可以采用由数条线段、齿形边、圆弧首尾连接而成。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每一侧边的两端基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第三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同,且该侧边上的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第三基点之间的距离,沿直线距离由小到大的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9.所述侧边朝向转子旋转紧固方向的曲率最大,沿与转子旋转紧固相反方向的侧边曲率逐渐变小。
10.所述侧边也可以由数条线段依次连接而成,每一侧边的两端基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第三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同,各线段的端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基点之间的距离,沿直线距离由小到大的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11.上述组成侧边的数条线段可以呈均匀分布,即各条线段的长度相等;组成上述侧边的数条线段长度也可以不相等,即朝向转子紧固件转动方向的线段长度短,沿与转子紧固件转动相反方向的线段长度依次变长,实现了侧边朝向转子紧固件转动方向的曲率最
大,沿与转子紧固件转动相反方向的侧边曲率依次变小。
12.参与紧固过程的侧边也可以由数条齿形边首尾连接而成,各齿形边的齿形外缘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基点之间的距离,沿直线距离由小到大的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趋势。通过设置齿形侧边,可以有效地防止转子紧固件回转,保持紧固的工作状态。
13.参与紧固过程的侧边也可以由数条内凹弧线首尾连接而成,各内凹弧线的端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基点之间的距离,沿直线距离由小到大的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14.参与紧固过程的侧边也可以由数条外凸弧线首尾连接而成,各外凸弧线的谷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基点之间的距离,沿直线距离由小到大的方向,呈逐渐增大的趋势。
15.所述上紧件为上紧孔或上紧凸起,上紧孔或上紧凸起的横截面可以采用六边形、梅花形、四边形、或者任意其他形状。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体积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单,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18.(2)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与其配合的零部件造成任何破坏,
19.(3)不仅能够非常方便的实现紧固连接,而且不易回转失效,能够长久的保持紧固效果,紧固效果好。
20.综上所述,通过该转子紧固件施加的向外的张紧力,不仅可以实现板材和型材之间的牢固连接,而且还可以用于其他任何需要通过张紧力实现紧固的工作环境中。
附图说明
21.图1是现有型材与板材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处于未紧固状态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处于紧固状态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实施例1中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型材与板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实施例3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8.图8(a)是实施例4中本实用新型初始状态的横截面示意图;
29.图8(b)是实施例4中本实用新型处于紧固状态的横截面示意图;
30.图9是实施例5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实施例6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2.图11是实施例7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3.图12是实施例8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4.图13是实施例9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5.图14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6.图15(a)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初始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7.图15(b)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紧固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8.图16(a)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初始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9.图16(b)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紧固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40.图17(a)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初始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41.图17(b)是实施例10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紧固状态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42.图中:1侧边ⅰ;2侧边ⅱ;3侧边ⅲ;4上紧件;5板材;6型材;7侧壁ⅰ;8侧壁ⅱ。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44.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4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紧固件,其横截面包括至少三个基点、以及连接相邻两基点的侧边,将横截面沿竖直方向延伸得到柱状的转子紧固件,转子紧固件的中部设有上紧件,通过上紧件,带动转子紧固件旋转。
46.转子紧固件上的各基点和与该基点相对的侧边两端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同。该转子紧固件用于两外侧壁之间,其中的一个基点靠近第一外侧壁,与该基点相对的侧边靠近第二外侧壁,在对转子紧固件旋转紧固过程中,上述基点与第一外侧壁接触,与上述基点相对的侧边与第二外侧壁接触,并且该基点和与第二外侧壁接触的侧边上的点或者线段之间的直线距离增大,从而对两外侧壁产生向外的张紧力。
47.实施例1
4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子紧固件的横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横截面包括三个基点、以及连接相邻两基点的侧边,将如图2所示的横截面沿竖直方向延伸,即可得到柱状的转子紧固件。
49.设横截面的三个基点分别为a点、b点和c点,三个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同,即线段 ab、线段bc和线段ca的长度不同。长度不同包括三个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均不相同,也包括上述三个直线距离中的两个直线距离相同,但是与另外一个直线距离不同。
50.转子紧固件的中心设有上紧件4,上紧件4可以为上紧孔,也可以为上紧凸起。当上紧件为上紧孔时,上紧孔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盲孔。上紧孔可以为内六角孔、梅花孔,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孔。同样的,当上紧件为上进凸起时,上紧凸起的横截面可以为六边形、四边形、十字形、或者任意其他形状。通过上紧件4,实现了转子紧固件绕其中心转动。
51.横截面中,连接a点和c点的边为侧边ⅰ1,连接a点和b点的边为侧边ⅱ2,连接b点和c点的边为侧边ⅲ3。图3为将转子紧固件刚放入需要上紧的两外侧壁之间的初始状态,其中基点a点所在的侧边靠近其中的一侧外侧壁,侧边bc所在的侧面靠近另一侧的外侧壁。通过转子紧固件中心的上紧件4,使转子紧固件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旋转过程中,基点a点与第一外侧壁接触,与基点a相对的侧边ⅲ3与第二外侧壁接触,a点与侧边ⅲ3和第二外侧壁的接触面或接触线段时间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位于两外侧壁之间的转子紧固件的尺寸逐渐变大,从而对两侧的外侧壁产生张紧力,其中基点a点所在的侧边对与其相邻的外侧壁产生向外的张紧力,侧边bc所在的侧面对与其相邻的外侧壁产生向外的张紧力。当转子紧固件转动至如图4所示的位置时,转子紧固件无法继续转动,此时转子紧固件对两侧的外侧壁施加的张紧力达到最大值。本实施例中,a点和c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a点和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b点和c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52.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侧边为可以连续的弧线,此时对应的侧面为弧形面;上述三个侧面也可以为由数条线段、数段弧线、或者数段齿形边首尾连接而成的边。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上的各点与其对应的基点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有变化,例如逐渐增大,因此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不能为一条连续的直线。而未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则可以为连续的直线、连续的弧线、或者上述的侧边形式。
53.当一个侧边的两个基点和与该侧边相对的第三个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同时,该侧边上的各点与第三个基点之间的连线距离,沿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由小到大的方向,呈逐渐增大趋势;或者沿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由大到小的方向,呈逐渐缩小的趋势。如图3所示,侧边ⅱ2的两个基点,即a点和b点,这两个点与和侧边ⅱ2相对的c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不同的, b点和c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于a点和c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此时侧边ⅱ2上的各个点与c点之间的距离,由a点至b点方向,依次增大;或者由b点至a点方向,依次减小。侧边ⅲ3 的两个基点,即b点和c点,这两个点与和侧边ⅲ3相对的a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是不同的,b 点和a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c点和a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此时侧边ⅲ3上的各个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由b点至c点方向,依次增大;或者由c点至b点方向,依次减小。
54.如图5所示,此时放置在型材6的长条形凹槽内的转子紧固件处于紧固的工作状态,横截面上的基点a点所在的侧边与侧壁ⅰ7接触,并对侧壁ⅰ7施加向外的张紧力;横截面上的侧边bc所在的侧面与侧壁ⅱ8接触,并对侧壁ⅱ8施加向外的张紧力。通过转子紧固件所施加的张紧力,即可将板材5牢牢固定在型材6的长条形槽内。
55.如图4所示为转子紧固件处于紧固状态时的横截面示意图,此时基点a点所在的侧边与第一外侧侧壁接触,侧边bc所在的侧面与第二外侧壁接触。如上述,由于侧壁bc既可以为一条连续的弧线,也可以为由数条线段首尾连接而成,因此侧边bc所在的侧面与第二外侧壁接触时,可能是线接触,体现在横截面上即为接触点;也可能是面接触,体现在横截面上即为一条接触线。图4中,侧边bc上的e点所在的侧边与第二外侧壁接触,此时侧边bc与第二外侧侧壁之间为线接触。当ae的连线越接近于与外侧壁垂直,越有利于转子紧固件的锁紧。
56.实施例2
57.转子紧固件的横截面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侧边bc和侧边ab均采用由数条线段首尾连接而成,具体的由八条线段组成。
58.侧边bc上的各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从b点至c点方向,依次增大,因此侧边bc和与侧边bc相对的基点a点可以参与实际的紧固过程。同样的,侧边ab上的各点与c点之间的距离,从a点至b点方向,依次增大,因此侧边ab和与侧边ab相对的基点c点可以参与实际的紧固过程。而侧边ac始终不能参与转子紧固件的顺时针旋转紧固过程。本实施例中,侧边ac采用弧线,可以防止基点处过于尖锐,提高了基点处的圆滑度。
59.组成侧边bc和侧边ab的线段段数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八条,也可以采用其他数量的段数,具体的段数需要根据侧边bc的长度以及实际需要的加工精度来确定。
60.其他同实施例1。
61.实施例3
6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侧边bc朝向转子紧固件的转动方向一侧的曲率最大,沿与转子紧固件转动相反方向的侧边曲率依次变小,实现了转子紧固件
在旋转紧固过程中,首先通过其曲率大的部分实现迅速紧固,然后通过曲率小的部分实现牢固的锁紧,提高了转子紧固件的紧固效率和紧固效果。
63.其他同实施例1。
64.实施例4
6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侧边ab所在的面朝向第一外侧壁,与侧边ab相对的基点c点朝向第二外侧壁。在对转子紧固件进行顺时针旋转紧固的过程中,侧边ab与第一外侧壁接触,和侧边ab相对的基点c点与第二外侧壁接触。基点c点和与第二外侧壁接触的侧边ab上的点或线段之间的直线距离逐渐增大,增大过程中,对两外侧壁的张紧力逐渐增大,从而起到了紧固的作用。
66.根据本实施例和实施例2可知,该转子紧固件中的侧边ac和与侧边ac相对的基点b点始终不能参与转子紧固件的顺时针旋转紧固过程。
67.其他同实施例1。
68.实施例5
69.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未参与实际紧固过程中的侧边ac为直线,没有采用弧线,即侧边ac所在的转子紧固件的侧面为方形面。
70.其他同实施例1。
71.实施例6
7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ab和侧边 bc采用由数段齿形边首尾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侧边ab和侧边bc均由八段齿形边连接而成。当然,齿形边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数量。通过将侧边设置成齿状,实现了转子固定件只能单向转动,有效地防止了转子固定件的反向转动。未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ac可以为弧线、直线,也可以由数段齿形边首尾连接而成。
73.其他同实施例1。
74.实施例7
7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ab和侧边 bc采用由数段内凹弧线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侧边ab和侧边bc均由八段内凹弧线连接而成。。内凹弧线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数量。未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ac可以为弧线、直线,也可以由数段内凹弧线首尾连接而成。
76.其他同实施例1。
77.实施例8
78.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ab和侧边 bc采用由数段外凸弧线连接而成,本实施例中,侧边ab和侧边bc均由八段外凸弧线连接而成。外凸弧线的数量并不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数量。未参与实际紧固过程的侧边ac可以为弧线、直线,也可以由数段外凸弧线首尾连接而成。
79.其他同实施例1。
80.实施例9
8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c点和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与a点和 c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相等,a点和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c点和b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即 bc=ac>ab,此时侧边bc和与侧边bc相对的基点a参与实际的紧固过程。最终能够对外侧壁施
加向外的张紧力的侧边bc可以为连续的弧线,或者采用由数条线段、数条齿形边、数条弧线首尾连接而成。而侧边ab和侧边ac可以为连续的直线、连续的弧线,或者也可以采用由数条线段、数条齿形边、数条弧线首尾连接而成。
82.其他同实施例1。
83.实施例10
8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转子紧固件的横截面形状如图14所示,横截面包括四个基点、以及连接相邻两基点的侧边,将如图14所示的横截面沿竖直方向延伸,即可得到柱状的转子紧固件。
85.设横截面的四个基点分别为a点、b点、c点和d点,连接四个基点的侧边分别为侧边 ab、侧边bc、侧边cd和侧边ad。任一基点和与该基点相对的侧边两端基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均不相同,即线段ab、线段bc、线段ca和线段bd的长度不同,且bd>bc>ca>ab。通过设置四个基点,可以增大转子紧固件的支撑尺寸。
86.如图15(a)和15(b)所示,基点a点朝向第二外侧壁,与基点a点相对的侧边bc朝向第一外侧壁。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紧固该转子紧固件,此时a点和与第一外侧壁接触的侧边bc上的点或者线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对两侧的外侧壁产生张紧力,直至该转子紧固件无法继续转动。此时基点a点和与基点a点相对的侧边bc参与了转子紧固件的实际紧固过程。
87.如图16(a)和16(b)所示,基点c点朝向第一外侧壁,与基点c点相对的侧边ab朝向第二外侧壁。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紧固该转子紧固件,此时c点和与第二外侧壁接触的侧边ab上的点或者线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对两侧的外侧壁产生张紧力,直至该转子紧固件无法继续转动。此时基点c点和与基点c点相对的侧边ab参与了转子紧固件的实际紧固过程。
88.如图17(a)和17(b)所示,基点b点朝向第二外侧壁,与基点b点相对的侧边cd朝向第一外侧壁。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紧固该转子紧固件,此时b点和与第一外侧壁接触的侧边cd上的点或者线段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从而对两侧的外侧壁产生张紧力,直至该转子紧固件无法继续转动。此时基点b点和与基点b点相对的侧边cd参与了转子紧固件的实际紧固过程。
8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侧边ad始终没有参与转子紧固件的顺时针旋转紧固过程,因此侧边 ad为直线,侧边ad所在的转子紧固件的侧面为方形面。
90.其他同实施例1。
9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子紧固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