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齿顶磨损监测功能的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15924发布日期:2021-12-15 11:0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齿顶磨损监测功能的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齿顶磨损监测功能的减速机。


背景技术:

2.减速机是一种由封闭在刚性壳体内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

蜗杆传动所组成的独立部件,常用作原动件与工作机之间的减速传动装置,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在现代机械中应用极为广泛,减速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内部齿轮的齿顶会产生磨损,因而需要通过人力对减速机进行定期拆卸检查,操作复杂,其内部不设置有磨损监测机构,无法保证每次拆卸其内部的齿轮齿顶都存在磨损,经常对减速机拆卸会影响各元件的使用寿命,因而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内部具备齿顶磨损监测功能的减速机。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齿顶磨损监测功能的减速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5.一种具有齿顶磨损监测功能的减速机,包括减速机本体,所述减速机本体的内部传动连接有齿轮,减速机本体的内壁螺接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螺接安装在支撑架的表面,且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在螺纹杆的表面,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定位转座的内部,所述定位转座螺接安装在支撑架的内壁,螺纹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表面螺接安装有接触传感器,所述接触传感器输出端表面螺接安装有信号软管,所述信号软管螺接在控制器的输入端表面,所述控制器螺接安装在减速机本体的内壁,且控制器的输出端表面连接在指示灯的表面,所述指示灯螺接在减速机本体的表面,升降台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顶板,减速机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设置在齿轮的两端,且调节架的内壁螺接安装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表面螺接在限位底板的表面,限位顶板滑动在支撑架与调节架的内部并挤压在限位底板的表面。
6.所述步进电机螺接在减速机本体的上内壁并设置在齿轮的上端两侧部分,支撑架呈“凹”形板结构,步进电机螺接在支撑架的水平部分上表面,步进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在螺纹杆的上表面。
7.所述定位转座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转槽,螺纹杆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在定位转槽的内部,定位转座通过螺栓螺接固定在支撑架的竖直部分内壁。
8.所述升降台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槽,升降台通过螺纹槽滑动连接座螺纹杆的表面,接触传感器螺接固定在升降台的下表面中端,接触传感器的下表面与齿轮的齿顶部分相接触。
9.所述信号软管为软管结构,信号软管的上表面螺接在控制器的输入端表面,控制
器螺接固定在减速机本体的上内壁并设置在齿轮的上端,指示灯设置在控制器的上端并螺接在减速机本体的上表面。
10.所述限位顶板呈矩形板状结构,限位顶板固定安装在升降台的两侧表面下端,支撑架的竖直部分内部设置有定位滑槽,限位顶板滑动连接在定位滑槽的内部。
11.所述调节架设置在支撑架的外侧端,调节架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气缸槽,气压缸螺接在气缸槽的下内壁,气压缸的输出端螺接在限位底板的下表面,限位顶板的下表面挤压在限位底板的上表面。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在不使用减速机本体时,逆时针调节步进电机使得螺纹杆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升降台向下滑动,当限位顶板与限位底板接触后,若接触传感器的表面与齿轮的齿顶表面接触,此时信号软管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并使指示灯闪烁,表明齿轮未产生磨损,若接触传感器的表面不与齿轮的齿顶表面接触,此时接触传感器无法产生信号,指示灯不闪烁,则表明齿轮存在磨损,此时对减速机本体进行拆卸并对齿轮进行处理,保证各元件使用寿命,适合推广。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5.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18.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19.图中:1、减速机本体;2、齿轮;3、步进电机;4、支撑架;5、螺纹杆;6、定位转座;7、升降台;8、接触传感器;9、信号软管;10、控制器;11、指示灯;12、限位顶板;13、调节架;14、气压缸;15、限位底板。
20.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具有齿顶磨损监测功能的减速机,包括减速机本体1,减速机本体1的内部传动连接有齿轮2,减速机本体1的内壁螺接安装有步进电机3,步进电机3螺接安装在支撑架4的表面,且步进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在螺纹杆5的表面,步进电机3螺接在减速机本体1的上内壁并设置在齿轮2的上端两侧部分,支撑架4呈“凹”形板结构,步进电机3螺接在支撑架4的水平部分上表面,步进电机3的动力输出端通过
联轴器传动连接在螺纹杆5的上表面,通过调节步进电机3使得升降台7在螺纹杆5的表面定位滑动,调节接触传感器8的实际高度,进而监测齿轮2的齿顶表面是否磨损;
23.参照图2,螺纹杆5转动连接在定位转座6的内部,定位转座6螺接安装在支撑架4的内壁,定位转座6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转槽,螺纹杆5的上下两端转动连接在定位转槽的内部,定位转座6通过螺栓螺接固定在支撑架4的竖直部分内壁,螺纹杆5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定位转座6使螺纹杆5定位旋转,避免螺纹杆5发生位置及角度偏离,进而保证升降台7在螺纹杆5表面正常滑动;
24.参照图1和图2,螺纹杆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台7,升降台7的表面螺接安装有接触传感器8,升降台7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槽,升降台7通过螺纹槽滑动连接座螺纹杆5的表面,接触传感器8螺接固定在升降台7的下表面中端,接触传感器8的下表面与齿轮2的齿顶部分相接触,升降台7向下滑动并使限位顶板12与限位底板15表面接触时,若接触传感器8的表面不与齿轮2的齿顶表面相接触,此时指示灯11不闪烁,即表明齿轮2产生了磨损;
25.参照图1,接触传感器8输出端表面螺接安装有信号软管9,信号软管9螺接在控制器10的输入端表面,控制器10螺接安装在减速机本体1的内壁,且控制器10的输出端表面连接在指示灯11的表面,指示灯11螺接在减速机本体1的表面,信号软管9为软管结构,信号软管9的上表面螺接在控制器10的输入端表面,控制器10螺接固定在减速机本体1的上内壁并设置在齿轮2的上端,指示灯11设置在控制器10的上端并螺接在减速机本体1的上表面,升降台7向下滑动并使限位顶板12与限位底板15表面接触时,若接触传感器8的表面与齿轮2的齿顶表面相接触,此时信号软管9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并使指示灯11闪烁,即表明齿轮2未产生磨损;
26.参照图2,升降台7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顶板12,限位顶板12呈矩形板状结构,限位顶板12固定安装在升降台7的两侧表面下端,支撑架4的竖直部分内部设置有定位滑槽,限位顶板12滑动连接在定位滑槽的内部,升降台7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最终限位顶板12的下表面与限位底板15的上表面相接触,此时即可根据接触传感器8的位置判断齿轮2的齿顶是否产生磨损;
27.参照图3,减速机本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调节架13,调节架13设置在齿轮2的两端,且调节架13的内壁螺接安装有气压缸14,气压缸14的表面螺接在限位底板15的表面,限位顶板12滑动在支撑架4与调节架13的内部并挤压在限位底板15的表面,调节架13设置在支撑架4的外侧端,调节架13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气缸槽,气压缸14螺接在气缸槽的下内壁,气压缸14的输出端螺接在限位底板15的下表面,限位顶板12的下表面挤压在限位底板15的上表面,根据实际不同型号减速机本体1内齿轮2的尺寸,调节气压缸14改变限位底板15的位置,进而改变限位顶板12与限位底板15的接触位置,满足实际不同的监测需求。
28.工作原理:减速机本体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关闭,通过逆时针调节步进电机3使得螺纹杆5发生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升降台7向下端移动,当升降台7表面的限位顶板12与限位底板15的表面相接触后,若接触传感器8与齿轮2的齿顶表面相接触,此时信号软管9将接触信号传递给控制器10并使其将指示灯11打开,此时指示灯11闪烁则表明齿轮2的齿顶部分未产生磨损,若接触传感器8未与齿轮2的齿顶表面相接触,此时接触传感器8无法接收到信号,进而导致指示灯11无法闪烁,此时工作人员观察到指示灯11未闪烁,即表明齿轮2产生了磨损,此时工作人员对齿轮2进行后续加工,结构简单,实现对减速机本体1内齿轮2的齿
顶表面的监测,保证减速机本体1的使用质量,根据不同型号的减速机本体1,其内部齿轮2的大小不同,此时调节气压缸14改变限位底板15所在的位置,使得限位顶板12与限位底板15接触的位置发生变化,即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齿轮2进行磨损监测,满足实际不同的使用需求,适合推广。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